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雞湯背後的殘酷分層與我能的追求
教育雞湯背後的殘酷分層與我能的追求
我們看到很多雞湯,講孩子要快樂童年,要靜待花開,要做一個快快樂樂的普通人,等等,這些文章是打動絕大多數人的,這些文章有共鳴,但不是真理,或者說真理是在立場之中,對國家的執政者,要看到的這是民粹不是民意,被民粹所綁架,被一些外來勢力左右的民粹去達到目的,這執政的失誤。
這裡我們的關鍵差別就是你需要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級別的人物!如果你的孩子不能進入到社會的前20%,我們經常說的二八效應,他的未來是普普通通勞作過一生的,收入也不會很高,這個階層的人以後都要為生活而算計,也就是他童年可以快樂一些,為何不讓他童年這樣難得的時光好好快樂一點呢!
如果你的孩子是前20%,也就是普通一個班上的前十名,這個成績,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達到了,你只要讓他釋放天性,他自己自然就可以達到了,以後的生活也是富裕中產,可以過的不錯了。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TOP5%,只要以後他有天賦肯努力,自然也可以達到,這個你也可以讓孩子靜待花開,他們都是可以達到的水平,自然而然。
在這些層次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各種雞湯的言論,都沒有什麼不對,一切都很美好,而且這個言論涵蓋了95%以上的人群,當然是社會基礎雄厚,你的其他教育理論,要與之比人頭比話語權,肯定是要廖若寒蟬的。所以你會在第一個層面上知道為何各種快樂教育的雞湯可以大行其道。
我們再往上,要達到千分之五以上的人群,這些人是要達到社會上頂級人群的高度的,這裡不光是要有天分,還要有足夠的努力,就算你畢生學習努力,也不一定能夠達到,這是要從小學習的,或者是有特別的天分的。
我們還往上,要達到萬分之五的人的高度,這些人的知識水平是要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是要超過先賢的知識積累的,也就是說要創造出新的東西的,這些人的思考和研究代表了我們社會的方向。這是孩子從小就要努力,而且還要有家庭或者名師支持的。
在以上這些階段,更主要的是個人的奮鬥,是家族的支持,是名師的督導和教育,這些成績,是個人和家族通過不懈努力和個人天賦可以實現的。
我們如果再上,達到十萬分之五的人的高度,這些人都是行業頂尖的人物了,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還有很多是機緣了,更有天賦的因素。
最後我們大家都仰視的人,其實是百萬分之五以內的人,這些人反過來很多人不是依靠努力的,而是有特別的機緣或者天賦異稟,我們很多雞湯的讀書無用論,就是從這些人來舉例的,說他們不學習也怎麼樣了,但為何你不說中彩票也能夠發財啊?這百萬分之幾的比例,已經與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了。
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看,這小比例聽著很玄乎,但真的要競爭下來,百分之五也不過是一個區重點,北京的市重點已經是百分之一了,比如北京16萬小學生,市重點1600人一年,相對就是這個比例。而中國一個年齡段是2000萬人,你千分之五,就是10萬人,不過是上985高校的水平,你萬分之五,也就是上清華北大以及常青藤、個別頂尖專業的水平,你十萬分之五也不過是清華北大的班級前列或者的其他一些學校的頂尖水平,這個水平其實在社會精英裡面很多很普遍,而他們也最容易對百萬分之五的人群進行感嘆,覺得自己讀書無用,這裡我們需要看到的就是讀書無用論在社會精英的高層也是很有市場的,他們跟自己的周邊進行比較,周邊的成功者其實都是百萬分之幾的機會的產物,而忘記了他自己到這個地位,沒有足夠的學習是不成的,沒有足夠的努力是不成的,他的多少中學小學同學根本無法與之比擬,早已經不在他的記憶裡面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在更深層次知道為何教育雞湯可以盛行,確實是麻痹了很多精英階層的人物,有他們的心理宣洩在裡面。
中國很多人說可以讓孩子快樂的背後,是在消耗你的積累,是在享受其他地區的利益輸送!中國的人口大多數是農村,即使進了城算城鎮化過了50%,其實也是差別極大,北上廣的一套房子,就是價值千萬,孩子上面父母和四個老人,經常不止一套房子,別跟我說你的房子是唯一住房,你可以把北京的房子賣了,一百萬買個二三線城市的豪宅,再有100萬美金的存款,這個財富放在全球發達地區,也是TOP5%的富人好不?所以你的孩子可以快樂。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放棄城市喧囂回歸自然的一些精英,他們在山水間如何的快樂,但這都有賴於其在城市的積累,一旦離開了城市,其子女的未來怎麼樣?不是有高調離開的北大老師又為了孩子回來了嗎?而且他們回來後發現與社會脫節這麼多孩子丟掉多少機會?這裡大家都講好的一面,不好的不會吱聲的,就如進入賭場看到的是處處在贏錢一樣。
