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

陰陽五行到底是什麼?真沒見誰能把它說明白了!難怪中醫黑那麼多,因為他們理解不了啊!上回說過,有空了我會更一下對陰陽五行的看法,今天來兌現了,你們看完之後對此就會有全新的認識了。

為了方便,文中虛構了小西、小合、小東三個人,通過他們三人的對話從不同側面來表達。

小西、小合、小東三個都是生長於湘西大山裡的男孩,小時候經常一起捉泥鰍、玩泥巴、打紙片兒,他們形影不離、關係很是要好,長大以後,各自到外地工作去了。

今年過年,他們都回來了,相約聚在一起吃三下鍋(張家界名吃)了,喝著酒聊著天兒,很是暢快。

憶完往昔後,大家沉默了一小會兒,這時小西轉移了話題 「給你們說個稀奇事兒,中宣部、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里竟然要求公民知道陰陽五行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觀念,並說具有現實意義,我差點兒沒笑掉大牙,還現實意義,哈哈。。。」

小東聽了有些詫異:「我覺得很正常啊,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哲理思想,蘊含在自然、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是中醫的基本指導思想,作為一個中國人了解一下當然是好事兒了!」

小西邊聽邊想:「都是重本畢業的,沒想到小東竟然會這樣想,發小一場,不能讓他走偏了,搞得以後我倆三觀不合,朋友都沒得做了!那多可惜!」

小西馬上接過話:「東東,別提中醫了,其基本指導思想(陰陽五行)就是錯的,中醫還能正確嗎?」

「小西,你自己小時候你爸沒少找草藥郎中用草藥給你治好過病,長大了就忘了?」小合看不下去了,也說了一句。

「你憑啥說陰陽五行是錯的?說話有點依據好不好!」小東跟上了一句。

小西很淡定的說:「草藥治好我的病只是個例,況且我小時候是不是身體自愈的也不好說。你們自己說的,說話要有依據是不是?陰陽五行理論你們倒是自我證明一下啊,都什麼年代了,一個不能用科學理論來證明的理論,你們還當個寶似的!我就問你們三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陰陽到底是什麼?看解釋說是無所不包,那不是相當於什麼都沒說嗎?!憑什麼說晝為陽,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你想咋分就咋分?我還說下為陽,上為陰呢!

2第二個問題,五行據說是組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但現代科學早已證明,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分子也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的種類總共有一百多種。再細分的話,原子中間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再往下細分的話就是夸克、輕子、玻色子了,你看,和金木水火土有半毛錢關係嗎?你們就告訴我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元素是什麼?

3 第三個問題,人類文明是螺旋上升發展的,你說現代科技那麼發達,還用幾千年前的理論和方法來治病,太奧特曼了吧!中醫的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的成書年代基本上都在春秋戰國和漢朝時期,那時候中國的文字記錄方式剛開始逐步脫離使用竹簡,科技很不發達、生產工具很原始,生產力也落後得很!就算中醫有用,那中醫的經典著作也應該是近代的,就像西醫一樣,誰也沒把《希波克拉底文集》當做經典醫書來看啊,甚至根本就不參考,只是作為醫學歷史文化來看。同理,中國的中醫四大經典也應該作為歷史文化書籍才對!」

說罷,小西看著他倆想:看他倆還能有什麼話說!

小東接過話:「我先說第一個問題吧!要理解陰陽,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用心悟的話不難,用腦學的話難,當年伏羲氏是通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提出陰陽概念的,是觀察了天文地理、動物世界、人類生活和自身的種種變化後通過取象類比的方式得出來的,是一種象數思維,不同於西方邏輯歸納法與演繹法,它是歸納與演繹的合一,是東方文化特有的思維。一陰一陽之謂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陰陽的循環往複、運轉不息,是宇宙萬事萬物盛衰存亡、消長變化的根本規律,這個就叫做道,所以陰陽可以用來表徵天地、日月、寒暑、晝夜、動靜、開合等許多指稱,你可以通過感悟而明了,但你如果想要一個精確的科學定義的話,確實沒有!」

小西輕笑了一下:「聽了半天,也沒見你說出個所以然來!什麼用心悟!那都是借口!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熟練掌握了一個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深入淺出的表述出來並教會別人,你既然表達不出來,要麼就是你不懂,要麼就是這個東西本身就是無所憑據純粹瞎掰的!」

「小西,其實是你自己不懂,那我就嘗試著用西方思維的語言近似說一下吧!」小合說道。

小東趕緊說道:「小合,不要嘗試用科學的語言來解釋這些,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體系,強行解釋只會詞不達意、無法完美解釋的!」

