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個子女和普通人的心聲:這個教育和社會的錯誤(4正確的知識教育)
教育,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那是每個人獨立生活之前所接受的一切,可以說是一個人人生的基礎。不論是一個人初始的知識,還是能力,還是認知和觀念等,基本上都可來自於教育,所以教育對於一個人本身有著重大影響。但是,我現在也不知道我還有沒有必要寫教育的一切,我說人們是起源於物質的吧,但又感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那樣的。因為我曾經把自己寫的與教育相關的文章給很多人看過,其中有不少人反應小時候也同樣像我那樣好學,有好奇心,思考過很多問題。當然,我思考的那些古怪的問題和太過於哲學的問題,他們應該是沒有思考過、質疑過的,只是思考過除此之外的問題,質疑的話,是更沒有的。更不要說像我那樣四歲的時候就突然意識到了自己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上,有投生於此的意識,他們應該是更沒有的了,如果有的話,那就應該是我的同類了。不過,以上也不能否定這個世界上可能還是存在著不少有靈的人的,但即便是存在那樣的人,沒有真正而完整的靈魂,也是很容易被同化成與大眾同樣的存在的。為了我自己猜測到的目的,雖然那樣的目的有可能是錯的,但我也實在不知道我還能在這樣的世界中做什麼了,所以我還是寫一寫教育吧。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不少的孩子也是具有好奇心,對這一切都充滿興趣的,雖然他們也是那樣一會對這個感興趣,一會對那個感興趣,一會想學那個,一會想學這個,但那只是沒找到合適自己學習的罷了,而且那也是好學、求知的一種表現。這也是靈的一種體現,因為物質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物質是慾望性的,就像現在的人們那樣。但是,人們做了什麼,抹殺了那一切,讓其按照規定的路線走,學習規定的一切,並對其灌輸一切,孩子自然也就成為了沒有靈的工具了。漸漸的,孩子就變得跟現在的人們一樣了,貪婪、慾望、冷漠等等,從而變得機械性。好奇心本來是一個人求知的本能,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本能,這些都是發自個人內心意願的。可是,人們所做的一切就是把這些扼殺掉,然後說人天生是沒有學習本能的,所以只能通過外界的一切來刺激他,通過被迫和強制等方式來讓其進行學習。然後直到孩子長大選職業的時候才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這不是可笑至極嗎?也就是說,人們認為興趣是後天形成的嗎?難道人們不知道被教育者的興趣早就被人們自己給扼殺掉了嗎?哪裡還有興趣可言?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是灌輸和塑造,把孩子當作空無一切,什麼都沒有,就跟那些普通動物的幼崽差不多的生物的存在。而人們要做的就是對其灌輸一切,將其塑造,塑造成人,甚至是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這就是教育。人們對其進行灌輸和強迫,灌輸人們自己的一切,強迫孩子做自己規定的一切。每當孩子違背自己規定的一切的時候,便是訓斥,甚至是打罵相加,這樣的教育是如此的暴力,毫不顧及孩子內心裡的一切。不過,這都是正常的,畢竟人們自己本就是由純粹的物質構成的,就算某些人一開始是有靈的存在,在這樣的教育和洗腦下,也會變成與大眾同樣的存在。在這個充滿機械性和慾望的世界中,還能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嗎?對於人們而言,這種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人們的認知和觀念,人們的無知,讓人們自己忽視了靈和靈魂的存在,而這也就包括了孩子一開始本有的一切的存在。也就是說其意願、願望、情感、幻想、潛能、求知、好奇、人格等是有靈的人一開始就有的一切,更不用說有靈魂的人了,因為那一切本就是靈或靈魂的體現。我很難想像,投生於這個世界中的靈和靈魂怎能經受得了這樣如此野蠻的教育,如果要說我自己的話,那是例外,畢竟我從一開始就已經心存戒備了。失去靈的人和那些靈魂已經沉睡的人就跟現在的大眾差不多了,忘記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忘記了自己的一切,不再擁有真正的情感、意願、願望、理想、求知等,從而變得麻木了。最終他們就變得跟這個世界上的大眾一樣了,從學校或學院畢業後,就開始像大眾那樣過著循環往複的生活以及那機械性的人生了。
