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七) 邁向新時代

上接: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一) 鐵甲黎明:從勇士到米諾陶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二) 木殼鐵甲艦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三) 炮郭與炮塔(part.1)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四) 炮郭與炮塔(part.2)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五) 炮郭與炮塔(part.3)

鐵甲艦時代的英國戰艦(六) 巡航四海

蹂躪級——里德最後的傑作

在1869年初,此時以刻耳柏洛斯級為代表的一批胸牆式淺水重炮艦正在建造當中。時任第一海務大臣的休·奇爾德斯(Hugh Culling Eardley Childers, 1827-1896)向愛德華·里德提議設計一型能夠跨越大洋的淺水重炮艦。奇爾德斯要求這艘戰艦排水量在3000噸左右,裝備2門40-45噸重的大型火炮(相比君權號和格拉東號使用的12吋炮,其重量不過25噸)以及更加厚重的裝甲。里德很快回信指出,這樣的戰艦排水量至少需要4400噸。

反映蹂躪號鐵甲艦的畫作

之後,以奇爾德斯為首的專家委員會對該艦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最終,該級戰艦的最初設計方案得以定下:採用雙軸推進,擁有足夠大的載煤艙以保證跨洋航行,由於更大型的火炮短期內還無法製造,因而主炮的口徑將被維持在12吋,並由擁有14吋裝甲的炮塔保護,彈藥庫、動力艙等重要部分另由12吋厚的船體裝甲防護。最終,這一原本只是作為大型化的刻耳柏洛斯級的戰艦,排水量已達到9000噸。而由於採用蒸汽動力已足以實現跨洋航行,因此不再安裝桅杆與風帆以保證良好的炮塔射界,而這也成為了皇家海軍第一型不再安裝風帆的遠洋鐵甲艦。

船體、穩定性及動力

海軍部在當年批准了兩艘該級艦的建造,分別於1869年6月和11月開工,分別定名為雷神號(HMS Thunderer)蹂躪號(HMS Devastation),但由於先開工雷神號下水和完工時間較晚,因而該級艦被統稱為蹂躪級鐵甲艦。但1870年船長號的傾覆完全改變了該級艦的建造命運,蹂躪級的建造首先被推遲,原定建造且已於9月開工的三號艦暴怒號(HMS Fury)則交由里德的繼任者納撒尼爾·巴納比重新設計,最終成為了後來的無畏號(見後文,注意與1906年下水的無畏號區分)。皇家海軍隨後成立了一個名為「1871艦船設計委員會(1871 Committee on Design)」的特別委員會,對現有和在建的艦船穩定性進行評估和改造。

委員會首先將干舷高度自4.5英尺提高到了6英尺(此前科爾斯還認為4.5英尺的干舷已經太高),並將胸牆結構的寬度增加到與艦體同寬以改善艦體水密性(不過里德反對這一改造,他認為低層甲板的上浪可以形成阻力,增加艦體穩定性),胸牆結構還在後部得到加長,一方面平衡了重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乘員艙室。而為防止後部主炮和炮口爆風對後部艦上設施的破壞,巴納比對胸牆的後部設計了一個獨特的被稱為「死胡同(cul de sac)」的凹陷,以讓這些設施能儘可能遠離炮口。最終,蹂躪級的干舷高度為艦艏8.5英尺,但在艦艉僅有4英尺。

蹂躪級的部分設計圖紙(現藏於格林威治海事博物館)

而在穩定性方面,就必須提到當時著名的流體動力學家與艦船設計師威廉·弗勞德(William Froude),此人在19世紀中葉對艦船在水中的阻力以及艦船穩定性有十分深入的研究,里德此前在艦船設計時就常常參考此人在穩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弗勞德於1870年首先對同為胸牆型淺水重炮艦的格拉東號進行了測試,通過讓船員在甲板上來回跑動,一度讓艦體傾斜達到12°。之後在1871年春季分別對9英尺和18英尺的蹂躪級模型進行了測試,測試發現通過在船底增加一個實際比例為6英尺的舭龍骨,可以讓船體在45-55英尺的海浪中僅有1-2°的傾斜,而沒有舭龍骨的測試中,艦體傾斜可達20°甚至有多次翻沉。

納撒尼爾·巴納比(左)與威廉·弗勞德(右)

