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是為分級診療?別天真了!

本文首發於醫聯APP【medlinker】

作者:常乾坤

據媒體報道,從 4 月 1 日起,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將徹底取消普通門診,全面實現門診專科化。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6 年初該院就制定了《逐步取消普通門診實施方案》,開始關閉下埔分院普通門診,取消了分院社區醫療服務項目。 2017 年,該院取消了實行多年的便民門診。

無獨有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近日發布消息, 4 月 1 號起關閉普內科門診,感冒發燒、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患者將回歸社區治療。面對大醫院紛紛取消普通門診的現象,不少旁觀者歡呼這是推進分級診療最有力的舉措,然而在筆者看來,並不贊同這種觀點。

首先,醫院管理者真的願意主動將患者送往基層嗎?我們要認清管理的趨利性,那就是管理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行政體制下的醫療體系,相信絕大部分的醫院管理者,他們最擔心的不是醫院的病人人滿為患,而是醫院的患者門可羅雀,想讓他們將患者主動送往基層醫院,顯然違背管理規律。當一家大醫院病人屈指可數時,誰會認為該院的管理者能力超出一般呢?以國內最大的某省級醫院來說,他們的床位已超過了 10000 張,但是他們擴張的規模仍然沒有止步。對於醫院管理者來說,能夠證明他們能力的是患者數量,是床位多少,是經營收入,他們決不會輕易將患者往下送。

其次,取消普通門診真是為了順應分級診療趨勢嗎?事實並非如此!根本原因在於現在的大醫院的專科細分非常明確,大普外、大普內科等不再是獨立的科室,而是有多個獨立核算的專科組成,這些科室都有著本專科的門診,而普通門診需要從這些科室抽調人員,普通門診越來越像不少醫院的急診科,吃力不討好。因此當經營效益、門診管理上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時,矛盾越來越大,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則成了一種必然,因為它既解決了醫院的管理難題,又給人以順應醫改潮流的表象,真可謂「一箭雙鵰」,減少了諸多煩惱。

再者,關閉了普通門診就意味著患者會在基層就診?我們要知道基層如今最缺的不是患者,而是優質的醫療資源,這包括優秀的全科醫生、配套的檢查設備以及相應的硬體條件,即使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這部分患者也不會主動轉向基層,而會選擇大醫院的專科門診,因為他們認的不是你醫院的門診是普通的還是專科的,他們認得是大醫院及大專家的招牌,他們是信不過基層醫院的診療技術與服務,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轉變不了他們對不同級別醫院的看法,而不過是培養了他們去專科看病的習慣,趕他們去基層去社區看病?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

最後,盲目關閉普通門診應避免帶給患者更大負擔!從表面上看,一旦三級醫院取消門診,患者即可流向社區醫院。其實不然。比如在上海,儘管在 2011 年就推行了家庭醫生制度,但目前社區醫院達到全科醫生水平的僅有3000 多人,缺口達 5000 多人,很難在短期內補足,即使勉強湊齊,其水平及經驗也難以勝任。基層醫療機構不能獨擋一面,承接下轉患者,那很可能就會促使患者在社區醫院與大醫院之間的折返奔波。在患者不願意轉向基層就醫的情況之下,取消普通門診,這意味患者要轉向更貴的專科門診,毫無疑問,必將增加這部分患者的負擔。因此,關閉普通門診各家醫院不應跟風,需結合醫院實際和當地患者情況,慎重抉擇。

總之,大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既無歡喜又無愁,只不過醫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趨勢而已,是管理者的提高效率、應對醫改的策略而已。至於分級診療的推進任重道遠,需要立足長遠,做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舉措,切實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大醫院捨得放,基層醫院接得住,患者願意去」的良性局面。


推薦閱讀:

頭部向肩膀左右傾斜15度以上就能躲過人臉識別系統是真的嗎?
腦梗塞引起頭疼怎麼辦?
一篇圖文攻略,輕鬆選出肝癌最佳治療方案
你可以告知一下輸電塔產生電波會影響腦波,容易引起精神疾病。這個說法靠譜么?的個人資料嗎?

TAG:醫學 | 醫生 | 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