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佛法當人情-大慧宗杲禪師的風骨(下)----張正玄老師

大慧曾於〈錢承務同眾道友請普說〉,自述其參禪十七年的過程云:

  山僧最是參禪底精,五家宗派都理會來!初行腳時,曾參洞山微和尚,二年之間,曹洞宗旨,被我一時參得。又參泐潭准和尚,……山僧十七歲上,便知有此事;恰恰參十七年,也曾作偈頌、拈古、代別,無有不會。忽然思量:釋迦老子說「寤寐常一」;返就己推窮,只今惺惺時,佛所贊者,戒、定、慧、解脫知見,一一依而行之;……佛所呵者,故不敢犯。為甚麼一睡著時,夢得金寶、見一切如意之事,心中便喜;夢見火焚水溺、及為人所殺,便怕怖慞惶,驚覺來通身汗出?當爾時,心意識尚在,只是睡著,早爾不知下落;況脫卻殼漏子,地水火風一時散了,更作得主在?日里底與夜裡底,分明作兩般,如何敢開大口道:「我會禪、會道!」要敵他生死!又常自念:「禪是有耶?是無耶?若有,我須參教徹去;若無,豈可《傳燈錄》上一千七百餘員尊宿,儘是說脫空來?」1

  又,〈尼慈明大師請普說〉云:

  妙喜十七歲時,便知有此事;既而落髮,出去行腳,江南江北,禮拜善知識,……曾因看經,得個歡喜處;也曾因看語錄,得個入頭處。憶在眾日,因讀玄沙和尚語錄,見「瑞岩喚主人公」因緣,有個歡喜處,遂去一宗師處通消息,……寶印(紹珵和尚)便肯可,自家當時亦將謂是也。歡喜周年半歲後,因讀《楞嚴經》,見佛說「寤寐恆一如」,從此疑著:……先佛所謂寤寐一如,自家分明作兩般,將非所得未盡善乎?2

  由以上的這兩段記載,可看出大慧禪師悟前參禪的辛勤與審慎,雖偶爾得個歡喜處、入頭處,也被名師所印可,卻反覆再三地自我檢視、讀經求證,纖毫有疑,便不肯強作主宰、籠統承擔也;必要「寤寐恆一如」、「更作得主」,才可自肯。這些年親歷的行腳苦參,他多次在普說開示中提起,作為教學的實例,可謂是憂疑交煎、得失兩患:妙喜自十七歲,便疑著此事,恰恰參十七年,方得休歇。未得已前,常自思惟:我今已幾歲?不知我未托生來南閻浮提時,從甚麼處來?心頭黑似漆,並不知來處;既不知來處,即是生大。我百年後死時,卻向甚麼處去?心頭依舊黑漫漫地,不知去處;既不知去處,即是死大。謂之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他日死了,卻向甚處安著?既不知安著處,則撞入驢胎馬腹亦不知,生快樂天宮亦不知。3問他:爾未托生張、黃、李、鄧……家作兒子時,在甚麼處安身立命?……百年後卻向甚麼處去?既不知來處,即是生大;既不知去處,即是死大。「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便是這些道理也。儒者亦云:「死生亦大矣!」4平生自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常懷恐怖之心。

  從十九歲出家,便尋知識請益,看話頭恰恰十七年……。5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這本是一般人的正常現象,因為「意識」只能一世,故人皆有胎昧;然而,大慧禪師要提醒的是:若不能證悟「如來藏」,則不知生命以誰為主,不知哪個是「去後來先作主公」,縱然出家了,永遠是個無主沙彌,生則因惑造業,死又隨業流轉,三界六道輪迴不休,沒個踏實的歸依處,心頭黑似漆,恐怖莫奈何。這是學佛人第一件大事,若誤認六識為常住不壞我,或偶參得些相似光影便罷了,自以為從此天下太平,無事去也,卻仍舊不離無明;不知意識覺知心是每夜斷滅的,就算是夢中也無法作主;何況眠熟無夢,意識已經滅失而不在了!因此,第六意識是無常生滅法,永劫不離病等諸苦與生死。6