之後,蹂躪號下水後的1872年4月進行了與格拉東號類似的搖晃測試,由400名船員在甲板來回奔跑18次後,艦體的搖晃達到了7°。之後,弗勞德對蹂躪號的海上測試,包括為了尋找像樣的風暴而前往比斯開灣,其中隨行的便有日後締造了無畏號(此即1906年下水的無畏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菲利普·瓦特。弗勞德一系列測試一直進行到了1875年才最終認定蹂躪級的安全性。

最終,蹂躪級鐵甲艦水線長86.87m(全長93.57m)、寬18.97m,吃水8.03m,排水量9330噸。動力方面採用雙軸推進以降低吃水增加穩定性,採用1台雙缸直連式蒸汽機,由8台鍋爐提供動力,最大航速分別達到13.8與13.4節。在10節的經濟航速下,其搭載的1780噸燃煤,航程可以達到5000海里,足以完成橫跨大西洋的航行。而由於蹂躪級的主體布置已十分接近於後世的前無畏型戰列艦,因而也常被視作是戰列艦的鼻祖。

武備與防禦

在1869年,第一海務大臣設想下,蹂躪級將搭載2門40-45噸的重型火炮,但在當時,原先被用於君主、船長和格拉東等艦的25噸型12吋前裝線膛炮在經歷了多年的研發後,依舊尚不能令皇家海軍滿意,因此短期內更大口徑的火炮也將難以出現。因而最終,蹂躪級的設計被更改外搭載4門12吋火炮,安裝於艏艉兩個雙聯裝炮塔內。

在1872年,皇家海軍對蹂躪號的一座炮塔複製品進行的實彈設計測試。測試由1門上述的25噸型12吋前裝線膛炮在200碼(約合183m)距離上對其進行射擊,炮塔的裝甲為11吋鍛鐵和內襯15吋厚的柚木,最內還有1.25吋厚的覆皮。儘管其中1枚穿甲彈曾命中裝甲板介面處造成近7英寸的錯位,但無論是穿甲彈還是爆破彈,均為擊穿該炮塔的裝甲。

不過隨著蹂躪級的建造,新型的35噸型12吋前裝線膛炮也被造出。相比之前的12吋炮,其炮彈重量提升了50多kg,帕理澤彈(穿甲彈)的彈重達到了320kg(約700磅),皇家海軍預期該型火炮在1000碼外便能達到前者在炮口時的穿透力。

35噸型12吋前裝線膛炮炮彈,從左至右分別為:1,帶彈帶的帕理澤(穿甲)彈;2,帶彈帶的通常(爆破)彈;3,帶彈帶的榴霰彈;4,無彈帶的帕理澤(穿甲)彈;5,無彈帶的通常(爆破)彈;6,無彈帶的榴霰彈

不過對於蹂躪級而言,武備的革新仍未停止。1874年,由阿姆斯特朗兵工廠的工程師威廉·倫道爾(George Wightwick Rendel,此人也是後來倫道爾式炮艇的最初設計者,即晚清時的「蚊炮船」)設計的第一台蒸汽動力炮塔被裝上了雷神號,成為其艦艏炮塔。該型炮塔自重406噸,採用一台炮塔下部的蒸汽機,通過一個小齒輪驅動圓形齒環實現炮塔的旋轉。其搭載的38噸型12吋炮是在35噸型基礎上增加長度改造而來,但在皇家海軍後來的測試中,該型火炮口徑被增加到了12.5吋,因此雷神號搭載的這兩門火炮可謂是獨一無二。與此同時,倫道爾還為這座炮塔設計了液壓復進機構,火炮發射後的后座力將被一個液壓裝置吸收,待之後將火炮恢復到原先的發射位置,大大降低的裝填時間和人力。在理想狀況下,該炮塔僅需10人便可操作,相比原先的25噸型12吋炮則需要25人。同時,藉由同樣有液壓輔助的裝填裝置,該型火炮在陸上測試時的裝填時間僅僅只需45秒。

雷神號的38噸型12吋前裝線膛炮炮塔結構圖

相比此前的遠洋炮塔艦,蹂躪級的裝甲防護水平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升。主裝甲單被分為上下兩層,自主甲板一直延伸至水線下5.5英尺處,上層的裝甲帶覆蓋自前炮塔至後炮塔之間的艦體,其在艦舯厚達12吋,在兩端降低至9吋;下層主裝甲帶則覆蓋全艦長度,在舯部厚10吋,至艏艉降低至8.5吋。同時,在上述主裝甲帶後部均內襯18-16吋厚的柚木。

