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嘗櫻餅,夏品水羊羹,和果子的禪意與美
奈良時代,皇室選派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唐文化。以大米小麥、大豆紅豆等原料製作,經油炸而得的「唐菓子」被帶回日本。過去沒有的糯米制菓、油炸點心以及最重要的糖,自此傳入。
江戶時期,日式糕點製作技術大幅躍進。菓子劃分為兩大門派,分別是以京都為發源地、著重五感之極致的「京菓子」,以及以江戶為發源地、外表平實的「上菓子」。
明治時代,歐洲糕點開始傳入日本。為了區分,人們把西式糕點稱為「洋菓子」,把日式糕點稱為「和菓子」。日本語「和菓子」(わがし)由此而來。
01.
茶的配角
和果子的細緻精美,叫人嘆絕。依照日本古曆法的七十二候,跟隨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和果子呈現的花鳥風月變化萬千。
在暖春,緋紅的櫻餅可與枝頭的早櫻遙相呼應;在盛夏,平滑透徹的水羊羹,可藏一方富士山之景,可賦一首祗園風物詩。
季節の羊羹
不同季節的羊羹
作為日本飲食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和果子的製作極其講究。且不論造型的巧妙,連名字也是用連歌、俳句、歷史典故等來命名。
包裝上更是大量運用折花紙、柳葉楓葉、和式書道作品等材料。還未細觀,已被驚艷。
如此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卻只是茶的配角。
「茶是主角,而和果子是不可或缺的夥伴」。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講究人與自然、主與客、事與物之間的關係。
舉行一次茶會,往往需要花上一整日的時間。一位合格的茶席主人,不僅需要了解茶湯之道,還需在插花、書法、料理、器物鑒賞上有所涉獵。
庭院、飛石、茶室、火爐、茶碗、花輪、茶點、字畫,都是日本茶道的藝術造型。它們是茶道的形,是茶的背景。由此,和果子作為茶的配角便容易理解了。
不同於西方甜點的獨立,和果子需與器皿、環境相依賴融合,這是典型的東方審美。
很多人第一次嘗都會覺得和果子太甜太膩,其實就是因為忽略了它和茶之間的關係。
喝一口茶,吃一口果,才是正確的享用方式。
因此,要吃和果子,最應到專門的茶寮或者和果子鋪,靜靜坐下,感受茶與果的魅力。你可以選擇飲綠茶、煎茶、抹茶、麥茶或者烏龍茶,天熱時,還可以撒一些碎冰渣在和果子上。
02.
千姿百態
和果子的主要原料,不外乎是糯米、葛粉、寒天、糖、紅豆餡等幾種。
雖說是茶之配角,但和果子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卻從來不容撼動。食用性與藝術性兼具,和果子是「茶道季節感與日式含蓄審美的完美呈現」。
和果子,實則是日本甜品的總稱,代表著全部糖果糕點和冰品甜點。種類之多,讓人應接不暇。
根據成品的水分含量,和果子主要分為三類:生果子(30%以上)、乾果子(10%以下)、半生果子(10%-30%)。
其中生果子最為「高端」,通常是指早上用新鮮食材現做的糕點,保存期限只有兩天左右,常見的有大福、蕨餅、草餅、羊羹等
乾果子和半生果子則比較耐放,因為糖粉比例較大,保存時間也相對長一些。有平糖、落雁、鬆餅、煎餅等都屬於乾果子類別。半生果子則以寒冰、最中、石衣為代表。
羊羹
日本代表性點心,由紅豆、寒天、砂糖混合後蒸制而成,是一道著名的茶點。其原型是禪僧從中國帶回來的「羊肉羹湯」,來到日本之後,小豆代替了羊肉,進而演化成如今的模樣。
夏目漱石曾在《草枕》中寫道,「在所有糕餅中,我最愛羊羹。即便是並不想吃,光是那表面光滑、緻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樣,怎麼看都稱得上是一件美術品」。