  大慧禪師云:「老漢十七年參,也曾零零碎碎悟來;雲門下也理會得些子,曹洞下也理會得些子,只是不能得前後際斷。」7 這件生死大事,總須善知識協助;然而,他所依止的湛堂禪師已逝,眼前所知的禪門中,似乎沒有能讓他信受的真悟宗師;雖然湛堂曾推薦克勤大師,而當時他的反應並不熱衷,或因禪門野狐眾多而心灰意冷,或要等辦妥湛堂的身後事而擱置 8,後得張商英再次薦引他才起行參訪,但卻仍半信半疑。這是大慧的謹慎,卻也是對法的忠直,湛堂的器重與鉗錘對他影響甚大,讓他終身感恩,他曾說:「宗杲雖參圜悟和尚打失鼻孔,元初與我安鼻孔者,卻得湛堂和尚。」9

  36 歲,師徒際會的因緣成熟,終於在京師天寧寺,拜見圜悟禪師 10。《佛祖綱目》記載,大慧禪師拜見圜悟大師之前,仍然作了最壞的打算:甲辰九月,克勤有天寧之命,杲自慶曰:「此老實天賜我也。」遂預往天寧以待,乃自惟曰:「當以九夏為期。

  其禪若不異諸方,妄以余為是,我則造《無禪論》去也!枉費精神,蹉跎歲月,不若弘一經一論、把本修行,庶他生後世,不失為佛法中人。」遂贖《清涼疏鈔》一部,齎之天寧。11

  大慧禪師17 歲出家,學禪17 年參訪許多名師,聰慧天生多受諸方讚賞;也讀過大量的經論語錄,聞思成熟,頗具抉擇力;只是時節因緣未至,自我要求又很嚴謹,不輕易印可而自高,所以36 歲仍未開眼。這樣豐富的經歷與見識,總結為一個大疑情,今生若不遇真善知識為他勘破,不僅耽誤一世道業(蹉跎),亦且釀成一場誤會(無禪)也!這次可說是破釜沈舟,誓以九年,剋期取證,若所悟仍是離念靈知或意識境界,卻受禪林大師印可,則徹底絕望而造《無禪論》以為反證也!這是他「寧缺勿濫」的風骨,也是「求全責備」的批判,可說是大乘種性具足,獅象法器堅固,確實是久學菩薩再來人也!因此,悟前所需的資糧、加行與鉗錘也更多、更久、更嚴格,若非真金、獰龍 12,經不起這樣的淬鏈與款待。幸而,中土佛法的因緣成熟,圜悟是真禪師、大善知識,世間也確有真禪實證之法,十七年的苦參,終於有了著落:後來在京師天寧見(克勤)老和尚升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曰:『東山水上行。』若是天寧即不然,如何是諸佛出身處?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向這裡忽然前後際斷,譬如一綟亂絲,將刀一截截斷相似。當時通身汗出,雖然動相不生,卻坐在凈裸裸處。

  一日去入室,老和尚曰:「也不易!爾到這個田地。可惜爾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為大病。不見道:『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須信有這個道理。」老漢自言:「我只據如今得處,已是快活,更不能理會得也。」老和尚卻令我在擇木寮作不厘務侍者,每日同士大夫,須得三、四回入室。只舉「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才開口,便道:「不是。」如是半年間,只管參。

  一日同諸官員,在方丈藥石次,我只把箸在手,都忘了吃食。老和尚曰:「這漢參得黃楊木禪,卻倒縮去。」……一日因問老和尚:「見說和尚當時在五祖,曾問這個話,不知五祖和尚如何答?」和尚不肯說,老漢曰:「和尚當時不可獨自問,須對大眾前問;如今說又何妨?」老和尚乃曰:「我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