所以呢,我在教育上也許有那麼點想呼籲人們的意思吧,但或許沒用,畢竟美好的物質生活需要金錢,國家需要人才。不過,我也只能進行試探性的呼籲了,總之,該盡的力,我盡了,也就沒什麼遺憾了。其實,人們這樣的教育方式就跟塑造工具沒什麼兩樣,因為人們對孩子灌輸的一切全都是自己的那一切,並對其寄予期望、規定目標、規定要求等,強迫孩子做自己規定的一切事情以及學習其不願意學的一切。如果達不到目標和要求,不去做、不去學那規定的一切,便是打罵相加,還有訓斥。人們對孩子規定的一切,強迫其所做和所學的一切,實際上很大程度都是為了自己,表面上說是為了孩子,實際上只是想讓孩子過著與自己類似的生活,然後並擁有比自己更高的地位以及更多的金錢,甚至是更高的名氣,這些都是人們想要的,而不一定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一切。人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孩子自己的感受,沒有考慮過孩子自己想要的一切,特別是人們那野蠻、暴力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感到了恐懼、害怕,人們純粹的就是靠野蠻、暴力的方式讓孩子屈服於自己的。即便是在孩子往後的一切之中,人們也是對其規定了範圍的,表面上沒有規定範圍,但當孩子違背那規定的一切的時候,那個範圍就顯現出來了。因為在所有的父母中都會有一個基礎而普遍的規定,那就是按照那讀書上學、找工作或創業、上班、成家立業、養老的普遍的程序度過一生,當然有很多父母應該還有其它規定,只是當孩子長大後違背自己的規定時,人們只能訓斥了。這也就能看出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實際上只是把孩子當作了自己的工具,當作工具來培養、訓練等。
而學校教育也差不多是大致一樣吧,反正我經歷過來的學校教育是那樣的,也許現在的學校教育比以前要好一點。學校教育從某種程度來說,比家庭教育更為機械性,只是暴力程度沒有家庭教育那麼高。總的來說,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通過強迫和被迫等方式讓孩子擁有人們所計劃的才能和能力、技能等。在這一系列的教育中,也正因為那些都是孩子內心不願意學的,所以孩子內心裡實際上會排擠這些知識的。不過,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那一點,所以就認為人學習知識需要反覆讀背、抄寫,然後還要做更多的題等才能學進去那些知識。但實際上,學生並沒有真正學進去那些知識,只是將那些記住了,並沒有達到真正理解的地步,而且時間久了,學生自然也就忘記曾經所學的一切了,只有那些經常在平時運用的一切,還能記住。而老師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事,每天都在講課,每個老師每天都在教自己應教的那一學科;也讓學生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事,老師每天都在不斷的訓練學生,讓學生不斷地讀背知識、課文和做題,每天都在循環往複地過著。學生每天去學校就是聽課,老師每天都在講解那些,然後剩下的就是學生進行讀背、抄寫和做題等。這一切都是學生每天反覆做的一切,反反覆復,循環往複,因為教育者告訴學生只有反反覆復、循環往複才能記住那些知識。就像機器人一樣在那裡重複地做同一件事,重複地做同一個動作,重複地讀、寫、背,不斷地重複,不斷地反覆,學習知識也就成了一件枯燥乏味、機械性而艱難的事了。而且學生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老師的安排和統一命令下做的,這一切都成了訓練和加工的過程,訓練、加工成工具,甚至是機器人。因為,在這樣的一切之中,所謂的知識就是由少量圖和大量文字、語言構成的,學生並沒有真正接觸到知識,沒有真正接觸到那一切,沒有感受到、接觸到真正的知識,從而讓所學的知識變得更加死板、枯燥乏味,學生所知道的一切又僅是通過課本和老師的講解了解到的。再加上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被迫和強迫的,絲毫沒有自主性,更是違背了學生的意願對其造成了壓力。而這樣的教育過程又太過於機械性,太具有訓練性,被要求循環往複地做那些,不就是等同於訓練,被訓練成機器人了嗎?
