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有病?沒關係我也有病
不少人在聽說我做了兩年心理諮詢後都會很好奇,問我「療效怎樣」、「真的覺得有用嗎」,並找我推薦諮詢機構或者心理學方面的書。一般我會建議可以先找所在城市的心理小組試試,如果覺得適應再決定要不要去開展長期的諮詢,這個過程需要花錢,沒錯。不過現在的精神類藥物貌似也很貴,還有我並不是很推薦吃藥,重度抑鬱另說。另外就是,會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來完成這項工作,如果真的想要心理諮詢對自己起到根本上的幫助的話。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克服各種障礙,比如選擇的諮詢師可能並不合適,以及來自其他人的誤解等等,我後面慢慢來說。
我當初決定去做諮詢依然延續了我一貫的快速決策作風,想到「也許我可以試試心理諮詢」,然後馬上就去找人問(我問的是知乎的李松蔚),很快得到了回復,自己又去對比、預約,接觸過的唯一一個諮詢師一直做到最後。過程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順利的,當然這更多是我的內因在起作用,我基本上是一個不太容易糾結的人,決定了的事情很少後悔。但是決定去諮詢前的那陣子,因為一些事情糾結得厲害,行動力幾近癱瘓,這說明心理壓力已經大到把我擊垮的地步了,如卡倫·霍妮書中寫到的,「眼下的衝突不過是早就在內心裡摩擦著的炸藥的最終爆炸」。於是用求生般的殘存意志去開展自救,並最終把自己救過來了。
現在就來說說人們常見的幾個疑慮。據我所知有不少人都停在了嘗試的第一步,他們所擔憂的無非幾個問題:
「我還沒到精神有問題要去找心理醫生的地步吧。」
「別人會怎麼看我,會不會認為我有病?」
「算了,我還是看看雞湯算了,那個誰寫的就挺好的。」
類似的擔心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現在慢慢地開始淡化了,心理諮詢從根子上應該算是舶來品,我們東方還有禪師呢。這說明人人都有心結需要紓解的時候,畢竟人生在世,吃五穀雜糧就會生病,跟人相處就不會時時順意。相對來說健康一些的人會表現得生機勃勃,對愛恨、喜怒表現起來基本沒有困難,也不缺乏主動控制的能力。不那麼健康的人呢,就時常會有「卡住」的感覺,內心感受卡住,思維卡住,行動力卡住,這樣的時候,你差不多就可以試著藉助心理學的幫助,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這樣了。
說到這裡我想反對一下佔比還比較大的一種聲音,就是「抑鬱症是病啊,要當成病來治」,這種聲音在各種悲劇性的社會新聞底下最多,一些人有抑鬱癥狀,失控了,釀成了讓傷心的後果,不少有著半吊子心理知識的人就憤怒呼籲「要關愛抑鬱症」,他們會指出當事人身邊的那些人太大意,太不把抑鬱當回事,沒有把當事人當成一個「有病的人」來看待。
怎麼說呢,抑鬱症是病,但抑鬱不是病。而且,理論上來說人人都會遭遇抑鬱的階段。在從前,這些人可能統統會被當作「精神病」,對待他們的方法就是關起來、吃藥,或者讓他們結婚生孩子,因為「結了婚就好了」。其實他們不過是心靈比較敏感一些,在大家整體都比較麻木的環境里,受到一些變故的衝擊,內心暫時承受不住,顯得不那麼「正常」而已。現在把所有抑鬱都病理化的傾向就跟這種情況有些類似,隨著抑鬱的常態化,「抑鬱症」這個名詞被普及開來,不少人會形成這樣一種認識,符合某些狀況的人是得了抑鬱症,抑鬱症就得吃藥治療,並且大家一定不能把這個人當作常人來要求,這樣我覺得是不太科學的。抑鬱時的人仍然是正常人,人格有病的人也可以活得風生水起,甚至比大多數人要「成功」,而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幸福、自由、快樂,我們就得學一學怎樣紓解抑鬱,跟抑鬱過招。
還有人會問「為什麼世界上會有抑鬱症啊,真討厭。」我依然還是那句話,「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抑鬱」,在我看來,抑鬱並非是一件壞事,眾多自以為活得健康的人只不過是缺乏內觀的能力,不斷地把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合理化,不會多去想想「為什麼」而已。抑鬱是一種信號,暴露出自己內心經驗和表達的斷裂,真實的自我與被塑造出的「假自我」之間的分歧。越是那些說理說得振振有詞的人,他在內心可能並不一定對他所說的篤信不疑,很多時候要靠態度的咄咄逼人來掩飾這種「不信」。我們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人們總在經歷著不斷的打破和重塑,這本來就會令人茫然無依,總的來說悲觀底色的人要比另一部分人容易抑鬱一些,但我認為並不存在完全不會抑鬱的人。
