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幼兒園教育區別有多大?

各個國家的幼兒教育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尤其是相鄰的日本的教育,更是容易被搬來對照。今天讓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一起來看一看相對於我國幼兒教育,日本教育的的獨特之處吧。

教育孩子「笑」和「感謝」

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問幼兒園到底教什麼?答案卻只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

在日本,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和誰講話,「笑眯眯」最重要,一個笑眯眯的女孩最漂亮。還教什麼?還教學會說謝謝。

幼兒園三年間,孩子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同樣在進步,而收穫都是經由綜合教育的方式獲得的。

大人接送孩子,空著手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那些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們自己肩背著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為什麼?相比在中國,接送孩子都是家長們幫孩子拿包的,難道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家長「愛」孩子更多一些?

寒冬訓練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剛入園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而說起這事,日本媽媽的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就是讓他們得病的啊。

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

半裸上身的小朋友,即使在冬天也很有活力地在玩。

對比日本的幼兒教育,來看看我們的孩子——為了孩子們能成為未來人群中的佼佼者,家長們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當他們進入社會時,椅子不知道放齊,離開時電燈不會關,受不了工作壓力,浮躁而頻繁跳槽,眼高手低,甚至啃老。家長卻美其名曰,我的孩子我肯定要養一輩子……

日本幼兒園重視「食育」

在中國,幼兒園的老師會鼓勵孩子吃飯動作快一點。日本更重視「食育」,提倡細嚼慢咽。

在「食育」中,「豐富的心靈」是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快樂的進食過程」、「感謝的心」和「參與意識」,不僅教孩子正確地吃,還要讓孩子從吃中體會出感恩、環保和節儉的內涵來。快樂又充滿想像力的童年,從充滿愛的便當開始,孩子吃了還想吃,也不願意浪費。

教育的目的是讓自然人變為社會人,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教育就是成人的社會化與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妥協和對抗過程,通過寓教於樂與嚴格培訓的方式,將更為優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傳遞給孩子,鑄就孩子完善的社會性格和整個民族的個性。

相信家長或者老師們能夠從上面列舉的幾點差異中,對培養孩子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而不是簡單的照搬。

我們也許沒辦法讓孩子在幼兒園只看繪本,但是我們可以陪孩子進行睡前閱讀;

我們也許沒辦法給孩準備各種手袋,但是我們可以在接孩子的時候,不再將他的書包背在自己身上;

我們也許沒辦法讓孩子在冬天光身子,但是我們可以訓練孩子自己穿衣服;

我們也許沒辦法讓孩子感恩每一餐,但是我們可以培養孩子不浪費的好習慣……

有人曾說過:未來企業的競爭,包括國家的競爭,不再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的競爭,而是一個團隊與另一個團隊,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競爭。

當我們在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的孩子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一點:教育就是最廉價的國防,從小抓好教育,就等於抓住了強國之本。


推薦閱讀:

關上Elsagate的門——寫給每一個關愛孩子的家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正方形和長方形
心窮的父母,撐不起孩子的未來【光譜幼教推薦】
開始一個新的話題,關於娃早期撫育
孩子幾歲開始學數學最好?

TAG:幼兒園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