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長: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一、
鄭板橋說:「我是他家門下狗」。
黃賓虹說:「他三百年無人能及」。
齊白石說:「恨不能早生三百年,為他研磨理紙,
哪怕他看不上我,我餓死在門口也不走」。
可謂是愛的深沉。
然而他的一生卻是: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婚姻,四處幫閑,五車學富,
六親皆散,七年牢獄,八試不中,九番自殺,十堪嗟嘆!
二、
1521年,徐渭生於浙江紹興府。
他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給自己取名字:
徐文清、田水月、漱老人、青藤道人......
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徐文長。
少年時候的徐渭,絕對符合張愛玲的標準:
成名要趁早。
與所有大藝術家的故事一樣,
徐渭小時候也是神童一枚。
什麼讀書過目不忘、舉一反三啦,
統統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6歲授《大學》,日誦千餘言」。
「書一授數百字,不再目,立誦師聽」。
「指掌之間,萬言可就」。
10歲的時候,他讀了揚雄的《解嘲》,
覺得不過如此,於是就想惡搞一下,
他與揚雄針鋒相對的寫了一篇文章——《釋悔》。
雖然原文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見,
10歲的孩子嘲弄了1500年前的大咖揚雄,
能夠引起多大的轟動。
不服?你去嘲弄一下樑啟超試試。
徐渭從小就與眾不同,因為他太出色了。
人們根本不把當做一個小孩子,
而是把他與歷代的那些大咖們放在一起談論,
比如楊修、曹植、劉晏等等。
交的朋友們,個個都是當代的才子名士,
與沈煉、陳海樵等人,被稱作「越中十子」。
但同為「越中十子」之一的沈煉卻不敢與他並列,
說「關起城門來,只有徐渭一個」。
如此出色的才華,
自然會被邀請出席各種party,以示主人的風雅。
有一次,
徐渭出席一個酒宴,主人有意考驗一下這位才子,
就指著一個小東西請徐渭作賦,
暗中卻指使僕人奉上丈余長的紙卷。
徐渭到底是徐渭,
站起身來喝了一杯酒,拿起筆就開寫了,
沒一會功夫就把丈余長的紙卷寫的滿滿當當。
徐渭出色的裝X成功。
三、
曾經有一些連環畫之類的小人書,
經常會出現徐渭的身影:
不是智鬥地主、就是智懲貪官。
傳說雖然動聽,但大部分都是假的,
真正的徐渭根本沒有能力干這些事情。
因為在他出生100天的時候,
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按說老幺應該更招人疼愛吧,
更不湊巧的是,
他的親生母親只是正室苗夫人的陪嫁丫頭,
根本沒有任何的地位。
在他的父親去世後,
苗夫人把他的親生母親趕出家門,
親自撫養徐渭,但對他極好。
在14歲那年,苗夫人也去世了,
徐渭只有跟著比他大37歲的哥哥生活。
這個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徐渭,
內心其實是很脆弱的,
寄人籬下與缺少關愛,
使得他特別渴望出人頭地,
在那個年代,想要出人頭地只有一條路——科舉。
於是徐渭就開始了他的漫漫長征路。
20歲就考上了秀才,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他精神抖擻,準備一鼓作氣考舉人中進士,
最終當大官,光宗耀祖,
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小時候有多麼輝煌,長大了就有多麼悲催。
他一次又一次的參加鄉試,
結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直到41歲的時候,還是個秀才。
考試考不中,家裡的大哥也不想要他,
怎麼辦呢?幸虧有才華傍身。
隔壁的潘地主想讓他做女婿——上門女婿。
在萬惡的封建社會,上門女婿可不像現在這樣,
給房給車,只要你對女孩好就行。
在那時候,沒門。
一家人吃飯你得坐到最角落去,
早上起床了還得倒尿盆。
總之就是大戶人家怎麼對丫頭,
岳父家就怎麼對上門女婿。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徐渭為了吃飯,只得去做了上門女婿。
