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是如何教我們成為一名合格女人的

在人教版第五冊(下)的《威尼斯的小艇》這一文里,有這樣一段話:

商人夾了大包的貨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婦女在小艇里高聲談笑。許多孩子由保姆伴著,坐著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的空氣。莊嚴的老人帶了全家,夾著《聖經》,坐著小艇上教堂去做禱告。

網上各路教學設計大多是如此解釋的——

這一段寫出了「男女老少」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小艇

網路上的課件截

何處有「男」?

顯然,很多教案設計者將「商人」作為了「男性」,從中我們可以體會一二:「商人是男性」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鑒於網上教案設計質量參差不齊,或許大多也並非在職教師所寫,遑論如此執行所將帶來的結果。

但是,不得不憂思,我們(或者帶領孩子)若如此去解讀課本,長期以往,潛移默化,刻板印象在所難免。(由於該問是由英文譯作,原作者馬克*土溫如何寫,我在網上暫時查不到,如果有人知道,感謝告知。這裡還牽扯到譯作者這一環節。)

——————————————————————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上半年,我大致瀏覽了一遍初中語文課本後的感覺:充滿了性別刻板印象。

我的理論角度就是女性主義(Feminism)。女性主義發家於心理學,後受批判主義影響。關於前後三波女性主義的發展,就不在此贅述。如今,女性主義的理論越來越難以統一,如同其他「主義」一般正在被解構。

但總體而言,基本不變的是:

女性主義將帶有女性氣質的人(包括帶有女性氣質的男人)視為這個社會的服從著和被壓迫者(the subordinate and oppresed),即沒有權力的人,他們被男性氣質所統治與控制

ps: 國外對課本性別意識的探討,主要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國內則較晚些,約於20世紀中期零零散散開始。

——————————————————————

一、 女性角色的單調與缺失

課本中男性角色遠多於女性角色。從社會角色而言,男性所扮演的多於女性。且,相較於男性,女性多囿於家庭角色。其中,母親角色所佔比重最大。

你有可能說:這是因為對女性的尊敬嘛。中國尊敬母親最能體現對女性的尊敬了。而且,編者可能也有意為了表達主題母愛,而特別選取有關母親的文章。

但是,我們有多種方式對女性表示尊敬,或者說對可以對不同角色的女性表示尊重

再者,學者Rifkin說:

問題不在於將女性描寫成母親角色,問題在於對於女性的描述只囿於母親。

這樣可能導致我們對女性角色的多樣性產生誤解,也不利於我們發展自我潛力。

在初中課本中,女性在商業經濟領域是隱匿的。在其它傳統男性領域,如政治領域,男性與女性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層級上,都有極度的不平衡。

其中,占女性社會職業最大比例的是教師。但是,即使如此,也沒有男性教師在初中課本中所佔的數量多(女性為4人,男性為6人)。需要說明的是,教師這一職業,在很多情況下被視為是女性母性關愛的衍生。因此,就此而言,女性在這一角色上依舊沒有突破「女主內」的傳統刻板印象。這樣的印象,也導致男性願意發展該職業的人數減少(先不論在教育行業現實中,男性權威者多於女性)。

————————————————————

二、 對跳脫出性別刻板印象角色的描寫

課本中對於跳出性別刻板印象的角色並不多。對於傳統性別印象的鑒別,我採用了社會學家Macionis and Plummer 在《Sociology》中的表格。

女性:服從的、以來的、不聰明和沒有能力的、感性的、易接受的、直覺性的、柔弱的、膽小的、易滿足的、被動的、容易合作的、敏感的、性對象、因外表而有魅力。

男性:統治的、獨立的、聰明的和有能力的,理性的、堅決的、分析型的、強壯的、勇敢的、有野心的、活躍的、愛競爭的、不敏感的、性侵犯的、因為成功而又魅力的。

雖然,這個是西方文化下所孕育的性別刻板印象,但是對比後發現,也基本適用於中國文化。

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少數幾處,女性似乎跳脫出刻板印象,但最終這些女性沒能「真正意義」上「解放」。

例如描寫花木蘭的勇敢,即使她是一位女戰士,驍勇善戰,但最終還是「對鏡貼花黃」,為嫁郎做準備。這似乎在說,女性可以勇敢,但是女性依靠男性才是符合社會期盼,與最終歸路

再者,在《心聲》一課中,程老師是一個「模樣有點像男孩子」的女老師:「她的說話、手勢、走路,也都有那麼一股斬釘截鐵的勁兒,一看就知道是個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的人。」這樣一位具有「男性特質」老師,被塑造為不顧學生心聲,「操控學生」為自己謀取利益。有意思是的是,本文的作者是女性。

課文中有一些男性跳脫出刻板印象。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在《蒲柳人家》小男孩穿得顏色鮮艷被人嘲諷說「像女孩」。這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會用「你怎麼像個女孩一樣哭哭啼啼」來羞辱男性。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用「女性氣質」羞辱男性的用法,本身印證了性別刻板印象,男性不應該有女性氣質。另可以感覺到,至少於男性看來,女性氣質位居於男性氣質之下

在這些男性跳脫出女性的角色之中,四分之三為男孩子。學者O』Neil曾通過研究發現,男人認為具有女性氣質的男性是不成熟的,小孩子氣的,不能稱為「男人」

必須承認的是,同樣是跳脫出性別刻板印象,相較於具有女性氣質的男性,人們會更加「善良大度地」對待具有男性氣質的女性。這從我們對TA們的社會稱呼可見一斑(「女漢子」和「娘娘腔」)。這可能是因為,傳統男性氣質本身被認為是正面的。這也可以反過來說明女性氣質的被壓迫地位。

——————————————————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的分析,對於直接的言語描寫咱先不做討論。例如《散步》中:「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取決於我」。這裡充斥著家庭「地理位置」與「家庭地位」的不經意的隱喻。

——————————————————

或許有人會說,課本是編者所編,選什麼課文想必也都是符合學生成長心理,有理有據地選定的。語文課本具有其特殊性,所選取的文章均已為作家名作,文章只是反應了作者的觀點,而大部分作家卻是男性。這只是幫助我進一步說明了,課本反應的是男性視角的世界。

課本雖如此,但是教師卻並非不能進行創造性和反思性。課堂歸根結底是動態的,是多向對話。

課本可以是標準,也可能是為撬動更多知識和智慧的基石。

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對於性別平等的訴求,不在於是我吃一碗飯,你也要吃一碗飯。這是一個極其個體又需要有共識的主題

是我們在探求更多可能性時,減少自我困惑,讓別人減少對自己的羈絆,例如不再在意或不再出現「我/你/TA是女性(男性),不應該這樣」的話語。

?

另,點擊原文閱讀可至:

春晚小品《真情永駐》告訴我們做一個合格的女人

————————————

歡迎添加:小咩的生活牧場

微信:xiaomielife

愛奔跑著吃草的羊駝。

長按二維碼關注


推薦閱讀:

真的,你們不要再黑女權了!
【記錄】個人每年的「我需要女權主義」
日子還是這麼過

TAG:教育 | 女性主義 | 女權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