  又問:『忽遇樹倒藤枯時,如何?』祖曰:『相隨來也。』」老漢才聞舉,便理會得,乃曰:「某會也!」老和尚曰:「只恐爾透公案未得。」老漢曰:「請和尚舉。」老和尚遂連舉一絡索誵訛公案,被我三轉兩轉截斷,如個太平無事時,得路便行,更無滯礙。老和尚曰:「如今方知道,我不謾爾。」13

  文中可見圜悟禪師也是悟前百般刁難、不輕許可——圜悟提醒他,參禪不可落在斷除五陰、不起疑情的空無中,雖然「死了」五陰的執著,若不發起意識去找如來藏,則法身「不能得活」,這是參禪大病;須是「絕後再蘇」,該死的死、該活的活,乃可證悟。圜悟的手頭謹慎,不形於色,經大慧再問才說,而兩人證悟的公案因此相似。大慧一念相應,般若智慧湧出,經圜悟多方勘驗、細心調整,直到無纖毫疑惑,得不退轉之後,才蓋上金剛寶印,放他過關。為什麼如此謹慎?所勘驗的內涵又是什麼?《永嘉證道歌》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里親收得。……唯證乃知難可測。」14 這裡以摩尼珠明喻此「真心如來藏」,只可親證方得如實了知,不能以臆想猜測而自以為知。若一時悟了,即可現觀如來藏之映現萬法及種種妙用;這些法界的真實相,是未悟或者解悟者難以測知的。禪師即依己之所證勘驗行者之所悟,若同為如來藏,且能區別真妄,則是以心印心、把臂同行也。大慧禪師亦曾引《首楞嚴經》卷第4 之經文以印證所悟。15 師徒之間的默契與承擔,共同成就了一件禪門典範。

  這次徹悟之後,回應之前的疑惑與惶恐,一時皆解,且現量明見佛菩薩所說種種,皆是真實可證:宗杲三十六歲時所疑,……後因聞先師舉「諸佛出身處,熏風自南來」,忽然去卻礙膺之物,方知黃面老子所說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妄語,不欺人,真大慈悲,粉身沒命不可報。16

  妙喜舊日參禪,大法未明時,也道諸佛菩薩說大脫空瞞人;及乎悟了,始知諸佛諸祖,果不欺人。17

  若識得衲僧放身命處,則出生入死,得大自在,以生死為遊戲之場,而不被生死之所留礙;其或不然,未免葛藤。18

  這種轉變,具足了法身、般若、解脫的三德受用,從此於佛法不疑、於智慧明澈、於生死自在,這本是一切真悟者現前領受「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的功德,然而,大慧禪師的根器與證境又超勝乎一般見道者,是宗門付法之龍象:我既會了,卻倒疑著幾個禪頭,乃問老和尚,老和尚曰:「我個禪,如大海相似,是爾將得個大海來,傾取去始得。若只將得鉢盂來,盛得些子去便休。是爾器量只如此,教我怎奈何?能有幾個得到爾田地。」19勤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遂著《臨濟正宗記》付之曰:「……要扶荷正宗,提持宗眼,須是透頂透底、徹骨徹髓、不涉廉纖、迥然獨脫,然後的的相承,可以起此大法幢,燃此大法炬,繼他馬祖、百丈、首山、楊岐,不為忝竊爾。」20

  既得證悟又受咐囑,感激之際,即於佛前炷香為誓曰:「寧以此身代眾生受地獄苦,終不以佛法當人情!」21 此後,一生弘法度眾,堅守此信念,廣破野狐師,接引參禪人,座下證悟之僧俗二眾有數十人之多,《續傳燈錄》云:「僧俗從師得法悟徹者,不啻數十人,皆有名於世;……道化一方,臨濟宗旨益振焉。」22 由於禪宗所悟如來藏是大乘菩薩法,因此,對禪人的根性及定、慧、福德各種因緣,也須仔細觀察,乃能施設相應的機鋒來助其證悟。由於大慧所秉持「勿人情」的臨濟風骨,既不姑息假禪野狐,又能令人真悟實相,故世稱大慧禪師「中興臨濟」,如南宋元叟禪師(1255-1341)云:大慧老人,黑暗崖照夜之火炬也,濁惡海濟人之津筏也!嘗自誓云:「寧以此身代大地眾生受地獄苦,終不將佛法當人情。」燒乃翁《碧嚴》之板,揭洞山密傳之榜,排鄭尚明默照之非。其以天下至公,為無上大法施主;有祖以來,一人而已。23

