傷寒論的崛起,和為啥無法推廣的問題。

看標題,有點矛盾,事實上,隨著老齡化,傷寒論和中醫,正在慢慢的普及,電視上各種養生節目大行其道,也起到了教育群眾的作用。

我上學的時候,學校附近有個醫學書店,最開始中醫類的非常少,許多書我只有網上買,過了兩年之後我偶爾又去看,發現中醫書籍已經佔了半壁江山,傷寒論大約有三分之二。

任何時代都是有市場需求,接著才會有產品的。

前面說過,中國人進入工業社會,也就這不到20年左右,但人們的體質已經大大的濕寒了,因為冷飲,熬夜,空調,還有垃圾食品這些因素,重體力勞動缺乏也是很大的一方面。

例如我們小時候,上學都是要走很遠,天熱頂著大太陽,無遮無擋的,曬得頭昏腦脹,現在的孩子們很少有這種體會。同時還有很繁重的農活,跑到很遠去割草喂牛,勞動強度很大。

也包括食品,像水果之類。小時候基礎設施不發達,交通不好。水果又非常容易壞,現在超市常見的,十幾年前根本見不到。

只有少數的不容易壞的,例如蘋果橘子梨子,春夏之交的桃子,夏天的西瓜,連香蕉都不常吃。

吃冷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致病因素,我常見的體會,以前熱天,大街上都是拿著冰糕邊走邊啃的人,這兩年幾乎絕跡,去年暑假,快到立秋了,在街上才見到倆人拿著雪糕走,我和媳婦大表敬佩,覺得非常稀奇。

附子價格,還有許多溫性的藥物價格都在一直上漲,這個能說通貨膨脹導致的,但是有一樣東西,艾蒿,就是艾草,這兩年我們這裡大量的栽種,漲到三元一斤。

艾灸絕對是熱性的,在傷寒論里,太陽病篇,隨便用艾灸弄不好會死人,熱證用熱葯當然出大問題。

寒症艾灸,會越來越舒服。淘寶艾草的銷量,成交量很大。這些都足以說明現代人體質越來越寒。

因為沒需求就沒有市場。

另外隨著科技發展,生活水平的進步,抗生素濫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抗生素的後遺症,需要十年或者是更長才能看出來,雖然相關的研究不多,但是根據個人體會,還有觀察,濫用抗生素確實會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這個本人經歷很豐富。

在大城市,李可先生06年在廣州行過醫,後來總結說,他看的患者,千人之中,嚴格意義上的熱症,一個都沒有,基本是寒症為主或是寒熱錯雜。

李老先生的辯證功夫是很到家的,我相信他當年的判斷。

其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關於女性的多一些,我前面一直在批評和呼籲,那就是,穿的太少,許多人凍到感冒都不知道咋回事。

傷寒論再好,不注意保暖,天天吃四逆湯,泡在附子堆裡面,也沒卵用。不保暖這事,男性現在也很常見了。

綜上所述,現代人的體質由於,第一,體力勞動減少,第二,恣食生冷,第三,空調的廣泛應用,第四,不注意保暖,第五,熬夜,還有縱慾。

各方面累加下來,逐漸的變得濕寒,濕冷。

日本的石原結實以前寫過一本書,其中總結了日本的這些情況,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社會,所以,這些現象比我們出現的要早。

我微信上也聊過幾個在外國的中醫同仁,例如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等,我問,老外天天狂吃冰,是不是體質逆天?結果也是濕寒居多,切。

濕寒,濕冷的體質,就是傷寒論裡面的三陰病。

太陰,少陰,厥陰。

三陰證雖然難受,但是由於新陳代謝相對減慢,所以,這樣子拖著,雖然感覺不舒服,但是一時半會也死不了。

中國人也就這一二十年,食物才大大的豐富。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缺吃少穿才是常態,舉例子,我們現在飯量,減少一半,幾乎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鄙人常常要求患者少吃晚飯,或者不吃晚飯。許多人照做,感覺就好很多。

所以,低體溫,會造成許多亂七八糟的疾病,一時半會卻沒生命之憂,像高體溫,前面我說過,誰要是說發了兩年高燒,那絕對不可能滴。

能耗太高了,掙得少花的多,幾天就玩兒完了。

對於三陽證,西醫處理的也還好,少陽病除外。

幾十年前,青黴素被稱作救命神葯,西醫的三素一湯,(激素抗生素維生素葡萄糖)對於熱證,尤其是有細菌感染的熱證,效果很顯著。要不然這幾十年,中醫也不會被打到無還手之力。

