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個子女和普通人的心聲:這個教育和社會的錯誤(11真正的情感)

真正情感的詮釋

在精神中,還有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存在,同時也是個人所渴望得到的存在,而這種存在只有靠人與人之間互相建立才能出現,這種存在就是情感。我們都渴望將自己的情感向某個人或某些人展現出來,並從他人那裡獲得真摯的情感,渴望得到互相之間最為真誠的注重、信任、關心、幫助和內心的交流等。

情感作為精神上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被人們普遍所注重的。但是,在這個社會裡,壓根就沒有真正的情感。人們所謂的情感都是建立在才能、地位、能力、金錢、利益等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以上的那些中的兩個,人們是瞧不起的。如果要說社會中還有親情的話,真摯的親情已經很少見了,即便是親人也有可能會拋棄那樣的人,甚至是背叛。如果要說還有父母之愛那種情感的話,也不一定就是真摯的,因為對於那樣的人,父母也會打罵或瞧不起,甚至拋棄吧。不過,一般情況下,拋棄倒不至於,但打罵和瞧不起肯定是避免不了的。現在唯一算得上是真心的感情應該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了,但這種情感嚴格的說都算不上真正的情感,因為父母把自己的觀念、認知、思想等強加給了子女,想把子女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如有違背之處,便是打罵相加。有的父母就是一味的給予孩子物質上的一切,很多孩子自己應做的事,父母全都給他做了;不過,在國內很多年一直以來較為普遍的都是嚴格要求的塑造式和灌輸式教育,就是以嚴格要求把孩子努力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而還有一種教育就是給予孩子很多美好的物質條件,在要求上不是非常嚴格,但也在以恨鐵不成鋼的那種「愛」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這些都不能算作真摯的情感,因為父母並沒有把子女真正當成人來看待,不是當成了工具,就是當成了寵物;或者工具和寵物各摻一半,即訓練有素的狗。

我認為真正的情感應該是那種真心的、發自內心的願意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訓斥他人,更不會打罵他人,誠心誠意與他人交流、交朋友;並互相交談自己內心裡的一切,認真傾聽對方訴說的一切,互相理解,互不侵犯各自的認知、觀念、思想等,而應該以認同態度看待各自的認知、觀念、思想等;如有感覺不對之處,可指出,並告訴對方自己認為正確的認知、觀念、思想等,至於接受與否,那是對方自己的事,理解才是情感中最為重要的。還有就是互相之間還要有絕對的信任關係,是要那種信任關係重於利益關係的信任關係,那種信任關係也是建立真摯情感的基礎之一。真摯的情感是在一起玩耍、嬉戲、做事、交流、談話等之中建立的,在這樣的一切之中沒有任何的訓斥,更沒有打罵。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地一起相處著,真誠的關心著對方,當看到對方難受的時候,會主動上前詢問,並幫助他。即便是在教學和教導的時候,也是理解地、耐心地教著對方,並真誠地詢問他,然後結合對方的答案和自己的教法來教。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只有在溫柔相待、互相理解,以及一起快樂玩耍、嬉戲中才能建立起來。也只有那樣,人與人之間才會互相傾訴其內心的一切,當那時更要認真傾聽對方訴說的一切,真誠地交流其訴說的一切。因為那才是真摯的情感,只有那樣才能得到真心的朋友。但是,我從小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這種情感,人們都是那樣以才能、能力或外向程度、集體融入度以基礎,來決定是否要與那個人相處;就算是有的人會與我交朋友,那都是表面上的,當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人會伸出援手,當我表達出我的觀點和觀念的時候,他們不但不會贊同,還會反對。而我長期處於這樣的一切之中,曾經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我都渴望我能有一個有這樣情感的朋友,願意傾聽我所述的一切,還可以暢聊內心裡的一切,不論是觀點、觀念,還是其它的一切,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會幫助我,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幫助他,互相關心、關懷。可是,我周圍就是沒有這樣的人啊,內心有想說的話不知道向誰說,有好多事只能自己忍著,在內心裡自言自語地想自己說著。不論是向父母,還是向其他親人透露一丁點,都會招來他們的反對,所以在親人之中是沒有那種真摯的情感的。

