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暴跌80%,可口可樂神話是否終結?

可口可樂(NYSE:KO)2017年的全年凈利潤11.8億美元,同比暴跌81%。

外加上近年來輿論媒體對於碳酸飲料的危害性的高度關注,是否預示著可口可樂的業績神話正在走向終結?

「巴菲特光環」還在嗎?

其實,事實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

股價:

對於金融市場,各種信息首先會在股價上反應出來,尤其是重視業績的美股市場,稍有風吹早動就會在股價上反映出來。

那麼業績暴跌80%對於一支藍籌股而言絕對是致命的,股價很容易跌個一半以上。

2010年以來的可口可樂股價走勢

基本上每年都在上漲,走勢不弱於大盤。業績暴跌並沒有帶來股價的暴跌,似乎市場對於業績暴跌並不在意。

非經損益:

事實上,市場有時候比誰都聰明,很多專業的財務分析文章也做過詳盡的分析。其中涉及較多的專業財務知識,就不再贅述,大家也可以自己看一下可口可樂的財務。除了最終的凈利潤外,再看一下其他指標:總收入、毛利潤、稅收、非經常性損益。

總結來說,收入和毛利潤有輕度下滑,在10%左右,凈利潤下滑80%主要是非經常性的損失計提和稅收政策原因引起的。

可口可樂2017年的業績主要總結為一下幾點:

1、收入、營業利潤輕度下滑

2、凈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為非經營性的投資損失。

3、稅改導致了稅收大幅增加。

4、主營業務:碳酸飲料等銷量並未發生斷崖式下跌。

所以說,利潤下滑80%僅是會計上的處理導致的,公司的主營業績和競爭力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股價能夠和大盤走勢一致也就可以理解了。

現代人重視健康,碳酸飲料江河日下了嗎?

很多健康養生文章、新聞媒體越來越多談到的問題。垃圾食品被指責、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在這樣的背景下,垃圾食品的必備飲料可口銷量是否迎來拐點呢?

恐怕這樣的擔憂又是杞人憂天了。

要相信未來,胖子一定會越來越多的

如果說超市的可口銷量我們不查數據也看不出來,那麼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麥當勞、肯德基的開店數量、人流量,仍然是只增不減。兩家賣的不還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這種西方毒害中國的胖子養成機構在雖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飽和,四五線城市仍然在繼續擴張。它們的價格定位對於歐美屬低端食品,而到了中國就變成了中端消費。

雖然現代人注重健康飲食,但還是難以抵抗美食的誘惑,漢堡可樂倒是吃得越來越多。要說減肥?你減了嗎?

中國胖子會走向美國化嗎?

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容易讓人發胖?

相信在座的胖子們一定有這樣的煩惱: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容易讓人發胖?

看看超市裡的零食,什麼不添加、不含糖、零脂肪、粗糧加工,統統都是忽悠人的,不信看一下它的熱量:一個字,高!實在是高!

近年來流行的什麼果汁、奶茶之類的「健康飲品」其實和垃圾食品一樣換湯不換藥。要健康,多喝水去吧。

其實「好吃的東西都容易讓人發胖」是有內在原因的。什麼是好吃呢?香、甜、蘇、脆?這些只是外在的描述,不是其根本屬性。

根本原因在於人類有追求高熱量、高脂肪的生存基因。試想在遠古時期,食物極度貧乏。人類如果能夠攝取更多的糖分、脂肪就更容易維持生命、撫養後代。這就導致高營養的食物是珍貴品,人的基因驅使味覺更青睞這樣的食物。

而蔬菜等食物卻不那麼稀缺,並且能量又不高,味覺對這類食物的喜愛度就不高。小孩子是不是大多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菜呢?吃貨中女性居多也是因為女性孕育後代需要更多的營養。

好吃的東西都容易讓人發胖,就是因為雖然現在食物已經不再是稀缺品,但我們的基因還沒有順應時代進化,任然假設高熱量食品是稀缺的,不斷得督促你去多吃。

未來人還愛垃圾食品嗎?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大家都開始拒絕垃圾食品,比如可口可樂也推出了無糖可樂,但高糖的可樂任然是主流消費。

能夠有毅力拒絕肥胖美食誘惑的畢竟還是少數,有多少妹子為了減肥不吃飯然後只吃一盒薯片騙自己呢?

這種編寫在人的大腦里的程式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可樂、咖啡、蛋糕巧克力,並不會因為人們觀念的改變而真正被拋棄。

回到可口可樂股票的問題,業績稍有下滑,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其他飲料的競爭。比如國內近幾年又開始流行各種果汁、涼茶等飲品。但可口可樂在全球的碳酸飲料霸主地位依然是不會動搖的。

「有專家說泡泡麵的盒子不健康,這些人懂不懂泡麵?我都混到吃泡麵了,還在乎什麼健康?」

本文系原創,首發於公眾號「金牛島」

有興趣可以來島上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TAG:可口可樂 | 股票 | 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