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客體關係的角度看人格的形成
註:
以下文字主要抄錄自《內在生命--精神分析與人格發展 by Margot Waddell》,
斜體部分為讀書感觸。
假設人格是在遺傳傾向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在後天養育環境和成長經歷中的人際互動形成和發展的,那麼觀察這個發展過程,也許就可以找出影響人格發展的方法。
要理解人格,發現焦慮著什麼就可以了,這背後是不願自我覺察和不願面對的需求和動機。
心智化:是學習將潛意識意識化,將感受認知化的過程。
語言是潛意識與意識的分界線,是感受和認知分界線。
訴說本身就可以是意識化的過程。
人格在主客體的之間,通過投射-內攝(涵容或扭曲)-反投射-再內攝的機制互相塑造出來。
涵容也許就是接納情緒而不必馬上做出任何應對,認為感受和情緒無論如何是正當的,在接納的基礎上,轉而體會為什麼會有如此感受,選擇可以怎樣去面對。
如果可以涵容自己的情緒,就更有可能真誠地體驗當下的感受和處境,而不必過於尋求防禦機制的幫助來迴避和扭曲自己正在體驗和經歷的(衝突和挫折)。自我因此可以舒順融通地發展,在動機、情緒、認知、行為各個部分之間,平衡貫通,整合一致,因此真誠健壯,生長出自我涵容和支持的態度和能力。
這種能力投射出去,展示出具有撫慰療愈效用的人格,在這樣的人格關照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又更容易發展出真誠健壯的自我。
個體要認識自己,並能在此後以自身的本質來發展,需要的是一個客體,該客體在自我認識並擁有誠實不欺的內在世界的基礎上,具有容受和回應的能力。(receptiveness and responsiveness)
如此一來,一個以渴望理解為基礎,而不是以需要知道為基礎的世界觀就可能產生。
幼年
面對一個拒絕理解的媽媽,嬰兒可能會納入一個受驚且無法理解事件意義的自我,因為在他所感受的需求和被給予的回應之間,缺乏一致的經驗,也就是缺乏常理感,這樣的嬰兒會比較難認識和接受自己,而無法試著去配合現狀所需,或無法拒絕。
有意義的經驗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們有情緒的真實性作為基礎,因此是能讓人從中學習的經驗,而那些無法產生意義的經驗,若不是必須被刻意地收納至人格中(即溫尼科特所謂的『假自體(false self)的根源),就是被擠壓至他處,因而阻礙或無法促進成長。
個體必須運用一些機制,作為在短期內立即減輕焦慮的工具,並協助保有或恢復某種程度的平衡,但是這些防禦機制若太常被用到,或者在某一段時間內過度使用,它們可能會被內化成為性格的一部分,而不具備暫時紓解的功能。
我們可以觀察到,當嬰兒缺乏他所需要的整合的感覺,他會用平常的方法,很有彈性且適當地尋找一個暫時具有撫慰性,凝聚力的替代品,然而,如果嬰兒們太常需要依賴自己發展出來的替代方式,他們會認為自己必須活在』次級皮膚『中,且會讓此成為習慣。這樣的外殼雖然保護嬰兒,使他遠離精神崩潰及恐慌的感覺,但也同時讓嬰兒跟外在世界隔絕起來。比昂將這種精神防禦稱為』外骨骼『,它之所以會形成,是因為缺乏內骨骼的構造,即在嬰兒能放心地依賴內化的涵容功能時所發展出來的結構。』次級皮膚『會形成一種假獨立,個體看起來好像可以獨立自主,但是真正在心理上,他總是不斷地試圖將自己附著於某種對他而言,是繼續生存不可或缺的事物上。
個體運用心靈及語言的模式,等同於以聲音及肌肉,築起一道連續的牆。它的功能就像是』次級皮膚『,將脆弱的自我包裹起來。在這樣的牆內,情緒的發展幾乎不可能進行。她明白這一點,因此以極度靈活機靈的反應來適應外界環境。然而,她看似平順而井然有序的外表,卻是相當薄脆的外殼,而且他不斷地覺得自己有碎裂的危險。碰到壓力時,那保護殼就會破碎。
神經症人格的形成
因為情緒無法被自己接受、察覺和理解,因此以認知來補償情緒骨骼的缺乏,因為實際的情緒反應始終沒有和認知與行為整合,所以自我內部存在矛盾,焦慮始終存在,因為認知和行為之下沒有真實的情緒反應給予有力的支撐。只有將情緒意識化、認知化,才有可能使得情緒動機和認識動機整合起來,行為才能真誠有力。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防禦模式,雖然可能在嬰兒時期就能被敏銳的觀察者察覺,但不論是對自己或他人,問題可能需要好多年才會變得明顯。這層脆弱的保護層也可能會突然碎裂,暴露出內在缺乏資源的事實,也暴露出個體對要從讓自己的人格保持完整的支持結構剝離的驚恐,儘管那只是表象的完整。
涵容性人格,是一種有療愈作用的人格,當來訪者體驗到諮詢師可以忍受他所不能忍受的憤怒、嫉妒與苦惱,同時了解到她可以攝入並容納這些感覺,又不會受它們主導而行動化,因此得以與自己的思考自我重新連接(感受意識化)。