也因此,我感覺不到這個社會中哪裡還有真摯的情感,人們都是那麼的虛偽、冷漠。看著這個社會中的人們,一般情況下有很多人所謂的交朋友,所謂的建立深厚的情感,都是為了利益、金錢等目的。而且,看著有的人的表情都是那麼的嚴肅、冷冰冰的,絲毫沒有生氣和活氣,一點都體現不出是人的那種感覺,活像機器一般,例如那些官員和那些大老闆以及某些經理等。像那些人就已經失去人精神上的一切了,連電腦程序都不如,已經徹底變為了執行程序,然後自己給自己充電的機器人。看著這個社會,看著自己周圍的一切,看著這一切,是多麼的沒有情感的機械性的一切,人與人之間都是那樣的以平等的利益互相交易著,絲毫不講情感上的一切。

但這也是正常的吧,人們本就是那樣的,再加上在這樣的制度、體質、紀律、體系等之下也讓人被迫性地過於看重金錢,而在合法的前提下,只能通過各種才能、技能、能力、口才等獲得更多的金錢。而且,有好的才能、技能、能力、口才等的人也更能獲得他人的注重,這畢竟是一個用人的社會,沒有那些的人,對於他人而言也就沒有價值。因為人們過於遵守那些,過於在利益和物質中講究所謂的公平,再加上受唯物主義的觀念的影響,進而也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摯的情感可言。成年人之間談論的話題,有時候稍不注意就會談論到金錢和物質上了,而這通常似乎也是人們談論得最多的話題。而那些年輕人和中學生嘛,除了金錢和物質,就是一些共同興趣和遊戲了。沒有真正的互相注重和內心的注重,更沒有真誠的互相交流之心。這是在社會中和學校里的情況,而在家裡,父母只會在乎我們在物質上需要什麼以及我們的身體狀況,還有他們心裡的要求和目標等,其餘的,他們根本就不關心,就算提出來他們也不能理解,甚至還極力反對。漸漸的我們也就將自己的內心與父母疏遠了,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就只存在表面上的一切了,以便於應對父母。而在社會和學校中,人們首先看的就是能力、才能、技能、地位、金錢、興趣、口才等。就算平時表面上關係那麼好,實際上在自己生病或受傷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自己;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也不一定就會幫助自己,除非能得到好處或利益。所以,當我們心裡有想傾訴的一切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任何人傾訴,甚至有不少人內心裡已經空蕩蕩的了,人們唯一向他人傾訴的一切,可能就是自己在金錢、物質和身體上所受的苦了。也因此,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就算有時候有些人向我們分享物質上的一切的時候,討好我們的時候,不是出於利益和功利的目的,就是看在了能力、才能、技能、地位、金錢、興趣、口才等的份上,才那樣做的。再加上人們都想盡量以最輕鬆的方式盡量獲得更多的金錢,所以也就出現了行騙的人,各種偽裝、演戲、吹噓、變戲法等欺騙了不少人的眼睛和耳朵,也因此人們變得不敢善良了,人們也就漸漸失去了情感上的最後那一點底線。

我本來曾經也想以行善的方式來讓他人知道我是一個善良的人的,但沒什麼用,第一是因為我可能面對的是一些騙子,第二是因為人們提倡著弱肉強食和「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觀念。所以漸漸的,我也就看淡這個社會和人們了,但我不是拋棄了善良,而是把善良包裹了起來。當哪一天我遇見了真正有靈魂的人需要我的幫助的時候,我會盡我的全力去幫助他,哪怕是犧牲我的生命。因為我以物質性的一切(包括身體)幫助了那樣值得幫助的人,他自己得到了幫助,解決了自己的困境或達成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而我也在精神上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甚至是在靈魂上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且又交了一個真心朋友,何樂而不為呢?畢竟,我們在精神上是為自己而活的,在物質上是為他人而活的。