有時候,人們總是想著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但真的事到臨頭了,
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選擇,
有時候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並且只能一路走到黑。
無奈莫過於此。
四、
人要是倒霉了,真是喝涼水也塞牙。
好不容易吃上了軟飯,
還沒吃幾年呢,妻子潘氏就因肺病去世。
這樣一來,老丈人潘地主對他恨之入骨,
怨他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寶貝女兒,
把他攆出了潘家。
這個時候,徐大哥也因沉迷煉丹而去世,
徐二哥也早已病死貴州,
家業敗落,被豪紳無賴給霸佔了。
徐渭真的是家破人亡、走投無路了,
幸虧有才華傍身。
依仗從小的讀書本事,他開設了「一支堂」,
招收學童,掙點教書錢。
照道理說,神童考試,逢考必過。
可到了徐渭這裡,似乎不太靈驗了,
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四書五經》上,
而是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
書法、詩詞、繪畫,甚至兵法,他都懂。
「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
1550年秋,
蒙古首領俺答汗率軍在北京一帶擄掠,
嘉靖皇帝被困北京城,首輔嚴嵩卻毫無退敵辦法,
在政治和經濟上,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徐渭在老家聽說後,義憤填膺,
揮筆寫下了《今日歌》《二馬詩》,
痛斥嚴嵩誤國。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這話一點都不假。
徐渭雖然一直沒有考中功名,
但他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
因為經常指畫山河、談論天下軍政,
得到了閩浙總督胡宗憲的關注。
胡宗憲想把這個才子請入自己的幕府當師爺,
就派人去請徐渭來。
誰知道徐渭一點面子都不給,說: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誰叫你來,你叫他來」。
這個下屬的心情,估計是日了狗的,
回去哆哆嗦嗦的回復了胡宗憲,
沒想到胡宗憲沒有發火,平靜的說:「我去找他」。
這次徐渭沒有再推辭,
乖乖的當了胡宗憲的師爺。
人窮志不窮,
雖然徐渭沒有功名也沒有錢,
但是你來請我,就得有請我的規矩。
這叫講究。
五、
胡宗憲是什麼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
俞大猷是武功高手,
據說他年輕時候去過少林寺,
為的是求取少林寺的武功秘籍,
結果去了一看,傳說中的高手全是廢物,
自己一個人挑了一個少林寺。
後來參軍,成了軍中悍將。
這麼一個厲害角色,
在文官胡宗憲面前小心翼翼、連頭都不敢抬,
兩腿還要發抖。
據說胡宗憲相貌非凡,
更有種逼人的氣勢,不怒自威。
此時手握閩浙兩省軍政大權,
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這時候,胡總督來請徐渭出山,
是為了一個大事業——抗倭。
自從來到胡宗憲的總督府,
徐渭絲毫沒有干大事的覺悟,
成天穿著破衣爛衫到處晃悠,
沒事就在街上跟一幫人喝酒,
總督府有事找他商議,可找不到他人,
只好開著大門等他到半夜。
喝完酒回到總督府,進入議事廳,
胡宗憲和一干軍政大員們正在議事,
他繞著會議室走了一圈,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留下一幫人傻眼了,
在總督大人面前竟然敢這樣?莫不是個神經病吧。
事實證明,徐渭絕不辜負胡大總督的盛情款待。
在渡過開始的磨合期後,
徐渭對胡宗憲說了八個字:先定大局,謀而後動。
照著這八個字的總方針,
胡宗憲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取得抗倭的巨大勝利。
除了做軍師,他還當起了總督府的秘書長,
凡是胡宗憲的公文往來,
全部交由徐渭來操辦。
1558年,舟山捕獲白鹿,
這可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他代替胡宗憲寫了《進白鹿表》,
