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分課堂」的幾點看法及自我反思
(請大家閱讀後不要「幫我」去掉文章的「教育技術」標籤。教育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這些都屬於軟技術,所以我加上「教育技術」的標籤是沒有問題的。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閱讀!)
之前在知乎看到了一個關於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對分課堂」有效性的問題。復旦大學教授張學新推廣的「對分課堂」,好使么?
剛巧我對教學設計有興趣,所以就專門搜了「對分課堂」的論文。結果,搜到一篇張教授本人寫的論文。
復旦教育論壇:《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
看了之後吧,覺得不是很相信,因為在我看來這篇論文有很多問題,於是就寫了一個質疑「對分課堂」的文章。主要質疑點有四個:
- 文章中的參考文獻很少,而張教授本身又是做心理學基礎研究的,教學設計並不是他的專業領域。所以我有點懷疑這個方法的有效性。
- 文章提到張教授自己的教學實驗,其樣本數太小,不能達到能得出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實驗結果的最小樣本數(30個)。
- 文章所提的兩個實驗都沒有設置對照組,也沒有學前學後測試,僅在期末使用了調查問卷的形式,看不出「對分課堂」這一方法相比於傳統教學方法的效果差異。
- 對調查結果所進行的數據分析太過簡單,只計算了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無法得出更有意義的信息。
最後,我提出建議:
- 如果實驗樣本數超過30,並使用對照組、分別進行學前學後測試,再用t-test和ANOVA方法比較兩組間差異的統計學意義,就會更有說服力。
- 如果數據分析部分能使用表格和圖表來呈現,會更方便閱讀。
文章發出後,有人留言表示張教授是嚴謹專業的,認為是我論文看少了,只看了一篇就輕率地下了結論。我也願意相信張教授是嚴謹專業的。但對於他的這篇論文,我就是覺得有問題。以張教授的背景和水平,完全可以做出更完善的研究實驗,也可以給出更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結論。為什麼他沒那麼做呢?
為了進一步了解「對分課堂」,我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我花了幾天時間去網上找關於「對分課堂」的論文。
我的主要查找工具是中國知網(海外版)。在知網裡搜「對分課堂」,共有433篇各類論文,大學的、中小學的、各個專業的都有,有描述教學實驗的,有進行理論分析的,有認認真真做了實證研究和統計分析的,也有東拼西湊粘貼出一篇論文的。
我閱讀了2017年的10篇文章,所有文章都是同一個結論:對分課堂有效。這10篇論文如下:
- 基於對分課堂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課師生角色研究
- 對分課堂法在中醫院校診斷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我比較推薦大家閱讀這篇,為數不多的作了統計分析的論文)
- 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智慧學習——基於對分課堂的分析視角
- 「對分課堂」在預防醫學課程中的認可度研究
- 對分課堂在高校體育基礎課堂中的應用
- 基於「對分課堂」的《光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 對分課堂在「立體構成」課程中的應用與反思
- 「對分課堂」模式在安全工程本科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這篇我也比較推薦,為數不多的在認可對分課堂的同時、還指出了它不足的論文,而且這篇論文專門統計了男女不同性別對對分課堂的態度)
- 論對分課堂的靈活性——以「環境綠化設計」課程為例
- 對分課堂在教育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我只看了這10篇。再多的論文一是沒那麼多精力,二是沒那麼多錢(知網下載要花錢的)。我估計(僅僅是估計),其他論文應該也是差不多的結論,就是認為對分課堂有效。
不考慮這些論文的實驗設定(其實大部分論文的實驗設定我都質疑),我相信:對分課堂是有效的。不太可能一個教學法明明無效,卻還有這麼多論文非要說它有效。當然,我仍有疑問,主要包括:
- 有沒有到目前為止發現對分課堂不能實施、沒有效果或效果不大的研究?如果有,會是什麼原因呢?是教師實施水平的原因,還是學生的原因?亦或是課程、科目的原因,還是這個方法本身的原因?
- 目前有沒有研究數據(或者能不能設計一項研究)來告訴我們,吸收、內化、討論這三個環節(變數),哪一個對學習者的實際幫助作用最大?比如,在大學英語讀寫課的對分課堂教學中,哪一個環節對學生英語讀寫水平提升的幫助最大?在口語課中,又是哪一個環節對學生的幫助最大?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做了第二件事。我直接給張教授發了封郵件過去:
沒想到,只過了一天,就收到了張教授的回復:
張教授的回復大意為:
- 在「對分課堂」的實踐中也有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實施「對分課堂」的老師沒有具備相應的能力。
- 沒有研究能告訴我們哪一個環節(變數)對學習者的幫助最大。而且張教授傾向於把三個環節當成一個整體來看,而不是單獨考慮某一個環節的作用。
除了郵件交流,我還跟張教授互加了QQ,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語音通話,受益良多,很多問題毛塞頓開。
我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把原本那篇反駁張教授論文的文章發給他本人看了。張教授說,當時這篇論文只是一個簡述,並不是嚴格的教學實驗;而且,由於國內發論文有版面(頁面排版空間)的問題,沒法寫得很長,所以才會有我所說的那些問題。
為了幫我理解,張教授發了我很多其他的關於「對分課堂」的論文。
這兩件事做完,再回過來反思一下自我,我得到了以下教訓和收穫:
- 認識了張教授,並進行了直接交流。作為國內知名學者,張教授回郵件速度很快;而且其論文被我質疑後,非但不生氣,反而很耐心地為我解釋,並分享了更多論文給我。這樣的胸襟和氣度,反而讓我更加欽佩,並視之為我學術努力的榜樣。
- 一開始我只看了一篇論文就輕易對「對分課堂」下了結論,這是錯誤的。即便張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不是教學設計,我也需要看過更多論文後,再作判斷。這對於無論是回答知乎問題,還是在學術界進行研究,都是需要我深刻注意的。
- 在美國讀博,教授、導師們都鼓勵我們去批判性地看待別人的研究成果;如果覺得對方的成果有問題可以直接寫文章進行反駁。但即便如此,我仍需注意,批判要建立在更廣泛的閱讀、更細緻的研究、更深刻的思考的基礎上。
- 國內學術界、博士圈似乎沒有(或還沒有)相互批判的這種普遍習慣。直接批判國內學術界的論文、成果也許不是個好選擇。如果要批判,語氣、措辭上要特別注意,並要做好受別人「回懟」的準備。所幸,這次我遇到的張教授極其nice,是個例外。
- 這次最大的收穫是:我是在美國念的碩士和博士,沒有融入過國內的學術界。我用美國的學術標準來看國內的學術界。美國的學術標準有好的地方,但也有它不好的。今後,我既需要批判地接受美國的學術標準,也需要變通地看待各方的學術產物。
下一步打算做的:
- 我在美國是可以做TA上課的。所以我想在美國做一項關於「對分課堂」的研究,親自驗證一下它對美國學生和國際學生的有效性,它與傳統美國課堂教學方法相比的有效性差異、它與美國大學在線非同步教學方法相比的有效性差異。
- 我想專門設計一個辦法來研究「吸收」、「內化」、「討論」這三個變數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分別是怎樣的。我會把實驗方法拿給我導師和張教授分別看過後,再實施數據收集和分析。
推薦閱讀: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中ICT的使用
※從Blackboard和Quality Matters 看美國大學網路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