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該如何因材施教?

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該如何因材施教?

如果你用同一套方法教育兩個孩子,你不是一名稱職的家長。

撫養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俗語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如果你是一名擁有兩個孩子或以上的家長,你可能會發覺兩兄弟或兩姊妹的脾性可以是南轅北轍的。因為每一名小孩都是獨一無二,所以需要按他們的性格特質來教育。

英國教育經常強調學校的老師要有教無類,而且要懂得因材施教。其實家長也是一樣,但我們是否懂得如何了解小朋友的特質呢?

這篇文章會嘗試用學術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

兒童心理學家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究小孩先天性格氣質和家長教育方式的關係。他們在1956年開始了一個長達三十多年的項目。他們在紐約追蹤研究了133個嬰兒,直到成年期的氣質發展。

最後發現大多數的小朋友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三種氣質類型,分別是:

適應力較強,開心活潑的「容易形」

對新事物適應較慢,害羞的「慢熱形」

較難適應新環境經,很容易發脾氣的「困難形」

而小孩屬於哪種氣質類型的指標包括活動量,規律性,分心程度,堅持度等等。你可能未必能夠完全明白,讓我用例子說明一下吧。

規律性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的規律。大家都知道有些小朋友會按時吃奶和去洗手間,有些則作息時間難以估計,無論父母如何努力,小孩都不願意入睡。

對新事物適應度就是小孩如何調整自己去適應新轉變的能力。例如有些小朋友在第一二次頭剪頭髮會有點兒驚謊,但是如果到第十次都仍然很抗拒的話,就屬於適應度較低。

反應強度就是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的強度。強度大的小朋友講說話和哭笑的聲音都會特別大聲,自己反應教育的就可能整天都面無表情,令人看不透他的情緒。

你必須了解你的小孩子傾向屬於哪一種類型,才能作出針對性的教育。

研究結果分析

解釋了這麼多的目的並不是要把小朋友標籤和歸類。而且並不是反應較強就是好,適應度較低的就是差。

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對與錯和高與低,只是人們硬要設立一些標準來分類,令很多人生活過得不開心。

不同的性格氣質只是反映出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又怎可能有一種教養方法可以適合所有小朋友呢?

作為一名英國老師,我可以從教育專業的角度去給家長們一些方向。

我不會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我只會告訴你,你能夠做什麼。

因為只有你才會對孩子了如指掌,知道應該做什麼。

你們必須觀察自己的小孩子。當家長了解小朋友的氣質和需要,你們便可以度身訂做適合他們的教學風格和環境,這樣便稱為因材施教。

那麼家長們可以怎樣做?

以剛才探討過的反應強度為例,我建議當面對反應激烈的小朋友,家長必須明白到孩子的表演誇張強烈度有時候會超過了實際的情感。

當他們發怒時,不需要太在意他們的肢體行為,反而應該探索他們真正慨想法。例如小孩發怒擲東西,不要把集點放在擲東西這個行為上,而是要了解背後的原因,然後教育他們用適當的溝通方式和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

由於英國不採用威權高壓的方式來管理學生,所以英國老師在行為管理方面受到很多訓練,從而用疏導開通的形式管理學生。我還記得我受訓做老師的時候還需要閱讀很多教育心理學的文獻。

當有學生行為不受控制的時候,英國老師的做法是先用疏導開通的形式和學生溝通, 建立正面的師生關係,了解這些壞行為的成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並不只是強調懲罰壞行為,這樣對解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反應較弱的小朋友可能會被人忽略,甚至被人覺得他們沒有脾氣,好像一根木頭。因此他們的需求就很難被人發覺。

家長應該提高敏感度,因為孩子們的一點點情緒反應可能就已經代表入內心強烈的感受。而且還可以鼓勵小孩多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家長教養方式能夠令到小朋友感到被理解,這會有助他們的成長。

研究指出當脾氣較暴躁,難以適應新事物的困難形小孩和父母冷靜討論,被父母以有耐性的方式教養後,他們青少年期就已經不會再向父母發脾氣。

相反地,如果對於這種小孩子每次都用懲罰這種比較負面的形式來教育的話,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關係只會變得愈來愈差。

假如父母用了不適合的方式去教育仔女,就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小孩子脾氣就會加劇,變得極端。

結語

雖然小孩性格和氣質是天生的,但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父母只需要在生活之中用心仔細地觀察子女,了解他們的特性,同時亦都對自己的性情有所了解。這樣就會更容易找到和小朋友相處的方法,令到親子關係更為和諧。

關注公眾號「走進英國課堂」,中西教育定期分享,與你一起,關注下一代成長。

推薦閱讀:

看李玫瑾教授談六歲前孩子的教育
連接家庭學校社會,洪恩全面布局兒童機器人教育行業
在家拍娃這麼拍,哪還用得著什麼美顏相機
【小歐歐沙漠歷險記】——0007
怎樣帶小孩才不會扼殺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