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的人覺得自己比身體還聰明
諮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暴食症文芳老師
儘管複雜美妙的生理系統確保了我們獲得足夠的能量(食物),但長期節食的人經常覺得自己比它更聰明。他們不是餓了就吃飯,而是有意識地根據一套既定的節食規矩來就餐—「到點了嗎? 」 「我能吃這個嗎? 」 「它是不是脫脂的? 」之類。
例如,愛麗絲早晨鍛煉後,會因早餐吃得太多(但沒有過量)而抓狂。她認為自己攝入過量了,於是就不吃午餐,這很容易做到,因為她是名忙碌,的行政助理,工作總是多得做不完。她整個下午忙得忘記飢餓,但晚上回到家就覺得餓壞了,晚餐時暴飲暴食,經常持續到深夜。如果在餐館用餐,她會吃光麵包,舔凈盤子,吃得撐不下,但吃完就感到愧疚。
即使很久沒吃飯的非節食者也會暴飲暴食。別忘了餓壞了的老鼠也這樣。你餓極了的時候也會衝動地買很多食物,才不管什麼健康或節食操守呢。
長期無視自己的飢餓,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首先,它會導致時不時地,暴飲暴食。其次,當大腦習慣了無視飢餓信號,飢餓信號就會漸漸消失,直至你再也感覺不到它們。如果你只能在非常飢餓時才能感覺到飢餓信號,那麼情況就不妙了。
這證明你在食物方面異常不信任自己,並且容易陷入因為極度飢餓經常引發暴飲暴食。研究長期節食的心理學家彼得·赫爾曼和珍妮特·波立維,建立的飲食調控邊界模型,對此做出了部分闡釋。這個模型涵蓋了飲食的生理和心理層面。
邊界模型闡釋了節食者如何通過自行設定的界限,將正常的飢餓和飽足信號逼到極端。原本溫和的飢餓感由於節食者不斷壓制而衰退了,節食者只能感覺到極度的飢餓,有時甚至麻木到感覺不到飢餓。同樣,節食者也會越來越難感覺到自己是否吃飽了。
節食者會徘徊在赫爾曼和波立維稱為「生理冷淡」的灰色地帶,在這個地帶,沒有清晰的飢餓或飽足信號。
長期節食者很難走出這個地帶,他們不是根據內在的身體信號進食,而是根據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來就餐,這種情形就如同試圖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指揮心跳和血壓一樣,多麼荒唐可笑。
推薦閱讀:
※暴食應對策略——正念
※暴食症就像「一場夢」,你在夢中掙扎 | 世界充滿套路,「清明夢」提我一醒
※辨識各類情緒
※對抗暴食の小心得(一)
※修正不健康的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