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黑膠唱片和CD唱片的比較

關於黑膠唱片和CD唱片的比較一、LP與CD的比較問題 這個問題,是發燒界永恆的話題。CD和LP的愛好者也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爭辯。 我的觀點是,無所謂好不好,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只有喜歡不喜歡,是不可比較的。 我本身自己就收集了幾千張CD,對於我來說,CD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唱片,CD是Compact Disk的縮寫,有占空間小的碟的含義。一張縮小了,可一隻手指穿著放進機器的碟,便攜性是LP無法比擬的,但也由此我觀感里產生了它是玩具多於唱片的感覺,正如把一堆MP3都COPY進一張碟里,你說它就可成為唱片了么?LP我們叫黑膠唱片,有些權威有些忌諱「黑」字,於是說這是不正規的說法。在下卻覺得這個叫法很直觀,很利於人們重新認識這一事物,很喜歡這個叫法,以下都用這個叫法。LP就是Long Play的縮寫,有人解作密紋唱片,EP就是Extended play record,通常是45轉/分鐘的密紋唱片。外觀而言,黑膠唱片又比CD有更有欣賞性,一張封面設計優良的黑膠唱片,往往本身就是一張吸引感官的藝術品,一幅畫卷。1、為什麼CD會取代黑膠而成為市場的主流呢?是因為它的音質勝於黑膠么?CD採用二進位數字式01的記錄方式,決定了其記錄的內容與模擬錄音的母帶有了本質性的差異。與母帶相比,任何一段錄音的信息量缺失都是必然的。就如一個模特與她的畫像,就算畫功如何之真切,也只是像真,並不是同一事物。 而黑膠基本採用模擬的記錄形式,與模擬錄音母帶所記錄的內容是一致的,差別在於轉錄過程中的母帶與器材傳輸的損耗。就如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內擺同一個姿勢一樣,是真實的重現。 CD取代黑膠是在於商業社會買賣的規律。生產CD所需的成本估計就是塑料那幾分錢,而運輸占體積小,隨便賣幾十元,唱花了碟也不會跳線,利潤的驚人和消費者的接受性和可負擔性都是顯而易見的。黑膠大批量生產光壓銅模就已經有每張碟幾元的成本了,還沒計算聚乙烯原材料的成本,運輸又重又佔地方,保存不好又容易損耗跳線,也賣幾十元的話,恐怕賺頭不大且消費者購買意欲不高。相比之下,黑膠必然在主流市場上被CD取代。 音質上,CD噪音小,信噪比大,也就是黑膠所謂的「爆豆聲」在CD上是絕跡的。 而其他方面,我不願比較。原因只有一個,CD因為不是原聲,於是錄音可經過音質的處理、隨意放大減小甚至修改;黑膠是原聲,經過剪接和信噪比調較,甚至早期立體聲頭版和一些母帶直錄,只剪接,不作其他修改,錄音的效果是如何,黑膠就很忠實地記錄下來。如果有人要用所謂同一個錄音的CD和黑膠來比較,那或者應用一個比喻:這是一個整容美女和一個原裝女人的較量,你喜歡哪個?釋隨尊便了。2、黑膠和CD保存的比較 CD在製作上,塑料上鍍上鋁或其他金屬,通常在2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金屬膜在光的作用下開始氧化直至徹底穿孔報廢。 黑膠保存上,只要不受熱受壓,豎立放置,又不播放的話,基本無任何損耗。不怕光不怕水,隨手拿出一張黑膠唱片都有可能比你我老。 3、音樂發燒的路途上,我覺得應該怎麼取捨?(有關翻版黑膠) 或者應該先從收集的難易程度上做文章,CD基本上每張都是大量發行,甚至還有翻版,只要給得起錢,我相信沒什麼碟是弄不到的。LP剛好相反,首先每一個版都有量的限制,翻版難度極大(我見過的翻版只有許冠傑的鬼馬雙星,當然,中國國內出版的任何境外作品,包括港台歌手、古典音樂,如不是國內的演奏,則基本都是翻版了。這種翻版音質極差,基本上是用錄音帶來翻錄的,所用的壓模是鐵模,做工粗糙,毫無收藏價值。),而且經過年月的洗刷,碟本身不斷的損耗,幾十年後,完好的唱片已經越來越少了,「有錢不是萬能」這話用在LP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最缺乏表現力的音樂製品可能是磁帶了=》接著順手拿得到的就是MP3了=》稍微難點就是CD了=》LP又是更大一步,一條更少人走的路,愛音樂的你可能要孤芳自賞了=》母帶直錄式的開盤帶REEL TO REEL,嘿嘿,這個東西會要命的,除非富可敵國吧。=》去聽現場的演繹(遺憾的是,已逝世的名字再不會出現在舞台上了。)

二、LP唱片的版本問題

1、頭版、母帶直錄是怎麼回事?