小合攤攤手:「沒事兒,不求完美!但求小西能聽懂就好,只有他的排斥心理減弱後,另一扇嶄新的大門才會為他打開。」

小西笑了笑:「好吧,小合,那你說吧,我就看你能說出什麼花兒來。」

小合想了想,開始說了:「

我先給你羅列一些陰陽類像的事物,比如寒熱、動靜、生死、明暗、亢奮消沉、積極消極、左右、上下、晝夜、早晚、升降,你把相同的放在一起看一看:

陽:熱、動、生、明、亢奮、積極、上、晝、早、升。

陰:寒、靜、死、暗、消沉、消極、下、夜、晚、降。

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同類的都有什麼共同點?

比如寒熱,熱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代表分子或原子的不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則熱能越大,所以熱比寒的熱量大,所以熱為陽寒為陰。

動靜就不用說了,動比靜的動能大,動為陽靜為陰。

比如生死,活著的時候身體意念無時不在變化運動,有足夠能量來應對墒增從而保持身體的有序性,而死了以後人身所有系統停止運轉,從而歸於無序化為塵土,所以生為陽,死為陰。

比如明暗,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來源於太陽,所以陽光的明暗強度就決定了能量的大小,晝夜、早晚都可以同理理解,所以明晝早為陽、暗夜晚為陰。

比如亢奮和消沉:當人亢奮時,血管舒張、血流加速,人體的生化反應速度加快,能量狀態比消沉時要強。積極和消極也同理,所以亢奮、積極為陽,消沉消極為陰。

比如上下,可以想像一下水,當給水加熱蒸發為水蒸氣則上升,水蒸氣遇冷凝結為水滴時則下降,另外還可以想像一下第一宇宙速度,航天器想要上升的足夠高甚至逃離地球的控制,就得增加動能超過第一宇宙速度才行。升降同理,所以上升為陽,下降為陰。

總的來說,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每個陰陽系統中,陽的一方代表能量比較強的狀態,陰代表能量比較弱的狀態。

另外整個陰陽系統中,並不是固化量化的,而是相對變化的,比如寒熱,到底什麼溫度是寒熱的分界點,依據不同的對象來說是不一樣的。比如人的正常體溫在36.5度左右,小狗的正常體溫在38.5度左右。」

小西聽了一拍手:「你這麼一說好像有些道理,看來陰陽不是某個具體的物質,而是代表能量的狀態對嗎?」

小合:「你暫時可以這麼理解,其實含義更豐富、變化也比較多,這只是陰陽在能量角度的認識,比如物質和能量放在一個陰陽系統里的話,物質為陰,能量為陽。」

小西:「這你可把我說糊塗了!一會兒又能代表物質,一會兒又能代表能量,不是整混了嗎?」

小合:「物質和能量本身就是相伴而生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你能舉出單獨於物質而存在的能量或完全沒有能量的物質嗎?比如看似靜止的大地,其所在的地球正以30km每秒的速度繞太陽公轉。再精確點說,質量和能量都是物質的屬性且都是能互相轉化的。」

小西:「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的說法不準確,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只是代表等價。」

小合:「你也知道我想表達的意思,咱就不用扯動質量和靜質量的區別了吧,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時能發生湮滅,然後轉化為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同樣兩束高能的光相撞在一起也有一定的幾率會產生正電子和負電子。質能方程告訴我們的就是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關係,你要玩文字遊戲也沒啥意思。」

小西:「好吧,咱們不扯那麼遠了,我大概聽出點意思了,陰陽這個概念雖然是虛幻的,不代表任何現存的實體,但還是有一定的哲學價值的,類似於馬哲中的矛盾論,算是一種樸素的矛盾論的某個子集吧,是吧?」

小合:「雖然理解有很大誤差,但有一些進步,接著聽下去你會有深入的認識的。東東,你回答第二個問題,給小西說一下五行吧。」

小東:「小西,五行是組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這話誰剛告訴你的啊?」

小西:「方博士曾提到過,百度百科裡關於陰陽五行的解釋里也說過,我還記得某些書里也是這麼介紹的,不信你可以去查查看。木頭能燃燒,所以木生火;火燒完了剩下灰燼,所以火生土;金屬礦聚集於土裡,所以土生金;金屬在高熱下能熔化為液體,所以金生水;水分能促進樹木的成長,所以水生木;樹木能破土而出,所以木克土;土能抵擋水,所以土克水;水能滅火,所以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屬,所以火克金;金屬器具能砍樹,所以金克木。你看看,多麼的落後和愚昧!很多金屬和非金屬都能燃燒,豈不是金生火?土生火?哈哈,知道我為什麼贊同方博士的觀點了吧,必須堅決廢除中醫理論,剩下的中草藥按照現代醫學的病類分類依次驗證,有用就留下,沒用的就捨棄,知道吧,這就是受到很多具備基本科學思維的中國同胞們廣泛擁護的中醫廢醫驗葯說!」