羊羹以外,還有水羊羹,它的含水量比羊羹要多。東京人尤愛食水羊羹,因此每家和果子店都有做水羊羹。
蕨餅(わらび餅)
蕨餅是一道普及度非常高的點心,在蕨粉中加入水和砂糖,罐裝冷卻之後卻成小塊即可。
若初夏時要把蕨餅作為高級的和果子,則可以先把蕨粉團放進黃豆粉里,再分成小塊,包好餡料,滾成圓,最後再撒一次黃豆粉。
蕨餅色澤透明微黑,似涼糕,口感濃郁,富有彈性。
粽
原型是中國的粽子,從平安時代傳到日本。日本的粽也是端午節的時令食品,可用於節慶或辟邪。
日本粽子的製作是用蒸熟的糯米搗成年糕,然後用菖蒲葉包裹,呈圓錐長條狀,是一種冷食品。
除了糯米粽,還有用葛粉和砂糖做的水仙粽、用細豆沙做成的羊羹粽等,口感水潤清涼。
柏餅(柏餅)
外形像中國的茶果,流行於日本的關東地區。
柏餅的製作是用洗凈乾燥後的梗米磨成上新粉,製作外皮,然後包入紅豆粒、豆沙、味噌餡等甜餡料,最後用槲櫟葉或者菝葜葉對摺包在外面。
包在外面的葉子,在日語中被稱為「柏」,於是就有了柏餅之名。
草餅(草餅)
草餅,是一種包有紅豆餡或綠豆餡的麻糬,由優質的糯米和艾草葉製成。
外皮有淡淡的草香味,Q彈順滑,外皮的顏色有吉祥的象徵。
落雁
用富有粘性的米粉和糖一起混合,然後再用木雕模型壓製成各種形狀,屬於乾果子的一種。
仙貝(煎餅)
用麵粉和成麵糊,然後攤成薄煎餅,最後抹上味噌調味。煎餅屬於乾果子的一種,保存期限較長。有人會把兩張煎餅疊在一起,有的會塗上糖霜,做法小異,口感酥脆。
此外還有最中、櫻餅(桜餅)、糰子(団子)、水無月(水無月)、夏柑糖、夫婦善哉(夫婦善哉)等,種類繁多,數之不盡。
最中
櫻餅(桜餅)
03.
日式美學
和果子的製作沒有定式,不同的匠人有不同的風格。
春天的梅、櫻、油菜花,夏天的撫子、水、紫陽花,秋天的楓、菊、桔梗,冬天的椿、雪、水仙。大自然的一葉一木,一枯一榮,萬物的形和神,都是匠人的靈感源泉。
夏柑糖
和果子製作的傳統技法實則全賴人的手指捏造,唯一的輔助就是竹片小道具。
水上力花了大半輩子將七十二候融入到和果子之中,四十多年來對和果子製作傾注全部熱情,對食材與技術極盡苛刻,無視成本與時間,讓其出品的水羊羹、栗子羊羹、櫻花糕等成為和果子界的經典。
水上力
他所經營的一幸庵,是全球和果子愛好者的朝聖之地,隨著季節時令而變化更新的特色果子更是店鋪的招牌甜品。
水上力本人,也被稱為是「最能代表現代日本和果子製作最高境界」的職人之一。
水上力在一幸庵
茶道大師木村宗慎,潛心於考究和果子與器皿之間的關係。於何地,是何時?為何事,待何客?皆是影響兩者搭配組合的因素。
木村宗慎
和果子的選擇需依照時令與場合,像御留果子只為特定顧客製作,朝生果子常作日常點心,御題果子用於初春的茶會,而干支果子需在歲末製作。不同的果子搭配不同的器皿,表達的意境也不相同。
木村宗慎的作品
「即便是獨自一人享用果子,也必用果器盛裝,以款待自己的心態,認真品嘗才好」,木村宗慎如是說道。其中考究,可窺一斑。
初識和果子,有人覺得過分甜膩,有人覺得華而不實。細究之後,才明白和果子與日本茶道意蘊相通,追求的都是超脫物外的禪意。它是匠人們創作的作品,更是日式美學的體現。
一口茶,一口果,一分苦,一分甜。分不清是為食其味,還是為靜己心了。怪不得和果子被視為一種藝術,甚至勝過食物本身。
下一次再品和果子,或許就有不一樣的感受了吧。
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傳統壽司里常見的發光魚類(比如小鰶魚,青花魚等)都需要醋+鹽漬呢?
※三文魚到底還能不能生吃?
※福岡平民美食:排類三薦
※北京哪裡有正宗的日本拉麵、烏冬面、蕎麥麵吃?
※吃鯨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