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理論教你愛Ta愛到點子上
編輯&翻譯:鄭子玲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文:Responding to Your Partners Attachment Style
(一)
「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就如何對待別人。"
上面這條黃金定律在社交互動中是非常有益的。
它告訴我們如何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如果我下班回家的時候忘記去取回乾洗的衣服,我希望我的妻子能體諒我而不是諷刺我,那麼如果哪天她忘記洗我想穿的外套,我也應該體諒而不是大發雷霆。如此這般,換位思考(心理學也叫共情)讓我們找到了彼此和睦共處的方法。
之所以這條黃金定律這麼好使,是因為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我們對愛和接納有著相同的基本需求,我們有著快樂與悲傷,有著恐懼與失望,每個人都一樣。很多時候,對於特定的一個場合,我們的感受和別人也會是相似的。
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對於某些場合,因為過去經歷不盡相同,我們不一定與別人擁有完全一樣的感受和需求。這種時候,這條黃金定律則可能會弄巧成拙,起反效果。一個很重要的例子,就是親密關係中的依戀類型。
(二)
依戀最開始指的是從嬰兒出生頭幾周或幾個月開始,母親和嬰兒之間逐漸發展起來的深刻的情感聯結。
當嬰兒與母親的聯結是安全的、穩定的,嬰兒會將母親視為安全的避風港,讓他可以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一旦嬰兒感覺到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他會立馬退縮回母親的身邊,尋求安撫和情感支持。
在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兒童屬於安全依戀類型,而非安全依戀類型的兒童則進一步劃分成兩類:迴避型依戀類型以及焦慮型依戀類型。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發現母親無法給他們提供安全的、穩定的安慰和支持,於是乎發展出自我安慰的手段以代替母親的「缺席」;
而焦慮型依戀的孩子則發現只有通過「小事化大」的方式才能獲得母親遊離的注意力,於是乎他們對事情慢慢變得大驚小怪,母親不在身邊會極度地焦慮;
孩童時期發展出的依戀類型,會成為我們長大之後與重要客體(如好朋友、愛人、伴侶等)互動的一個運作模式。
該模式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對重要客體的態度圖式——也就是認為他們是否可以信任,是否會在自己需要時提供支持和幫助;
而另一部分則是對自己的態度圖式,也就是個體認為自己是否值得得到關注,是否值得被愛,對他人是否具有價值等等;
當兩個安全依戀型的成年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時,他們的依戀模式會在潛意識中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坦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需要時尋求伴侶的安慰和支持,也會在伴侶需要時及時地提供肢體、情感及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對於這一類幸運的伴侶而言,換位思考這一天黃金定律是可行的。
當如果雙方的依戀類型並不匹配,那麼關係中衝突、麻煩和誤解則是不可避免的。
正如心理學家Jeffry Simpson 和Steven Rholes在近期《當代心理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獻中提出的,依戀行為並非用來解釋和指導親密關係互動的通用法則。
依戀類型和依戀行為更多是折射出一個人在關係中應對壓力的方式。當我們處在一些好的時候,如心情好的時候,如感情剛開始的迷戀階段,依戀行為是表現得不明顯的。只有當伴侶間遇到充滿可能引起壓力和衝突時,如忘記打電話,發微信聊天對方回應錯誤,約吃飯卻遲到了等等的情況——依戀行為才會出現;
Simpson 和Rholes 認為,依戀行為主要分為兩個維度:
迴避/逃避維度:
該類型指的是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個體對兩人情感親密程度的舒適度。在迴避/逃避型得分高的個體會更獨立、更依賴自己而不是依靠別人,因為他們認為依賴別人意味著脆弱,而那正是他們所害怕的。當面對壓力和衝突時,他們會傾向於拒絕溝通,或沉默以對,或從伴侶身邊抽離,寧願自己一個人默默待著。
