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為什麼從信貸本質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業務?
據媒體報道,分期樂最近宣布升級為樂信集團。集團旗下包括由校園分期品牌轉型為年輕人消費金融品牌的分期樂、針對普惠人群的消費金融品牌提錢樂、針對互聯網理財人群的子品牌桔子理財,以及資產管理開放平台鼎盛資產。更早些時候,則是趣分期更名為「趣店」集團,並公開對外宣稱放棄校園金融業務。至此,開創校園分期的兩大龍頭,都退出或者弱化了校園分期業務。
從2014年開始興起的校園分期業務,曾被認為是信用卡退出大學生市場後一個巨大藍海市場的創新服務。但在快速發展2年後,就不斷出現大學生騙貸、或借貸後無力還貸跳樓的事件,監管政策隨之收緊,銀監會提出對校園貸整治要「停、移、整、教、引」,上海、重慶、深圳、廣州等多地也通過互聯網協會發文要求對校園貸進行規範整治。從創業藍海到各大校園分期平台紛紛轉型,究竟是一時的輿論、政策風險還是業務模式本身存在缺陷?
校園分期業務模式看起來挺美。在趣分期、分期樂進入市場前,這是一個龐大、空白的市場,每年幾百萬新入學的大學生,沒有金融機構能為他們的金融消費需求提供服務。而隨著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物質條件豐富,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都很旺盛,但又處於經濟不獨立的階段。其次,從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分期業務因為單筆額度小,決定了用戶對其價格不敏感,可以收很高利息(提高10%的利率可能只是多一兩百元的利息費用,對單個用戶影響不大,但上規模後則很可觀),但大學生人群又很集中,可以批量開發業務,推廣成本、渠道成本低。最後,從風控的角度,碰到問題可以找家長,不怕壞賬催不回來,風險很低。知乎上有人總結了做大學生群體生意的特點:「人傻,錢多,好推廣,慾望大,好收拾。」高收益、低風險,無怪乎那麼多機構一頭扎進校園分期業務里。
但真的是高收益、低風險嗎?一筆信貸業務能不能做,本質來看主要衡量兩個因素: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還款意願一般根據過往信用歷史評估,其邏輯是,過往有貸款記錄又還款情況良好的,可以初步推斷這個人信用比較良好,在沒太變化的前提下,違約概率較低。大學生群體基本沒有信用歷史,無法從徵信情況評估信用情況。但從曾經助學貸款的壞賬率很高可以看出,大學生群體不懂得珍惜自己信用的情況很普遍。於是校園分期業務在設計過程中只能採取各種手段增加大學生的違約成本,通過加大違約成本提高還款意願,比如從同學、大學輔導員、父母等關係鏈入手進行電話催收,乃至於發展到裸照這種極端手段。還款能力方面,大學生群體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生活費。但校園分期的授信,並沒有考慮根據不同學生的生活費水平、實際支出和其他負債情況進行區分,而是依據信息完善程度給予一個初始額度,再根據消費和還款情況進行提升。這背後其實已經假定了父母會替大學生還債,而小額的消費對於正常成年人來說問題不大。但這個假定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逆選擇的問題,家境富裕的大學生往往生活費充足,不需要通過校園分期進行提前收費,而需要校園分期的學生往往家境並不富裕;另外一個是多頭借貸的問題,當學生控制不住慾望多處舉債時,其負債的壓力不但會壓垮學生也可能遠超父母能承擔的範圍,而在目前各大平台徵信數據未打通的情況下,多頭借貸的情況沒有風控手段能控制。
所以從信貸產品的設計原理來看,校園分期業務無法通過有效的風控手段篩選出符合要求的借款人,給予合適的授信額度。最後只能通過催收手段彌補前端客戶准入審核不足的方式,這樣必然導致風險某一時間段的集中爆發、暴力催收和行業負面的輿論。還有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採取校園代理、中介等推廣方式又進一步助推了欺詐的盛行。馬雲最近在阿里雲棲大會演講上說,」讓每一個人只要你用到錢、你想要錢都能得到錢,你得到的是足夠的錢而不是很多的錢,也不是永遠得不到錢。」一個好的金融產品,應該是讓「合適」的人拿到「合適」的錢。反之,讓不合適的人拿到更多的錢,可以稱之為「壞」的金融產品。因為讓人通過金融槓桿掌握超過其能力的錢,總是導致災難,去年的股市配資如是,今年上半年首付貸如是,最近借貸寶爆出來的裸條、賺利差模式如是。
推薦閱讀:
※花生投測評:3000字深扒「頂級資本護航」背景
※2017年P2P進入洗牌年 資金存管將首當其衝
※P2P行業如何平穩度過轉型期
※新人了解P2P網貸的二點小技巧
※低槓桿的互聯網小貸牌照,為什麼依然被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