蹂躪級裝甲布置

為防禦穿甲能力更強的35噸12吋炮的攻擊,蹂躪級的炮塔裝甲厚度在正面被提高到了14吋,側後部也有10吋。在下部的胸牆結構上,炮塔部位由12吋裝甲防護,在舯部厚度降低至10吋。其在艦艏和艦艉分別有6吋和5吋厚的橫向裝甲保護彈藥庫,甲板同樣得到了3-2吋的裝甲防護。另外,在兩座煙道見的輕甲板上,還布置有一個由9-6吋裝甲保護的司令塔。

服役經歷

蹂躪號在1875年經歷了一系列測試後終於進入地中海服役,但雷神號則命途多舛得多。1876年7月14日,雷神號在一次全速海試中,由於壓力表和壓力閥損壞,導致壓力在鍋爐內聚集進而引發爆炸,當即炸死了包括艦長在內的15人,70名傷者中又有30人傷重不治身亡。這一事故導致雷神號直到1877年方才完工入役,還曾短暫安裝了一具用於測試的16吋魚雷發射管。

在1879-1881年間,兩艦分別加裝了兩具14吋魚雷發射管和8門1吋諾登菲爾德多管炮,並加裝了戰鬥桅盤。但緊接著在1879年,事故再次降臨到了雷神號頭上。在一次射擊訓練中,雷神號前主炮塔發生爆炸,造成11死35傷。事故原因很被查明。由於當時主炮開火時,炮塔內的人員均會閉上眼捂住雙耳,而由於液壓複位系統的原因,導致開火後竟無人意識到其中一門主炮曾經啞火,之後,液壓裝彈機向炮膛內裝填第二發炮彈時,也無人意識到炮膛內仍然有一發炮彈及其發射葯,最終導致了這次爆炸事故。不過,這一事故也讓皇家海軍意識到了,如果使用了已被摒棄多年的後裝葯火炮,那麼也是事故將完全可以避免,從而加快了皇家海軍向後膛炮轉變的速度。

蹂躪號的模型(現藏於格林威治海事博物館)

至於蹂躪級鐵甲艦,兩艦在1890-92年的改裝中,主炮換裝為4門10吋後膛炮以及配套的Mk.II型炮塔,多管炮也被6門6磅和8門3磅速射炮取代,用於應對魚雷艇的威脅。此前,兩艦已於1886年被降格為二等戰列艦,並進入後備艦隊。這次改造之後,兩艦均在地中海作為哨戒艦服役,但雷神號很快因為鍋爐老舊的問題不得不返回本土再度成為後備艦隊一員。兩艦於1905年退役,1908-09年間出售拆解。

反映蹂躪號的畫作

最後的中央炮郭

蹂躪級的建造儘管證明了炮塔艦的安全,但船長號的陰影還是讓海軍部在1873-1875年新造的兩艦中,選擇了保守的中央炮郭的設計。兩艦即亞歷山德拉號與魯莽號,這兩艦與之後還會提到原本為奧斯曼帝國設計的壯麗號一起,成為了皇家海軍最後的三艘中央炮郭鐵甲艦。而這兩艦的設計,則被交由了里德的繼任者,納撒尼爾·巴納比。

納撒尼爾·巴納比

1870年,愛德華·里德辭職後,其助手(也是他妻子的哥哥)納撒尼爾·巴納比爵士(Sir Nathaniel Barnaby, 1829-1915)於1872年繼任成為皇家海軍首席造艦師,之後這一職位在1875年更名為海軍建造總監(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即後來被網友戲稱為「大腦殘」的DNC。巴納比任該職務直至1885年退休。而從1872-1885屬於巴納比的十三年間,海軍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鋼鐵逐漸取代了鍛鐵被用於建造更堅固的裝甲、更大威力的火炮和更強大的引擎;撐桿魚雷短暫的出現,又被自航魚雷取代;火炮的口徑也從12吋一直增加到了16.25吋;更為方便的後膛炮,最終完全取代了主導數個世紀的前膛炮;更為高效的蒸汽機,讓風帆退出了戰艦的世界……在這十三年間,曾經屬於大航海時代的浪漫最終遠去了,而海軍將要迎來的,是一個嶄新的工業化的新時代。

亞歷山德拉號(HMS Alexandra)

