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場百萬人參與的線上活動」
如果,你現在要做一場活動,你可能會考慮一下,是做線上活動,還是線下活動呢?
活動往往有線上線下之分,你可以選擇找個酒店、咖啡館或者在辦公室里做一場線下活動,你也可以和夥伴足不出戶,做一場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參與的線上活動。
當然,常見的活動既不是純粹的線上活動也不是純粹的線下活動,往往是線上線下互動互補,一同推進,只是側重點不一樣。
有一次,愛佑慈善基金會益空間項目團隊在他們辦公室組織了一場線下活動,而分享的主題是關於線上活動的:「如何做一場百萬人參與的線上活動」,分享人叫陽曦曦,是一位商業創業者。
沒有理論,她給我們分享了兩個她親手操作的兩個案例,完了給一些她覺得線上活動流程中一些重要的點。
對這個活動感興趣,是因為我自己偶然做了一個線上活動「我想要你手機里的一張照片」,60多個賬號轉發了這個圖文,原定30天完成的藍天照片徵集目標4天完成了,超出我之前的設想,也刷新了我的很多經驗。所以有興趣來聽聽老師怎麼說。
老師的PPT慷慨分享了,我截圖如下:
她講的案例我就不重複了,其實也沒記那麼清楚。我就分享那次不到兩個月時間所發生的故事吧。
首先,終極產出——展覽——沒做成,因為有關部門不讓做,就暫停了,春節後再說了。
不過之前做的三件事情,也刷新了我的經驗。
之前在互聯網時代做紙版雜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做咖啡館,我總覺得自己和時代流行色不搭調,然後在線上發起一個活動,其實也沒敢抱太大期望。但三件事情都是從0到1,心裡覺得新鮮。
一個是,做了一個微信圖文,修改幾次發布後,60多個機構的賬號轉發了,總閱讀量應該在10萬左右,這是之前從未做過的。發布前,對於圖文,有各種懷疑,是不是很多細節沒有照顧到,但之後很多夥伴願意轉載,也逐漸打消了顧慮,也許這樣寫是合適的。
之後陸續有不知名、不相關的人發來照片和故事,我有點感動了。之前可能有個潛在的假設,大家對娛樂化的事情才感興趣,這種有一定公共性的正經嚴肅事情,估計很少人會參與。但後台不停刷新的數字顯示,很多人正在參與其中。
二是在騰訊公益上發起一場眾籌,之前從未做過眾籌,正好騰訊有1001創想行動計劃,「為1000個藍天布展」入選此計劃,得以在騰訊樂捐平台上公開籌款,公募基金會SEE作為資金接收機構。
十幾天的時間,完成創想行動計劃設定的籌人目標(1000人每人捐贈1元),騰訊配捐剩餘的資金。
三是尋找到一家會展公司,履行照片徵集時的承諾,為1000個藍天布展。在做鴻芷的三年時間裡,目睹了大大小小不下700場活動,但都是室內的,10幾人到80人不等的,但要在戶外做一場展覽,真還是第一次,這也成為有關部門認為我不能做展覽的一個原因:第一次做展覽,沒有經驗。
雖然我發起的線上活動還沒走到最後,但這個持續近2個月的事情確實讓我有一些感觸,和老師分享的一些點也有契合。就著老師提煉的要點,逐個回想一下。
一、目標明確
這次活動的目標簡化來說,看到信息的人通過手機發一張藍天照片(附一個故事),1000個藍天照片徵集完成後,我來做一場展覽。
每人一張照片,1000張完成後做一場展覽。應該算是明確的。
二、機制合理
這個機制,最重要的是大家看到圖文,理解並願意參與後,如何提交照片?我最初設計的是,參與者加我微信,我通過後,TA把個人信息、照片和對應的故事微信發給我。
幸虧沒有執行這個提交機制,要不然我就絕對癱瘓了。
沒有執行是因為圖文還沒發布就有同事把圖文轉出去了,立馬十幾個不認識的人加我微信,要給我照片和信息,對每個人我都要溝通好多才能搜集完全想要的內容,我還要重新整理、編碼打包。
要這樣做,一個人肯定是忙瘋了,參與者估計還未必滿意。趕緊讓同事把轉發的圖文刪掉,這個機制導致的人工操作太多、工作量太大了,對於參與者來說,溝通也太多太複雜,根本不合理。
後來所有的操作都是在靈析這個CRM系統上自動完成的,我只用盯著後台就行了。
不過因為我公布了個人的微信號,大家有疑問可以加我,所以那幾天大概有400人加我微信,溝通量依然很大,半夜有時候還在回復溝通,但已經很慶幸,及時修改了照片提交的方式,不然手機可能都要爆了。
三、找准KOL
KOL是意見領袖,這次活動其實沒有什麼意見領袖。可能是因為我「自我獻身」,先從自己的故事講起,拉近了和參與者的距離,這個舉動讓圖文更有人味兒,而不是搬出一個大家不了解的機構,來徵集眾人手裡的照片。
其實最初的設計是,找幾家機構一起來做藍天照片徵集,但後來我在編輯微信圖文時修改了這個思路,當時就覺得那種方式太傳統太有板有眼了,不太符合互聯網的風格。
互聯網上也許就適合人與人的坦誠相見和互動吧,網路上的各種工具也能滿足這種溝通需求。
四、互動參與
