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的發掘斷代工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一)》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本結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從文獻學出發簡要介紹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版本,本次研讀的是由廣松涉編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第一部分,下稱為《德意志意識形態》。

本文是關於《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的第一次研讀成果,後續研讀文章會陸續發布。

從1844年起,馬克思進入了一個創作高峰期。遺憾的是其作品多以手稿的形式流散,這也進一步增添了文本解讀的困難。

《德意志意識形態》就是1845年由馬克思、恩格斯、赫斯合著而未發表的手稿(赫斯參與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二卷的寫作),現存手稿大部為恩格斯的筆跡,並夾雜有魏德邁的部分筆跡,馬克思筆跡的主要任務是對文本進行修改。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恩格斯字跡較馬克思清秀,因而其承擔了大部分的謄寫工作。

《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抒發了新唯物主義思想。結合我們之前的文章就可以知道,受施蒂納、赫斯、李斯特等人的影響,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評李斯特》等作品中關注了實踐、生產力等概念。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我們將看到馬克思系統性地抒發自己的新思想,這些思想主要是從社會現實中生長出來的。

《德意志意識形態》全名《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以及各式各樣先知所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的批判》,之前馬克思也曾寫過「對歷史批判的批判」和「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自康德起,批判的學說盛行一時。所謂批判,主要做的是兩件事:

①澄清前提②劃清界限,繼而闡述自己的思想,這兩點是形式上的工作。

而在內容上,這裡我引張一兵先生的話,他認為:

「馬克思恩格斯最後定稿的第一章 ,有兩個主要寫作任務 :其一 ,批判費爾巴哈這種舊唯物主義背後所隱匿著的隱性唯心主義歷史觀 ,同時 「清算 」自己原先的理論邏輯框架 (主要是 1 8 4 3 —1 8 4 4年馬克思實現第一次思想轉變後的人本主義哲學邏輯 ) ,並創立新的哲學視界 ;其二 ,在此基礎上從理論上系統表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世界觀 。」

這兩個任務並沒有完全實現,馬恩對費爾巴哈的批判雖然在邏輯上成立,但馬恩仍然沒有完全建構起自己的新學術框架,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手稿當年沒有正式出版,這或許是一個原因。

《德意志意識形態》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

阿倫特說:

「談起歷史,在故事的意味上就是,當其終結的時候,也就是開始明了的時候。」

馬克思使用了一種高明的方法,使得舊哲學的故事變得明了,也使新科學的事業離開起點。運動就是失去一個未知而獲取另一個未知。從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看,《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與前人的斷裂之處。德國古典哲學就要終結了。而一個故事的終結也就是劇情徹底明朗的時候。馬克思是西方政治資源孕育下的反叛者,馬克思給西方政治傳統帶來的兩個問題「勞動」和「歷史」就在本篇中得以呈現。

在西方主流政治學中,勞動被作為一種必然性規定,其是一種低端的營生任務。在政治學的開端之處,這種低劣的任務主要是由奴隸完成的。而從馬克思開始,西方政治學發生了斷裂。產業革命之後,馬克思等人對這種思維進行了倒轉,倒轉最顯著的節點就是《德意志意識形態》。從前非「人」的勞動者成了真正的人。而在亞里士多德那裡的「閑暇的人」成了寄生蟲,通過施蒂納,馬克思打破了費爾巴哈歷史學中的觀念論,直接觸及到了現實的勞動本身,這種勞動是充盈著勞動者血和汗的,源自最真實的物質世界。

在西方政治傳統的開端以及斷裂之處,人分別被稱為「政治動物」和「勞動動物」。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從事政治的動物。人是政治(polis)的一員,沒有政治資格的奴隸也沒有人的資格。而馬克思指出:勞動創造了人。不參與勞動的人成了寄生蟲,是被經濟必然性侵蝕了的個人。並且在邏輯的終點,勞動被賦予給了所有的人,讓未完成的人能夠成其為人。

論述完勞動,「世界歷史」一詞則形成了本次研討的第二個關鍵點。從康德到馬克思,以至於到後世的沃格林等人。「歷史」一詞的含義都不是自明的。馬克思所說的「歷史」和我們日常理解的歷史具有差異性,這也是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特別需要解蔽的一個點。

我們日常中理解歷史,就是對過去時空中事物的記錄和描述。但是在馬克思那裡,歷史首先是實踐著的社會現實發展過程,這種強調運動感的敘述來自黑格爾。

第二,歷史內含一種社會關係存在。這種實際上是基於現代生產方式的,在工業革命以前,物被視為實體性的。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物是一種關係性的存在。德國儘管擁有不短的人類活動史,但由於缺乏現代性的工商業,被被馬克思視為缺乏歷史的國度。這與黑格爾說中國沒有歷史何其相似,只不過黑格爾關注抽象的精神運動,而馬克思則回歸到了現實的物質生產本身。

