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傳承之路——對「傳統美德」實踐道路的探索

「傳統美德,代代相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一直是學校教育中的基礎教育內容,因為傳統美德是一個民族的「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秉著「歷史存在,現實需要」原則,當代教育體系中的傳統美德教育一直是深受教育學者、社會學者以及心理學者等多方面大家熱議的話題。毋庸置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傳統美德教育的實踐道路上,凝結了無數探索者的智慧,使中華民族歷代人都能夠在所在年代較好地接受教育,較好地傳承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思想和實踐能力。但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美德的傳承道路也必然要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地更新交迭才可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便是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行業者的使命。當代教育中有沒有對傳統美德最好的傳承方式?或者細問,如何讓學生自主投入到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活動中?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教育實踐道路上的困惑

學校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主陣地,通常以學校為單位,根據學校所在地或當地的時代特色,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或實踐活動,讓學生感知、學習並深刻體驗傳統美德內容,進而提高學校和區域整體的德育水平,拉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讓學生真正熱愛傳統美德教育,秉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形成了很多以「實踐」為核心的教育過程,比如具體途徑有開設傳統美德教育課程和定期的以傳統美德為主題的大型活動,以及利用傳統節日和文化遺產進行多樣化的宣傳和教育等,這些已經是每一所學校都在貫徹執行的普遍方法,其中的教育模式比如有學科滲透法、榜樣學習法、行為訓練法、情景體驗法等也在多年來的探索中做出了不斷的創新。無論哪種教育方法至今為止都證明了它們或多或少甚至有些很大程度上已經成功地給受教育者帶來了收穫,基本上達成了傳承和教育的目的。但我們的探索並不止於此,在喜聞樂見的課堂效果背後,我們還應該繼續關注學生之後的表現如何,以及這種表現之後的影響。

在過去作為一名政治老師從教的一年中,作為諸多探索創新教育實踐模式這個群體中的一員,在根據教科書上的內容選擇了最適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並完成一堂課之後,我都會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去反思這堂課的效果和我要達到的效果之間的差距。政治學科,在初中被稱作「思想品德」課,顧名思義與中華傳統美德的關係十分親密,思想品德課上的知識點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表現,這裡充分體現了課堂滲透法是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的重要手段。上學期有這麼一堂課令我記憶猶新:整堂課的知識點圍繞「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這個傳統美德內容,課堂上的節奏和氛圍很好,知識點領悟及時到位,學生的回答點面俱全。大多學生一致認為,傳統美德的內容不是口號,那些傳統美德故事也令人感動,反觀自己,對自身身心發展不利的一些愛好習慣應該努力改掉,還針對不良習慣進行了對自身和青少年發展全面且客觀的分析,而且就連平時不愛聽課、紀律性相對較鬆散的幾位學生也在至少20分鐘的時間裡集中注意力在我這裡,這讓我覺得這堂課或許可以被稱作一堂成功的課。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課堂上明白事理而課後的行為卻與課堂脫節,我才明白,我的所謂的「成功的一堂課」就是達到了讓學生對正確的道理可以倒背如流甚至加之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可以大腹便便的發表,而這種「成功」的表現背後的影響卻是反面的、背道而馳的,據了解,遊戲和無所事事依然佔據了他們大多數時間和精力而他們並不為此感到愧疚和難過,這使我害怕,比學生理解不了知識點更加令我惶恐。這樣的例子又如,尊師重道、尊重父母的傳統美德在每個學生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但還是有無數學生與家長不願溝通、矛盾深化甚至學生傷害父母構成犯罪等現象的出現。這些都揭示了一個問題,即教育者的「實踐」與受教育者的「實踐」之間不可替代且相互關聯的關係:

作為一名教育者,傳統美德「實踐」之路,就是要讓所有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和學到傳統美德的內容,並通過各種途徑開始引導他們展開親身實踐。同時,作為一名受教育者,通過對傳統美德的學習和感悟,並內化為自身的實踐之路,這樣的傳承才算完整,這也是我要表達的核心觀點。但目前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之路,我們走的並不完整。

