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衛衣被炒成高價,中國品牌終於能和「貴」沾邊了嗎?
前幾天李寧參加了紐約時裝周的事兒大家都聽說了吧?而這一趟走秀下來,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李寧這個品牌我們並不陌生,它曾經也是中國運動品牌中的老大,只不過改標之後,有點銷聲匿跡。
作為中國第一個運動品牌登上了紐約時裝周,以「悟道」為主題向世界展現中國李寧原創態度和時尚影響力。讓人欣慰的是,李寧表現可圈可點,每一套服裝都有著深深的中國特色,而且設計感不亞於國外潮牌。
作為一個走在潮流尖端的油膩90後,我一眼就看上了這件衛衣,於是迅速打開淘寶準備入手。699的官方售價,還是嚇了我一哆嗦,雖然和美潮日潮相比價格居中,但面對李寧的招牌我還是遲遲沒有入手。如今再看,已經買到斷貨了。大家都在排著隊買李寧,而這件衛衣也已經被炒到了999RMB的高價。
運動品牌一直是耐克、阿迪的天下,而潮牌也一直被BAPE、川久保玲、supreme等外國潮牌壟斷,李寧一個在我眼裡巨土無比的中國品牌,卻在狗年新年火了起來。不少人在高歌國潮崛起了。而汽車品牌也是如此,多年以來中國市場被合資品牌霸佔,直到近年自主品牌才以低價戰略向它們發起了衝擊。2017年,WEY、領克、蔚來等自主豪華汽車品牌誕生。
在狗年伊始,我們回顧2017會發現自主品牌在2017年的發揮超常,毋庸置疑2017值得被中國車圈所紀念。先是WEY的火爆,再是領克的高調,以及蔚來的輿論,自主豪華品牌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和李寧一樣,三個品牌都有一個風雲創始人物,李書福的頭銜從「汽車瘋子」在變成了「購物狂人」,但他的成長經歷是勵志的。
而魏建軍,一個那自己名字創立品牌的人物不免讓人感到自大輕浮,但他的一句「我希望在未來,歐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中國汽車品牌」是無數中國汽車人的心聲。
雖然蔚來的輿論很多,但不可否認李斌的機智和堅持,讓不少人敬佩他是條漢子。可見這三位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昨天、今天、明天圈粉無數。那麼既然三位大佬都有著李寧情懷,哪個品牌又能將李寧的今天複製成功呢?
國人思想正在變化
從李寧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國人的思想正在悄然變化。年輕一代雖然愛國情懷不及父輩,但他們更希望中國品牌崛起。
20萬以下買日系和大眾,30萬以上買BBA的思想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受到中國汽車文化影響所致,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年輕人見證了很多事物的從無到有,更願意相信中國力量。
合資品牌逐漸疲軟
李寧在時裝周的展出無疑是一種營銷方式,借時尚的力來推了自己一把。而自主豪華品牌又要從何借力呢?
合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年頭不少了,越來越適應中國市場是它們的生存之道。中式加大,中式軟包,中式三廂車越來越多,雖然順應消費者的需求而發展是正確之路,但是它們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在詮釋「中式概念」上總差那麼一丟丟。
而從近幾年合資品牌的發展趨勢上我們不難看出,工藝水平已經接近頂峰的它們遇到了瓶頸,設計上也難見新意。如果把車圈的競爭比喻成馬拉松,合資選手已經到達極點,此時剛剛出發的自主豪華品牌體力充沛,雖然反超有些夸夸其談,但是追上一段也在情理之中。
自主豪華誰更李寧?
顯然,從銷量數據看,WEY已經有所成就,因為它用短短9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交付量已達10萬輛的好成績。畢竟15萬的SUV,合資想要達到WEY的豪華配置是不可能的。我們再看看領克,發布和預售的時候火的一塌糊塗,可持續月銷6000的數據,的確不敵WEY。至於為何,我想是因為領克的前臉個性設計太為突出,難以像VV5/VV7那樣被大眾所接受。
畢竟,如果李寧在時裝周上的走秀是這樣的,它也沒辦法火起來。
但是,領克的停滯只是暫時的。因為相比較WEY,領克有著基因上的優勢,因為領克的背後除了吉利,還有沃爾沃,通過共享技術採用了合作研發的CMA平台,製作工藝和質量標準也是完全按照沃爾沃的一套而來,所以很多人把領克01稱為換標的沃爾沃。
所以,可以說WEY是把高級感運用在了配置上,領克的高級感則更難發現,讓人後知後覺。所以兩者皆可複製李寧今天的成功,但是論持久還是領克的贏面更大一些。
雖說,中國品牌崛起已經初見苗頭,但是對於未來還是有些擔憂。無論是李寧還是以上提到的自主豪華品牌,他們都在走一步險棋,那就是捅破中國品牌價格的天花板。國人人均GDP雖然節節攀升,但是提高價格無疑是在將更多的消費者拒之門外,篩選消費者對於目前的國內經濟狀況而言還是有些早,畢竟人民的高度決定了市場的高度。
最後
我把魏建軍的話改編一下
願中國品牌
不以營銷洗腦,願用實力說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