亞歷山德拉號的船體在設計上是由蘇丹號(詳見炮郭與炮塔(part.3))改進而來,巴納比在蘇丹號的基礎上加寬了艦體,船體內布設了多達115個水密隔艙,並且增強了火力與防護力。該艦原本命名為壯麗號,後以威爾士親王妃之名命名為亞歷山德拉號,該艦在建造時可謂最新銳的中央炮郭鐵甲艦,但可惜這一艦種如今已經過時。該艦水線長99.06m(全長104.85m),寬19.46m,吃水8.0m,排水量9644噸。在動力上,亞歷山德拉號是皇家海軍第一艘裝備複合蒸汽機的戰艦,其搭載的12台圓筒式鍋爐的壓力達到了此前的2倍,驅動一台雙缸垂直複合蒸汽引擎,最大航速可以達到15.09節。儘管此時憑藉蒸汽動力已足以完成跨洋航行,但海軍部還是為其裝上了風帆,並安裝了兩台各600馬力的輔助蒸汽機,作為風帆航行時的輔助動力,據稱可以使在風帆狀態下的最大航速達到14.5節。

反映亞歷山德拉號的畫作,背景為馬爾他港的要塞(現藏於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

亞歷山德拉號搭載了2門11吋前裝線膛炮(該型火炮僅裝備過亞歷山德拉號和後文中的魯莽號)、10門10吋前裝線膛炮和6門20磅後膛禮炮。同樣採用了類似蘇丹號的雙層炮郭布置,低層炮郭兩側由12吋裝甲防護,艏艉由8吋裝甲防護,兩舷各布置3門10吋炮,另有2門10吋炮布置於前部的轉角處;上層炮郭則沒有側舷炮門,2門11吋炮布置於前部角落而剩餘的2門10吋炮布置於後部角落,由8吋厚的舷側裝甲和6吋橫向裝甲防護。亞歷山德拉號相比蘇丹號同樣加強了裝甲防護,主裝甲帶在舯部最厚處達到12吋,向艏艉方向降低至10吋,至艦艏和艦艉則減少至6吋,並內襯10-12吋柚木。

亞歷山德拉的裝甲與火炮布置

儘管採用了落後的設計,但亞歷山德拉號自1887年起,便一直擔任地中海艦隊旗艦直至1889年。1878年俄土戰爭期間,亞歷山德拉號在穿越達達尼爾海峽前往伊斯坦布爾期間,遭遇風暴擱淺,幸好得到蘇丹號及時解救。在1882年在對亞歷山大港的炮擊中,由於吃水較深,短暫地由大膽級三號艦無敵號擔任艦隊旗艦。

攝於馬爾他港的亞歷山德拉號

1884年,其禮炮被拆除,換裝為了上層炮郭頂部的6門4吋後膛炮,之後在1889-91年,亞歷山德拉號經歷了一次現代化改造,包括升級鍋爐,將桅杆換裝為帶有桅盤的軍用桅杆,擴建了上層建築並增加了一個由12吋裝甲防護的司令塔,上層炮郭內的4門火炮被換裝為了4門9.2吋(234mm)後膛炮,並加裝了6門6磅和12門3磅速射炮,以及4具16吋魚雷發射管(不久後被14吋魚雷發射管取代)。6年後,原先的6門4吋炮也被6門4.7吋(120mm)速射炮取代。此次改造後亞歷山德拉號又在普利茅斯的後備艦隊擔任旗艦直至1901年。該艦於1903年退役,1908年出售拆解。

經歷現代化改裝後的亞歷山德拉號

魯莽號(HMS Temeraire)

魯莽號的設計最初是由敏捷級放大改進而來,但在1872年,在提交給巴納比的備選方案中出現了搭載一座雙聯裝12吋炮塔和三角桅杆的設計。但顯然皇家海軍從不青睞於單座炮塔的設計,於是在1872年7月,設計回歸到了中央炮郭這一思路上。通過將船體加寬,從而省去了曾經用於大膽級和敏捷級上的壓艙物(詳見炮郭與炮塔(part.3)),節約的排水量得以用於增強裝甲防護。該設計同樣採用雙層炮郭的設計,混合搭載11吋(參考資料原文為25噸,當時自重為25噸的火炮還包括25噸型的12吋炮,但從資料後文看此處應當是指11吋炮)與10吋火炮。