二、實踐道路上的一次「完整探索」

上學期有這麼一節主題班隊會,主題是「清明祭英烈,傳承美德情」。作為班主任,這是一次極具歷史教育意義的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機會。秉著「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原則,組織學生自主收集了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英烈故事,並以《少年英雄王二小》為劇本,導演了一場情景短劇,試圖讓學生在表演和觀看的多種感官體驗下感悟到英雄故事背後的傳統美德和愛國情操,並在行為上有所啟發。在生動形象的一堂課快要結束的時候,為達到導之以行的目的,我提問:在當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踐行愛國夢?當即就有學生起立回答:「老師,現在已經不是戰爭年代了,就算我說我可能也會像王二小那樣英勇就義,但也沒機會真的讓我這麼做,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長大才能報效祖國。」於是全班發出一陣鬨笑,此時此刻我對這位同學的回答應該表示肯定,但是我也深切感受到不能只是肯定這麼簡單!因為我們的課堂又陷入了這個怪圈:所有的正確答案在幾乎每個學生口中都可以呼之欲出,但這樣的現象就是覺得哪裡不對。

由於以前這樣的情況已經令我警覺,所以這一次我馬上追問:「那如果讓你們此時此刻以自己的方式去體現滿腔愛國之情,你們都會做些什麼呢?」幾乎是一秒之間,齊刷刷的舉起了幾十隻手,回答的內容有作一首詩、做一次公開的演講、去公眾場合發宣傳單、去參觀和學習歷史紀念場館、去體驗一份想做的工作,甚至有去模擬一場國家會議中解決各國矛盾的場面。總結學生的回答,其實都表明了一個道理:學生想要投入到親身實踐中去表達和釋放愛國情緒。就像學生自己表達的那樣,當代社會已經不需要時刻準備英勇就義的英烈,卻迫切地需要著為建設祖國做力所能及貢獻的有志之才。教育者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傳道士和引導者,應當充分地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在受教育者親身實踐的過程中也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以受教育者自發產生出這樣的美德或情操為最終目的。一種美德,一份情感,只有實踐在自己身上才能稱作擁有和傳承,否則無論別人的故事多麼令人感動和震撼,這種情操卻始終是別人擁有和體現的,我們只是圍觀者而已。

三、「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實踐模式的幾點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首先,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不僅需要學習過程的實踐即課堂實踐,更需要通過親身實踐實現傳統美德的自我體現,這個過程才是對傳統美德的內化過程,從而使受教育者真正發自內心的擁有和傳承下去。

國外一種叫「蒙特梭利」的教育模式稱,要儘可能地給受教育者創造各種實踐的機會,否則只在教室里的教育活動並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蒙特梭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為上學作準備,而是為未來生活作準備」,它的教學法有兩個因素:實踐環境和準備這個環境的教師,主要通過感官教育、知識教育和日常生活練習三個階段進行對學生的教育,完成這三個階段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這與我國新課標的要求不謀而合。道德建設的成效如何關鍵在於日常生活的表現,而不在開展道德建設本身的問題。如果不能使傳統美德的傳承與生活實際有效銜接,就不可能發揮傳統美德的力量。

其次,傳承傳統美德應與良好的社會環境相融合。社會環境是指除學校環境之外的物質和精神條件的環境的總和。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觀點稱,「人在本質上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學生學習和傳承傳統美德,不僅需要學校給予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要讓學生的社會實踐有一個適合學習和傳承的融合環境,這就需要全社會發揚和宣傳傳統美德教育,讓一切社會人際關係中的人都具有弘揚傳統美德的意識,並能夠激發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保持傳統美德在全社會的持久活力和生命力。

此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必須要有科學的傳承方式,既充分利用與傳統美德內容相適應的教育實踐方式,也要充分運用好當下互聯網媒體等途徑,進而將傳統美德賦予時代特色深入人們心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起到學習和感悟傳統美德的作用,但讓傳統美德內化為每一個受教育者的自覺行動,還需要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出現傳統美德的影子,網路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應用靈活多變的教育途徑,提高傳統美德的出鏡率,可以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熱情,增強自我效能感。同時,多種形式和模式的教育途徑也可以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個性需要和個體差異性,讓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實踐過程中將傳統美德學習和傳承下去。

推薦閱讀:

10.「你不配做中國人」

TAG:傳統美德 | 探索·發現電視欄目 | 社會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