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3月份,國產片票房打了個翻身仗
大家知道,每年中國電影的檔期是有一定規律的。
國產熱門影片一般都是選擇在春節檔、暑期檔(7月中下旬-8月中上旬)、國慶檔和賀歲檔上映。
在這4個熱門檔期之後,一般留給好萊塢大片發揮。尤其是每年春節檔之後,暑期檔之前,有那麼3、4個月,基本不會有國產大片出沒,是好萊塢大片最喜歡的季節。
比如春節檔之後的3月份,就輪到好萊塢表演了。
但是,剛剛過去的3月,好萊塢大片的票房並不咋滴啊。
3月最大贏家,還是2月份上映的《紅海行動》。本月再次拿下10億,是當月票房冠軍。春節檔另外一部《唐探2》也拿下5億。
3月新上映國產片,值得一提的是《厲害了我的國》,票房4.3億,創造了新的紀錄片票房記錄。
此外票房高點的還有爛片《閨蜜2》,票房不到7000萬,還有就是一部動畫片《媽媽咪鴨》,票房3600萬。
不過3月份國產片總的票房佔比還是將將過半,並沒有被引進片壓倒。
至於把周期擴大到今年第一季度,那國產片就更是形成了對引進片的碾壓態勢。1-3月全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其中國產片票房超過150億,佔比超過了四分之三。引進片票房只有45億左右,其中還有10億是2部印度電影創造。
3月份是好萊塢電影票房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也不過如此。
對比去年,反差十分明顯。
記得在去年3月結束的時候,我寫了一篇
梁鵬飛: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國產片又一次集體慫了當時的情形是什麼樣的呢?
2017年3月全國總票房31.9億元,新上映36部電影,其中8部引進片,28部國產電影,國產片票房一共只有可憐的2.4億,佔比7.6%。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二次,國產電影單月票房比例不足10%。上一次是2016年6月《魔獸》霸屏,國產電影票房2.2億,佔比不到6%。
也就是說,國產片從去年3月票房佔比不到10%,到今年一舉打了個翻身仗,票房佔比超過一半。
而且主要票房貢獻,還是2月份春節檔上映的2部老片。
短短的一年時間,滄海桑田。
事實已經一再證明:
好萊塢大片對中國觀眾來說,只是看個熱鬧,真正能從心底認同,從審美上認同的觀眾,是少數。真正能讓中國觀眾瘋狂的電影,還是能讓我們自己感情認同,文化共鳴,描寫我們自己生活的優秀國產片。
從去年的《戰狼2》就證明了這一點。這次春節檔2部國產片雙雙票房達超過30億,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當某一個時期國產片票房異常火爆的時候,後面留給好萊塢大片發揮的空間就很少了。
所以說,對於咱們中國觀眾來說,麥當勞開封菜吃再多,也就是個快餐,真正對我們胃口的,還得是中餐。
希望國產片繼續雄起,不要給引進片任何機會。
繼續碾壓它們吧!
推薦閱讀:
※小李子的電影合集
※重塑中的海外電影業 | 第二期 · 發展趨勢之營收與融資
※那時,裘德·洛的髮際和妮可·基德曼的顏值都還在
※《泰坦尼克號》(3D版):絕望之船,希望之船
※wastland weekend」荒原周末「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