小東:「在問『為什麼』之前得先問一下『是不是』吧!五行到底是什麼,你不得先諮詢一下權威的中醫人士啊!不過也不能完全怪你,我當初學習時也看到不少地方是像你說的那樣解釋的,甚至一些官員向外國友人介紹五行時也是這樣說的。至於廢醫驗葯,你按西醫的病來試中藥,不是驢唇不對馬嘴嗎?而且中醫的葯大都是配伍用藥,怎麼配伍都是要根據病人的個性化特點單獨辨證施治的,難不成你按照組合數公式各種劑量各種中藥隨機搭配隨機組合來試?」

小東:「這樣吧,我還是先讓你試著用心體會一下五行是什麼,首先閉上雙眼,放鬆你的身心,你感到無比的輕鬆,深呼吸,再深呼吸。。。想像你來到了春天裡,這時陽光和煦,氣候溫暖濕潤,萬物蘇醒,植物開始發芽生長,你自己也在大自然里春遊舒活筋骨,暖洋洋的感覺非常的愜意;轉眼間你來到了夏日裡,正值夏日炎炎暑氣逼人,綠樹成蔭,蟬聲陣陣,你和小夥伴們為了避暑來到了清清的小河邊戲水摸魚玩得十分開心;然後到了夏末的時候,這時候秋風未起,氣候悶熱潮濕,植物正在結果,天地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秋天來了,萬物凋零,落葉隨風飄落,堆滿了大地,秋風掃著落葉,人置身於其中,只覺肅殺冷清;冬天到了,天寒地凍,萬物深藏,很多動物都冬眠了,人們也貓在家裡的熱炕頭上,磕著瓜子、嘮著嗑、打著麻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想想春天帶給你的感覺,那就可以理解為木,木主生髮,夏天帶給你的那個感覺就可以理解為火,火性炎上,秋天帶給你的那個感覺可以理解為金,金性內收,冬天帶給你的那個感覺可以理解為水,水性潛藏,至於土,就是夏末時的那種感覺。」

小東:「知道了吧,五行的』行』是動的意思,就是運動趨向、運動狀態的意思,哪是什麼物質的意思啊,物質的那叫五材!」

小西:「東東,你這說的不就是四季的特點嗎?和我有什麼關係啊?地球上這類規律特點多了去了,這都能成為中醫甚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核心理論?我怎麼覺得沒有一絲卵用!我隨便拿個最小二乘法或歐拉公式或傅里葉變換或麥克斯韋方程都比這強百倍,但這些牛逼的公式都沒被當做核心理論啊!」

小東:「看來得引出中醫的一個重要法則了-天人相應論,人的形體生命源於大自然,並生活在這個環境中,那麼其生存活力也和自然界息息相關了。《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素問?六節臟象論》又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按照這一認識,必然得出作為自然生物層面的人,其外部形態、內部結構及功能,都同自然界的物質形態有著相似性和對應性的結論。那麼,自然的運動變化也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而人體對這些影響也必然相應地作出反映,並發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變化。人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環境的變化中,最大的就是四季的循環往複了,這樣一來,關於自然萬物之結構關係的五行理論,便具備了對人體的適用性。」

小西:「天人相應論是最大的偽科學!比如關於睡覺時間,中醫強調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說睡好子午覺非常重要。而我幾乎天天都是12點多才睡覺,身體不也沒啥事兒嗎?另外還有咱們的小哥費玉清,多年保持著清晨6點睡覺,下午2點起床的生活習慣,你看他保養的多好!你想想,我如果馬上就飛到美國去,子時和午時對我又怎麼算呢? 其實一天只要睡夠8小時就夠了,子時和午時睡不睡都無所謂的!」

小東:「那就怪了,據我了解費玉清被新浪採訪保養秘訣時,第一條可是早睡早起啊!我可記得以前有不少關於熬夜的調查,熬夜是會增加患癌風險的。在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中,從事夜間倒班工作20年以上的護士,乳腺癌發病率增加79%;在挪威的一項案例對照研究中,研究者對4435名護士的調查研究進行了評估,發現從事夜間倒班工作30年及以上的護士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是未從事夜班工作護士的2.21倍。你長期熬夜,可要注意身體啊!我現在是感覺年紀越大越熬不了夜了,有次一個外地的朋友來找我,陪他碼了一宿長城,結果第二天睡了一天都沒緩過來!而你說的飛到美國去,純粹就是抬杠,到了那邊也得逐步按照當地的時間調整過來才好。」