  明末為霖禪師(1615-1702)總括云:昭覺(克勤)門下得法者眾,獨著《臨濟正宗記》付大慧禪師者,以其能徹法源底,又能赤身擔荷從上佛祖慧命,不少假借。故當分座之日,即炷香為誓曰……。乃以一竹篦子、一狗子無佛性話,普接群機,天下翕然歸重,法席之盛得人之多,號為臨濟再出;正宗之付,豈徒然哉!然師所得既琦瑋,發用亦廣大,通身是口,莫可攔當。24

  到這裡,可以說第一階段的「參禪」事畢,道眼已明、了生脫死之根源已了,累世勤修之智慧,豁然全開;久劫熏習之善根,亦浩然大行;從此以悲智雙運的禪門風骨,利濟群生去也!

  三、結論:以悟為則,唯證相應

  如上所論,禪門正宗幾乎一致的奉勸學人:「以悟為則,唯證相應」——學佛參禪,以證悟「第一義如來藏」為首要,若不求悟或悟錯了,不僅個人未來之成佛無望,乃至誤導他人而謗法。如大慧禪師云:

  溈山自有警覺學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窮至理,以悟為則。」……若說得天華亂墜,不悟,總是痴狂外邊走耳。25

  真歇禪師云:「佛祖之燈,東西繩繩;以悟為則,惟證相應。」26 類似的文句,於燈錄、語錄中,隨處可見 27;直至近代,虛雲老和尚云:【一句話頭,參到開悟為期。……

  在這時期中諸位不分晝夜,而目的是為開悟。】28 又云:參禪要以悟為期,也就是說參禪最後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開悟,就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實際上,佛教所有的法門都是以開悟為目標。《法華經》雲「佛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不過其他法門不像禪宗那樣直接了當。29

  古今禪師為什麼異口同聲地強調「以悟為則」?大慧禪師云:「山僧在眾日,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下,都去做工夫來;臨濟下,則故是。後來方知道:悟,則事同一家;不悟,則萬別千差。既同一個,達磨祖師又何處有許多般差別來?」30

  學佛為了成佛,參禪為了開悟,這應是一切學人、禪子的共識與目標;然而,佛法流布既久,眾生根器漸劣,於是有各種方便與弊端:一者、成佛須三大阿僧只劫,令人聞而生怯,若非菩薩性堅固,則易轉求人天果報、二乘涅槃,或往生凈土 31;二者、開悟須諸多福德因緣,也令人望而卻步 32,若無真善知識引導,則往往落于思惟想像、禪定境界或文字遊戲,唯是戲論卻自以為悟。由於禪宗所悟乃「如來藏真實心」,這是唯一之不二法門;若不求悟或非真悟,必落於識陰的虛妄分別中,並由此輾轉攀緣諸法而衍生諸多差別;乃至將各宗門庭的方便施設,誤以為所悟不同,而妄發謬論,品評禪師是非、較量禪法高下,這就完全偏離了禪宗與佛法,徒然自誤誤人,抑且毀謗賢聖。

  宗門之所以不同於教下的特色,就在於以「悟」為則,禪師禪子的一切言、行、心念,繞著「悟道明心」而轉——悟前,如喪考妣,因為大事未明;悟後,如喪考妣,則是眾生未度 33。悟前,致力於培植福德、修除性障、增長定力、聞熏正見,以成熟證悟之因緣;悟後,深入觀行、漸斷習氣、弘護正法、利樂眾生,以開展證悟之功德。可以說,既入禪門,任重而道遠,必以「悟」為己任,死而後不已。