反映魯莽號的畫作

但在1873年2月,一種新穎的設計出現在了設計委員會的眾人面前。同樣由先前設計雷神號前炮塔的倫道爾,將孟克里夫上校(Sir Alexander Moncrieff)原本用於岸防要塞的顯隱炮的設計搬上了戰艦。這種由裝甲防護的露天炮台將被安裝於該艦上層甲板艏艉處,火炮在裝填和瞄準時位於炮台的防護圈座內,發射前通過一套液壓設備抬升到防護圈頂端以上,然後在調整俯仰角後開火。開火後炮身因后座力后座,回復到裝填前的位置。據稱,25噸型的11吋炮採用該型炮台,最少時僅需3人便能達到105秒/發的發射速度。

魯莽號的11吋顯隱炮線圖

最終海軍部認可了這一獨特的設計思路,魯莽號於當年8月動工建造,而該艦也是皇家海軍唯一一艘採用此種設計的艦艇(不過倫道爾顯隱炮台的設計後來被用於晚清的蚊炮船)。該艦於1876年下水,次年完工。魯莽號水線長86.87m,寬18.9m,吃水8.23m,排水量8677噸。該艦採用了與亞歷山德拉號相似的雙缸垂直複合蒸汽機作為動力,最大航速可以達到14.65節。該艦帆裝採用了雙桅帆裝,因此為了提供足夠的風帆動力,其帆裝的面積是雙桅帆裝中最大的。因而在服役期間,她也被人們稱作「大雙桅」(The Great Brig)。

魯莽號的裝甲布置

魯莽號裝備了4門11吋和4門10吋前裝線膛炮以及4門20磅後膛禮炮和2具魚雷發射管,除上層甲板兩座炮台中的各1門11吋炮外,其餘6門炮均位於中央炮郭內。魯莽號的中央炮郭側面和橫向均由8吋厚的裝甲防護,中部被一段5吋的裝甲分為前後兩段,將位於前部角落炮位的2門11吋炮和位於後部側舷炮門的4門10吋炮分隔開。兩座11吋炮台則由前部內徑3.5英尺(≈1.07m),在後部向後延伸為水滴形,高9.5英尺(≈2.90m)的裝甲防護,艏艉炮台的裝甲厚度分別為10吋和8吋,一直延伸到下層的主甲板以保護彈藥輸送裝置,同時在炮塔後部到主裝甲帶之間還有額外的5吋裝甲保護彈藥庫。

魯莽號上的11吋顯隱炮台

對於魯莽號的兩座顯隱炮台而言,儘管事後發現艦艉的11吋炮在向任意方向開火時均會導致索具、上層船殼等結構受炮口爆風損壞(因此其後部炮台每4次炮術演習才會使用一次),但其優秀的防護性、火力(其穿甲能力甚至還略強於25噸型的12吋炮),快速的轉向、簡單的操作和優秀的準確度還是得到了皇家海軍的好評。不過,這類炮台的重量也十分驚人,一座11吋炮台的重量和體積已經和一座12吋雙聯裝炮塔相當,因此類似的設計再未出現在皇家海軍的戰艦當中。

魯莽號的主裝甲帶在舯部水線附近最厚,達到11吋,水線上部和下部分別降低至10吋和9吋,向艏艉延伸後降低至6吋,而在最前端和後端厚度分別僅有5吋和5.5吋,並內襯12-10吋柚木,以1.5-1吋厚的甲板裝甲封閉。

反映魯莽號的畫作

魯莽號的服役經歷與亞歷山德拉號非常接近,除1887-88年外均在地中海艦隊服役,俄土戰爭期間同樣隨亞歷山德拉號一道穿越達達尼爾海峽前往伊斯坦布爾。1881年在馬爾他經過修整後於次年參與了對亞歷山大港的炮擊。1884年的現代化改裝中,魯莽號換裝了軍用桅杆,4門20磅禮炮被4吋後膛炮取代,並加裝了4門6磅和10門3磅速射炮。該艦於1891年,在經曆數年在地中海艦隊的服役後最終返回德文波特港進入後備艦隊,於1901年自海軍現役艦船名單中除名。後以印度河二號(Indus II)、阿克巴號(Akbar)為名擔任浮動倉庫,直至1921年最終被出售拆解。

1878俄國戰爭威脅

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希望將勢力延伸至巴爾幹半島,並讓當地東正教民族建立親俄的民族國家的俄羅斯,向奧斯曼帝國發起了猛烈進攻。俄軍在巴爾幹半島的攻勢進展十分迅速,在當年12月便攻陷土軍重鎮普列文,於次年初越過希普卡山口,一路勢如破竹,進而威脅伊斯坦布爾。由於懼怕俄國在歐洲的擴張,列強紛紛做出行動。英國最早便在當年1月,不顧奧斯曼土耳其的反對(事後證明土耳其人的反對只是為了給俄羅斯做做樣子),由海軍上將霍恩比爵士(Sir Geoffrey Thomas Phipps Hornby)以亞歷山德拉號為旗艦,率領地中海艦隊強行穿越達達尼爾海峽來到伊斯坦布爾,向俄羅斯展示英國的軍事存在。