當然,三陽證拿傷寒論來治療,那也是手到擒來,不過是半夜小孩發燒,爬起來熬中藥,我也受不了。

現代人體質慢慢變寒,沒有那麼多熱證,或是細菌感染了。

但是西醫內科的思路並沒有進步,進步的是科技。

例如少陰發燒,按照西醫來治療,基本就是慢性找死。

所以,這種治療思路和治療結果,就非常不令人滿意。患者都不傻,雖然大家不懂醫,但葯吃了舒服不舒服,都還能感受的到的。

我親眼所見,以前門庭若市的西醫診所,輸液的大堆,這幾年逐漸變得門可羅雀。

中國這一點我非常感動,西醫搞不來,還能找中醫試試,這個中醫不行,還能換個。西醫就無趣的多。換個醫生還是那幾樣葯,沒意思。

現在說中醫的問題,第一,學校教育,我也是正兒八經上過大專的,本科的教科書也一大堆,中藥學裡面的寒涼葯和熱葯的比例如下:

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寒

熱熱熱熱

上面是寒涼葯,下面是熱葯。有點誇張,但是熱葯的比例非常低。

第二,學校的診斷,還有方劑,都相當的不好用。

學生上學,三五年畢業之後,自己感冒發燒都搞不定。這個鍋,現代中醫教育必須得背。

學校的中醫教育跟傷寒論,根本就是兩個體系。我上學的時候真的不敢聽課,曾經臨考試的時候,為了應付不掛科,狠狠的讀了幾天中醫內科,結果有同學找我看感冒,我大腦里空白了有一分鐘,幾乎不會看病開方了......

嚇得我,趕快把這些東西忘掉。

另外,編書的人,不是我腹誹,也有賣弄學問的嫌疑。弄很多生僻的方子,根本就不好用啊!!!!!

醫學是非常實事求是的學科,不管醫生年齡大小,不管教授或是鄉村醫生,也不管是中藥西藥,任何中醫西醫。

患者身體變好,才是唯一金標準。

後世人總覺得一本傷寒論,快兩千年,故紙堆的東西,我們後代人還不如古人?我們研究,我們超越,事實上,打臉PiaPia滴。

老祖宗就是比我們牛,不服,不行。

俺家鄉附近有個非常有名的治瘡醫生,以前生意非常好,幾十里都很有名氣,後來患者就少了,我小時候,年年天熱長點亂七八糟的什麼黃水瘡,毒蛛瘡,什麼火癤子,沒少去麻煩他,

那時候體質熱啊,現在多少年,燒都發不起來了。

總的意思就是,西醫還有中醫,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患者普遍的濕寒,醫生們卻沒有及時的轉變思路。

尤其是許多老中醫,我在醫院觀察過,許多老醫生,熱藥用的很不熟練,像桂枝湯,這種方子,恰恰大熱天用的多,晚上出點汗,吹一夜空調,第二天鼻塞頭痛渾身困痛,桂枝開到30克以上,喝一碗,蓋著出點汗,空調溫度不要太低,第二天就好很多。附子乾薑更是平常。

但是氣溫38°,患者又發燒,你弄點桂枝附子乾薑出來,好多醫生能嚇半死。

這個現象也是有原因的,以前熱證常見,例如小孩子,麻疹啦水痘啦天花了等等,熱證非常多。這些溫病初始階段,看起來跟傷寒論裡面的太陽病差不多,所以有古訓:桂枝下咽,陽盛立斃。