頭版的LP,基本上都是由開盤母帶,通過製作直錄成黑膠母盤,再壓膜批量生產而成。而發燒黑膠的母帶直錄通常是發燒廠用母帶播放,直接刻盤而成,相當於黑膠母盤。立體聲的頭版相對器材是有重現意義的,立體聲唱片出現在1958年左右。

而再版的LP,一般是採用已經壓過膜的黑膠母盤再壓膜,於是信息量應有損耗。

2、頭版一定就好么?

誠然,在信息量的記錄上,頭版一定是最優秀的,而且有確認標記,非常容易分辨。但是,有些公司採用新技術的改良,在頭版以後的版本里,信噪比增加了,少了「爆豆聲」,在欣賞上,或者你會覺得更悅耳。有些非頭版的版本,可能採用母帶的再次直刻黑膠母盤,這樣製作出來黑膠應和頭版記錄的信息量相同,只不過缺少明顯標記,不容易分辨。如又經過降噪處理,可能音質上更盡善盡美了。這樣的再次直刻版本黑膠,在RCA、PHILIPS、CBS等公司都曾經發行,所以有些被以為4版5版的唱片,可能在它們的舞台——唱機上的表現完全不遜於頭版的,但價格卻低了很多。

於是,商品的性價比上就有了下一個問題的比對了。

3、頭版就一定能獲得最完整的效果么?

「寶劍贈壯士,姿粉贈佳人。」頭版最好的錄音當然最好是有最強大的設備支持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器,很難說你的頭版唱片的所有細節、所有風姿都能一一展現。如果是普通的機器設備,有可能頭版和2、3版出來的效果也差不多,甚至別人用好機器播再版的效果來得比你播放的頭版更好。所以,在追求音樂享受的同時,應該考慮一下投資在品質還是投資在數量上。還應該考慮的就是,軟體和硬體的平衡,因為貴一個級數的硬體設備,效果通常只比低的好一點點。

這一點點是多少?你我都說不清楚,只能憑耳朵收貨。

4、不同產地的壓片是怎麼回事?

這是開盤母帶分別錄製了黑膠母盤之後,黑膠母盤拿到各地分廠進行壓膜批量生產而產生的。這樣的做法,只節省了生產的成本,音質的高低上應沒有分野。如果有人說哪裡的壓片肯定就是最好的,肯定是在騙你。

但是,有特殊情況,就是有些是採用開盤母帶帶到當地再製作黑膠母盤,再進行壓片量產。這樣就因為播放開盤母帶的設備不同,而造成兩地生產同一錄音唱片的音質有所分別了。如果,你超級發燒又超級有空,的確可以追尋當地的設備環境而進行兩地產品的比對,應該超級有意思。剛在HIFI168看到一些中唱版的古典,暈倒!

5、DG的大荷花和紅頭大荷花誰才是頭版?

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用我蹩腳的英語請教過一位經營黑膠唱片多年的美國人。他的意見是:大荷花和紅頭大荷花都是頭版。為什麼會有紅色標記以作區別呢?是因德國DG公司某些錄音因某段時間內版權問題的關係只能在某一區域里銷售,於是就有了紅頭大荷花的包裝區別,有版權問題的總比沒問題的少,所以,紅頭大荷花就比普通大荷花少多了,因而造成了誤解。他還說,如果他所知的非實,那就是DG公司專門在偷運去東德的唱片上打紅色標記了吧?

6、Columbia的白色LABEL試音版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一種只供電台或者公眾廣播所用的版本,一般出現在70年代的錄音,因為當時已不再使用6眼LABEL,所以這是該廠牌70年代最好的LABEL,肯定是黑膠母盤首批壓片出產,數量稀少,某些行家連見都沒見過,絕對是收藏首選。我之所以有貨也是專程託人留的,並不容易得到。

轉載自:關於黑膠唱片和CD唱片的比較


推薦閱讀:

李雲迪和朗朗比,誰厲害?
誰有張震岳再見的歌詞?
韓庚為什麼與SM公司解約?
幽靈公主的主題曲是什麼?
有著亞洲「土酷」代言人之稱的Rich Chigga新單《Who That Be》MV首播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