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70408 解決習慣性防衛的方法

我在4日的反思中提到了習慣性防衛:當別人一但提出一個跟你不一樣的觀點,你的第一反應想的不是別人的意見是否合理,而多是反駁。好比你是一個老闆,在會上提出一個好的想法,這時你的員工突然站出來頂撞你的想法,你第一時間想的是沒面子,而不是他說的是否對。這是生活中普遍和普通的心理學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這個問題。它是阻礙我們成長和溝通的瓶頸之一。

今天溫習了成甲在聽道沙龍的知識管理分享演講,我重點總結了他解決習慣性防衛的方法。

1)察覺身體

成甲在參加一個小乘佛法沙龍時,偶然了解到一個概念「覺察」,就是通過發現自己的身體的變化來感知自己。這與「正念」應該是類似的含義。通過這個認知呢,成甲發現自己發生習慣性防衛的時候會雙肩收緊,有一種原始敵對的下意識行為。身體的防為當然是由心理上的防為而產生的。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永遠是先覺察,而不先改變。

2)放鬆聆聽

下次成甲再察覺到自己身邊上的變化,就潛意識去告訴自己在習慣性防衛。於是先讓自己的身體別緊張,放輕鬆,聆聽別人陳述他的觀點直到闡述完成,以便客觀了解別人的觀點是否有合理的一面。

3)降頻養成

成甲也會存在那怕意識到身體變化,還會進行習慣性防衛的問題,事後也非常懊惱自己。後來通過閱讀了習慣培養的誤區,修正了這個觀念。這誤區就是習慣靠毅力,靠堅持。其實習慣是個概率事件,比如以前防衛是1周5次,後來變成1周3次,直到越來越少。不斷降低的頻次就是在養成習慣。

4)反思總結

不斷降低犯錯的頻次,需要不斷的反思總結。為什麼這次能擺脫,那次沒有?當時是什麼環境?一年多後,成甲在其他人提出異議的時候,已經沒有身體反應了,只是在想:「OK,他的這個想法可能會有用,哪裡有用。」看起來很激烈的頂撞,他都能以柔和的方式接納下來--「你說的對!」多反思自己哪些因素沒想到?從別人觀點中得到了什麼?那些地方需要改進?

5)合作心法

自己克服習慣性防衛,那與他人合作時,怎麼不激起他人的習慣性防衛呢?成甲給了他應用的一個心法:「 讚美 + 我擔心!」以往「讚美+但是」的方式給人感覺更多是套路。人們都喜歡坦誠的人,可是過於直接的坦誠也不行,更容易激起習慣性防衛。比如家人式的批評等。成甲通過對心智模式理解,說明了這個心法。

心智模式大意是指:世界上的每一個事實都對應著一個正確的觀點。可是每個人的心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對這個事實對應的這個正確觀點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只能叫做假設。說白一點,你認為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實的世界,只是你想像的世界。越牛的人,他心智模式越高,他的假設越接近那個正確觀點所對應的事實。

以坦誠方式去合作的心法就是:當你承認自己的觀點,也只能是一個好一些的假設的時候,別人更容易願意接納。因為你們在探討一種可能性,而不是評價別人。區分假設和事實,化解了你與合作者之間的溝通問題。具體的方式就是:讚美 + 我擔心。舉個例子:「你這個方案花了這麼多心血,在XX方面做很出色。不過我擔心:在XX方面會產生XX問題,然後亮出看到的事實,解讀事實,是什麼想法得出這樣的結論。」

意義:

習慣性防衛幾乎每天都在你的生活中出現,改變這一點,你會發現接來你的生活中所有的方面都會發生改變。這個世界是概率性的世界,你永遠不知道因為你的習慣性防衛會喪失多少合作,因為別人對你的負面評價會喪失的多少機會,在另一個世界變化成什麼樣子。

旁註:

概率性世界,這裡重點拿出來再嘮叨一下,但不再拓展。近期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有發現類似方面的闡述,讓我倍感興趣與重視。這些文章有羅胖--《概率權》、《過往不戀》、《第一性原理》,李笑來財富自由專欄《你能準確預測股價嗎》,塔勒布的書《隨機漫步的傻瓜》《反脆弱》,查理芒格《窮查理寶典》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講到的「費馬--帕斯卡的系統」等,你也感興趣的話,不妨也看看吧。


推薦閱讀:

聊聊我們的分享會
你有那些值得一提並且願意分享的尬聊經歷?
不會分享的人註定是一個孤獨者
日本人手一本的手賬品牌,入了這坑就休想爬出來!哼~

TAG: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