與白鹿一起送入京城。
嘉靖可是高興壞了,覺得自己離成仙又進了一步,
給予胡宗憲大大的褒揚。
趁此機會,徐渭一鼓作氣寫了《再進白鹿表》,
《再進白鹿賜一品俸謝表》,
鞏固了自己在胡宗憲心中的地位,
也鞏固了胡宗憲在朝廷的地位。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你看的起我,
我就誓死報答你。
六、
事實上,徐渭沒能等到報答胡宗憲的那一天。
因為嚴嵩倒台了,
作為下屬的胡宗憲也跟著倒了霉。
政治鬥爭,真是比鋼鐵還要無情,
昨天還親如一家,
今天就要殺你人頭。
眼看著好友和恩人慘死獄中,
他卻什麼忙都幫不上,
更擔憂自己也被迫害,
這位「東南第一軍師」徹底崩潰了。
為胡宗憲,也為自己。
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人生,
再也看不到半點希望了。
嚴重的精神壓抑,讓他陷入自殺不可自拔。
先是用斧子砍自己的頭,
「以利斧擊首,血流被面,頭骨皆折」。
接著拔下牆上三寸長的鐵釘,
插入耳朵好幾寸,血流如迸,
醫治了數月才好。
最後用錐子擊碎了自己的腎囊,
還是沒死。
自己死不了,他還要殺人。
因為懷疑續弦的妻子張氏不貞,
就手起刀落殺了自己的老婆。
殺人可是犯法的,
沒的商量,徐渭被抓進了大牢。
在牢獄中,徐渭披戴著枷鎖,身上長滿了虱子,
冬天的時候,床頭上積起了厚厚的雪,
連朋友送來的食物也被人搶走。
1573年,坐了7年牢的徐渭,
借著萬曆登基,大赦天下的時機終於出來了。
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滄桑,
他已經不抱任何的人生理想和政治雄心。
徐渭已經死了。
青藤先生卻浴火重生。
七、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懂的認識自我開始的。
53歲的徐渭,真正的拋開仕途,
他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前半輩子為了稻粱謀,
後半輩子我想為自己活。
少年時,便是神童,
中年時,上表能得皇帝稱讚。
經過這麼幾十年的磨練,
輝煌、跌落、死過、活著,
徐渭的才情早已爐火純青。
人生的無望、夢想的破碎、接連的打擊,
他已經一無所有,
能夠陪伴他的,只有走過的路、讀過的書。
出獄後,徐渭先後遊覽了杭州、南京、富春江一帶,
並結識了許多的書畫朋友。
5年後,宣大總督吳兌邀他北上,
他也欣然前往,擔任吳兌的文書。
出任這個職務,完全是出於幫朋友的忙,
所以有事他就做,沒事到處玩。
經戚繼光介紹,
他繞過居庸關,到遼東拜訪李成梁。
進門他就說:「聽說你們家要招先生」?
李成梁說:「是啊,不知你會什麼」?
面對這位東北軍區的司令,
徐渭還是那副無所謂的樣子,「我會兵法」。
來司令家教兵法?滑天下之大稽。
周圍的人都笑了,
李成梁卻試著問了一句:「閣下是從孟諸那裡來的嗎」?
徐渭微笑著點點頭。
李成梁立馬起身,90鞠躬。
李成梁明白,當他還是個老秀才的時候,
這位落拓不羈的老人,早已在謀劃東南了。
他把自己一生的兵法心得,
結合在東南抗倭的實際案例,
全部教給了這個天資聰穎的學生——李如松。
多年後,李如松在朝鮮大破日本,
繼續了東南抗倭的勝利與榮耀。
李成梁說:「留在遼東吧,我包養你」。
吳兌說:「留在宣大吧,咱們是朋友」。
戚繼光說:「留在我這吧,咱們干大事」。
徐渭說:「罷了、罷了,歸去吧」。
我不得志、我窮困、我潦倒,
但我知道我是個男人,
伺候人,一次就夠了,
要不然就真以為自己的膝蓋直不起來了。
窮,但是得講究。
八、
徐渭曾向人說過:「吾書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就是他認為最不成才的一項技能,
讓後世幾百年的大師們望塵莫及。
從寒冷的北國返回溫潤的江南,
身邊只有年輕時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
因為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
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
但手頭稍微寬裕,就不肯再作。
就在這些拿去賣的畫作中,
有很多的傳世珍品。
如《墨葡萄圖》,不僅用墨的濃淡顯示了葉的質感,
題詩的字體結構與行距的不規則,
猶如葡萄藤蔓一樣在空中自由延伸,
書與畫在此時融為一體。