而北上廣還有二元的收入和服務體系,也就是便宜的農民工和外來服務人員,一般北京人也都雇得起保姆,如果這些服務性工作要讓你北京人干,要讓北京的孩子們中間有相當的大比例孩子是從事這樣的工作,你看看你還靜待花開和讓孩子快樂童年釋放天性不?所以不要忘記沉默的大多數!城裡人的孩子快樂在於二元化的城鄉差別和大小城市差別,農村孩子的快樂可能未來更殘酷,也就是他們只有童年可能快樂一點,其他的已經放棄奢望!其實西方的階層固化比我們厲害,西方很多快樂教育的背後,這些享受快樂童年的,在西方社會所屬的階層,實際上是與我們的農村孩子對應的。
這以上只不過是社會的微觀層面,在宏觀層面,一個國家和民族,是需要有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的,你的所有國民都快樂的享樂而不努力,那麼你的國家競爭能力就是堪憂的。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的快樂教育,一時的解決的了矛盾,但西方國民的基礎水平下,其失業率的提高和競爭不過外來移民,要依靠外來移民的努力去輸血,已經給他們的國家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障礙。中國能夠崛起,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有最勤勞的人民,同時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也是最積極刻苦學習向上的,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水平就是在他們之上,這一點從我們的數學教育的難度就可以看出來,我們還要比他們多學一門語言,我們的教育體系提供了最大量的工程人員。
所以中國的競爭者,要在中國散布這些快樂學習的雞湯,讓我們的國民不夠努力在享受快樂。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失敗的例子,日本原先也是與我們一樣的嚴格教育孩子的,但後來日本崛起威脅了西方,快樂教育就在日本推行了,結果現在的日本孩子的能力顯著下降,日本不得不放棄了寬鬆教育。因此在這裡我們可以從第三個層面理解教育雞湯的盛行,這背後是有推手的。因此我們要堅決的拒絕雞湯。
最後從我們個人的願望出發,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夢想,但這個夢想真的努力實踐,也未必那麼遙遠,也就是說你讓孩子從小努力,他進入到了最好的中學,已經是千分之一的概念,進入到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大學,已經是萬分之五的概念,而孩子自己努力,在清北爭取拔尖,那麼就是可以做到一個超越先賢的人,這也是我們家詩書傳家的理想。
背景資料日本宣告「寬鬆教育」失敗
幾天前,日本文部科學省(等同於我國教育部)發布了2020年起將在小中高學校依次實施的新「學習指導要領」,新要領大量增加了學校課程的課時和內容,被人們解讀為告別「寬鬆教育」(ゆとり教育)的宣言。
按照日本每10年修訂一次課綱的慣例,「寬鬆教育」已經經過了兩次「轉向」。2011年,日本對「寬鬆教育」開始進行微調,最近這一次算是徹底叫停。外界對此解讀為「寬鬆教育」下產生的「寬鬆世代」(ゆとり世代)——87-96年出生的這一代——被日本政府默認為是政策反覆之下的失敗品。
那些「寬鬆世代」們
所謂日本的「寬鬆世代」指的是接受2003年起新實施的「學習指導綱領」(大規模削減了課程內容和學習時間)的一代學生,出生在1987年之後的學生是第一批接受新的「寬鬆教育」的「實驗品」。但1994-96年出生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全程接受「寬鬆教育」,有時也稱他們為純正的「寬鬆世代」。(下圖)
註:紅色為「寬鬆教育」,黃色為過渡階段,綠色為理科部分的脫離「寬鬆教育」,藍色為脫離「寬鬆教育」。
「寬鬆教育」的提出,有這麼幾個背景,一是對過去填鴨式教育下學生壓力太大的醒思,政府響應號召減負減負。二來,日本社會少子化現象和大學擴招疊加,大學入學率提升,幾乎達到零淘汰入學,沒必要搞填鴨教育。
上圖可見,18歲人口和高校畢業生數量減少到人口峰值的一半左右,而大學錄錄取人數逐年增多,大學入學人數達到過去的三倍多,現已是全員上大學的年代。
「寬鬆教育」下,原本周末要上課的緊繃教育環境,一下子鬆弛下來。嚴格規定學生一周只上五天課,還要安排綜合學習時間,通俗點說,就是讓大家玩。這還不夠,不僅課時減少,課程的內容也大為削減。