要能忍受失落、冒險改變、拓展經驗和發展關係,這些能力奠基於嬰兒和幼兒從生命最初的母嬰關係中,所經驗到的涵容和安全感的程度。這些經驗將在日後成為生命的資源,讓仍然脆弱的自我通過充滿挑戰的全新努力,得到支持並延續下去。這份安全感系源自於』涵容臨在『的可即性,這個』涵容臨在『自身要有能力承受好與壞的經驗。
神經症人格的幼年基礎:熱切地需要依附,害怕被拋棄,並且壓抑了憤怒,與看似疏離的外在樣貌並不相符。
少年
能促進發展的學習(相對於單純的認知),主要是通過經驗而發生,而不是經由知識的累積來產生的。比昂指出在特定的心智狀態下,擁有知識匯成為學習的替代品。一種』不平等發展的心智法則經常發生,此時頭腦與深度思考成反比關係,操控概念的智性能力與可以真正支持這些概念的情緒潛能也成反比關係。此處的關鍵在於動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找尋的是什麼,逃避的又是什麼。
在描述自負地封閉於某種心態中,和能與所有平凡人類的存在建立關聯,這兩者的差別時,喬治艾略特捕捉到本章所討論的不同心智狀態之間的對比:
處在所謂高度教養,但不可享受的狀態,只能說這是個局促不安的命運吧:在生命的偉大場景中躬逢其盛,卻用不能從瘦小、飢餓、顫抖的自我中解放出來,永遠不能迷戀於我們看見的榮耀,永遠不能讓我們的意識在狂喜中化成思緒的鮮活、激情的熱忱及行動的能量,而要永遠博學而無趣、野心又膽小、認真謹慎卻目光短淺(Middlemarch,P.314)
能促進人格成長的學習方式,會使人以熱情、誠懇的態度來體驗生命,即使過程是痛苦的。這種學習鼓勵改變,因為改變鼓勵成長,並且支持一個人為自己思考,從而成為更真摯的自己。
不要用一些人格特徵來誇獎或者貶低孩子,比如說聰明、勤勞、笨、自私等等,這樣會扭曲和限制他們的發展。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或其中一方,既不能忍受焦慮與恐懼的精神痛苦,也無法忍受這些情緒的表達方式(生氣),那麼小孩可能得自行與他的情緒苦鬥,而且這些情緒可能不僅未能被緩和,更糟的是,假使父母的憤怒與不勝任感又被推回到受驚的孩子的心裡時,這些情緒還會被強化。
成年
自我的覺察和調整順序:認知--動機--行為--情緒
成熟與否不在於年齡,而在於面臨強烈的情緒衝擊和壓力時,仍然能夠真誠地體驗和反思的能力,而不只是採取各種防禦策略以使自己不去經驗會引起痛苦的事情。
靈魂的塑造建立在能夠參與內在衝突的能力上。
在成人狀態不可或缺的是,能辨識與整合自我的各個方面,而不是通過去除部分方面,並將之投射到別處來否認它們。
嬰孩狀態,主要是個體在面臨強烈的內在能量衝突時,完全被尋求保護以免於精神崩潰的強烈需求所驅動。
在一個以階級、身份為中心,在『只知道價格,卻對價值一無所知』(Wilde,1891)的社會中,存在著一種要求個體順從社會精神特質的殘酷且持續不斷的壓力,但是這樣的順從可能得犧牲個體性,如此一來擁有個體自我人格的成就感將迅速遭到詆毀;個體自我人格的競爭者和敵人是社會文化『人格』。
老年
自我不夠整合的老人,精神狀態容易退行回童年。
發展都是建立在能憑藉想像力、勇氣與誠實來持續探索經驗意義的能力上。
預見死亡是一個終極考驗,考驗個人在面對與處理『失落』以及忍受『經歷之苦』時的所有的努力,也就是去承受經驗帶來的痛苦,而不是藉由行為或人格的防禦措施來逃避它。
自我中具有能夠忍受挫折與失落的部分,使人具有不畏懼進取的精神,可以放棄多餘無用的部分自我,能依賴也能分離、有勇氣與眾不同,並且真誠地做她自己。
一個人如果欠缺內在涵容情緒的功能,這功能不足以堅固牢靠以承受新的或重複發生的對其心智平和與自我感的挑戰,那麼他可能會尋求早期的功能模式,也就是用來逃避痛苦的模式。
當一個人邁入生命的晚年,他可能會變得比較和緩、柔軟,比較會體諒,少點嫉妒艷羨,比較會欣賞與感激,比較能夠接受聲明、小孩子們以及工作真正的樣子,而不是它、他們、『應該』或者『能夠』或甚至『可能曾經是』的樣子,可以揚棄『要是可以......就好了』這樣的想法。
但是一個人也可能相反變得越來越苛求、傲慢、無情、苦惱、不真誠等等。這些特質,可能開始於自我防禦的措施,也許是為了應付嫉妒羨慕的痛苦或者對失落的恐懼,但是他們也會成為越來越難以改變而且根深蒂固的習性,這些習性會限制或束縛任何進一步情緒成長的可能性。維持這些心智狀態的機制,是投射和內攝。
根據每個人在兩種狀態之間的平衡狀態,以及在生命初期幾年它們各自的力量與強度,還有過去與當前壓力的本質等因素的差異,每個人將會帶著不同的』配備『來經驗生命的最後階段,並且應對必然的失落以及對生命將要接近死亡的認知。有些人傾向於封閉自己,避免用不熟悉的方式來看待事物,有些人則可以帶著繼續學習的意願來迎接新的經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