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蘭克的早年生涯一瞥

(封面p站id=59411218,感謝 @加藤惠 提供)

利奧波德·馮·蘭克於1795年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薩克森選侯國的小鎮維黑(Wiehe,今屬德國圖林根州)。生於1795年的蘭克在晚年曾把自己的出生和同年的普魯士和法國之間簽訂《巴塞爾和約》一事相聯繫起來。《巴塞爾和約》乃是普魯士脫離反法同盟,與法國單獨媾和時所簽訂的條約。蘭克出生時,正是法國大革命戰爭愈演愈烈,戰火逐漸向全歐洲擴張的時期。

左邊那位就是蘭克,嗯,完 全 一 致

今天的維黑只是個只有24平方公里和1900人口的小鎮,但是在當時則並非是閉塞之地。著名的耶拿—奧爾斯塔德戰役(the battle of Jena-Auerstedt)就是爆發於維黑附近。蘭克本人在1806年亦曾見證了此次戰役中普魯士的崩潰。蘭克事後回憶時談到:「作為男孩子,我們此前很崇拜普魯士騎兵的骷髏服飾,現在我們被法國輕騎兵震撼了「。[1]

蘭克後來以普魯士政策的辯護者而聞名,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他的母邦薩克森的影響。包括薩克森和圖林根諸王公在內的18世紀的德意志王公,往往以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為榜樣,以巨資修築宮殿,用豪華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來展示自身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則廣為邀請各方名士,聽取他們的建議和訴求,這樣既可以樹立禮賢下士的形象,又可以推動自身邦國內部的改革[2]。薩克森選侯國的首府德累斯頓是當時的文化中心之一,有著「易北河畔的佛羅倫薩「的美名。距離蘭克家鄉不遠的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公國( Sachsen-Weimar-Eisenach)更是著名的狂飆猛進運動的中心,一度匯聚了包括歌德和席勒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蘭克早年在多恩多夫(Donndorf)以及舒爾普佛塔(Schulpforte)修道院學校學習時,對古典時代的文學、歷史傑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蘭克後來回憶說:「這樣的學習生活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我呼吸、生活著」。並且自陳是「歌德最狂熱的崇拜者」。[3]蘭克對文學的興趣即肇始於此。在歷史寫作當中,蘭克也一直強調「史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它是一門藝術」。[4]蘭克也曾指出,德意志文學」是我們統一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正是在這種文學之中,我們才首次感到了自己的特殊性 「。[5]將史學寫作成為一門藝術的原則貫徹於蘭克學術生涯的始終。儘管蘭克的寫作風格也收到了很多批評。

同時代的人認為蘭克在氣質上屬於18世紀末期的貴族

蘭克的早年生活正趕上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盛行時期。在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整個歐洲都充斥著懷舊和浪漫主義的風氣。在德國民間傳說中,皇帝「紅鬍子」弗里德里希一世就沉眠在蘭克故鄉圖林根的屈夫霍伊澤的山洞之中,在他蘇醒之日,會帶著手下的騎士走出山谷,為德國帶來新的黃金時代。這一傳說在19世紀成了德國的浪漫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反覆再創作的題材之一。巴巴羅薩皇帝的形象在19世紀的文學家那裡被反覆再創造,有的人甚至將霍亨施陶芬王族的帝國與所謂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的「德國使命「聯繫到了一起[6]。這在某種意義上似乎暗示了蘭克後來的生涯。

紅鬍子的皇帝與白鬍子的皇帝

蘭克在博士畢業後進入奧德河畔法蘭克福中學進行教學期間,曾一度沉迷於蘇格蘭浪漫主義作家司各特的歷史小說《驚婚記》之中。《驚婚記》以15世紀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Charles le Téméraire)和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的時代為背景。但是蘭克在閱讀了相關歷史文獻之後認為,司各特筆下的大膽查理和路易十一的形象在經過了作家的創作之後,已經和他們在歷史上的形象相差甚遠。蘭克在晚年的回憶中說道:「無論如何真實的歷史比浪漫小說有趣得多。於是我完全拋棄了這種歷史小說,並下決心在我的著作里避免一切虛構和幻想」 [7]。蘭克的第一部著作《拉丁與日耳曼民族史》就誕生於他在奧德河畔法蘭克福任教期間,於此不無聯繫。後來,晚年的蘭克在與《拉丁與日耳曼民族史》的英譯文譯者菲利普·A·阿什沃斯交談時,依然念念不忘司各特對他的影響:「我非常尊敬和崇拜英國的司各特·沃爾特爵士,但讓我感到遺憾的是,他並沒有講歷史學家的使命履行到位。假如小說必須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那麼我們就永遠不應該扭曲事實來滿足小說家創作作品的需要。我無法從這位偉大的英國小說家所掌握的事實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由於我剛才提及的錯誤,我一直無法引用司各特爵士的信息來闡述我的主張」[8]。這種充斥著浪漫主義氣氛的早年環境,一方面,對於蘭克的對以往歷史作品的反思起了一定促進作用,而這種對浪漫主義史學的批判,是普遍認為的蘭克史學的特徵之一;另一方面,蘭克的思想傾向中也有著很多方面有著十分明確的浪漫主義來源,例如,蘭克將國家視為一個有機體,並將國家間的衝突和戰爭合理化這點上,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浪漫主義作家亞當·米勒(Adam Müller)的影子。[9]

感謝您的閱讀。

注釋:

  1. (德)蘭克著,易蘭譯.世界歷史的秘密 關於歷史藝術與歷史科學的著作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09,第45頁,第46頁。 ↑
  2. 鄭寅達著. 德國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01,第153頁。 ↑
  3. (德)蘭克著. 世界歷史的秘密 關於歷史藝術與歷史科學的著作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09,第47頁、第50頁。 ↑
  4. (美)吉爾伯特著;劉耀春譯. 歷史學 政治還是文化 對蘭克和布克哈特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09.第16頁。 ↑
  5. (德)梅尼克著;孟鍾捷譯. 世界主義與民族國家[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7.10.第164頁。 ↑
  6. 赫爾弗里德·明克勒著. 李維 范鴻譯.德國人和他們的神話.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7.08.第一章。 ↑
  7. (德)蘭克著,易蘭譯.世界歷史的秘密 關於歷史藝術與歷史科學的著作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09,第47頁、第53頁。 ↑
  8. (德)利奧波德·馮·蘭克著.付欣 劉家婷 陳潔譯 海豚文庫文藝復興系列 拉丁與日耳曼民族史 1494-1514版.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12,第2頁。 ↑
  9. (德)梅尼克著;孟鍾捷譯. 世界主義與民族國家[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7.10.第164頁。

推薦閱讀:

魏晉南北朝史多種對讀

TAG:歷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