意思是熱證吃了桂枝湯,或是桂枝之類的熱葯,病患分分鐘死給你看。

中藥絕對能吃死人,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溫和。尤其是傷寒論。

所以,任何人,沒有把握,不要給別人開方子。

自己吃死了沒事。

許多中醫生出於保險吧,也有辯證水平真不好的。熱證當然開寒涼葯,什麼板藍根黃芩梔子蒲公英紫花地丁雙黃連清開靈,患者用了肯定很舒服。

可是寒症也有發燒啊,例如少陰病,還開這些涼葯,那就不好玩了。

不過有個好處,熱證吃熱葯,患者死得飛快,寒症吃寒葯,患者一時半會死不了。

這是由於人的生理決定的。高燒持續不了幾天,低體溫常年累月,頂多焉巴巴的,大不了抑鬱症唄。

舉例青春痘,隨便什麼痘痘吧,許多老醫生拘於固有的,年輕時代的經驗,往往一本正經的,開出很寒涼的方子,可怕的是,他們也不是故意,心理上也真的為患者好。

這種老醫生還很常見,人品也很不錯。

就像諾基亞吧,手機是不錯,關鍵市場變了啊親。

欣喜的是,也有許多醫生及時的轉變了思路,開始意識到傷寒論的價值,網路上還有實體書籍的暢銷,都在說明傷寒論的崛起,許多人也在不遺餘力的儘力推廣,盡一份綿薄之力。

但其中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私立醫院如雨後春筍,看不孕不育,到大鐵棍子醫院找仝主任......

無痛人流,明天就走......

腎白銀,還你男人陽剛......

商人逐利,這是本性,他們才是商機的敏銳嗅覺者。俗話說,暖飽思淫慾,對吧。

我在私人醫院呆過一段時間,傷寒論根本推廣不動,就像前面寫的,一個醫生說,就這方子,才幾味葯,咋賺錢?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不要批評誰,私立醫院的第一目的是利潤,傷寒論不賺錢,那就沒,有,價,值。

公立醫院也有這種情況,有啥說啥,大家都要吃飯,沒辦法,政府和國家靠情懷,那也不行。

另外中國的國情在此,患者們一般默認醫生把利潤加到葯裡面,往往忽視醫生本身技術,中醫生尤甚。

藥店哪裡都有,傷寒論的中藥隨便一個縣城都可以買得全,但是吃了有效沒效,還看醫生的水平,當然附子之類的藥物確實有問題,差別很大。

傷寒論裡面的藥物很簡練,四逆湯,三味葯。桂枝湯,五味。強心利水的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四味,真武湯,五味。

柴胡劑,還有寒熱錯雜的方子,像烏梅丸,葯稍微多一點,做起來還麻煩的要死。

也有醫生和患者勸我,你不要這麼死板,你多加幾味葯進去不就好了......

加個毛線啊我加!?

許多方子,僅僅是變了比例,方向就完全改變了,例如桂枝湯,還有小建中湯,一個能發汗,往體表走的,一個走裡面,補腸胃,僅僅是改變了一下白芍的比例。效果就差這麼大,我有啥辦法?

誰知道老祖宗怎麼搞出這麼牛X的玩意出來的?

我要是開出一個方子,三十味葯,能超越醫聖張仲景,我就多開藥。

這不是特么異想天開?!

給我三輩子我也達不到這種境界啊!

所以呢,在知乎上,我看到有兩三個傷寒論水平不錯的朋友,都改行了。

另外,傷寒論有一點很奇怪,就是很多人看不懂。這也是我寫六經病框架的原因,我有個同學,腦子也頗聰明,就是身體不好,面黃肌瘦,一節課下課,就得趴桌子上休息十分鐘。年年獎學金拿起的主,看傷寒論比我早的多,翻到太陽篇就卡住了,前前後後翻了十幾遍,最後不得已還是放棄。

最後還是遇見我,給開的方,才救他一命,是不是老王?

其實我自己學傷寒論,基本搞明白,也花了兩三年左右,期間思考到幾乎崩潰,也是很辛苦。但本人得病多,所以學的快,身體不好的同學,學傷寒論會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現在的矛盾就是,人民群眾需求會傷寒論的好中醫,現實由於各方面原因,導致會傷寒論的醫生很少,或者無法生存。

所以好中醫少,這是正常的,因為,各行各業做好的,都不多。這也是自然規律。

此乃道也。

所以,還是自己學吧。最愛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啊。

公眾,傷寒論之美。覺得好,可以去讚賞下,多謝啦。


推薦閱讀:

我們吃了那麼多補腎的葯,為啥還感覺體虛?
肝火旺盛有8種表現,養護肝臟4種方法最見效!
通過歐洲嫩芽療法看中醫的現代化
你們終於吵起來了
「我們中醫認為大蔥的鬚鬚是精華,都不剪的」

TAG:中醫 | 中醫養生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