對現實的描述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這些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

它們只能對整理歷史資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歷史資料的各個層次的順序。但是這些抽象與哲學不同,它們絕不提供可以適用於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或公式。沒有什麼黑格爾式的歷史自我運動,這些抽象概括不過是一定歷史生活的產物。

歷史上,阿倫特、鮑德里亞、德里達等人都論述過馬克思的「勞動崇拜」問題,而他們或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或是因為理解上的偏見,總是通過把馬克思當做一種資料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我們採用文本學的辦法在研讀馬克思時,或許能力上遠遜於很多人。但通過回到馬克思這種真誠的方式,希望能夠得到一個不同以往的馬克思形象。

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構件

(一)勞動歷史唯物主義的起點是勞動,在上面我們提到過,勞動在馬克思的新學說中具有邏輯上的先在性。在受費爾巴哈哲學主導的前一個時期,馬克思預設的勞動是一種遠離現實的概念,而不是建立在現實上的活生生的勞動。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對勞動的理解站在了歷史的維度上。馬克思的勞動或者說人類主體實踐的學說的背後是社會的個人的實踐的歷史。這種面向對象的生產過程基於唯物主義的客體向度。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強調客體向度但也沒有忽略主體的向度,從《博士論文》就存在的自由意志理論在後來發展成了唯物辯證法的主體向度,為了解決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稍顯缺陷的主體性問題,馬克思在《1857-1858經濟學手稿》中進行了理論拓展,這裡我們先存而不論。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也強調自然是被人「發現」的。費爾巴哈沒有看到:

「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

如果說康德告訴我們,一定程度上客體是被我們的認識活動建構起來的話,馬克思則在實踐活動方面擴展了這種思維。人類周遭的歷史環境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人類活動層壘而成的。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那些客體的物也不是純粹的實體,而是關係性的存在。

(二)生產力

從人類主體的實踐活動的邏輯前提出發,我們就會遇到生產力、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的問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的用語尚不完備,比如說此時他所說的交往關係,實際上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生產關係。

讓我們先來關注生產力這個概念,在蘇東體系下我們都知道生產力被劃分為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它們達成了三位一體的統一。在這裡我們要反對這種將生產力實體化的學說,生產力不是實體性的而是功能性的。舉個例子,人的肢體活動不是一種實體,雖然肢體是實在的,但由此產生的肢體運動只是一種功能。

在馬克思這裡,生產力概念受赫斯和李斯特影響,指的是一種社會生產的能力和水平。這個概念植根於古典政治經濟學,魁奈、斯密、薩伊都為生產力概念的奠基做了大量工作。相關內容可以查閱我們之前關於《評李斯特》的文章。而在馬克思主義史上,恩格斯先於馬克思運用生產力的概念,之前我們解讀恩格斯《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的時候提到過這一點,恩格斯在該文中八次使用生產力一詞,這主要是受赫斯影響。

《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生產力涉及到三個層面:

①一種社會生產的能力和水平

②共同生活方式本身

③主體自主活動的力量的內涵,也就是人創造性的能力

在這裡提一下第二點,馬克思、恩格斯說:

「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繫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力」

這種共同活動有著兩層內容,一方面是人群的分工,古典政治經濟學早就指認出分工在現代生產方式中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人群的聚集,人群力量的累加可以發揮出遠超單個人的力量。所以,馬克思闡釋說人群共同的活動也是一種生產力。後世的馬克思主義學者中,羅默從《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這個定義擴展出了組織資產的概念。

(三)交往關係

生產關係是上述概念的邏輯推演,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這被稱為交往關係。勞動或者說生產不是一種孤立的活動。與有目的性、計劃性的生產活動不同,交往關係的形成是一個受動的過程,但它同時又是具體活動發生的場所。用張一兵的話說

「它既是社會生活的場的存在形式,又是社會空間的建構」

我們個人的社會定位、交往活動,主要受你所在的生產關係支配。

我們此次研讀接觸到的邏輯構件已一一展開,述以拙見。由於《德意志意識形態》內容浩繁,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其他內容如生產方式, 我們將在之後的文章中一一奉上。

參考文獻:

【1】張一兵.回到馬克思[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2】廣松涉.文獻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阿倫特. 馬克思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

【4】]張一兵.勞動塑形、關係構式、生產創序與結構築模[J].哲學研究,2009

@華颸霖 @陳白一 @空心菜 @紀木林森 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TAG: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哲學 | 歷史唯物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