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關係才能有好的教育

關係大於教育

教育是什麼?「教」這個字,本為長者執鞭,教孩子認識爻。古代的知識,最早來源於卜辭。習得爻,就意味著能成為部落中的知識分子。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這個待遇的,對更廣大的群眾而言,更需要育。育,即養育,學習課本知識很重要,在生活中感受並學習建立良好的關係更重要。人是群居動物,是生活在關係中的,而一切關係的起點,是親子關係。所以現代心理學強調「關係大於教育」。

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引起了不小反響。好的成績換來親吻,壞的成績遭來責打。無論成績好壞,都建立在一種壞的關係上,即父母對我的態度取決於我的成績。如果成績好,我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成績不好,我就是無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這會造成孩子的低價值感和低自尊。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低自尊的孩子將來的生活圖景是怎樣的呢?他將難以取得成就,即便取得了成就,他也很難以感受到幸福。因為追求成就對他而言不是在發展自己,而是在追求證明自己的價值,希望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但是潛意識裡他也明白(不僅他明白,人人都明白),成就並不等同於價值本身,取得成就並不代表能獲得愛。這樣的成長道路該有多麼的艱辛,這樣的人內心該有多麼的匱乏和荒涼!

教育,不單是教給孩子生存的技能,更應該立足於受教育的對象——人。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自帶著上天賦予的密碼。教育應該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著獨特個性的個體,即成為他自己。人本主義者認為,每個生命都有向上發展的本能。教育應順應這種本能,幫助孩子發現並發展自己的獨特之處。這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親的作用不可替代。母親應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給予孩子陪伴和支持。父親應在此基礎上給孩子以引領。這樣,孩子就能內化父母的形象,形成內攝的自我影像。從父母那裡獲得愛、學會愛,在他成年後,他就有愛自己的能力,就能接納自己、發展自己。這種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認可,即我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不因為我是怎樣的,而因為我作為一個生命存在。當一個人不質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時,他所有的力量都會用在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上,他既容易取得成就,也更能感受到幸福。因為幸福與愛一樣,是一種能力。因此,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成長的孩子會形成高自尊,發展自己的同時也能成就別人,更能為社會的發展盡一份力。

在不良的親子關係中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尊。當父母與孩子之間橫亘著「學習」這個冠冕堂皇的東西時,父母與孩子的天然聯結就受到了阻礙,這樣的關係中,孩子感受不到接納和愛,他會質疑自己的價值。他會因為太容易焦慮而無法把內在的力量用在發展自己上。

養育一個高自尊的孩子,需要有高自尊的父母。這樣的父母能接納自己,有愛自己的能力,不會將自己的無價值感丟給孩子,打擊孩子的自尊。

所以說,關係大於教育,而教育,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要給自己使絆兒?|什麼是自我設障
自尊其實是最深的自卑
汪峰和李健有什麼不同?(不是指音樂)-這是一篇認真的關於自尊的論文
自尊的六大支柱之接受自我
男朋友覺得我不好看怎麼辦?

TAG:學校教育 | 親子關係 | 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