如《梅花蕉葉圖》,將梅花與芭蕉放在一起,
並題詩:「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維畫」。
梅花在北方雪地,芭蕉在炎熱的南國,
二者在這裡相遇,如陰陽相交、日月凌空,
便構成了一種禪機。
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
如此畫風,連帶著他的書法也特別有性格。
如果說董其昌破壞了墨法,
那麼徐渭就是破壞了筆法。
自身孤傲的性格、隨性的思維,
讓他的書法大開大合、酣暢淋漓,
這在晚明以「台閣體」為主的寂寞書壇,
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咖們紛紛討論:「字還能這麼寫」。
陶望齡說:「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
袁宏道則稱:「先生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矣」。
大家紛紛來請教學習,
他裝了個X:「非特字也,世間諸有為事,
凡臨摹直寄興而,銖而較,寸而合,
豈真我面目哉?但取其意氣而已矣」。
意思就是:不單單是字,世間的所有事情,
都不必刻意模仿別人,那樣就不是真正的我啦。
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再結合我的風格,
做的人、寫的字,才是真正的我。
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做你喜歡的事。
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
九、
晚年閑居的日子,
徐渭絲毫沒有「東南第一軍師」的風采,
披頭散髮、破衣爛衫,
住在幾間破房子里。
他自己還寫了一副對聯: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有人慕名來訪,
站在破門外恭敬的等候,
他張口就哄人走:「徐渭不在」。
書畫作品也被晚輩、門生們或騙或搶,全部拿走。
家裡所藏的數千卷書籍,也變賣殆盡,
即使這樣,他還是經常吃不上飯。
在這樣的困境下,他仍然創作了雜劇《四聲猿》。
其中《狂鼓史漁陽三弄》有感於嚴嵩殺沈煉而創作,
具有狂傲的反抗精神。
《女狀元辭凰得鳳》《雌木蘭替父從軍》,
都是寫女扮男裝建功立業。
這部雜劇高華俊爽,
湯顯祖讀後大為驚嘆:
「《四聲猿》乃詞壇飛將,輒為之演唱數通,
安得生致文長,自拔其舌」。
罷了、罷了,
這一生夠苦了,
結束也好。
苦過、累過、追求過,
也得到過、失去過,
我從來沒有做過違背心意的事,
也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堅守與驕傲。
死而無憾。
真正的曠達就是享受追求的過程,
而從不在意結果的得失。
真正的洒脫是廣廈萬間,我夜眠不過七尺;
良田千畝,我日食不過三餐。
我想要的很少,心滿意足,就足夠了。
十、
1593年,徐渭貧病交加,
在自己那幾間破屋中離開人世。
死前身邊唯有一直大黃狗與之相伴,
身下是雜亂無章的稻草,
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
徐渭這一生,可謂是極其失敗。
他為自己寫了一首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
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
閑拋閑擲野藤中。
徐渭這一生,又可為極其成功。
少年求學,文采飛揚;
中年曆事,坐斷東南;
晚年潦倒,名滿天下;
死而不朽,橫亘古今。
在他不得志的時候,
他沒有放棄自我,仍然在讀書論事;
他在胡宗憲身邊的時候,
沒有任何的貪污、墮落,堅守君子之交;
當他窮困潦倒的時候,
面對李成梁、戚繼光、吳兌的招攬,
能夠堅守自己的內心,
不為名利所折腰。
那一年,徐渭神采飛揚;
那一年,徐渭縱論天下;
那一年,徐渭舉頭眺望星空,身心俱澄澈。
推薦閱讀:
※現在還有明朝皇室後代嗎,都怎麼樣了?
※明朝中後期,為什麼這麼多莫名其妙死亡或者差點死亡的皇帝?
※公元1643年,推演崇禎皇帝如何平李闖、滅滿清,救大明
※李自成和明朝打戰,失敗百次能崛起百次,為何一次就被清朝滅亡?
※古代人的旅遊攻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