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的幾個誤區(轉載)

1.母乳餵養的寶寶無需定時喂水

世界衛生組織在《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中,建議6個月以內的寶寶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就是除母乳之外,不餵給其他任何食物或飲料,甚至不喂水。母乳含有豐富的水分,可以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無需定時喂水。

中國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亦指出,「嬰兒6月齡內應純母乳餵養,無需給嬰兒添加水、果汁等液體和固體食物,以免減少嬰兒的母乳攝入,進而影響母親乳汁分泌」。

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也可以通過合理稀釋的配方奶獲得所需水分,一般也無需定時喂水。

當然,如果寶寶出汗較多,比如天氣炎熱、發燒或其他原因,餵給適量的水也是必要的。

2.母乳餵養的寶寶無需補充維生素D

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於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的定義中指出,「允許嬰兒服用滴劑和糖漿(維生素、礦物質和藥物)」。可見,補充維生素D與純母乳餵養並不矛盾,因堅持純母乳餵養而拒絕維生素D補充是錯誤的。

母乳含維生素D極少,所以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母乳餵養嬰兒自出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800IU(北方)或400-600IU(南方)。為何北方與南方有所不同呢?因為維生素D主要是在陽光照射下由皮膚合成,南方的光照普遍多於北方。

配方奶粉中添加一些維生素D,但其劑量不能完全滿足嬰兒需要,所以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也需要補充維生素D。補充多少呢?理論上,應先計算並扣除每日配方奶粉提供的維生素D,不足的部分再口服補充。但這未免過於繁瑣,故衛生部《兒童營養性疾病管理技術規範》建議,嬰兒(尤其是純母乳餵養兒)生後數天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與之類似,美國兒科學會《佝僂餐維生素D缺乏防治指南2008》,建議所有的嬰幼兒(包括母乳餵養)自出生後不久起每日至少補充400IU維生素D。

最常見的維生素D是魚肝油製劑,不但含有維生素D,還含有維生素A,故也稱為維生素AD。維生素A也是嬰兒所需重要維生素,與維生素D一起補充是較好的選擇。

3.嬰兒開始添加輔食 適宜時間是滿6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也就是說,嬰兒開始添加輔食適宜時間是滿6個月。過去國內建議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是誤區,應該糾正。

除月齡外,寶寶體重達到出生時2倍,24小時奶量達到800-1000毫升,也可以作為添加輔食的參考。考慮到寶寶發育的具體情況,少數寶寶添加輔食時間略有提前也是允許的,但是有些家庭從3個月開始就給寶寶吃果汁、米湯等,更有甚者,在寶寶出生後不久喂黃連水、黃芩水等,這都非常錯誤。果汁、米湯、水等營養價值遠不及母乳,過早添加會降低寶寶的營養攝入;黃連、黃芩等藥物還可能有副作用。

4.第1次輔食不應包括蛋黃

過去蛋黃多作為首選的輔食推薦,但蛋黃中鐵很難吸收,吸收率僅3%,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第1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過敏,是寶寶首選的輔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5.米粥不能代替嬰兒米粉

家庭自製米粥是一種不錯的食品,但不應作為最初的輔食,也不能代替嬰兒米粉。添加輔食的早期,應選用嬰兒米粉,不用米粥;後期也應以嬰兒米粉為主,僅輔以少量米粥。

嬰兒米粉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配方食品,專門為嬰兒設計,在大米的基礎上,根據嬰兒需要添加了鐵、鋅、鈣、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族、DHA等多種營養素,故營養價值更高,與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

購買嬰兒米粉時要注意選擇強化鐵的米粉,大部分米粉都是強化鐵的,但偶爾也有例外。嬰兒米粉既可以用水調配,也可以用奶調配(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6.嬰兒輔食市場魚龍混雜

寶寶店、育嬰店出售各種各樣做成奶豆形狀、小動物形狀,或帶有兒童圖案的小食品,但很多並不是嬰兒輔食。

嬰兒輔食類產品有專門的國家標準,主要有GB 10769—2010(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GB 10770—2010(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兩大類。購買時,一定要認準產品標準號,只有標有GB 10769—2010或GB 10770—2010的才是正宗輔助食品,否則不應用於嬰兒輔食。