但這只是學生剛進入學校的一切,在這之後還有遵守紀律和規章制度等,在學校里除了紀律和規章制度,當然也就還存在著體系和體制。這是學校內所有的人員必須遵守的一切,更是學生要遵守,且對學生要求、限制、束縛更為嚴格的一切。而在這一系列的制度下,讓學生顯得更為機械性。因為在這一系列的制度、紀律和體制、體現下,學生被要求統一在規定的時間上課、下課、上學、放學,而且每一個學生被要求穿同樣的衣服和褲子,即校服,被要求做統一同樣的一切事,甚至是相同的動作。每個學生都被要求整整齊齊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老師在講台上講著課,然後統一命令、安排學生做一切;學生們就那樣一起做著那同樣的事,看著是如此的整齊,如此的機械性,學生被當作了一群同樣的工具。不論是在這一系列的制度、紀律和體制、體系下,還是在教師的管束、安排、命令下,所有的學生都被當做了同樣的人,準確的說是被當作了同樣的需要被馴化的動物。學生被純粹當做了統一的要被管理和馴化的動物,人們似乎就是要把其馴化成自己理想的工具。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意願、願望、理想、性格、潛能等一切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想做的一切,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一切。而人們卻把學生當作了相同的產品,當作需要馴化的動物,從而將其安排到整齊劃一的固定位置上平靜地坐著,然後訓練著學生做一切安排的事。人們讓學生失去了各自最基本的不同的一切,失去了活躍度,從而成為了死板的被馴化的機器。
而且除此之外,學校里所教的內容也是由國家政權所決定的,這裡面恐怕也包括教育方法在內也是由政權所決定的,還有各個階段的考試和考試內容等,也是由國家政權所決定,幾乎學校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政權所決定的。畢竟國家需要對於其本身而言有用的人才,而從不考慮每個學生他們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從不考慮每個學生自己想學的一切,考試讓每個學生被迫性的參與到巨大壓力的競爭中。從這一點看來,所謂的學習知識就不再是學習知識了,而是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增長自己在規定範圍內的才能,從而利用這種才能參與到競爭中,然後考上理想的學校,再提升自己的學歷。學習知識本該是學習者自己的事,學得好與差,有沒有學到知識應該是由其自己來決定的,從而達到解決自己的無知以及在各個方面運用知識做事、創造、創作、研究等或進行解釋的目的。而這一系列的各個階段的考試和升學等卻將學習知識變成了一種具有功利性的目的,即讓學生變成對於各個職業上以及對於國家有用的人,而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漸漸最終也就變成了以金錢和職業為主的目的。而且,學生在學校里平時和期末也會進行考試,然後老師根據分數將學生進行排名或進行等級劃分,從而分數也就成為了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分數不但對學生本身進行了衡量,同時也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程度進行了衡量,人們是否看重一個學生,幾乎都是通過分數和解題能力來看待的了,而學生自己對於自己是否學到了知識也是通過分數和解題能力來看待的。由此看來,學校根本就不是學習知識的地方,而是訓練學生的地方,真正的學習知識成了次要的目的,主要的目的成了增長規定範圍內的才能和解題能力。在學校中,所謂的教育也就成為了把學生塑造成工具的過程,甚至是把學生塑造成理想的機器人的過程。
在這樣的教育之中,不論是記憶知識,還是解題的能力和考試等都給學生造成了壓力,而這一系列的壓力將會給學生學習知識、記憶知識帶來非常大的阻力和痛苦等。因為這一切都不再以學習知識為目的,而是以在規定時間內刻意記住那些規定範圍內的知識、解題技巧、筆記等為目的以及以在競爭中取得優秀成績和名次為目的,還有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作業為目的。而且其關鍵是,這樣的教育違背了學生內心深處的意願,學生純粹的也就變成了在規定時間內為達到那些目的而學習知識的了,學習知識本身不再作為學生的目的了。因此,有的學生因為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而自殺也是正常的吧,畢竟達不到那樣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學習知識的目的,甚至是認為自己成為了沒用或用處不大的人。還有的學生之所以自殺,就是因為在這樣的壓力下付出的太多,為達到那些目的而不斷付出,造成了難以承受的痛苦。
