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這部劇版《活著》沒被禁也是個奇蹟!

有人問電影《活著》在中國位於什麼地位?

大概就是《阿甘正傳》在美國的地位吧。

也只有最好的余華、最好的張藝謀、最好的葛優與鞏俐,才能拼湊出一部《活著》。

名留青史的偉大作品。

而當下電影《活著》所擁有的榮耀與光環早就證明了它的藝術性;而同樣經典的劇版《活著》仍然被埋沒在歷史塵埃里。

它叫做《福貴》。

同樣改編自余華的作品,同樣擁有超高的藝術水準,同樣擁有豆瓣9分以上的評分。

但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部作品。

相比《活著》在豆瓣300000餘人的評分,劇版《活著》3000人的標記是那麼冷清。

這也應該是名留青史的作品。

說實話,我最先看的其實是劇版《活著》。

那時候尚且年幼,不知劇中的歷史背景及作品厚重性,單純的被劇中人物悲慘命運所打動;雖然不懂其藝術價值何如,但我知道這是一部好作品。

後來當我看完《活著》的時候,才知道他們改編自同一部作品;而等再次回溫《福貴》的時候,才發現這部電視劇的牛逼。

雖然作為劇版《活著》,擁有矚目的「IP」跟光環。

但電視劇《福貴》並沒有沾到電影多大喜氣;主要原因在於電視劇開播的2005年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武俠年;而像這麼一部反映時代跟歷史傷痛的作品;只能接受不被重視的命運。

另外就是作品內容頗為敏感;這部涉及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等時期的作品;很難得到上星的機遇。

最後,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知名度真的偏低,尤其是劇中的男女主角就算放到今天也只能算是五線演員。

所以因為諸多原因,導致這部堪稱近十多年最好的電視劇被淹沒在人潮里。

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更沒有人知道中國有這麼一部好作品。

真特么是可惜,我今天就要為它正名。

我只能說,這是一部不輸於《活著》的作品。

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超越《活著》的作品。

但就事論事,跟《活著》相比電視劇仍稍顯遜色。

雖然該劇在藝術水準跟表演方面都堪稱驚艷,豆瓣9.3的評分也高於電影《活著》的9.1;但在反映歷史厚重性、時代的變遷以及在表演水準跟製作精良度方面仍難以跟電影比肩。

畢竟,那是國師張藝謀最好的作品。

畢竟,那是葛優、鞏俐最無懈可擊的表演。

雖然電視劇中男女主的表演也很驚艷;但跟葛優、鞏俐這種級別的演員相比仍有點差距。

所以與其將豆瓣評分當作衡量兩者優劣的標準,不如當作觀眾對劇組人員的鼓勵。

畢竟在《活著》已成傳奇的情況下,敢拍劇版就值得尊敬。

況且在當時的中國市場,這種文藝性的作品只有賠錢的命運,在投資不多明知賠錢的情況下,主創們仍竭盡所能的奉獻了一部堪比電影的作品。

本身就是一種奇蹟。

而就算現在這部電視劇被淹沒在歲月的浪潮里默默無名,但我相信經過時間的衝擊,歷史也終將為這部佳作正名。

說回這部電視劇,其實對於演員觀眾可能既陌生又熟悉。

飾演福貴的叫陳創,你可能沒聽過;但你肯定知道他演過的一個角色。

那就是《寶蓮燈》里的哮天犬。

說來遺憾,這麼一位優秀甚至偉大的演員,被所熟知的卻是一條狗的角色。

而在這部電視劇中,陳創可以說奉獻了影帝級別的表演。

從最初的紈絝子弟到後來懦弱的平民,從嘗盡了生活悲歡的父親再到親人相繼告別的垂暮老人;這種跨越幾十年的戲份最考驗演員的功底。

而目前在飾演這種跨度的演員里,只有少數演員的詮釋被銘記。

但陳創卻在不到30歲的年紀,完美詮釋了這個角色。

擁有如此超脫的演技卻不被大眾所熟知,真是可惜。

在這部作品裡,沒有陳創只有福貴。

在經歷了歷史動蕩的年月,福貴的心酸、無奈、卑微、妥協,都被陳創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表演浸潤到了骨子裡;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他詮釋的是一位經歷滄桑巨變仍保持善心的老人,更是一位經歷了幾十年相伴仍初心不改的丈夫。

他演的真好,他是一位應該被時代銘記的好演員。

其實在劇情方面,相比電影我更喜歡電視劇。

不可否認張藝謀拍出了歷史滄桑巨變的時代感以及生逢歷史中小人物命運的無力。這種小人物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下本就是一種悲劇;沒有所謂追求與理想,唯有活著才是永恆的主題。

但時代偏偏跟你過不去。

而福貴的命運更是時代的縮影,在歷史轉變中經歷離合悲歡。

影片注重的是時代的厚重。

這一點張藝謀無疑是成功的。

而《福貴》則是聚焦的是生逢歷史齒輪下小人物的宿命。

沒有時代沒有主題更沒有批判,只有跟生活搏擊苟延殘喘。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們只有迷惑的接受世界不斷的轉變;然後將生活的中心放在家長里短,他的妻子他的孩子是他生活的全部。

所有的苦難與悲歡,所有的屈辱與委屈都不能阻止他們樂觀的活著。

如果說電影講的是被時代所搖擺的命運,那劇版聚焦的則是跟命運鬥爭的不屈。

所以相較於電影,我更喜歡電視劇。

尤其是電視劇溫情的結局,讓我看到了苦難後的曙光。

相較於小說為了凸顯時代的殘酷福貴最後經歷了親人離世只有一頭牛相伴。電視劇則讓我看到了希望的延續。

在原著中吃豆子被噎死的苦根活了下來;他成了電視劇更是時代下的延續,而最後電視劇中福貴也走進了新時代的變遷里,並且享受到了時代下的善意。

雖然相比小說削弱了時代的厚重性,但卻是讓我看到了活著最後的曙光。

我真的想說。

原著里生活賦予他們家庭的悲痛太多了,我寧願以一種篡改結局的方式寬慰自己。

最後福貴微笑著送別老伴,那種樂觀才是最生活最好的回敬。

最後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在家珍離世時又跳起了那段花鼓戲;面對生活的磨難,他選了樂觀與坦然。

最後我真誠的推薦這部作品。

雖然這個年代很少有人願意主動碰觸時代的傷痕;對於一些苦痛、災難的反思作品選擇了「袖手旁觀」。

假裝遺忘、掩蓋跟偽裝;假裝歷史跟自己沒關係。

但反思不是讓你糾錯,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前進。

所以儘管知道觀看這些作品時時代的疤痕會灼傷自己,更會讓心情變得低沉。

但是總要有人去銘記。

如果你不喜歡,那我就替你喜歡。

如果你想遺忘,那我替你銘記。


歡迎關注,我是門徒。

佳作推薦、冷門鑒賞、影評賞析;為你推薦這個時代最好的電影。


推薦閱讀:

古代四大奇門冷兵器,你知道幾個?
日本海軍興衰史(四十三):沖繩 絕唱
你知道毛澤東當年是要讓人歡呼他「萬歲」的嗎?
從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解讀,他的內修達到什麼境界?
648.讀書43~《史記——項羽本紀》

TAG:電影推薦 | 歷史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