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師比賽Barista Competition系列之四-評分表的意義
向你使個眼神,你腦中就可以身歷其境的知道我昨天晚上吃了什麼食物,我跟什麼人一起吃飯,菜好不好吃,對面的那位男士風度是否翩翩,以及飯後幹了什麼事~~
我相信,這是未來世界可能實現的事情!我們的腦子上,以後可能會接入一個裝置,然後你我之間可以透過某種機制交流,我的記憶與體驗就可以與你分享。
這件事情可能在2X00年可以實現,畢竟,有火箭人Musk的努力啊~
但在我們破譯大腦的秘密之前,我們怎麼與別人交流?分享經驗?
唯一的方法
就是語言與文字!
文字用來記錄思想
交流思想
承載圖像、符號與意義
見字如見人,文字,可以具有這樣的魅力與功能!
—————————————————————————
一年一度的咖啡師比賽於三月底登場,有比賽,就會有評委。評委,決定了這個比賽的高度以及公正性,身為評委培訓團的一員,每年的培訓強度以及篩選高度,都年年的提高,今年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年除了規則規章基礎的理解與背誦,我們更加強調三件事情
口感的準確理解
將評分表寫滿
將腦中的理解轉化為文字
為啥呢?
這就要說到評分表存在的意義了
評分表的存在意義,是讓選手/教練/參與者,一看評分表,就知道選手哪裡做得很好、哪裡沒做好!
當選手拿著評分表,希望評委給予建議的時候,評委也可以明確的知道,台上那15分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拍腦袋、發揮想像力跟選手胡謅!
自幼就在各種不同考試中長大的我們,應該已經非常的習慣100分為滿分的制度,而100分為滿分的制度,每一分的間距價值是一樣的。而且我們的習慣會事先看分數、然後想這個分數代表的表現。
比如59就是不及格,60分是及格,90分是很厲害等等.....
而在咖啡師比賽,則是倒過來,什麼意思?
我們先來看看每個分數代表的意義吧!
0=不能接受
1=可以接受
2=平均
3=好
4=很好
5=優秀
6=卓越
但是我們所給予選手的,並不是我們所習慣的」分數」,而是」描述」
記住我的話:
有「描述」,才會有「分數」!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品嘗咖啡的味道的時候,我們腦中跳出來的,應該要是我對這杯咖啡的」描述」,當描述出來了,我們填寫到評分表表格當中的,則是代表著描述的分數!
比如說
當我在評估濃縮咖啡的酸甜苦均衡感的時候,首先我會去思考酸、甜、苦,分別的質與量,然後去想他們彼此結合之後的感受
所以喝咖啡之後,腦中不是想起分數的旋律
而是:
明亮複雜的酸,舌尖稍有刺激感
中等程度的甜、且是圓潤的
很低的苦味,但是吞咽過後的尾段有些焦炭感
圓潤的甜包裹口腔,很好的支撐果酸,但是第二口的果酸刺激感有些強烈,伴隨著些許焦炭苦,所以均衡感難以到達好的感受
這是幾分? 2.5
2.5是什麼概念?就是你喝完,除了上面那一段的感受之外,可以很直覺地問自己,這個均衡感好不好?如果稍有猶疑了,那就是2.5! 因為不夠好啊!
你看,」好」是3分,而那個猶豫,就表示不到」好」
有描述,才會有分數!
分數只是描述的紀錄!
將喝到的信息、表演過程的信息,好的壞的都寫下來,有了這些描述,分數不就自然出來了嗎?
而為什麼要把評分表寫滿?
15分鐘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沒寫滿,就表示你沒有把所有信息記錄下來,你還能說自己是個稱職的評委嗎?你還能把三天前沒寫在評分表上的東西,跟攝影機一樣,用回放的方式從腦袋中提取、然後跟咖啡師溝通嗎?
把評委的工作做好了,咖啡師才會進步,咖啡業界也才能提供更棒的飲品給消費者,也才會有越來越多人愛上咖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