小合:「小西,一個系統內部的物理和化學參數,隨外界物理和化學環境的變化而相應變化,是西方科學公認的客觀事實和科學規律,這點你承認吧。人體這個系統相對複雜一些,因為它是一個生命系統,這個系統除了會被動的產生相應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還會主動的通過生化反應來改變自然進程,從而維持一種最適合生物體生存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中醫里的和諧,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各項功能都能正常運轉。人在原始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越是適應自然環境的人越容易較好的生存下來。比如睡覺這件事情,那些天黑了還不睡覺瞎逛的原始人,一方面容易遇到危險,另一方面晚上由於沒有日光的溫暖導致體表會消耗掉更多的熱量,容易面臨飢餓等問題。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目前都已經研究出來並獲獎了,你就別爭了。所以人經過長期的進化,會在體內形成很多適應環境的機制。比如川湘之地愛吃麻辣,根源在於當地的氣候潮濕,因為吃麻椒可以很好的祛除濕氣,但吃麻辣這種長期的行為又會給人的性格帶來影響,所以川湘之地就形成了有一定概率統計性的地方人格特徵,比如開朗、冒險、有些叛逆、勤勞勇敢、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等,用一個形容就是「猛」,所以歷史上的川軍和湘軍都是很猛的。到了現在,廣東有很多外地人,其中打架最狠的就是四川人和湖南人,這個事就可見一斑。」

小西:「小合,你這有些扯了吧?食物還能影響人的性格?人的性格主要決定於遺傳基因和童年的家庭、生活、社會、教育經歷,和你吃的東西還能扯上啥關係!」

小合:「小西,你說的很對,是影響,不是完全決定!這個世上很多事情的影響因素都是多維度的,我又沒說吃辣椒的人個個一定很開朗愛冒險是不是?還和人本身的稟賦有關。我就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是不是吃某些食物容易上火?上火後是不是容易發脾氣?」

小西:「好,既然晝夜的事情已經被科學證實了,咱不談睡覺的事情了,你們還能列舉出什麼天人相應的事例嗎?」

小東:「很多啊,下雨時要打傘,天熱時要扇扇子,天冷時要添衣裳,不都是天人相應的例子嗎。如果要舉身體內部的例子的話,朗朗晴空人就容易開朗,陰天烏雲蔽日人就容易沮喪;湛藍的天空、遼闊的草原讓人心胸開闊忘記煩惱,一望無際的大海也容易讓人心寬廣豁達。同時人體內也有很多節律是和大自然相關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千千萬萬的生物,其實都是進化的結果,而所有的進化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適應環境。因為地球是一個有晝夜區別的環境,所以生物也都進化出來適應這個環境的一種生存策略。除了咱們剛才說的晝夜節律外,還有很多節律直接和地球、太陽及月球間相對位置的周期變化對應,比如7日節律、月節律、季節節律、潮汐節律等。」

小西:「你剛才說到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都已經研究出來了,這是個好事!這樣才行嘛!不過天人相應這個詞怎麼聽怎麼彆扭!就算從定性分析來看有一定價值,但是具體定量分析不做出來,就太泛泛了,沒啥用!天人相應你得具體說出來哪裡相應,比如是溫度相應?磁力相應?萬有引力相應?氣壓相應?分子機制是什麼?等等,就像晝夜節律一樣,你如果也能把其他所有節律的具體機制研究出來,那才會得到國際的認可!」

小合:「咱們討論的是基本理論,是指導方向,你卻要具體的生物物理機制,這不是開玩笑嗎?而且,天人相應還有更具體的子午流注,不過咱們還沒說到那兒先不展開說了。」

小西:「天人相應具體相應到什麼程度呢?那就暫時擱置吧,我大概懂了,你們的意思說的是大自然萬事萬物具有陰陽的各種屬性,具有四季五行的變化,然後由於天人相應,人體內也會隨著季節相應產生對應的變化。」

小東:「還是有悟性的哈,不過這裡修正一下,陰陽五行不是兩類理論,五行就是陰陽理論的細化,陰陽互根互化,而五行就是陰陽轉化的過程描述。就像四季一樣,五行的角度來說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陰陽的角度來說那麼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小合:「是的,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一樣,地球四季循環往複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那麼人體內也相應的存在著五種力量來合作維持著人體內的平衡,一種主管生髮為肝藏,一種主管肅降為肺藏,一種主管潛藏為腎藏,一種主管調和中控為脾藏,這就是中醫裡面的五藏象。」