  針對當代禪門諸多「誤導」學人的不當施設,及由此衍生的弊病,如文字禪、默照禪,乃至參禪人錯誤的心態——這是導致「不悟」或「錯悟」的主因,大慧禪師依其深澈之證悟、靈活之智慧,及慈悲之願力、剛正之風骨,發出了嚴厲的批判,毫無人情之顧慮,既不計個人安危,亦不留他人面子,直心而說、如法而談,是即是、非即非,不容些許含混,為的是如來正法之存續與禪人慧命之護持!

  大慧時代在佛門中流行的禪法,略有兩類:文字禪與默照禪。前者以解義為主,後者以坐禪為重。

  如前所說,禪宗之「禪」的內涵只有一種,卻有許多附加的名稱,例如:如來禪、祖師禪 34、(越祖)分燈禪,或印度禪、中國禪、日本禪 35,或達摩禪、東山禪、牛頭禪、曹溪禪 36,或北宗禪、南宗禪,或臨濟禪、法眼禪、曹洞禪,或直指禪、機鋒禪 37、公案禪、文字禪、默照禪、看話禪,或將軍禪 38、老婆禪 39,安祥禪、自然禪、生活禪 40……林林總總都是巧立名目的施設,有些是宗派的專稱,有些是學術的分類,有些是錯誤的解讀,有些則是遊戲的稱謂,雖有這麼多以禪為名的稱謂,若就禪之實質功能,乃是證悟明心,而所證所明之心必是第八識如來藏實相心;外於此之一切談論,皆是表相臆測之言,乃至以識神光影為悟境。從古至今佛學界多落在名相上,作無謂的區分與詮釋,只成了概念遊戲。所以說:悟,則事同一家,假名作方便;不悟,則千差萬別,執相而爭論。今時後世一切禪子,當引以為鑒!

  -------------------

  注1《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2,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M59,n1540_p.850,b1-p.851,b15)taipei.ddbc.edu.tw/sutr

  注2《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3,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M59,n1540_p.891,a6-b10)taipei.ddbc.edu.tw/sutr

  注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6,《大正藏》冊47,頁878,下16-頁879 上1。

  注4《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0,《大正藏》冊47,頁897,下18-24。

  注5《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1,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M59,n1540_p.791,a5-8)taipei.ddbc.edu.tw/sutr

  注6 圜悟與大慧,皆曾因所悟不敵生死,而重新參究。《普覺宗杲禪師語錄》卷1:【圓悟和尚嘗參北烏崖方禪師,……得照覺平實之旨;同到五祖室中,平生所得一句用不著;久之,無契會之緣,皆謂五祖強移換他,出不遜語,忿然而去。……到金山,忽染傷寒,困極,入重病合;遂以平日參得底禪試之,無一句得力。追繹五祖之語,乃自誓曰:「我病稍間,徑歸五祖去。」】《卍新纂續藏經》冊121,頁60,中15-頁61,上3。意識乃生滅法,色身重病,意識只能專註在病痛覺受上,作不得主;此時自知,先前所得之「照覺」,是意識境界,敵不過生死;因此,病況稍好,即回五祖法演處重參。

  注7《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7,《大正藏》冊47,頁883,上12-14。案:「前後際斷」有兩種意思,《大慧語錄》中亦有兩種用法。

  注8 張浚,《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6〈大慧普覺禪師塔銘〉:【湛堂死,師謁丞相張公無盡,求准塔銘。無盡門庭高於天下,士亦小許可見。師一言而契,即下榻,朝夕與語,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曇晦」。】《大正藏》冊47,頁836,下16-19。