焦慮維度:
該類型指的是個體對於被伴侶拋棄或不被伴侶接納的擔心和焦慮程度。他們會在一段關係中付出和投入很多,會很黏對方,對方不在身邊就會顯得惴惴不安。他們也會不斷質疑伴侶的承諾和愛,因為他們內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並不值得對方的愛。時間一長,這種黏糊和依賴會慢慢讓伴侶遠離他們,而這正恰恰證實和強化了他們的不安全感。
注意,上述所說是維度,而不是類型。
你或者你的伴侶既可能是迴避的也可能同時有焦慮,也可能處於迴避或者焦慮的不同程度上。
兩個維度得分都低的個體,則可視為安全依戀。他們用肢體語言表達親密感,也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從肢體接觸和情感表達中獲得力量;他們容易信賴他人,不輕易質疑伴侶的承諾,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三)
儘管依戀模式在兒童早年就以形成,但這種模式並非一成不變的。隨著個體經歷新的情感經歷,他們的依戀模式會慢慢發生變化。
一個迴避型個體和一個安全依戀的伴侶在一起久了之後,他會慢慢放下防備,內心不安全感會降低。當然了,這個改變的過程不僅需要安全依戀的一方意識到伴侶迴避行為的原有,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時間,才可能做到。
如果你的伴侶是非安全型依戀,那麼你需要給予更多的保證、耐心和安全感他們(遠比你認為足夠的量還要多喔~)同時,當迴避型伴侶需要自己時間和空間去思考的時候,你也需要給予理解,讓他們自個兒待著去。
Simpson 和Rholes稱這個過程為「伴侶疏導」或「伴侶緩衝」(partner buffering)。換句話說就是按照伴侶的依戀模式去對待他們。當你這麼做(而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他們)時,對方的壓力得到疏解,關係間的衝突得以解決。
所以,當你做什麼事情可能會晚幾分鐘,你老婆(焦慮型)希望你能打個電話告訴她的時候,最好每次都要記得提前打個電話。隨著她的焦慮慢慢地減輕,她也能慢慢去按照你想要的方式給予你回應。
又或者你有個迴避型的老公,當他退回自己的「洞穴」,想要一個人待著的時候,那麼就讓他去吧——不過記得要給他留好飯菜,讓他知道你是在乎他的。當他感覺在自己壓力很大的時候,他可以退縮回自己的小空間,並得到你的理解和包容,他會慢慢在其他場合開放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一味退縮。
(四)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緩衝」會強化伴侶不好的行為和壞習慣,讓焦慮的伴侶更黏糊,對你索取更多;或者你給予迴避型的伴侶空間,會讓他對你們的關係更不在乎。
誠然,獎勵和懲罰也許在塑造簡單行為時是有效的,但依戀並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行為,而是個體複雜的認知和行為結合的集合體,是個體如何看待親密關係、重要客體以及自我的系統。
經過時間,你可以幫助伴侶慢慢改變Ta的依戀模式,但你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慢慢調整和改變,而不能整個打碎再重新來過。
如果你屬於焦慮型依戀,那麼你需要控制自己想要時刻粘著對方的想法,相信對方對你所做的承諾,所說的話,並且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值得對方的付出和承諾的。並且,當對方想要自己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時,不要窮追猛打。
如果你屬於迴避類型,那麼你需要給予對方比你所認為的足夠還要多的情感支持,可能這一開始會讓你感覺很不適應。當你的伴侶追著你的時候,試著不要一味退縮和逃避,而是留下來面對對方,告訴對方你在乎ta,以及你內心真實的感受。總而言之,就是和你想要被對待的方式相反就對了。
親密關係就是如何滿足彼此的需求。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對待對方,無異於逼著素食者吃肉一樣,只會讓雙方越走越遠。
與其按照我們以為的方式去愛對方,不如學著以對方希望的方式去愛他們。當我們這麼做了,他們覺得足夠安全,也會願意給予我們所需要的愛。
參考文獻:
Simpson, J. A. & Rholes, W. S. (2017). Adult attachment, stres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3, 19-24.
廣州伊理雅通心理中心
微信號:gzyiliyatong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