不過,在一定的某種程度上也不能全怪人們,這個社會和這個社會的教育也是佔有一定原因的。這個社會是以金錢和物質為材料來運作的,而人充當了其中的機器。在金錢和物質產品的一線式運作下,人們被迫性的需要金錢和物質產品來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以及其它的一切等。畢竟金錢是人與人之間交易必須要用到的東西,而這正是引起人與人之間冷漠的原因之一。金錢的重要性讓人們都把金錢都把金錢放在了生命以下的第二位,也就是說,除了生命,沒有比金錢更為重要的一切。也因此,人與人之間一般情況下首先的關係就是利益關係,情感變得越來越冷淡,直至最後,沒有真正的情感,只有虛偽的情感。而在教育上,被教育者所知道的情感的意思,是通過書本以及平時的經歷了解到的。在整個教育中都充滿了塑造和灌輸,把被教育者塑造成理想的樣子,並制定了一系列的紀律、體質、規章制度等讓其遵守。被教育者在其中絲毫感受不到真正的情感是怎樣的,被教育者也就把表面的一切理解成了情感,可笑的是,被教育者居然把塑造和灌輸的過程也當成了情感。不過,先不說別人,我自己曾經也把塑造和灌輸的過程當成了情感,以為那就是一種「愛」。但是當我看穿這一切的時候,也就知道了那根本不是愛,更不是真正的情感。

也因此,人們也就把金錢、物質產品以及能麻痹人感官的東西當成了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甚至是建立情感的基礎,這裡面能麻痹人的感官的東西包括煙、酒在內。但真正的情感豈是那金錢、物質產品、煙、酒能代替的?人內心裡感受不到的,那能叫建立情感的基礎嗎?那隻不過是用來麻痹人的東西罷了吧。但是,人們就是那樣認為的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給他人,或是把普遍眾人認為重要的東西給他人,就能建立互相之間的情感。不過,這也是正常的吧,畢竟人們的內心裡的情感早已被那些東西所替代。人們漸漸地麻木了,不知道什麼是情感了,金錢、物質產品、利益以及才能、能力等的灌輸和那些塑造等成了人們所謂的情感。看著這個世界的人們,突然感覺是那麼的冷漠,那麼的沒有情感,就像一個個機器人一樣,遞過金錢、物質產品、煙、酒,說著:「這就是我對你的情感」;在家裡和學校中,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塑造和灌輸,說著:「這是對你好」「這是恨鐵不成鋼的愛」「這是我們的師生情」「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可笑至極、愚蠢至極,居然跟我說這些就是情感,這些就是愛?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才是情感,什麼才是愛嗎?你們真的知道嗎?

所以這個世界的人們失去了真正的情感和內心裡的一切,當然也就不存在什麼真正知心朋友了。因為人與人之間不再交談內心裡的一切,不再有真誠的關心和幫助,也就不再有互相理解,更不會有真誠傾聽他人訴說內心裡一切的人了。有的只有表面上的一切,什麼兄弟、同學、朋友、夫妻等都不過是表面關係罷了。沒有真誠的關心和幫助,沒有真誠的傾聽,沒有互相之間的理解和真誠的交流,沒有真正的信任,又何來真摯的情感?沒有真摯的情感,又何來真正的知心朋友?沒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又何來真正的愛?

雖然,這個社會還存在所謂的愛情,但那在普遍通常情況下,也同樣是建立在才能、地位、能力、金錢、利益等基礎之上的,即便是有真心的愛情也很少見了。而且,在我看來,如果愛情不能不能達到我所認為的那種情感的程度,也不能算作真摯的情感。不過,一般情況也是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吧。所以,我是不會管什麼愛情、親情的,如果達不到我所認為的那種程度的情感,就是虛偽的或是出於慾望性或生物本性的。