  注9《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5,《大正藏》冊47,頁875,上29-中1。

  注10 蔣義斌著,〈大慧宗杲看話禪的疑與信〉云:「圓悟到汴京的時間,有二種不同的記載:1.《大慧年譜》謂於大慧37 歲時,亦即宣和七年(1125),大慧於圓悟座下大悟;2.《圓悟佛果禪師語錄》謂圓悟於宣和六年四月,大慧36 歲時,已至汴京天寧寺。筆者認為……大慧悟道,當在36 歲,較為可信。」(刊登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頁57-58。ccbs.ntu.edu.tw/FULLTEX 2013/7/29 擷取。)而鄧克銘之《大慧宗杲之禪法》則採用37 歲。

  注11《佛祖綱目》卷37,《卍新纂續藏經》冊146,頁756,上17-中4。

  注12《五燈會元》卷14,青原下八世─梁山緣觀禪師:【垂鉤四海,只釣獰龍。……垂絲千尺,意在深潭。】《卍新纂續藏經》冊138,頁519,上11-12。

  注1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7,《大正藏》冊47,頁883,上14-中16。

  注14《永嘉證道歌》,《大正藏》冊48,頁395,下22-24。

  注15《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1:【釋迦老子又曰: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大正藏》冊47,頁901,中10-14。

  注1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9,《大正藏》冊47,頁936,上5-23。

  注17《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1,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卍正藏》冊59,頁791,上4-6。(M059n1540_p0791a04-06) taipei.ddbc.edu.tw/sutr

  注18《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大正藏》冊47,頁818,上23-26。

  注19《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7,《大正藏》冊47,頁883,中16-21。

  注20《佛祖綱目》卷37 之下,《卍新纂續藏經》冊146,頁756,中18-頁757,中4。

  注21《大慧普覺禪師年譜》卷1,《嘉興大藏經》冊1,頁796,下31-32。又,《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5 云:「平昔有大誓願:寧以此身代一切眾生受地獄苦,終不以此口將佛法以為人情,瞎一切人眼!」《大正藏》冊47,頁919,下28-頁920,上1。又,卷30 云:「寧以此身碎如微塵,終不以佛法當人情!」《大正藏》冊47,頁941,下12-13。

  注22《續傳燈錄》卷27,《大正藏》冊51,頁654,上2-6。

  注23《元叟行端禪師語錄》卷7,《卍新纂續藏經》冊124,頁60,中16-頁61,上2。

  注24《為霖道霈禪師還山錄》卷4,《卍新纂續藏經》冊125,頁961,上16-中4。

  注25《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30,《大正藏》冊47,頁939,中28-29 及頁941,下21-22。

  注26《真歇清了禪師語錄》卷1,《卍新纂續藏經》冊124,頁635,中1。

  注27《宏智禪師廣錄》卷6:【所以道:唯證相應,相應處撥得,轉入得世,遊戲三昧,歷歷現前。】《大正藏》冊48,頁74,中11-12。《佛祖統紀》卷26 永明延壽:【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則。】《大正藏》冊49,頁264,下17-18。明.祩宏,《禪關策進》:【但自堅凝正念,以悟為則。】《大正藏》冊48,頁1100,下20-21。【凝定身心,討個分曉,以悟為則。……直須卒地斷、爆地拆,方始到家。】《大正藏》冊48,頁1103,上26-28。

  注28 岑學呂編,《民國虛雲和尚年譜》,〈1953 年上海玉佛寺解七正月23日開示〉,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1982.5 初版,頁217。

  注29 摘自《虛雲和尚年譜》wuys.com/news/Article_S(2013/8/14 擷取)這段話也記錄於凈慧法師:〈禪七開示〉冬月二十九日buddhism.com.cn/dzqk/ch(2013/8/14 擷取)

