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一件玉器,你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二)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會用「精巧」「細緻」來形容一件玉器的雕工,但是哪裡「細緻」了?怎麼「精巧」了?憑什麼這麼說?

如果你這麼追問下去,他可能會說,你看這件玉器的用料多好,紅皮白肉,這個人物的眉毛一根一根都雕得清清楚楚。稍微懂點再多點的,可能還會說,你看這線條多流暢,畫面層次多豐富。

不是說好評價「雕工」嗎?為何連玉料、人物細節這些都出來了?玉料好,雕工差,也稱不上「精巧」啊;細節充分,修飾不足,也能說「細緻」呀!

很顯然,他們口中「精巧」「細緻」是很籠統的說法。這些詞用來形容雕工本身沒有問題,但有些東西並不屬於「工」的範疇,並不能用來證明「工」好。

可以說,對於「工」是什麼,包含哪些方面,該怎樣的系統的去評價 ,到目前為止並沒一套邏輯清晰、標準明確的說法。所以,當筆者開始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無從下筆。即便想參考一下前人的文章或說法,卻發現也多是粗略帶過,或與其他方面混為一體,很難理出一個頭緒。

只好自己坐下來去反覆思考,去研究玉器製作的過程,辨析「工」和「藝」的關係,慢慢總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下是正文:

工——巧琢細磨

「工」作為玉雕藝術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玉雕藝人對加工工具和加工技術的掌握和運用。「工」的巧拙不僅影響著對材質美感的呈現,也關係到一件玉雕最終所能達到的藝術高度。換句話說,就是「工」巧的作品未必都是優秀的玉雕藝術品,但優秀的玉雕品的「工」必然是精巧的。在上一部分對玉器的材質認識的基礎上,接下來聊聊玉器中對「工」的評價。

正式評價「工」之前,需要先把解決一個問題——玉器中的「工」到底指什麼?

拋開玉雕本身,就「工藝」的概念而言,它包含了「工」和「藝」兩個層面。其實「藝術」的概念也是由「藝」和「術」兩個層面,它和「工藝」的差別在於所強調的核心不同罷了,彼此沒並有絕對的界限。一件製作精美、有思想深度的玉雕也堪稱藝術品,而一件技法純熟而無創作理念的繪畫也算不上藝術品。

通過與「藝術」概念的對照,我們可以發現工藝中的「工」和藝術中「術」,都可以指創作的技法技巧。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工藝中的「工」應當還包含對材質本身的修飾處理。

具體到一件玉器中,筆者認為「工」應當指各個加工環節在玉器上所留下的痕迹,通過觀察這些痕迹處理的美觀與否,便可了解玉雕藝人對工具和技術的掌握程度。結合玉雕創作的過程來看,玉器中的「工」主要包括基本造型的處理、表現技法和技巧的運用和器表的拋光修飾三個部分。

  • 基本造型的處理

此處的「基本造型處理」和藝術中的評價不同,並不是針對表現對象刻畫的準確與否,而是對玉雕中平面、弧面、線條、體積等方面的處理是否合乎標準。

玉雕創作的過程是用玉雕工具將玉料上多餘部分一點點磨掉,屬於減法的藝術,具有不可逆的特點。這也就決定了玉雕加工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加工規範,以減少出錯的幾率,降低對原始設計思路的影響。所以,玉雕加工製作的第一步便是磨製基本形體。

玉器的基本形體有以平面幾何形狀為主的玉牌、玉璽印章,也有以規則的凹面、鼓面、坡面等組合的器皿件,還有各類不規則的擺件、把件、掛件等。這些不同類型的玉器在加工打磨時,對面的要求自然也不相同,下邊分開細述。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玉牌、玉印章等帶有平面的器件,要求將各個面都磨成與水平面平行或垂直的狀態。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做好卻十分不易,尤其在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傳統玉雕藝術中,沒有多年的功夫恐怕是做不精的。

行業中「一方頂十圓」的說法並非虛言,筆者初學玉雕的第一課,便深有體會。手持玉料在砣片上磨平時,很難均勻用力,因而常常出現斜面、凸面,只能重新再磨。但這是一個損耗玉料的過程,並不允許多次反覆的嘗試。

所以很多帶有平面的玉器,在加工時或者為了保料、省時,或者為省人工僱傭技術經驗不足的工人,其平面的精度並不高。如果不特別留意,是看不出來的。

器皿件是玉雕中一個比較獨特的門類,對此類玉器的鑒賞除了材質之外,也主要集中在其做工上。大大小小的瓶爐罐壺都是不同形態的面組合而成的,尤其以不同程度的曲面居多。

鼓面、凹面本身的平滑度,以及彼此之間的轉折和銜接過渡也要自然美觀,最關鍵的是鼓面、凹面高點必須保持在一個平面上,如此才能保證器物造型的完美。

同時多數器皿都是需要掏堂,一部分還會加蓋,掏堂的器皿要求器壁厚薄均一,加蓋的器物則要求與器物口沿扣合嚴實不留縫隙。

在玉雕器皿件中,不加紋飾處理的稱為「素活」,其對「工」的精度要求極高,因為排除了紋飾的干擾因素,器表的任何瑕疵和不完美相對更容易被看出,所以有玉雕藝人中「素活難做」的說法。

各類擺件、把件、掛件等在初步的基本造型加工時,要求相對較低。如果其中沒有特定的平面或規則弧面,其大體形態只要粗略的保持一致,不影響最初的設計樣稿即可。加工的重心集中在進一步的技法技巧運用和局部細節處理上。當然,手把件和貼身佩戴的關鍵收拾,其基本造型輪廓多需要處理得的飽滿圓潤,觸感更為舒適。