整個照片提交、眾籌和後續的策展過程中,我自己加了400個左右的陌生參與者,期間有很多溝通互動,我給所有參與者寫了3封郵件,鴻芷微信上發布了4篇圖文,建了一個近200人的微信群,在騰訊上上線了一個眾籌文案。這是活動過程中我和參與者的互動。
其實在此之外,為了完成眾籌目標,我還幹了一件自己不太喜歡的事情,就是發動身邊能發動的人捐贈資金。因為工作關係,微信里大多是公益人,大家也經常發布眾籌,我自己有時候也疲憊,現在自己還要來一次,但當時覺得很無奈,不這樣做,也許眾籌就失敗了。關於眾籌,我第一次做,操作的手法挺原始的,沒什麼技巧,也有點「野蠻」。
參與這個環節,至今讓我有些遺憾和抱歉。
當照片徵集目前完成後,我產生了一個新想法,有沒有可能從參與者中間動員志願者,大家合力完成一次有意義的展覽,基於志願精神和一個平等參與的合理機制。這樣不僅僅完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還帶動更多非職業公益背景的人做了一次公益。「野心」在活動的開展中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了。
很多人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很有意義,願意參與進來,用不同的方式給我反饋。我最終徵集了大概40位志願者,背景很多元,學生、白領、公益人都有,我也信心滿滿,按傳播、策展、場地、合作等等方式分組,每組還找了一位協調人,和每位協調人還親自溝通分工和思路。
一場由志願者協作完成的公益活動似乎就在眼前,大家還線下碰面溝通,但這個時候我猶豫了,內心的一個念頭徹底扭轉了這個活動的開展方式。
志願者背景、活動理解、時間精力、視野經驗都不一樣,我們能否協作順利完成這次活動,在既定時間達成既定目標。就因為這個「懷疑」或者某種程度的「不自信」(我能和大家一起完成這個目標嗎),展開到這裡的志願參與機制結束了,我又找了一位兼職開展這個事情,之後志願者漸漸沉默,大家似乎也沒什麼要說的了,而我著急推進事情,也無暇顧及這一塊。
我對這個中途而廢的志願參與過程至今還有些遺憾,和老師分享這一點,她說她的態度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或許我從一而終更好?只能留待下次了,一直耿耿於懷也是因為我覺得,志願者的熱情和參與是非常寶貴的,開啟卻不正常結束是不專業的。
五、獎品激勵
最開始做活動時,SEE基金會就提供了30個探路者背包,因為我在圖文中說到,會從中篩選比較優秀的30張照片辦法獎品,一部分參與者確實對這個感興趣。
六、加分因素
關於老師分享的加分因素,設計精良的可能不僅僅是H5,微信圖文的設計感可能也要非常注重,至少視覺上要舒服,這方面其實我沒有什麼經驗,就這次活動經驗來說,我覺得微信圖文達不到什麼高度,頂多算是樸素不難看,另外這也讓我覺得,它可能不是靈魂性、決定性的因素,但可能確實是一個加分因素。
但「外部合作」則真的太重要了。單就徵集照片時的推送而言,鴻芷自己的微信圖文閱讀量不到1萬,是60多個機構的前後轉發,才讓參與者陸陸續續看到並參與進來,在十幾天里形成一種綿綿不絕的推動和存在,而不是一股子力量用完就沒了。
眾籌、策展過程,也不是一個人一個機構能完成的,尤其是鴻芷,我主要推動,另有1-2個同事間歇性參與,遠做不了這麼多事情,機構、志願者的合作參與才能讓一個事情做大。
當然氣勢搞的太大也有風險,後來各種微信圖文里一署名就是60多家機構,估計也讓有關部門很擔心,這是什麼鬼,要警惕。
七、活動的外部條件
娛樂趣味性商業性的活動可能沒有什麼管制,頂多公共安全照顧好,以防火災、踩踏事件的發生。
但有一定公共性的活動,在神奇的國度里,組織者估計要考慮一下了。公共場所和所謂的公共空間其實並不「公共」,是有關部門的私家場所,能不能做、做什麼還要問問他們。這次展覽正好卡在這裡。但不讓你做好像還不是要你照顧大局,給你的名義是你準備的不夠好、你沒有經驗你沒有資格,是你的問題。
我感覺自己在這方面確實沒經驗,這麼小的事情,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麼的事情,也能引起這麼多的關注。那天鴻芷冬日中午的咖啡館裡,陽光非常刺眼,照在我的身上、臉上,從來沒遇到過這種場景,幾個人坐著不動,卻在思想上深深摁住你,動彈不得。我深切地感受到,所謂的「空間」就在那裡,不明白也得明白,不理解也得理解。這一刻我有了「空間感」,你可以在哪裡玩兒,你不可以在哪裡玩兒,是有界限的,界限里是你可以待的地方,但不要越界。界限在哪裡,在他們手裡。 (寫於2016年)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cf》活動送這麼多東西?
※王智出席的活動有哪些?
※【有獎】誰是你心目中的SUPER HERO(超級英雄)?
※完美收官!短片節保駕護航的終審平台vivue獲贊
※家紡實體店活動操作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