  注30《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8,《大正藏》冊47,頁887,下2-6。又卷14 云:【悟,則事同一家;不悟,則萬別千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切須子細。】《大正藏》冊47,頁869,上13-14。大慧此語,或從五祖法演借來,《法演禪師語錄》卷上:【會,即事同一家;不會,萬別千差。】 《大正藏》冊47,頁655,下11-12。《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1:【若見得去,事同一家;若也未然,山僧不免重說偈言:諸人法眼藏,千聖莫能當;為君通一綿,光輝滿大唐。須彌走入海,六月降嚴霜;法華雖恁道,無句得商量。】《卍新纂續藏經》冊120,頁410,上14-17。袁州《楊岐方會和尚語錄》:【若知,家國安寧、事同一家;若不知,曲勞僧正度與表白宣讀,且要天下人知。】《大正藏》冊47,頁641,上9-11。

  注31 最可憐的是,惑於「藏密」之邪說,以為三密相應可超三劫而「即身成佛」。如:索達吉《顯密問答錄》〈即身成就與三大阿僧只劫之行〉jingtu.org/qlsw/page3/x (2013/8/13 擷取)

  注32 如前所述,大慧禪師悟前,並無絕對的信心(他生後世,不失為佛法中人),湛堂禪師也不敢保證(若了不得,便修行去,後世出來參禪)。

  注33《宗鑒法林》卷23:【睦州(道明)示眾:「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亦如喪考妣。」】《卍新纂續藏經》冊116,頁316,中3-4。有許多法師、學者對這段警語作了各說各話的詮釋,都未能相應於禪師之意,如黃夏年,〈生死大事「明」與「不明」─陳尊宿的公案解的現代意義〉云:【了生死、斷煩惱在佛教看來是一件人生大事,……做到了逍遙自在,也就了斷了生死,達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但是明白了生死大事,也還一樣的難受,這是因為真正達到逍遙自適的生活,是不著相的,……正確的生活態度應該是從生死裡面超脫出來,不讓生死大事左右自己。……當超越了「未明」與「已明」大事以後,人生就從不自在狀態進入一個「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始終處在一個自由自在的逍遙自適的環境,這是一個多麼美好又多麼崇高的境界!只有到達了這一境界的人,才最終擺脫了物質生活的束縛,才能夠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fjdh.com/wumin/2009/04/首屆「中國佛教禪宗文化論壇」

  注34 參見 方立天,〈如來禪與祖師禪〉,中國社會科學2000 年第5 期http:/hk.plm.org.cn/gnews/200(2013/8/13 擷取)

  注35 參見 賴永海,〈祖師禪與分燈禪—兼論中國禪與日本禪〉hk.plm.org.cn/gnews/200 (2013/8/13 擷取)

  注36 參見 顧偉康,〈禪宗六變〉 baus-ebs.org/sutra/fan-(2013/8/13 擷取)及歐崇敬,〈禪宗哲學的創造轉化—從牛頭到趙州〉,收錄於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7.10 編印之《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頁51-74。

  注37 參見 徐恆志,〈有關佛性答問〉book.bfnn.org/books2/15(2013/8/14 擷取)釋明一,〈為憐松竹引春風〉:「從弘揚禪法的角度看禪有祖師禪、如來禪、安祥禪、生活禪等等。從修行的角度看有對治禪、直指禪、默照禪、話頭禪等等。」wyxx.org/churu/wlszyqf.(2013/8/14 擷取)

  注38 信佛人,《禪堂講話》第二課(摘要)1996.7.31:「以古代的五宗七家來講,臨濟宗像將軍禪,曹洞宗像農夫禪,雲門宗像公卿禪,溈仰宗像帝王禪。」masterlee.url.tw/gusam/(2013/8/14 擷取)

  注39 參見 郭萬平,〈赴日宋僧無學祖元的「老婆禪」〉刊於《佛教文化期刊》2008 年第4 期,頁40-42。(2013/8/14 擷取)chinabuddhism.com.cn/a/

  注40 參見 賴永海前注35。

推薦閱讀:

人死後化學元素變為其他生命,算不算輪迴?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空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這句話?
道教和佛教對待妖怪的態度和處理方法有哪些同與不同?
【雲居山真如寺組圖】遠景/趙州關/明月湖/哼哈殿/天王殿

TAG:佛教 | 禪宗 | 如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