  • 技法與技巧的運用

上一篇文章《可能你喜歡的是一件「偽玉雕」》中,已經詳細說明了玉雕中的「雕」並不是拿刻刀鑿子進行雕刻,而是用加有金剛砂的砣具進行磨製的。這裡需要再多說一點,其實玉器藝術在加工製作時,除了「雕刻」,還會用到鑲嵌、描金、澆鑄等方式。而每種方式之下又有各種不同的技法技巧,都需要細心區分。

玉雕和一般的雕刻雖然加工過程和使用的工具不同,但其表現技法名稱一致。

雕刻中的陰刻、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鏤雕(又叫透雕)也是玉雕常用的表現技法,當然玉雕中還有一些相對特別的技法,比如活環活鏈、俏色雕刻、以及從壽山石雕中借鑒來的「薄意」也會經常用到。

無論用到何種雕刻技法,對其最終的評價也多不超出線條、塊面、層次等幾個方面。具體來說玉雕中的線條必須要利落(線的邊緣不能有毛刺)、流暢(線條自然通達)、均勻(線條粗細均勻一致);塊面則整體光順平滑、轉折處清晰、銜接過渡處自然;層次上線條和塊面都要層次分明,有來有去,指向明確,沒有多餘、突兀或不明所以的部分。

俏色白菜

幾個特殊工藝單獨說明一下:俏色雕刻評價的關鍵不再「工」,而在藝術層面,此處暫不討論;而活環活鏈是一種難度係數很高的技法,能夠掌握的人自然經驗老道,帶有這些活環活鏈的玉器必然是工藝高超的體現。

明代 累絲金蓋玉碗(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鑲嵌其實可以分為「鑲」和「嵌」兩部分,其區別是在於不同材質經過加工結合後是否處在一個平面上,「鑲」進去的材質多高出載體本身,而「嵌」進去的材質則與載體平齊,乃至融為一體。

而在鑲嵌中,玉既可以是鑲嵌的載體,也可以是鑲嵌的材料。

作為鑲嵌的材料時,玉多以「鑲」的形式出現,往往在所製作的器物中所佔比例較小,很稱為玉器。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明代《累絲金蓋玉碗》就是一件很難定義的作品。

作為鑲嵌載體時,「鑲」的材料有黃金和各種寶石,「嵌」的材料則主要為金銀,而被鑲嵌的玉器則以器皿件為主。我們通常所說的「金鑲玉」(金玉結合製作的首飾掛件),有人辯稱其為「金包玉」,而只將「嵌金絲」的玉器稱為金鑲玉,顯然是不合理的。

對於「金鑲玉」之「工」的評價並不多,主要是針對「嵌絲」玉器而言,除了金絲作為線條的利落、流暢、均勻,與玉器結合的的牢固程度和與玉器表面是否平齊也需要考量。

清 代 描金龍紋碧玉磬

關於在玉器上描金,從「工」的角度評價,通常也是針對線條而言,故不再重述。由於澆鑄在當代玉器的加工中基本已經不用,其本身作為一種比較加工方法也沒有太多評價的餘地,所以就略過。

  • 器表的拋光修飾

拋光是玉器加工製作的最後一個環節。通過拋光,玉器上的一些砣痕、細微的凸面或凹線都會得到改善, 可以說對玉器的美感發揮重要的修飾作用。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玉器的拋光通常有啞光、亮光兩類,但並無絕對的限制。啞光也好,亮光也罷,介於兩者之間亦可,相結合使用也行,主要根據需要選擇處理。

類似磨砂效果的啞光在和田玉玉器中應用並不多,水晶雕刻中更為常見。因為水晶材質本身是透明的,經過啞光處理會是的所雕刻的內容更加清晰。而對微透明或不透明的和田玉來說,啞光的優勢並不明顯。

亮光的拋光處理會使器物表面光亮順滑,更容易看清楚玉制的內部結構,也會在一定程上提升白玉的白度,增加視覺上的美感。

近年來,啞光偏亮的自然光也很受歡迎。這種拋光方式的玉器表面發出溫和而耀眼的弱光,呈現出子料表皮般的自然光潤感,觸摸時光滑中略帶滯澀則給人油脂般的潤澤,有種回歸傳統玉文化審美的趨勢。

在評價拋光之「工」時,一方面要注意觀察一些難以拋光的細節是否處理到位,整體光澤是否均勻協調;同時也要結合材質美感的呈現狀態,紋飾線條和畫面層次的清晰度,來逆向判斷玉器在拋光處理的優劣。

  • 兩點補充

系孔:大部分玉器為了掛佩攜帶方便,都需要打孔穿繩。而打孔同樣屬於「工」範疇,也有一些講究。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首先是打孔的位置,不能影響畫面的內容,通還要保證掛配時保持端正。

其次,打孔的大小和方式,孔的大小需要根據玉器的大小來決定,打孔的方式(主要有直孔和牛鼻穿兩種)則要照顧到佩戴的方式。

第三點,系孔的處理,孔口邊緣處理得圓滑,可以減少對線繩的磨損,保證玉器的安全。

打孔這個小小的細節本身沒有什麼難度,處理的講究與否也是能夠體現了「工」的精細程度。

工具:工具的進步也會影響玉器之「工」。從傳統人力腳踩的水凳,到上世紀出現的電動玉雕工具,再到最如今的電腦雕刻設備 ,工具越來越精良。但筆者要強調的是,對於玉器「工」的評價還是需要綜合考慮,要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結合工具的使用情況,不能用評價當代玉器的標準去評價古代玉器,畢竟這對古人是很不公平的。

推薦閱讀:

TAG:玉器品鑒 | 中國傳統工藝 | 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