西方列強描繪1877-78年俄土戰爭的漫畫,俄羅斯被描繪為了正在四處延伸擴張的巨大章魚

最終,俄土戰爭以列強迫使俄國以新的《柏林條約》取代原先與土耳其簽署的《聖士提法諾條約》告終,俄羅斯在歐洲的擴張得到了遏制。但在此期間,英俄之間的關係自然再度走到了戰爭邊緣。為此,皇家海軍不得不強行自船廠購買了四艘為別國建造的戰艦來緊急擴充自身的陣容,這其中就包括為奧斯曼帝國建造的1艘中央炮郭鐵甲艦哈米迪耶號(即後來的壯麗號)、2艘撞擊鐵甲艦(即後來的貝麗島級)和為巴西建造的遠洋炮塔鐵甲艦獨立號(即後來的涅普頓號)。

壯麗號(HMS Superb)

壯麗號原名哈米迪耶號(Hamidieh,該詞在土耳其語中意為「屬於哈米德」,即1876年8月剛剛即位的奧斯曼蘇丹阿卜杜拉·哈米德二世),由愛德華·里德依照赫拉克勒斯號的設計放大而來,該艦於1873年開工,1875年下水,1877年時本已完工但隨即被皇家海軍扣留,於次年2月被強行購買,並重新命名為壯麗號。在哈米迪耶號的基礎上,皇家海軍加強了裝甲防護,並換裝了相應的制式火炮。完工時,壯麗號在皇家海軍的中央炮郭鐵甲艦中,擁有最強的火力與防護性能。壯麗號最終於1880年方才入役,該艦水線長101.3m,寬17.98m,吃水7.77m,排水量9866噸。

壯麗號鐵甲艦

關於改造前的情況,我們可以參考哈米迪耶號在奧斯曼帝國海軍服役的姊妹艦梅蘇迪耶號,該艦在奧斯曼帝國一直服役有近四十年之久,歷經多次改造,參加了奧斯曼帝國末期與俄羅斯、希臘、巴爾幹諸國、義大利等多國的戰爭與衝突,直至1914年12月,被潛入達達尼爾海峽的皇家海軍B-11號潛艇擊沉(為此該艇艇長還獲得了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相較1875年已經服役的梅蘇迪耶號,壯麗號將武備增加到了高達16門10吋前裝線膛炮,相比前者僅搭載了12門10吋炮,另有3門7吋前裝線膛炮,同時皇家海軍還為壯麗號增加了一個由8吋裝甲防護的司令塔,並換裝了一台水平連桿往複式蒸汽引擎,最大航速13.2節,因為排水量的增加最大航速反而略慢於梅蘇迪耶號。

反映尚還作為奧斯曼帝國海軍哈米迪耶號進行海試時的畫作

壯麗號的主裝甲帶在舯部為12-10吋(下部降低至7吋),至艏艉兩端分別降低至6吋和4吋。中央炮郭長111英尺(≈38.3m),由10吋側舷裝甲和8吋橫向裝甲防護,側舷炮門各搭載4門12吋炮,炮郭的4個角落各有1門12吋炮,剩餘的4門則布置於上層甲板艏艉。在1880年又在上層甲板增加了6門4吋後膛炮,以及4具14吋魚雷發射管。之後在1887-91年的現代化改造中,桅杆僅保留底層並加裝桅盤,換裝了新的三脹式蒸汽機,最大航速提升至13.7節。同時,原先上層甲板的火炮被全部移除,換裝為了12門6吋(152mm)速射炮、6門6磅和10門3磅速射炮。在1882年時,壯麗號同樣參加了對亞歷山大港的轟炸。

貝麗島級(Belleisle)