小西:「你們挺會想像啊,就因為大自然存在這五種力量,你們就可以假想出人體也存在配套的五種力量,你們厲害!我可不敢這麼想!除非有相應的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不然我是不敢苟同的!」

小東:「其實不光是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是可以分成四季的!劃分是多層面的,你可以仔細琢磨一下。」

小東:「另外,你如果還想再繼續搞清楚的話,這其中的原因也是你的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你覺得既然西醫都不再採用古老西醫的經典著作的思想了,為什麼中醫到現代了還捧著四大經典當做聖經。難道現代人的智商還趕不上幾千年前的那些古人嗎?」

小東:「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釋道並舉,但是道家是核心,中國人講『道德』,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運行稱之為道,隨順大自然稱之為德。對於天地,中國人感悟的是『十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對於水,中國人感悟到的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對於孔子來說,老子是高踞講席的傳道者,孔子自己是登門求教的後學。而且孔子在《十翼》中寫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裡的聖人指的就是伏羲氏,而某種意義上伏羲才是道家創始的第一人,在老子之前很早就有道士了,不過那時候叫做方士,比如秦時就有徐福,他師傅鬼谷子,還有彭祖,再往上就是黃帝、伏羲了,所以道家可追溯到上萬年前,真是淵源流長,生生不息。」

小西:「道教的教主不是張天師嗎?」

小東:「小西,道家和道教可不能混為一談啊!雖然道教尊張為教主、黃老為祖、伏羲為太上祖,但是道教是一種宗教,是宣揚有神的,而道家是無神論的!」

小合:「道家講究悟道,伏羲氏時,通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來悟道,邊觀,邊察,邊取象,從自己的身體以及周圍環境所代表的意象來取象,到後來就主要側重通過認識人自身的小宇宙來認識大宇宙了,在靜坐打坐的過程中,心越來越靜,對外界的感知越來越弱,在清心寡欲的狀態下,人對自己體內變化的感知能力加強了,慢慢的,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接著會感受到身體隨著心跳而震顫,然後慢慢的有些人連血流的聲音也能聽到了,還有呼吸的聲音,隨著深呼吸時間的延長,腹腔內開始出現腸鳴,如果你把注意力一直放在身體的某個位置的話,練的時間久了的話,你會感覺到那裡慢慢發熱,到後來那種熱流感覺竟然可以隨著意念而動了,動到身體的一些地方的時候可能還會被擋住!」

小西:「打住打住!小合,你在做夢呢?你這不是說的氣功嗎?氣功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早就被打倒了,你現在還在信這些!」

小合:「小西,被打倒的是假借氣功的特異功能,氣功從來沒有被打倒過,這是以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來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身心鍛煉方法,是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合一的心身鍛煉技能。跟佛家的坐禪、瑜伽的冥想沒什麼區別。」

小西:「朱清時也講過這個,錢學森也研究過人體科學,但後來不都被人批判成偽科學了嗎,你還信吶?」

小合:「這是自身體會,這種氣感是真實的,體內的熱流竄動的時候,能體會到脹、麻、沉、痛等感覺,也可以用意念引導氣機的走向,雖然不可思議但是確實就在那裡。當然了這個氣功也不是什麼神功,如果有人宣揚修鍊氣功就能內功深厚一掌打死一頭牛那肯定是騙子。不過我也沒深入練下去,因為沒有老師帶我,怕會走火入魔!」

小西:「哈哈,走火入魔」

小合:「真有人練氣功練得控制不了體內的氣,結果跳樓了的!」

小西:「有意思,不過我只聽說人有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從沒聽說過人還能有什麼氣感。」

小合:「其實人體內還有很多的感受器,對體內的活動也會有細微的感覺,但是在我們清醒時,很少會體驗到這些內感覺,因為我們要頻繁地與外部世界進行互動,意識世界裡塞滿了外部的感覺。我們要走路,必須注意障礙物、車輛、過往行人。我們要交談,必須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我們要操作,必須感受各種物體的表面硬度,粗糙度。所以在身體內部沒發生問題時,我們幾乎體驗不到內感覺。」

小合:「而人在清心寡欲、恬惔虛無時,在安靜的所在穿上寬鬆的衣服,閉上雙眼,放空大腦,減少一切外刺激,這時候,內感覺就會在意識域里慢慢浮現出來。身體各處傳來酸、麻、脹、沉重、騷癢、蟻走等感覺,而這就是平時被我們忽視的內感覺。」