好了,解釋完了前期的心理障礙,現在有人終於決定也去試試心理諮詢了,這就涉及到幾個問題:
「我要到哪裡去找合適的諮詢機構呢?」
「聽說現在心理諮詢師從業素質參差不齊,碰到不行的怎麼辦?我怎麼知道他行還是不行?」
「確定能治好我嗎?治不好怎麼辦?」
李松蔚推薦給我的是「簡單心理」,但我最後是在「壹心理」上選到了合適的諮詢師。巧的是這個諮詢師是中文系出身,跟我同一專業。所以有時候跟她聊起文學來毫無障礙,喜歡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通往內心的一條重要途徑,她也不斷地在跟我強調:「一定要有作品」,我慢慢發現「自己本來就應該寫作」這一事實跟她不無關係,不知道換了別的諮詢師會如何,總之在這兩年的諮詢關係里我受益良多。
「簡單心理」和「壹心理」相對是被人熟知的兩個心理諮詢平台了,現在還有很多途徑去了解這一塊的東西,知乎上心理諮詢師比較扎堆,有不少都就某一個主題寫過小書,也有很多優質回答,需要了解的不妨自己搜搜看,自己對比。然後就是目前很紅的一些心理學公眾號,比如KY(know yourself)上有發過國內心理諮詢機構的名單,需要提一下的是不少心理學網站和公號運營方面是割裂的,在他們的頁面上也能看到很多特別不嚴謹的毒雞湯,這個需要自己甄別,一般不影響具體的諮詢活動。一、二線城市找心理諮詢會容易一些,小城市這方面還沒有跟上來,但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想辦法,比如在線諮詢等等,我了解的不多就先不說了。
至於諮詢師是不是適合自己,需要自己去判斷,不一定要看他的級別和資質,現在拿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的太多了,但是否真正具有相應的能力不好說。在諮詢過程中如果有疑惑盡量找專業的人問一問,《Dr.倫太郎》裡面,有學生問日野醫生,如果在諮詢過程中發生移情怎麼辦,他回答說移情並不是被絕對禁止的,這一塊的尺度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去把握。我不知道這個說法真正的諮詢師們會怎麼看,不過曾看到過有一篇聲稱是心理諮詢師的人寫的文章,說自己跟病人發展了很多段情感關係,這個完全是不夠職業的表現。
看諮詢師是否適合自己應該還要看看是否能順利跟自己共情,心理諮詢師也是普通人,他可能見的人比較多,了解人的種類也比較多,不過也會有自己的盲點,也許他就是沒有辦法理解你說的,這種情況下諮詢就很難順利,然後他也會比較苦惱,一般每個諮詢師都會有自己的督導師,他會把困惑跟督導講,根據實際情況建議你是換一個諮詢師或者是用別的方法來解決。
諮詢師本人接受的教育也會決定他的諮詢風格,我不清楚現在國內諮詢師級別考試通行的教材是哪些,心理學是一門關於人的科學,它建立在人性的某些共通點上,不過具體的心理研究方法是隨著時代不斷進化的,經典的弗洛伊德、榮格、克爾凱郭爾在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都有著開創性意義,他們的方法到現在也依然還在沿用,現在一般來說心理諮詢都是用的現代的精神分析法。不過我覺得一個好的諮詢師至少不應該是教條的,他應該足夠細緻、耐心地去了解每個個體的情況,再對比他所生活的環境,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幫助他客觀地認識自己。
到這裡我該說說人們對心理諮詢幾個常見的誤會了,在長時間的諮詢過程中,碰到人們的各種態度都不足為怪。首先是一種,以為諮詢就是花錢找人聊天,這種工作善打嘴炮的人就能勝任。
我決定去諮詢的時候孩子他爹就說過,找別人還不如找我。我怎麼說呢,只好苦笑一下。他本身是「潲水桶」體質(褒義,褒義哈),經常被人拉住倒苦水,包括不少曾經的女同學,咳咳~然後他就以為他也能解決我的問題,並苦惱為什麼我不跟他說。我的內心OS:那我非氣死不可……
的確,親近的人很難有個客觀、抽離的視角這是其一,而且因為每個人之間的差別,決定了他們會持有各種不同的立場和想法,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他自己的事情,另一個人最多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習慣給出反應,遇上三觀不合的,心裡腹誹算好的,沒打起來算不錯了。誤以為只要傾訴出來自己就會好也不對,在諮詢師眼裡,你並不只是一個需要傾訴的人,你身上出現的癥狀,不開心、焦慮、頭痛心煩都是某種心理癥結的外化,心理學就是要通過望聞問切,去透視內部的問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諮詢者由於本身的無意識,會表現出很多慣性的抵抗,比如他擔心諮詢師對自己的看法,會不由自主地只選取某一部分的事實來說,又或者要試探對方的態度,故意找奇突的細節來講訴。如果是普通人,這種時候要麼會被講訴者帶進坑裡,要麼會覺得「裝吧你就」。但諮詢師是要通過這些表象,發掘出核心的問題源,再想辦法帶領諮詢者去認識到真相。
