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在消費什麼
美國的哈根達斯十分廉價,一盒才賣一美元。哈根達斯之於美國人,就相當於我們中國人的蒙牛、伊利。諷刺的是,中國人把美國人的「蒙牛、伊利」雪糕當成奢侈食品食用。吃一次哈根達斯,不僅得去裝潢華麗的專門店,一次還得花上數百人民幣,相當於幾十美元,價格不菲。
當然,洋人的廉價貨拿來當奢侈品,不僅限於哈根達斯。許多外國的服裝品牌在中國價格都能提升好幾倍。諷刺的是,它們大部分還是中國製造的。一些商品僅僅因為有異國元素就漲價數倍,這算不算是一種不合理現象呢?
其實並非不合理。「在美國作為廉價雪糕的哈根達斯在中國被當成奢侈消費品」,看似很荒誕且具有欺騙性,但確確實實有其內在的合理性。
要理解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問一個十分本質性的問題:我們消費時,是到底在消費什麼?
80年代壽司出現在香港時,奇貴無比,但去日本餐館的港人絡繹不絕。壽司,無非就是一口飯,憑什麼比三碗燒鵝飯還要貴?
黃子華認為,壽司的價格貴在人們對壽司的想像。在1980年代泡沫經濟下,日本文化橫掃全球,如日中天。壽司作為一種日本獨有的食品,凝縮了日本的文化元素,能使人聯想到包括機器貓、奧特曼、武士道、任天堂等代表日本的文化符號。人們吃壽司時,吃的是文化符號,而不是那口小的可憐的飯糰和生魚片。
可見,消費行為的客體,其實是消費者自身想像力是對消費客體(哈根達斯雪糕、日本壽司)的幻想性投射。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商品的價格到底決定於什麼因素。
經典的經濟學認為,某種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其原料、運輸、和勞動等費用。這種理論,在19世紀還是說得通的,但完全解釋不了21世紀的商品經濟。比如,一個LV手袋,成本可能只有幾百人民幣,但因為它的牌子,價格可以飆升百倍。
可見,在當今的商品經濟社會,商品的價格主要是由品牌效應決定的。而品牌效應是一種幻想的構建,它體現了商品喚起消費者某種幻想的能力。
同樣一瓶化學藥劑,貼上粉色包裝,就會變成女士潔面乳;貼上黑色包裝,就會變成男士潔面乳。然而兩種商品的化學成分是完全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只在於消費者對這個商品的幻想。這種幻想產生於廣告宣傳,即企業通過電視、報紙、手機、雜誌等媒體對人們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施加的長時間刺激。這種長時間、高密度的刺激,使人產生幻想,無意識地認定自己有某種需要。
在商品經濟中,幻想的形成需要這麼幾個步驟。
首先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廣告告訴消費者,「你」想要什麼。而這個你想要的東西,其實是你想都沒想過的。比如,旅行社的廣告會告訴,你需要一個「完美假期」。而事實是,你在看到旅行社的廣告之前,只不過想宅在家裡看看書,根本不會想花錢坐游輪去沖繩、希臘或者馬達加斯加。
告訴你「你想要什麼」,是營造幻想的最重要過程。在這一過程使得人開始對某種概念產生慾望(比如「完美假期」),而竭力想得到滿足。消費者完全無法意識到,這個所謂他「想要」實現的願望,並不來源於他自身,而是外界對他的意念植入(inception)。他的確想要一個「完美假期」,但這是他的想法,還是別人的想法?他無從分辨。
我們的廣告工業經過多年演變,已經實現了對消費者潛意識的操作。以前的廣告告訴消費者:我們想要你買我們的商品。這時,消費者還能分清什麼想法是廣告商的,什麼想法是自己的。現在的廣告則告訴消費者:你想要買我們的商品(「難道你不想要一個完美假期嗎?」)。
其次,廣告會對消費者進行「許諾」。廣告接著告訴你,你「想要」的這種東西(「完美假期」),可以通過消費我的商品獲得滿足、「心動不如行動,現在買的話還有優惠吶。」
最後,廣告會強迫消費行為的「重複」。畫餅是不能充饑的。人在消費完商品後,只會感到空虛。這種空虛感是幻想的破滅導致的。這時,廣告會告訴消費者,你感到空虛,是因為你的消費量還不夠:你需要消費更多、更高檔的商品!於是,消費者帶著空虛感,又回到了第一步。
慾望不能被商品滿足,因為如果被能被滿足,商品就賣不動了。消費行為,是通過挑引幻想才得以重複的。
在各種信息的不斷催眠之下,我們產生了許多本來沒有的慾望,希望以消費商品的方式滿足它們。我們想要「新潮」、「知識」、「青春」、「自由」,於是我們消費衣服、書本、化妝品和越野車。我們能分清什麼是真貨,什麼是高仿。但我們分不清哪些需求是自己的,哪些是被廣告植入的。
如果從這個層面去說,一杯哈根達斯,無論是在美國賣1美元,還是在中國賣20美元,都是非常合理的價格。
一個中國消費者在消費哈根達斯時,購買的不是雪糕,而是他對西方生活方式的想像:當他走進一家哈根達斯雪糕店的時候,雪糕的招牌已經滿足了我們的幻想:H?agen-Dazs——這兩個a,一個z後面跟著一個s,怎麼讀?他或許以為這是一個北歐品牌,腦子裡立刻浮現了滑著雪橇、金髮碧眼、講著德語的高挑美人。
但其實哈根達斯是美國人創立的,而舌尖上的雪糕不過出自深圳某地下雪糕作坊。不管怎樣,在付了200人民幣之後,他對西方異國的幻想被暫時滿足了。
而這種幻想在美國根本就不存在。美國人只是喜歡哈根達斯的口感罷了,從來沒有對它有任何多餘的想像。因此無論哈根達斯怎麼改進工藝,一盒雪糕也只能賣個一美元,不能再多。
幻想聽上去很虛無縹緲,但卻是一件商品的主要價值所在。沒有了這點幻想,壽司就是一坨生魚片蓋著的酸米飯,哈根達斯就一盒是奶油、味精、色素和糖的混合物,可樂就是一罐加了二氧化碳的止咳糖漿,LV包就是一個華而不實、印刷著奇怪字母的牛皮布袋。沒有了幻想,人們就不會消費;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科學不是第一生產力,幻想才是。
我們自詡為「物質主義者」,但我們追逐的根本不是物質。相反,我們一直在為我們主觀想像出來的「幻想」買單,如同一隻吐舌頭瞪眼、追著自己的尾巴不停打轉的哈巴狗。但如果哈巴狗知道了它追逐的不過是自己的尾巴,它還會追逐嗎?一切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
推薦閱讀:
※《體內的鐘聲》
※如果蘋果有生命,它們在想什麼?
※怎樣才能不沉迷於連續劇中的情節?
※如果生活在亂世,你會做一個怎麼樣的人?
※有過什麼杞人憂天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