貝麗島級的情況與壯麗號類似,但更為複雜一些。該級艦由土耳其本土的設計師設計,英國的造船廠僅負責建造工作,其中首艦至高榮耀號(Peki-Shereef)已於1876年下水,俄土戰爭爆發時已距離完工不遠。英國人扣留該艦更多的不希望進一步惹惱俄國人,畢竟該艦的設計有太多過時的元素,最終在多方尋找肯接手的買家(其中就包括包括當時的清朝,在北洋海軍尋找未來鎮遠級鐵甲艦的設計方案時,總稅務司赫德就曾向清政府建議購買這兩艦)未果後,只得於1878年2月將兩艦買下,更名為貝麗島號(HMS Belleisle)俄里翁號(HMS Orion,或譯獵戶座號)。作為撞擊鐵甲艦,兩艦的地位便十分尷尬,儘管作為排水量不到5000噸的戰艦,航速與裝甲防護水平倒不算太差,但4門12吋炮被布置於炮郭四角的設計嚴重影響了射界,並且土耳其人原本設計便沒有考慮在西地中海和黑海以外的遠洋航行,因此在皇家海軍短暫地被劃分為二等戰列艦後,很快便被重新歸類為了岸防鐵甲艦。不過,兩艦的造價倒是讓皇家海軍很是欣喜,單艦價格僅僅為大膽級鐵甲艦的一半。

貝麗島級鐵甲艦線圖

該級艦水線長74.68m,寬15.85m,吃水6.4m,排水量4948噸,採用雙軸推進,由4台鍋爐驅動2台雙缸的水平連桿蒸汽引擎為戰艦提供動力,兩艦最大航速分別達到12.1和12.2節。貝麗島級的中央炮郭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搭載4門12吋前裝線膛炮,安裝於炮郭四角,由10.5-9.5吋的裝甲保護。因為四角位置相當於被「切」為了八角形,因而在清代資料中稱之為八角炮台。這一火炮布置的指向,很符合當時皇家海軍對撞擊鐵甲艦的設想,即指向撞擊失敗後敵艦可能所處的位置予以炮擊。下層炮郭則由9-8吋的裝甲保護,是該艦的載煤艙(燃煤被存儲於兩側以增加防護性能)和彈藥庫,相比其他鐵甲艦倒是大大簡化了彈藥運輸的流程。除上述12吋炮外,該級艦還搭載4門20磅禮炮和2具魚雷發射裝置。

貝麗島級的主裝甲帶厚度在舯部為12吋,至艏艉分別降低至7-6吋,近8英尺長的實心撞角自艦艏延伸有10英尺,以艦艏的側面裝甲作為支撐。在橫向上由9-5吋的橫向裝甲防護,主甲板也有3-2吋的水平裝甲,還有一個由9吋裝甲防護的司令塔。

貝麗島號岸防鐵甲艦

貝麗島級由於糟糕的遠洋航行性能,而在皇家海軍中未曾參與過艦隊行動。貝麗島號自1878年便在愛爾蘭金士頓作為岸防艦一直服役到了1893年,之後編入後備艦隊,1900年成為火炮測試用的靶艦。不久後在測試一種新的防魚雷手段時坐沉,於1903年成功打撈後出售拆解。而俄里翁號則在地中海服役到了1883年,兩年後前往新加坡作為哨戒艦服役到了1890年,之後返回馬爾他作為後備艦。之後被改造為了一艘魚雷艇補給艦,直至1913年返回本土德文波特港作為浮動倉庫,不久後出售拆解。

涅普頓號(HMS Neptune)

1870年,巴西帝國在聯合烏拉圭、阿根廷戰勝巴拉圭後,雄心勃勃的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便意欲擴張自身的海軍。而英國在蹂躪級鐵甲艦建造大體完成後的1872年,受巴西海軍所託,愛德華·里德在蹂躪級基礎上設計了一艘具有風帆的大型胸牆型鐵甲艦。巴西海軍將這艘排水量9000噸級的戰艦命名為獨立號(Independencia)。該艦於1873年開始建造,次年下水,如果建成,這將是巴西海軍在1907年無畏艦競賽前所能擁有的最大戰艦。然而,1878年,皇家海軍迫切需要擴張艦隊規模以應對俄國的威脅,不惜以接近蹂躪級造價兩倍的價格自巴西海軍手中購買了獨立號(60萬磅,相比蹂躪級在造價大約為37萬磅,而之後又花費了8.9萬磅用於換裝皇家海軍的制式裝備 ),而後被重新命名為涅普頓號。