日本流行J-Pop樂團以桑田佳佑為主唱的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在新曲《ピースとハイライト》(Peace and highlight)中就有那麼一段歌詞來嘲諷日本歷史教育的現狀:
「教科書講到現代史之前就結束了,可那才是我們最想了解的啊,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日本高中教的日本史分成日本史A(近現代為中心)和日本史B(古代開始的通史),除了部分國立大學以外,大多數大學不提供日本史A的考試,只考有關古代史的日本史B,這也許有避免爭議的考慮。不列入考試內容,大家自然不會去認真學習。結果年輕一代更加淡忘日本近代的教訓和侵略鄰國的歷史。對此,有部分保守人士不以為意,竟然以日本學生歷史知識的匱乏來譴責鄰國進行的愛國主義洗腦教育。
學生是「寬鬆」了,但日本的基礎教育也垮了。這一代人被外界打上了腦袋空空、目中無人、胸無大志、唯唯諾諾等標籤。
「寬鬆教育」下的亂象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籌劃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進行的測試。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簡稱PISA)排名中,日本的學生連年敗下陣來。中國上海地區的學生年年位列第一、而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地區學生的表現也普遍優於日本。這被認為是由於實行「寬鬆教育」的結果之一。
此外,「寬鬆世代」們的課堂表現也堪憂。沒有了學業壓力,怪物小孩(monster children)開始成為日本校園中熱門的辭彙。儘管媒體不敢公開說,但學校中老師被學生欺負或被學生無視隨處可見。
筆者有一位同學,兼職任教於日本某著名大學附屬女子高中。某次筆者路過探望,發現他孤零零地站在講台上對著空氣講話。而下面的女學生亂成一團,有的在化妝、有的在滑手機、有的乾脆拿出午餐、零食大大方方地吃了起來。嬉笑吵雜、儼然把教室當成了遊樂場。
最後,「寬鬆教育」還擴大了教育不平等。有人戲謔地把日本高中生分為「直升梯學生」、「扶梯式學生」和「樓梯式學生」。
上面女子高中的學生就是「直升梯學生」。他們從小學開始就讀於系列學校,即便不學習都能進入該系列學校頂端的某所頂級私立大學。只有在選擇大學系別和專業時,成績才能派上用場。這類私立系列學校的學費高得驚人,換算成人民幣大約要每年十萬元左右。也就是說,「直升梯學生」都屬於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生勝利組」。那麼家庭條件不如他們的學生怎麼樣呢?
一種出路,是在中考時努力考上系列大學的附屬高中——只要家裡負擔得起高額的私立高中學費。從此高中階段便不用努力了,被稱為「扶梯式學生」。不用在高中階段努力學習了。
而剩下的初中成績差強人意,或是家裡條件不好的孩子,就只能像走樓梯那樣,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考大學。
問題是,他們考得上嗎?
由於學校教育寬鬆,學生「吃不飽」。現在的日本,已經到了不上校外私塾就無法考上好大學的地步。
根據日本對高中畢業生的調查,考上東京大學的學生85%上過私塾,而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一橋大學等日本著名大學這個比例高達95%。日本私塾正是借著「寬鬆教育」推行的東風,才得以迅猛發展。這反映出了普通學校教育質量的低下,也體現了家長也對「寬鬆教育」的不安。
根據文部省的統計,日本學生的「學校外教育費」(主要是私塾和補習班)平均達到學費總額的50-70%,且公立學校學生明顯高於私立學校。沒有條件上私塾孩子,大多要接受大學落榜的命運。諷刺的是,這恰恰又與文部省強調平等的教育政策有關。
由於文部省強調教育機會均等,嚴格要求學校對學生學習進度一視同仁,反對對學生加以分類。因此學校不能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進度進行個性化的高中、大學應試輔導。有經濟條件的學生只能將提升學力的希望放在了針對性強、個性化的私塾上。另一方面,由於私立的學校受到的相關限制少,更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應試對策。這就理解為什麼私立學校的課外學習支出要少於公立學校了。
推薦閱讀:
※長得好看就可以了,要什麼內涵
※我和我的108個古怪朋友--001
※每日小情書,若沒有你,我這一生,也不會有快樂了 我愛你!
※離開網路流行語,怎麼連話都說不好
※Scalers:請賺15億的同齡人盡情拋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