畢竟只有真摯的情感才能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內心的舒適感和親切感,才能讓我們建立起那種真正的互相依靠的關係。因為真摯的情感把自己內心裡的一切以及精神上的一切分享給了他人,既然內心裡的一切和精神上的一切都分享給了他人,那又更何況物質上的一切呢?如果一個人把自己內心裡的一切和精神上的一切分享給了他人,那就說明那個人信任了他人,願意向他人透露出完整的自我,願意把自己內心裡的一切託付給他人,誠心誠意與他人交朋友。當然,前提是那個人有真正內心裡的一切和精神上的一切,不是空蕩蕩的,不是一味地像人們那樣複製著大眾的一切。畢竟只有真摯的情感才能對人的內心產生更為深厚的影響,才能對人精神上的一切造成更好的發展,才能讓人精神上感受到真正可靠的依靠。也只有那真摯的情感,才會讓我們發自內心真誠的意願為他人付出,幫助他人,分享自己物質上的一切等,並真誠地關心他人、理解他人,透露出自己內心的一切,甚至能毫不隱藏任何所謂的隱私。因為向我們建立起真摯情感的人,也就代表了那個人真正地接納了我們,更接受了我們那真正的自我和的內心以及精神上的一切等。那樣也就代表著完全接納了我們,理解了我們,願意傾聽我們的一切,願意交流我們的一切,願意與我們交朋友。而那樣也就代表著我們精神上的一切真正地傳遞給了他人,並在互相交流、一起做事、共同創造中,不斷地互相提升著自己精神上的一切。畢竟在那之中,我們除了互相訴說出自己內心裡的一切和精神上的一切,還在交流中互相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和道理、真理等,並接受了其中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有用的一切。在一起做事和創造中,我們都把自己的一切投入了其中,不但彌補了互相之間的不足,同時也建立出了更為美好而碩大的成果。在這樣的一切之中,已經超越了物質所能給予的一切,我們又為何還捨不得自己那手中的一切物質呢?如果對於我而言,實現了這樣的一切,那我肯定會感到內心裡是非常的輕鬆而快樂的,因為我終於有了這樣一個知心朋友,我的一切也終於有人能夠理解,同時也終於有人願意真誠地關心我、幫助我,也終於有人能真心的陪我玩,跟我一起共同做事和創造了,同時我在精神上也有了非常好的寄託。

我在心裡總是想哭泣,哭泣我的內心對自己周圍和這個世界所感受到的一切以及自己的那些經歷。並總是想渴望著有個人能伸出他的手將我拉起來,把我從那悲傷中拉出來。可是,我並沒有在這個世界遇到過那樣的人,卻又是多麼渴望出現的那樣場景。現在我這樣把自己「偽裝」著,擔心著常人從不會去擔心的一切,心裡莫名的害怕著,卻又總是在心裡想著找個人哭一場。感覺自己是那麼的孤獨、無助,又不被任何人所理解,感覺自己是那麼的小心地踏著每一步,生怕走錯陷入不可挽回的絕境。所以我內心所表現出的一切與外表是那麼的截然不同,裝的有模有樣,卻又透露出那麼一些悲傷和思考的神情,但有誰會注意到這一點呢?畢竟人們猶如電腦程序,不會有人注意到的。我就這樣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內心的一切保護著,演技明明很差,卻沒有人能看得出,就連以前平時住在一所房子里的父母也是那樣。

我現在也模模糊糊記不清自己是怎麼思考出真正的情感就是那樣的了,畢竟在這樣的社會和家庭、學校之中,按照道理來講,我已經被同化了很多部分了,是不可能思考到這一步的。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就有的那種靈魂和做的那些夢的影響,也許是因為我曾經動漫和日本拍的某些作品看多了,我對那些進行了一定的觀察和思考,進而知道了真正的情感,也許兩方面的原因都有。不論怎麼說,總之,我們必須要承認靈魂的存在,不然,我們怎能擁有那真正的情感?我們又怎能創造出一個有情有義而又有生機、活力的世界?

推薦閱讀:

未來藝術教育張曉亮榮獲「時代楷模第十五屆公益形象大使」
你會在一流大學學三流專業還是在二流大學學王牌專業?
青少年自殺率的提升,是壓力變大了,還是孩子變脆弱了?
總感覺自己四年的大學白讀了,現在即將畢業,很可能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該怎麼辦?
聖誕老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TAG:教育 | 社會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