從某種程度也可以說人們根本就沒有理解怎樣才是真正地學習知識,人們把學習知識當作了與學習職業技能相類似的學習。這恐怕也就是為什麼老師要上講台給學生講解,然後讓學生進行讀背、抄寫以及反覆做題,然後用考試進行考核的原因之一吧。作為純粹由物質構成的人們,之所以會這樣理解也是有其原因,畢竟由純粹的物質構成的人們是機械性的,而對於像機器人一樣的他們,唯有自身的價值才是最為重要的,而自身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是能力和才能、技能、口才等,無能之人將不存在價值,當然,如果有足夠多的金錢也可以充當其價值。機械性的人們自然本就是不懂得求知的,更是無知的,在他們眼裡,只有那些能力、才能等價值和金錢、物質產品等,自然人們就把這些灌輸給了孩子。有靈的孩子和有靈魂的孩子被同化成人們那樣的機器人,然後加入到這個社會中的機械性運作中,這是多麼糟糕的情況。不過,我也覺得只有有靈的人和有靈魂人才能真正懂得怎樣才是真正的學習知識,因為只有他們才是真正懂得求知,並渴望知道、理解自己想知道知道、理解的一切的。學習知識,實際上也就是求知的過程,而不是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擁有規定範圍內的才能,然後在某職業上發揮自己的用處賺錢;更不是獲得才能,然後利用才能在競爭中考上名校。也就是說,學習知識實際上就是解決自己的疑惑以及盡量解決自己的無知,學習知識就是為了知道、理解自己想知道、理解的一切,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知識。而在已有的知識中,並不一定所有的知識就全都是正確的,所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是允許討論、議論和交流的,也就是說,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存在頭腦自由和認知自由,而不是被權威的一切所蒙蔽。當然,討論、議論和交流知識的目的不僅僅是驗證其正確性,還有適用於哪些方面和運用方法等多個方面的討論都是可以進行的。
人們一直以來把學習知識當作學習才能,學習才能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某職業上發揮用處,而這也成為了人們破壞了真正的學習知識的原因之一。人們始終不明白學習知識與學習技能和能力等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才能這個詞是不應該存在的,嚴格意義上來講,知識不能被視作能力的一種。知識應該是開放的,是為求知的人解決疑惑的,是為了讓求知的人獲得自己想知道、想理解的一切的。也因此,學習知識不應該分什麼小學、中學、大學等,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是為真正求知的人開放的,不論是書籍,還是實驗器材和製作材料等都應該是可開放的,實驗室只需要要求操作人員安全操作就行了,並放上所有安全警示就可以了。這一切知識不應該這樣分層次,然後用考試的制度來選拔出合適上大學的人或考研的人,一切都應該是開放的,只要是真正求知的人,就應該能夠接觸到、查閱到他自己想知道的知識。這一切都不需要人們的干涉,人們應該相信靈和靈魂的無限可能,他們會不斷完善自己學習知識的過程的,所有的學習順序都應該由他們自己掌控,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然學習知識的方法、進度、步驟、過程等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正因為人們一直都渴求所謂的精英和人才,所以才這樣分層、選拔吧。畢竟社會和國家需要運作和發展,這集體的一切都是為了不斷的滿足慾望、利益、經濟以及物質上的一切發展等,因此社會和國家也就需要精英和人才這樣合適的工具來穩定這一切的運作和發展。
人們應該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觀念吧,每個人都應該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用處,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有用的人,不論獲得的利益多少,然後發揮用處大的人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多的金錢和更高的地位、名譽等回報。而也因此人們也就把學習知識當作了學習才能,從而毀壞了真正的學習知識,更是玷污了很多知識,這樣的結果都是人們的無知造成的。而人們把自己的一切複製到孩子的頭腦中,從而也讓孩子失去了求知的心,從而變得像人們一樣麻木了。沒有了求知之心的人們,自然也就變得跟那些普通動物差不多了,再加上人們處於這樣的社會中,所以說的更準確一點的話,人們成為了只知道這樣運作下去的機器人。所以,真正有求知之心的人才是這個世界中真正高尚的存在之一,普通的大眾是庸俗的,是機械性的,自然也就不懂得真正有求知之心的人一切,更不懂得求知的樂趣。真正有求知之心的人即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中,因為經濟條件和學業等限制而不能獲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識,也會轉向於哲學上和思想上、真理上等方面的思考、領悟和質疑。因為那樣的靈魂為了彌補自己的無知,為了精神上和靈魂上的樂趣,是永遠都不會放棄求知的,而這也是大眾不理解的做法。畢竟大眾把學習知識當作了吃苦做事,以為吃苦,做那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做那些對於自己而言沒有樂趣的事,人們就把那種行為當作了勤奮。實際上對於那些真正有求知之心的靈魂而言,學習知識往往是自己最渴望做的事,因為那樣的人渴望知道、理解自己想知道、理解的一切,不願意被無知所蒙蔽。而且那對於自己本身而言不但能帶來樂趣,還能不斷地解決自己的無知,還能讓自己知道、理解自己想知道、理解的一切。這是一種物質沒有的樂趣,但機械性的人們則只有物質上的樂趣了,畢竟機械性的人們怎能懂得靈魂上的樂趣呢?而機械性的人們通過這樣的強迫式、灌輸式、塑造式的教育讓孩子失去了求知的心,孩子也從而不再有精神上和靈魂上的樂趣了。