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技術知道的人多了會失效嗎?

所有的技術分析背後對應的都是人,是人性,很多年我都不能理解這話的意義,也從來沒有再技術分析過程中運用過。但是隨著交易經驗的積累,越發理解,技術背後人心的意義。

技術會不會失效,要看你技術的種類;技術分析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守株待兔型,第二類是連續型,或者兩者一定程度上的結合。守株待兔型技術的確有失效的可能。或者扭曲的可能,就是那種某某指標,均線到了什麼位置,其中量化尤其嚴重。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幾年前帶團隊研究量化,不過,他手動交易也很不錯,有一天,他突然腦洞大開,想測試一下自己的量化模型,如果全市場都在使用,會有什麼效果。這事還真不容易實踐,不過人家就是任性,單獨建立模型,通過導入單一品種成交歷史數據,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在撮合交易市場,量化策略的使用,導致系統產生巨大的波動,來的非常詭異,無風三尺浪。並且同樣也是只有不到一成的模型是盈利的。

換句話說,如果全市場的人使用的同一技術體系進行交易,整個市場波動將會十分巨大,可以理解,因為技術相同,止損都止損,買入都買入,這加大的波動,另外容易出幺蛾子,就是專打止損,引發崩塌,例如,年前A股的暴跌就是因此發生,大量的主力基金都使用了價值投資模型,策略相同,因此到了某個點,估值同時過高,引發同時減倉。瞬間暴跌。

但是對於連續性技術,則不一樣,因為投資者資金規模,持倉比例,持倉長短,以及心理變化不一樣,因此技術分析展開的策略不一樣,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但是對於某些眾所周知的情況,那麼就出現誤差很大的情況,例如技術分析上6元是個買點,但是有的資金比較大,他掛6.2了,這樣就出現了,差一點成交的情況,這個比較常見,每次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剪枝處理。

例如波浪理論,就是由於知道的人太多,因此波浪理論主要應用集中到了前三浪,那是因為第三浪作為主升浪很容易識別,大家都看出來那是主升浪,那麼後面的,4浪,就容易強勢反彈,而5浪,常常失敗。另外某些形態也是如此,因為知道的人多,導致形態扭曲,失敗。這都是守株待兔策略的原因。因為連續波動中,有定勢。

好了,朋友們,如果你真的想在技術分析的道路上走很遠,請只要會一種連續分析的方法,在連續技術的基礎上,套用定勢,或者指標。

因此,正確的說法,是技術分析即便知道的人多了,也不會失效


推薦閱讀:

老闆電器:其實我一直不看好
選定以後一心一意做交易那麼目前是辭職專搞還是邊上班邊學習交易系統?
在你的交易過程中,有哪一刻覺得交易是如此有魅力?
股票開戶去哪裡開比較好?
反攻的號角已吹響,第一目標3100

TAG:技術分析 | 股票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