小西:「那就算內感覺存在的話,又有什麼用呢?能解釋我剛才提出的問題嗎?」

小合:「還真能!西方認識自然的方法是物我分離的認識方法,而中國古人了解自然的方法是要在意識上做到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認識方法,也是國學大家們經常提到的心物一元,而這需要做到人做到無思、無為、無欲,正如十翼所說『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聖,其孰能與此』,這一點確實不容易做到,只有少數聖人才能做到。我想我自己就根本做不到,關心的事兒太多了,國家大事、世界大局、新車資訊、又出了什麼新技術新變革、今天軟體又賣給老外多少套等等,所以根本做不到如此無思無欲。另外還需要特別清凈自然的環境,而古代雖然物質條件比較匱乏、娛樂設施也少,但也恰恰早就了這種自然、清凈、少欲的環境,人們不能更多的求助於外物時,自然而然就會更多的反觀自心、自身。少數人比如伏羲、老子、莊子、周公等人,就可以做到身心與自然相應,從而達到通過認識自身直接認識自然的目的,而這種認識方法會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發達而變得越來越不容易為後世所知,物我合一的認識方法後世就越來越難以體驗和認識,但這種對自然的認識是無可替代的,所以這就是後世崇古的原因。雖然後世很難再重新體驗,但是由於留下了文字和相關的書籍來傳承,所以後世可以據此學習採用。」

小西:「你說的這個內感覺也好氣感也好,我相信是存在的!那些古人對內感覺的認識更容易清晰明了,我也可以同意!但你說認識了這些內感覺有多大意義,我持保留意見!你說當世的那些高僧大德、世外高人肯定沒少靜修吧,他們對自然的理解又有多少呢?如果沒上過現代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科學課程,他們的認識應該還趕不上一個初中生吧!」

小合:「我給你看一段張仲景寫的話(譯文)吧:自然界分布著五行之氣,而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因此才有五藏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其道理玄妙、隱晦、幽深、奧秘,其中的變化真是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麼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等,中古有長桑君、秦越人,漢代有公乘陽慶及倉公。看看當今的醫生,他們不想思考研求醫學經典著作的旨意,用來擴大加深他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只是各自稟承著家傳的醫技,始終沿襲舊法靠著一些祖傳驗方吃老本兒。你看醫聖仲景都覺得這些道理玄妙幽深,你倒覺得簡單得很!算了,可能張仲景是誰你都不知道吧!」

小合:「那日本的森田療法你知道吧,是很知名的一個基於東方文化背景的心理治療方法,它就要求患者先躺在床上一個星期,啥都不做讓身心靜下來,然後通過輔助手段讓患者達到順其自然的狀態,從而起到治療心理疾病的作用。今天就不爭論智慧和知識的區別了,我還是接著告訴你人對自身的內感覺的認識到底有什麼用!」

小合:「當人的內感越來越敏銳後,就能通過自身的意念導引,感知自身的每一個部位,誇張點說如同明光燭照,《莊子》中有:「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裡說人心徹底靜下來進入空靈的精神世界,內心就會有光明,這是很吉祥的事情。李時珍說:『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通過某種修鍊,人就可以內感到臟腑內景和經絡隧道。修鍊的方法就是通過一定的呼吸方法與意念活動相配合,激發內感的敏感性,時間長了意守部位即可產生熱感,到一定程度時,熱感即會沿一定線路運行。爾後意念緊緊跟隨熱感運動,亦步亦趨。一般是先通任督二脈,稱為小周天,隨後奇經八脈,十二經脈等均可一一體察出來並隨之繞行,稱為大周天。進一步修鍊後,對人體的內臟活動、七情變化以及人體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亦可體察出來,練功所體察到的真氣運行的路徑就是所謂經絡。周身的各種變化就是氣與氣化,氣行五臟六腑之間,所以是氣化功能之臟腑,而非實質形態之臟腑。」

小西:「說得倒是有道理,但是你自己都沒打通,所以可信度不高啊!哈哈。」

小合:「2012年甘肅省衛生廳舉辦的真氣運行培訓班裡47名學員有41名都打通了任督二脈,你不用懷疑學員的基本素養,那些學員都省級醫院和各市級醫院的領導和醫務人員,好了,不多說了,先聽我說吧。修鍊者發現,原來人體內氣機的升降出入變化,原來真的和大自然是相應的!當氣機升降出入失常時,人體就生病了!只要想辦法讓氣機恢復正常,那麼身體的機能就能逐步恢復正常,只要疾病還沒有形質化,那麼疾病也會隨之而逐步消失!」

