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相親網站的表演法則

今天的研究來自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學者Nicole Ellison等人。發表於2006年11月《計算機媒介傳播雜誌》(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本文共3674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十六世紀末,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偷笑著揭開人類的本性:「這個世界是一個舞台,我們都是演員。」

三百多年後,美國學者戈夫曼冥冥中回應著莎士比亞的名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他如此說道:我們竭盡全力地打扮,讓別人看到我們精心設計的一面。

坐在教室里,我們扮演乖巧的學生;坐在辦公室里,我們扮演盡職的職員;在父母家中,我們扮演孝順的兒女;和朋友吃飯時,我們則扮演傾心的知己。

為了理解這種不斷切換頻道的生活方式,戈夫曼則懷著小劑量的惡毒,將我們的視線引向高檔餐廳中。他真希望可以在後廚通向餐桌的路上,擺一架攝影機。看看無精打采、滿腹抱怨的服務員如何在進入客人視線的一剎那,突然挺直了肩膀,面露微笑的模樣。

在戀人之間,這種「表演轉換」也在默契地進行。想想看,為什麼一個姑娘獨處的時候無所不能,但在男朋友旁邊時,卻連一枚飲料瓶蓋都擰不開?在戈夫曼看來,傳統的男權文化鼓勵女性在一段情感關係中示弱。畢竟,我們很難想像,現實生活中會發生這樣的對話:女生一臉怒氣:「老娘怎麼TMD擰不開這個破瓶蓋!」男生則一臉嬌羞地不解:「怎麼會呢?人家幫你試試看!」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遵照社會規範,小心翼翼地搭建自己的形象。但硬幣的另一面則是:我們往往做的並不完美,像一個沒什麼演技的三流小明星,一不小心就整段垮掉。所以薛之謙說,如果女生「難過的太表面,像沒天賦的演員,觀眾一眼能看見」,男生也只能決定「該配合你演出的我就視而不見」。

戈夫曼試圖解釋我們那些失敗的演出。他將人類的自我呈現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給予(give),一種叫做流露(give off)。前者是我們精心的策劃,比如相親時,我們該聊什麼話題才算合適,怎樣詢問對方的家庭才不顯得唐突。後者則是我們無意的泄底,比如每一處細微的表情和眼神。

我們不難操縱自己的「給予」,因為這大多是語言符號;但卻很難掌控自己的「流露」,因為這大多是非語言符號

所以,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情感專家們建議相親者在第一次見面時,忽略掉故作的紳士或溫婉,專心觀察那些不易偽裝的細節:吃飯的姿勢、細微的動作、說話的語氣、遊離的眼神,甚至一句不經意的嘆息。弗洛伊德一定會對此深表同意:「任何人都無法保守他內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緊閉,但他的指尖卻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不過,這些建議在互聯網中,越來越像是過期的藥品一樣,毫無療效。互聯網的要義在於,它幫助我們隱藏起所有「流露」,所有的語氣、表情、眼神,只允許我們通過文字和照片交流。

你當然可以將自己打扮成你理想中的樣子,可以字斟句酌地雕刻一個完美的你,可以美圖秀秀一個…不是你的你,並且完全不用擔心馬上被人揭穿。畢竟,一個人在你的微博主頁逛一整天,也無法知道你有嚴重的狐臭。當然,同時,你也很難捉摸對方究竟是誰。《紐約客》雜誌的一幅漫畫精準地描述出網路的虛幻:你根本不知道,坐在那頭跟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條狗。

沒錯,互聯網的確允許我們輕易隱藏起真實的自我(true self),製造一個理想自我(ideal self)。但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一旦我們希望互聯網建立起來的關係被轉移到線下(比如說,在相親網站上尋找到自己的真愛),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到這種欺騙所帶來的成本(畢竟要共度一生)。所以,我們也就不得不在某些時候,暫時收起表演的慾望,在真實與虛偽的光譜之間,維持一個精妙的平衡。

2006年,美國傳播學者Nicole Ellison等人將研究的田野轉向了相親網站中的自我呈現。他們邀請349位網路相親者,一起聊聊我們如何身處其中,公平的表演、精妙的欺騙。

Ellison為相親者的欺騙尋找了三個有趣的戰術(tactics):

