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積極人格 從塑造平等意識開始

平等是指人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世界人權宣言》里第一條、第二條分別提到:「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也就是說,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享有平等的權利。

平等意識的培養,是兒童發展的需要。

每個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必須受到尊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締約國應遵守本公約所載列的權利,並確保其管轄範圍內的每一兒童均享受此種權利,不因兒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民族、族裔或社會出身、財產、傷殘、出生或其他身份而有任何差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指出:「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可見,兒童的人權受國際、國家的法律法規保護。孩子一出生就擁有這些權利,而不是等成年後才能享有。隨著兒童發展,兒童會有意識地加入群體生活,願意融入到集體中去,產生集體意識。這時,擁有平等意識便關係到孩子日常的交往、學習及生活等各個方面。孩子在受到平等、公正地對待後,才會理解平等的概念和意義,才會用公正的態度對待他人、尊重他人。

最後,平等意識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人格。體驗平等和理解平等,形成平等意識,會影響孩子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如果兒童長期受到不公平、不平等地對待,如被忽略、歧視,甚至是虐待等,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對他/她的心理和性格塑造產生負面影響。而這種影響隨著時間的累積,也可能內化為一種性格結構,讓孩子產生過低的自我評價,甚至自我否定,並對他人產生怨恨等。而當兒童一直受到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有利於形成充分的自尊和自信,也會認識到自己應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也能平等地對待他人、尊重他人,最終形成積極的人格。

如何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

首先,父母要在家庭中營造平等、公正的良好氛圍,無論是男孩女孩都應得到父母的關愛。

前面已經提到,要讓孩子理解平等,首先需要讓孩子體驗到平等。因此,在家庭中,父母應營造平等、公正的家庭氛圍,讓每一位家庭成員(不僅僅是孩子)都能體驗到平等、感受到平等。要平等、公正地對待孩子,即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一切權利、傾聽孩子的觀點和想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怎樣尊重孩子,在以往的多篇微信文章中,我們都有所提及)。

其次,告訴孩子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同樣的機會、都有同樣的權利。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是身體健全的孩子還是身體有障礙的孩子,都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參與學習和體育運動;無論是家庭富裕還是家境貧寒的孩子,都享有基本的人權,都應受到他人的尊重……另外,平等的概念里還包括社會性別平等。在家庭教育中,社會性別平等體現在男孩和女孩應當享有同樣的權利。比如,告訴您的女兒,她擁有並應當享有與男孩一樣的權利;告訴您的兒子,女孩擁有並享有與男孩一樣的權利。父母還應該給女孩、男孩提供一樣的機會,鼓勵女孩發展對體育、科學、數學等學科的興趣,肯定男孩對洋娃娃、粉色服飾、家務勞動的選擇。

再次,父母自身樹立平等榜樣。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具有深刻的影響。

因此,父母在多察覺孩子思想的動態和行為的變化,與孩子建立積極的關係的同時,也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時刻尊重家庭成員以外的人,不因對方的經濟、健康、職業狀況、性傾向、性別認同等其他方面而歧視他人。另外,父母之間愛的表達是十分重要的,當父母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出平等時,孩子也會自然地更愛自己的父母,以後也會平等對待自己所愛的人。總之,父母應在生活的點滴中讓孩子體驗到平等、理解平等。當然,父母也可以通過做遊戲或者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在潛意識裡理解平等的重要性。

最後,培養孩子養成公民意識。

公民是具有或取得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在我國,公民與國民的含義相同。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這也是培養平等意識的核心。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並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在維護、爭取自己合法、平等的權利外,也要關注、尊重其他人或者其他群體平等的權利。人人平等,不應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

優教佳-專註家庭教育

??關注微信,學習科學系統有效的家庭教育課程!??

推薦閱讀:

討好型的媽媽:你把照顧給了世界,把不耐煩留給孩子
除了命令孩子,我們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80後女兒寫給媽媽:你做的這一切都沒錯
好的關係才能有好的教育
「挺好的」| 親愛的劉看山 vol3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