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的分類、分級和排序(Part1)

先說一個典型的場景

手機桌面:手機上有各種各樣的apps,但是每個應用的重要性對於用戶來說是不一樣的,為了方便管理,用戶會將不同的apps歸類放到一起,比如,遊戲類、工具類、社交類,此為分類。同時會將常用的放到前面,不常用的放到後面,此為排序。所有的apps裡面,用戶可以把使用最頻繁的4個apps放置到底欄,在桌面翻頁時,底欄的apps仍然不變,此為分級。這一系列操作中就涉及到了分類、分級和排序

以上,是IOS桌面中用戶自定義的一個應用秩序,用戶通過一些手段,制定了一個秩序,來保證自己的最佳體驗。類似的秩序在很多產品中都會有,幾乎都是通過分類、分級、排序來確定一個秩序的,例如:

  • QQ列表:QQ列表的默認秩序為 Q我吧>在線>忙碌>離開>隱身,每一類會按照昵稱排序。

  • 手機通訊錄:將聯繫人分組,每個組按照姓名名稱排序

  • 好友動態:微信的朋友圈或者好友微博,按照最新發出的動態排序

  • 百度搜索的結果:通常按照精確度排序

以上的秩序是穩態么?當然不是,只要有了秩序,就會有人打亂秩序,因為涉及到利益和使用體驗

  • QQ用戶列表:某些用戶會通過修改在自己的昵稱前面加空格、符號或者通過購買QQ會員來提高自己在好友列表中的排位

  • 手機通訊錄:用戶可以收藏某些好友來提高他們在通訊錄中的排序

  • 好友動態:像feed(動態)這種看似公平的也存在問題,首先用戶不一定會打開應用,即便打開了也不一定能閱讀完所有feed。所以,微博可以通過置頂某條微博來增加其曝光度,也可以針對某條feed@ 相關的人,以通知的形式告訴某用戶;微信在發出動態的時候可以提醒某些人看以達到改變feed原有的閱讀秩序

  • IOS桌面:很多app,是需要用戶想起來,主動去打開的,app廠商除了提高自己應用的吸引力之外,還有一些辦法可以讓用戶被動接觸到應用信息:像應用的更新提示,頻繁的應用更新提示就會讓用戶重新想起應用,或者發布消息通知,主動推送信息給用戶,提高用戶打開應用的概率

  • 搜索結果:競價排名就不用說了吧

作為平台是需要充當裁判來保護用戶的利益的

  • 早期的微信版本,訂閱號和好友賬號是同級的,用戶每次看到的消息列表中都夾雜的訂閱的信息,但是當訂閱號的數量增加時,產生的消息通知就會干擾用戶看到好友消息,微信為了保障用戶之間無打擾的溝通,將訂閱號分級,降低一級,即所有的訂閱號和一個好友是同級,這樣在消息通知中,干擾信息降至最低

  • 同樣手機簡訊也可以做出如下的優化,將簡訊分為兩類,一類為聯繫人簡訊,一類為陌生人簡訊,用戶可以選擇只看聯繫人簡訊,忽略或者偶爾去查看陌生人簡訊,這樣就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垃圾信息的騷擾
  • IOS系統中,用戶可以設置哪些應用可以默認不更新或者不顯示消息提示

上文舉到的例子、如通訊錄、feed、簡訊、手機桌面等產品,絕大多數情況下,最終的秩序是用戶、內容提供者、服務平台三方互相制約的產物,用戶希望用最小的量去最大化價值,而內容提供者(例如微博好友、QQ好友、應用開發者、搜搜引擎)是希望改變用戶已有的秩序去從中獲得利益的,但是平台作為用戶和內容提供者之間的橋樑,要保證產品健康的發展就要有一些措施,既能保證用戶的體驗,又能保證內容提供者的利益。在這種制約下,用戶使用產品會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平衡態,產品形態會不停的朝著好的方向進化,但永遠不會達到最完美的使用體驗。

以上可以套用在一句很微妙的話上:

商業的本質是:持續給用戶提供他想要的服務,但是不能【永遠】讓他感到滿足

如果都免費,商家就沒法賺錢了,所以一定有收費點,收費點就會破壞用戶的完美體驗,所以用戶或者免費去承受不好的體驗,或者通過付費,去掉不好的體驗,不管怎樣,用戶都沒有辦法同時得到免費&最好體驗。比如,用戶想要一個快、便宜、好的產品,但是任何產品只能滿足其2,要不好和便宜,但是慢,比如小米,要不便宜,快,但是質量差,比如山寨機,要不就是好,快,,但是貴,蘋果剛出來的時候;還有例子,教育:任何人都永遠不會覺得自己的知識夠用了,虛榮心:永遠會有這種需求,而商業服務可以給你「捷徑」,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事情捷徑就是死,捷徑是歪路是遠路,可能讓你離真正的目標越來越遠,但符合大腦的生物本能,因為生物本能是短視的,只看眼前。所以有兩個點,一是不能滿足用戶最佳需求,二是滿足不了用戶最佳需求,因為沒有捷徑。

推薦閱讀:

<產品篇>做好互聯網產品的獎勵機制之顯性獎勵·一
判官:如何在產品中設計價值誤導?
《上癮:讓用戶養成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
數據產品,也可以擁有優雅的用戶體驗

TAG:產品設計 | 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