第一,受訪者往往並不會展現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自我」,而是展示一個可以實現的「未來自我」。例如,一位被訪者向Ellison坦白說:「我想讓別人認為,我是一個熱愛各種運動的人,但我實際上是一個死宅。所以呢,我其實是把我的夢想寫進了我的自我介紹中。」

在相親網站中,更有趣的「謊言」來自體重。一位女性坦白說:「我的確在體重上撒了謊,我並沒有那麼瘦。但是,自從我在相親網站遇到了意中人後,我每天都在健身,已經減了44磅。我真要感謝這個謊言。」

所以,謊報的體重與其說是一種欺騙,不如說是帶給自己的一種機遇,一個目標,一個在與意中人線下見面之前必須實現的諾言。

第二,受訪者認為,他們之所以會說一點謊話,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在註冊相親網站時,每個人都必須完成一份問卷,其中的題目包括年輕、身材、收入等等。這些答案對於他們能否找到意中人至關重要。

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舉個例子:很多相親網站都會設置一些搜索過濾功能,比如我想找哪個年齡段的男性呢?可供選擇的範圍有以下幾個:20-24歲;25-29歲;30-34歲;35-39歲…但是,如果我剛剛過了30歲生日,並且如實填寫,我就會被那些想要尋找25-29歲男性的姑娘們輕易過濾掉。所以,那些30、35、40歲的人經常會在回答年齡的時候偷偷少寫1-2歲。

有時候,謊言是相親網站中不得已的生存之道。Ellison在訪談中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答案。Ellison詢問受訪者:你為什麼將你的歲數少寫了2歲?受訪者說:

「我真的是一個誠實的人。為什麼我會在年齡上撒謊呢?如果我寫了真實年齡,對有些人就失去了吸引力。他們根本就不會搜索我這個年齡的群體,我們也就沒有機會見面…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其實都會在年齡上撒謊,所以我也不得不這麼做,這是一種社區的潛規則,如果我拒絕撒謊,說我自己今年44歲了,那麼,相親網站中的人可能會自動換算,認為我至少48歲。」

第三,受訪者有時候並沒有撒謊,只是對自己的認識不怎麼…客觀。Ellison稱其為「霧鏡效應」(Foggy Mirror)。一位受訪者的抱怨完美解釋了這種效應的意義:

「人們喜歡描述自己,但有時候卻沒那麼真實。他們並沒有撒謊,這就是他們眼中自己的樣子。比如,你看到一個重達900磅的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她還穿著彈力衣。天哪,我真希望也有這樣的自信,她好像有一面神奇的鏡子,能讓她覺得自己真的還不錯。」

有時候,人們在相親網站上並沒有說謊,只不過,他們對於自己的定位,和其他人的看法並不那麼一致。一個聲稱自己身材勻稱的姑娘,在多數人看來,其實是偏瘦的,但即便如此,她仍然覺得自己…其實挺勻稱的。

所以,Ellison的研究告誡我們,任何一個形容詞都是一項主觀判斷。這有點像小馬過河的故事,河水究竟是不是深,取決於你是松鼠,還是小鹿。

這項學術研究希望洞悉說謊背後的動機,而不是對網路自我呈現中的「說謊」進行任何價值判斷,畢竟,在某些時候,這並非有意為之;在另一些時候,這甚至就是人們在網路世界的生存之道。

更為諷刺的是,同樣在2006年,美國羅格斯大學學者Jennifer Gibbs等人在《傳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發表了另一篇網路相親的論文,他認為,四個與自我呈現相關的指標可以有效預測一個人的相親成功率。這四個指標分別是:程度、誠實、動機和效價。

你無需知道三個指標究竟是什麼意思,你只需要知道,與另外三個指標不同,「誠實」與相親成功率呈現出負相關性。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相親網站上越誠實,他的相親成功率就會越低

好心塞。

參考文獻

Goffman, E. (1978).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Harmondsworth.

Ellison, N., Heino, R., & Gibbs, J. (2006). Managing impressions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processes in the online dat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1(2), 415-441.

Gibbs, J. L., Ellison, N. B., & Heino, R. D. (2006). Self-presentation in online personals: The role of anticipated future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 and perceived success in Internet da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3(2), 152-177.


推薦閱讀:

你願意參加科學傳播培訓嗎?| 「知識分子」調查
貓哥說:融合新聞
品牌傳播的4P (1/5)
評《黑鏡·一千五百萬》
1、魔彈論(上):火星人入侵地球

TAG:傳播學 | 社會心理學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