涅普頓號線圖

涅普頓號最終於1881年完工加入現役。該艦水線長91.44m,寬19.2m,吃水7.62m,排水量9130噸。儘管花費了巨金購買,但涅普頓號在皇家海軍中卻十分不受歡迎。該艦由於在蹂躪級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三桅帆裝,因而不得不在艏艉增加艏樓和艉樓以供操作船帆索具的需要,使得該艦更像是君主號的放大版而非蹂躪級的改進型。但這又限制了兩座主炮塔的射界,使得又不得不在艏樓搭載2門前向射擊的火炮。而較高的重心又導致船體穩定性欠佳,不僅轉向困難而且上浪嚴重,船員的舒適度非常糟糕。動力方面涅普頓號採用單軸推進,由8台鍋爐為1台雙缸圓筒式蒸汽引擎提供動力,海試中最大航速達到14.65節,在10節經濟航速下航程超過1400海里。

反映涅普頓號的畫作

在武備方面,巴西海軍原本選擇的是由阿姆斯特朗生產的4門12吋前裝線膛炮和用於艏樓炮位的2門8吋前裝線膛炮。不過,在被皇家海軍購入之後,主炮換裝為了最新型的38噸型12.5吋前裝線膛炮,搭載於兩座雙聯裝炮塔之中。該型火炮是搭載於雷神號的12吋炮改進型,在前者基礎上將口徑擴大為了12.5吋。而在1878年,閉氣罩開始被用於皇家海軍的炮彈當中,這種在炮彈底部的金屬罩在中心部位有一個圓柱狀突起,炮彈發射時巨大的膛壓使得凸起擠壓金屬罩使其向外擴張,與火炮膛線貼合實現更緊密的閉氣,而另外一種類似的設計還能為炮彈提供旋轉的動力。採用這種裝置後,該型火炮能夠將大約800磅(≈360kg)的炮彈發射到5500m遠處。為彌補正前方被遮擋的射角,在艏樓前方兩側還搭載有2門9吋前裝線膛炮,該艦另外還又搭載了6門20磅禮炮和2具14吋魚雷發射管。

38噸型12.5吋前裝線膛炮及其彈藥(從左至右依次為:帕理澤彈、榴霰彈、霰彈和通常彈)

在裝甲的布置上,主裝甲帶自水線下0.9m延伸至水線上1.7m高度,在艦舯部位厚度達到12吋,到艦艏和艦艉也分別厚達10吋和9吋,全艦的防護水平可謂相當出色。在主甲板(主裝甲帶頂端)之上,一個由10吋側舷裝甲和8吋橫向裝甲構造的密封空間用於保護炮塔基座、彈藥庫以及蒸汽機的煙道和進氣口等部分。對應於蹂躪級鐵甲艦,這一原先被稱作胸牆的結構,在此開始向一種全新的裝甲布置模式——中央裝甲堡(Central Citadel)轉變。涅普頓號的炮塔則由13-11吋的裝甲保護,艏樓前側還有6吋裝甲保護9吋炮的炮位。另外該艦還有3-2吋的甲板裝甲以及前桅正前方一個由8-6吋裝甲防護的司令塔。

涅普頓號的裝甲布置,注意中部的中央裝甲堡

涅普頓號在海峽艦隊短暫服役後,便被調往了海況更為平靜的地中海直至1885年,之後返回本土朴茨茅斯接受改造,包括拆除主桅,將前桅和後桅換為軍用桅杆,並加裝防魚雷網。之後該艦一直在本土作為哨戒艦直至1893年進入後備艦隊。涅普頓號於1903年退役並被出售,但就在拖船將其拖出朴茨茅斯港時,突如其來的風暴卻導致纜繩崩斷,涅普頓號在風暴和潮水中撞上了港內包括當如特拉法加戰役中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在內的多艘艦船。最終撞上了英雄號戰列艦的沖角後方才停下,幸而除一些擦傷和破洞外,此次事故並未造成太多傷害,涅普頓號於1904年在德國拆解。

參考資料:

1. Conway Maritime Press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by Robert Gardiner, Roger Chesnaeu, Eugene M Kolesnik etc. 1979

2. 指文圖書 《英國戰列艦全史1860-1906》 江泓 著

3. Seaforth Publishing Warrior to Dreadnaught: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860-1905 by David K Brown


推薦閱讀:

遼寧艦航母編隊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
為什麼「俾斯麥」號戰列艦這麼出名?
戰列艦和巡洋艦區別是什麼?
戰列艦「大和號」和「衣阿華號」哪個更強?
001A航母叫「山東艦」嗎?

TAG:英國皇家海軍 | 戰列艦 | 水面艦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