還有一個廣泛的誤解就是,以為心理諮詢會讓人情緒穩定,平靜喜樂,四大皆空……所以當有的人在諮詢過後反而更加暴躁易怒,人們就會覺得「是不是遇到了假的心理諮詢」,進而覺得心理諮詢也不過就是騙錢而已。
拿我自己的體驗來說,做諮詢的兩年間平靜喜樂的時候真的不多,那50分鐘幾乎沒有一次不哭的,而且隨著壓抑著的憤怒、攻擊性被調動出來,我常常還會大發脾氣。諮詢師也並不一定就是始終跟你共情,對你溫柔對待,有的時候諮詢師幫我總結我的感受,我這邊聽著點頭如搗蒜:沒錯沒錯就是這樣的!好開心啊終於有人懂了!更多的時候,我被她問到張口結舌,沉默不語,大腦一片空白,只反覆轟鳴:啊?原來是這樣?哦!居然是這樣!我得好好想想。就這樣一次一次的逼到退無可退,我下意識的防禦手段全部失效,真實的那個自我一點點浮現出來,慢慢地我就喜歡上了這個真自我,她並不理想,跟自己曾經以為「再努力一點就能夠到」的那個形象不一樣,但是跟我現在的這個自己如今再也不背道而馳了。
對,背道而馳,所有不快樂的人是不是都會有這種感覺?你明明想要做一件事,但就是怎麼也做不到,你以為是因為運氣、拖延症、始終阻礙著你的那些別人,其實真相是,拉住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心理諮詢的意義就在於此,儘可能地讓你的分散的人格得以整合,使他們不再互相牽扯,互相抵消,不再一直進行傷人的內耗,從而形成屬於你自己的合力,讓你有力量去追求幸福,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最後說說我看過的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讀物,現在通俗心理學類出版物名目實在繁多,粗粗上亞馬遜翻了一下,不少成功學、情感雞湯都打著「實用心理學」的幌子賣的很好,這些我是極其不推薦的。被吵得很熱的那套《少有人走的路》我看了,印象不是特別深刻,個人覺得略淺顯了一些,作為入門讀物,讓人產生自我分析的興趣是可以的,但至於有些說法稱「看了這套書這輩子就夠了」,誇張成這樣就需要警惕,還有一個辨識條件是,太多名人推薦的書一般就不怎麼樣。
國內的我看得比較多,武志紅的書幾乎全部都有看,他是比較本土化的一個諮詢師,現在人們對原生家庭的追溯興趣,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他而起。他的公號文章質量嚴重不一致,應該不是他本人運營的,可以選擇性的看。新作《巨嬰國》也看了,有不少閃光點,他的自由獨立主張也很好,不過文章內容重複的很多,對於老讀者來說,能看到他自省、進步的一個過程。
除武老師之外,訂閱的心理賬號團體有「初心心理」、「簡單心理」、「KY「,個人的有」叢非從「、 「李松蔚」, 「幸福課」(陳海賢老師個人號),各有特色,有時間的可以都翻一翻。
知乎上的心理學類電子書也有很多不錯的,比如《假性親密關係》、《越親密、越傷害》、《一小時之外》等等,作為補充閱讀。
而如果只推薦一部,那毫無疑問就是卡倫·霍妮的《我們內心的衝突》。她的主要著作目前有四本,「衝突」是其中最成熟的一部,作為一部學術著作算是比較好讀的,這是我目前看到的對人們的問題解釋得最令人信服的一本書。卡倫·霍妮師從弗洛伊德,但又根據我們這個過渡時代所生出來新的問題,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理論系統,對弗洛伊德所解釋不到的地方做了全面的補充。在她的書里,人的基本人格衝突類型有三種,屈從型,控制型和迴避型,如三原色調和出不同特徵的人。每個人身上必然有一種衝突佔主導,當發展到阻礙人對幸福的追求時就已趨病態。
毫無疑問我就是迴避型人,我傾向於自我孤立,把我捲入複雜的人際關係我會瘋。我媽是屈從型,我爸是已經具有虐待狂特徵的控制型……
但是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非常平靜,很多問題自己已經慢慢找到了答案,在這本書里又極為系統地得到了印證。從理論延伸開去,那是一個個痛徹心扉的故事,一次次的醍醐灌頂的頓悟,我盡量在新的長篇裡面客觀細緻地寫下來,給每個讀到的人一點點有用的陪伴。
面對泥沙俱下的生活,不逃避,迎上去。
電梯直達「30歲一個坎」:30歲一個坎(連載中,每日兩更) - 犀牛故事
推薦閱讀:
※你願意緩慢的改變嗎?
※朱建軍:投射和移情到底什麼關係
※老是懷疑自己有病?該怎麼辦?——看看這個案例
※我們是被時代塑造的標準病人
※《至愛梵高》觀後感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