小合:「怎麼讓氣機運行恢復正常呢?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修鍊時導引來完成,比如哪裡氣機不通,就用意念引導不停的沖關,衝過去了就好了。這招聽著有些玄有些像武俠小說中說的那樣,不過你如果從頭看到現在就會覺得沒那麼玄了。不過這種方法也很難,因為必須得自己完成,如果自己沒有那個靜地,就無法治病了。

第二種方法就是藉助晝夜四時之氣來調,比如春季時遇到生髮之氣機不暢,那麼就在早晨旦時穿著寬鬆衣服,披頭散髮閑庭散步,或者去外面踏青遊玩,藉助於自然界的氣機來調節自身的氣機,或者藉助一些葯食同源的食物來調,還有氣機鬱悶時爬上一座大山然後對著遠方大聲的呼喊。

第三種方法就是按蹺,也就是現在的推拿按摩,哪裡氣機不通就按摩哪裡,《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素問離合真邪論》: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

第四種方法就是砭石療法,通過在人體上用砭石進行刮、推、抹、摩、擦、揉、纏、涼、劃、拔、點、按、振、拿、拍、扣、剁、溫、清、感等手法,達到暢通氣機的目的。

第五種方法就是艾灸,主要應用於中醫的寒證、陽虛證以及陰證,這個身邊做艾灸的人不少,買個艾灸盒綁在身上挺方便,不過沒病特別是體熱的人別瞎做。

第六種方法就是針灸,針的好處是可以深入進去,通過燒山火(治療寒證),透天涼(治療陽亢),來或補或泄達到治療效果。

第七種方法就是炳,現在成為火針,用的人很少了,主要針對瘀症及各種疼痛。

第八種方法是刺血療法,一般是先在背上滑罐,找到痧重的區域,然後再用三棱針或散刺形成創面,接著拔罐來吸血。這種療法在內經中有大量篇幅,在馬王堆出圖的醫書中也有記載。

第九種方法是葯浴,這種方法以前比較少,現在隨著古法的興盛,逐漸興起了。在一個放著安靜舒適音樂的房間里,擺著一個沐浴大木桶,裡面有對症的中藥粉末包(避免藥渣出來),放入合適溫度的熱水,人泡在裡面,舒服的聽著音樂。

第十種方法是湯藥,這種方法是很常見的,待會兒得詳細說一下。

這十種方法裡面,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排在第一位的,但都有局限性,比如第一種氣功的修鍊不容易達成而且對氣功有誤解的人比較多,再加上不太適合針對已經形質化的病,第二種的話不容易遇到合適的機會,如果創造條件的話也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比如在東北生下來的一些地方病,去海南了好調,那麼遠飛機票都得不少錢,不過還是有不少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東北人直接就在海南買房子了。食療的話,效果比較慢,但是安全。

排在第二位的是:按蹺、砭石、艾灸、針灸、炳、刺血療法,之所以排在第二位,因為這些療法都是自然療法,而上古之人注重治未病或初起之病,而病已深時才用湯藥,但中藥都有一定的藥物偏性,用久了對身體有傷害,所以湯藥療法被排在了最後。

這裡詳細說一下湯藥療法,這些花花草草的怎麼能治病呢?就跟人一樣,這些花花草草也是生命啊,他們的生長也會受到時節環境的影響,從而給他們帶來一些不同的氣機特性。這些不同氣機特點的花花草草吃到人身體里,也會影響到人體內的氣機運行,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

人們是怎麼發現這些不同中草藥的氣機特性的呢?這是個難題喔,但是答案很簡單,是用身體試出來的,但不是普通人試,因為普通人雖然能試出來味道,但歸經和藥性並不能判斷準確,所以得是得道之人或至少是內察能力修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試出來歸經和藥性,比如神農氏之類的。

歸經特點某些人可能覺得沒啥用,但是卻是很重要的特點,比如有些葯是引經葯,這種除了本身的藥性藥味特點之外呢,她還有很強的歸經作用,當用藥時想要專註於某些部位時,常用她們作為引經葯。

中藥治療時有一些原則挺有意思,比如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很多人理解不了,覺得壯火也是陽,怎麼會食氣呢,其實應該這麼理解,在陽氣虛弱的情況下,應該恰當的使用少量的溫陽葯,這樣可以微微的生長少火以恢復陽氣,若用多了,反而陽氣受到影響。這個原則的背後其實要從陰陽層面這個根兒上找,陰陽其實不可分,根據陰中求陽的原則來求陽則陽才長久,如果熊熊大火,則陰損陽無根。所以只有微微生長少火以生腎氣,才能調動人體的生機,使火生土,脾能運化,則氣血自生!