購買嬰兒輔食時,不要購買加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的食品。有些嬰兒食品加了食鹽或白砂糖,要注意該食品的產品標準號,如果符合GB 10769—2010或GB 10769—2010就可以選購,如果不是這兩個標準,就不行。

此外,嬰兒不要食用蜂蜜水或糖水,盡量不喝果汁(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7.嬰兒輔食不能一味追求軟、爛、糊、汁狀

早期添加輔食時,必須是汁狀或糊狀,以適應寶寶的胃腸道。但隨著月齡的增長,應該逐漸過渡到較軟的固體(如煮蔬菜)、硬固體食物(如水果、餅乾等),這樣有助於鍛煉寶寶咀嚼能力、胃腸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堅持軟、爛、糊、汁,孩子吃起來固然省力,但卻會使寶寶咀嚼、消化能力發育落後,遲遲不能接受固體食物,並進而影響營養素攝齲我在諮詢中遇到不少這樣的情況,寶寶都2歲了,還只能吃米粥、果泥,而不能吃米飯、蘋果塊等純固體食物。

輔食添加不僅為了補充寶寶所需營養,還要訓練寶寶咀嚼、口手動作、消化吸收,促進其神經協調活動。這是很多家長容易忽視的。應根據月齡主動鍛煉寶寶吃更大塊(菜泥→碎菜,果泥→小果塊→大果塊,肉末→肉丸肉絲)、更硬(米糊→軟米飯→米飯)、更固體(蛋羹→煮雞蛋)的食物。

8.嬰兒進食不要全部由大人代勞

添加輔食不但要能補充營養,還應有助於嬰兒神經心理發育,所以在添加過程中應注意食物質地和培養兒童進食技能,如用勺、杯進食可促進口腔動作協調,學習吞咽;從泥糊狀食物過渡到碎末狀食物可幫助學習咀嚼,並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嬰兒進食興趣,又有利於促進手眼協調和培養兒童獨立進食能力(衛生部《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因此,10個月-12個月嬰兒可以培養自己用勺進食。(衛生部《母嬰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

為了促進嬰兒神經心理發育,輔食還應注重讓寶寶嘗各種味道,聞各種氣味,看各種顏色,聽不同聲音,手眼協調使用工具,精細動作訓練本體感覺等。進食帶來的喜怒哀樂、滿足感、反抗等對寶寶都是難得的體驗。

9.烹制輔食不要加鹽、加糖但可適當放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烹制嬰兒輔食時不要加鹽,不加調味品,少放糖。這是因為鹽、調味品和糖幾乎不能為寶寶提供營養成分,還破壞寶寶稚嫩的味覺。但植物油例外,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亞麻油、核桃油等植物油能為寶寶提供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因此,烹制輔食時應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約5-10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6-12月齡嬰兒平衡膳食寶塔」)

10.嬰兒吃水果應該限量

很多家長誤以為水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加之寶寶愛吃酸甜可口的水果,所以每天給寶寶吃很多水果,又吃香蕉又吃蘋果。其實,寶寶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水果,而且寶寶胃容量十分有限,吃較多水果勢必影響其他食物攝入,得不償失。我諮詢過多例因水果吃太多而影響體重增長的孩子。

滿1周歲時,每天蔬菜、水果各25-50克即可,不到周歲宜更少一些。50克(1兩)是啥概念?大約是一根香蕉的1/3,一個大蘋果的1/5。


推薦閱讀:

寶寶飲食過渡期的輔食信號,你看懂了嗎?
如果早看到這2個補鈣的真相,我大概可以省1千塊!
【90種手指食物,一篇教你全搞定!】
【營養輔食】玉米蛋羹,緩解便秘,呵護寶寶腸胃
「進口嘻米哆輔食」寶寶加輔食,是一項技術活兒

TAG:嬰兒輔食 | 母嬰 | 育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