中藥治療時還有個原則挺有意思,強調君臣佐使來配伍,不是直接針對癥狀來開某個單味葯,一般都要來陰中陽三方力量的搭配,陰症就以陽藥味主但還搭配的有陰葯以及中和之葯,其實這背後也是蘊含著陰陽互根的道理,

而在利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來辯證的時候,陰陽辯證排在首位,只有陰陽虛實寒熱表裡這個大的框架認識清楚了,才方便後續的具體治療,採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澀毒十法。

汗法:通過開泄腠理、宣發肺氣、調和體表正氣達到祛邪外出的治療作用,使在表之邪隨汗而解的治療方法。比如張仲景的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葛根湯等等。

吐法:針對致病物質(如毒物、宿食、痰飲)停留在人體胃脘以上部位而形成的各種病症,使用催吐的方法,使各種病理物質通過嘔吐排出體外以達到去邪治病的目的。中醫化積消滯,解毒排痰,常用吐法。比如張仲景的瓜蒂散。

下法:即是攻法,「病邪在里則攻之」,下法是瀉下之法,有峻下,緩下之分,用通瀉的藥物,讓各種痰飲、積滯,毒氣通過瀉下,排出體外。比如張仲景的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泄下燥熱,桃核承氣湯瀉熱逐瘀,抵當湯破血逐瘀,茵陳蒿湯利濕退黃瀉熱,大陷胸湯泄熱逐水,麻子仁丸潤下,蜜煎方、土瓜根方導下等等。

和法:有調和,緩和,疏解之意,亦稱和解法,是通過和解表裡的方葯,達到和解半表半理證的一種治法,有和解,調和,調理之分。和樞機,解鬱結。比如張仲景的柴胡劑(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等)和解少陽半表半理之樞機,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等)調中焦半上半下氣之生降。

溫法:寒則溫之,有溫散、溫補、溫熱之分。溫法要掌握尺度,葯既要對症,用藥亦適中,「溫而勿燥」,葯過病所,用之太過,則耗氣傷陰。比如張仲景的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等助陽袪寒。

清法:就是清熱泄火之法。「陽盛則熱,熱之極為火,熱則清之」。清法是外感熱病,內傷鬱熱的治療方法,表證發熱者,宜散而清之,內傷鬱熱宜「火郁發之」,清法要視火候,根據病情,邪到氣分才能清氣,邪到血分才能涼血,同時清氣涼血不可塞滯,否則邪不外達而內閉。比如張仲景的桅子豉湯清宣胸膈鬱熱,白虎湯辛寒折熱清中焦之熱,黃芩湯清小陽膽熱等。

補法:「虛則補之,補其不足也」。「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比如張仲景的炙甘草湯氣血雙補,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消法:消法有消散之意,指通過消食導滯,行氣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有形之邪逐漸消散的治法。「結者散之,堅者削之」即指「消」法。病氣壅滯不通,必用消導疏散之法。消法和下法有相似之處,但有所區別,對於病勢急迫、「形症俱實」的必須急下,當用下法;而對於失治或久治遷延日久,病邪聚而不散,日益牢堅的,需要用消法。比如抵當丸來化瘀緩消。

澀法:這個簡單,就是用來治療精氣耗散、滑脫不收的方法,比如赤石脂禹餘糧丸、桃花湯澀腸固脫。

毒法:這種主要是針對癌症,先以毒攻毒控制住,再軟堅散結後並將濁物引到腑中,接著利用大承氣湯之類的下法將濁物之排出體外,再養一段時間的脾胃中氣緩衝一段時間,然後開始第二波的攻、散、引、排。

好了,關於陰陽五行就講到這裡了,鑒於我是個工科生,文筆表達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諒解。另外有什麼想交流的在評論里留言就行,不要給我發私信要微信之類的,真的沒有時間閑聊,另外我的主業是科研,副業是海外軟體開發商,研究這些只是純粹的業餘愛好,所以別找我看病。但如果軟體方面有創業合作的好機會,歡迎前來騷擾!


推薦閱讀:

古希臘人發現五個有著不同運動軌跡的星球,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這和中國五行學說有著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么?
五行的歷史淵源有什麼?
來,教你個比星座和九型人格更準的識人方法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 或事 或物 真的能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有,請舉例。?
心煩氣躁的時候該怎麼辦

TAG:陰陽 | 五行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