為了達到賺錢、謀生、求職、名譽、利益、地位等功利的目的而學習知識的人,永遠都只會被無知所蒙蔽;唯有發自內心真誠的求知而學習知識的人,才不會被無知所蒙蔽。因為那樣的人知道自己是無知的,需要知道、理解的一切太多,唯有求得知識和真理才能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學習知識不是為了讓自己發揮用處,不是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學習知識實際上就是為了儘可能的解決自己的無知,然後才是將求得的一切應用於真理和道理等領悟以及生存、創造、創作、做事、研究等。一個人唯有保持求知的心,才能一直有很強的學習知識的動力,更能知道自己的無知。現在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但是現在的這種教育提供了現成的一切,然後將這些現成的一切通過強迫、被迫等的方式按照一系列的程序灌輸於孩子的頭腦,然後通過做題和分數、讀背、聽寫等方式來進行檢驗,孩子也就認為了自己的無知是通過這樣的教育來彌補的。再加上現在人們的觀念、認知和考試、競爭等,孩子也就以為學習知識實際上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這樣一來,孩子也就失去了求知的心了,不再求知了,以為教育的一切能慢慢彌補自己的無知,只需要記住課本上的和老師、父母所講的一切就行了,然後積累所謂的知識,以便於自己能成為有用的人。當然,讓孩子失去求知之心的原因,還有壓力和強迫等,在壓力下,孩子只能為了達到那些目的而學習知識,根本不會去求知;在強迫下,讓孩子失去了內心的意願,從而也就失去了個人精神上和靈魂上的樂趣,而求知只能是在意願以及個人精神上和靈魂上的樂趣滿足的前提下才會有的。
由此看來,人們在教育中同樣都是如此的冷漠和機械性,人們在教育中從不注重每個被教育者內心裡的一切和其本有的一切,更不考慮其感受,把其當工具一樣對待。所謂的教育就相當於在生產工具,生產機器人,教師將每個學生進行對比,從而篩選出自己更為注重的學生。因為人們總是想要才能更高的學生,人們對於一個人,注重的是一個人的才能和能力,而不是其靈魂上的一切,更不是其內心裡和精神上的一切等,這教育分明就是在製造可利用的機器人。人們都是那樣想把學生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而從未考慮學生自己的一切,更沒有考慮每個學生不同的一切,從而把每個學生當成了相同的工具進行對待。人們對學生寄予期望,並規定目標和要求,強迫學生達到或者是讓學生向自己規定的一切和期望努力。這些都能體現出來人們實際上把孩子當作了工具,人們卻認為這是對孩子好,那實際上只不過是因為人們是機械性的,就像機器人一樣認為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就一定是孩子想得到的一切,然後讓孩子得到那一切,孩子也就滿足了。不過,從現在狀況看來,普遍的情況是孩子在長大後,也的確是那樣的了,為什麼?因為被洗腦了,這樣的教育中,沒有頭腦自由和認知自由,被灌輸的一切就是唯一的一切,只能去相信被灌輸的那一切,而在其中的塑造過程中,孩子本有的內心裡的一切被洗得乾乾淨淨,甚至連靈魂本有的一切全都給洗掉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一開始都是有靈或有靈魂的存在,但我希望的是人們不要被無知和權威蒙蔽了自己,畢竟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充滿情感的世界,充滿靈魂的世界是我們想要的世界。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你們想要的世界,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還是說人們樂意就這樣生活在這樣的機械性社會之中。不過,人們太沉浸於物質中的一切了,沉浸於這一切和慾望之中,人們似乎得到滿足了。人們根本就沒有在乎過真正的靈魂,更沒有在意過那充滿靈性的一切,沒有在意過每個人內心裡的一切和精神上的一切。人們始終把注意力放在物質和身體、能力、才能、地位、金錢等之上,我感覺這個世界的人們真的沒有希望了,跟他們所說的那一切他們認為是無稽之談,沒什麼用,還不如多打兩次牌,還不如多加一會班。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不少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和興趣,還有求知的心,甚至還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等。但是,當我把這些說出來時,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包括我父母和一些親人在內,他們的無知,他們的機械性,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這一切,更不可能理解這一切。不過,也正因為孩子一開始就有那一切,所以孩子是懂得求知的,他們也有創新、創造、幻想、自學、探索等的能力,這些都是靈和靈魂的本質體現。因為有不少的孩子從小就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對很多的一切都充滿了興趣,孩子們總是會問很多個為什麼,總是想知道那些問題的答案,總是在不停地思考著那一切。而且,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強,並不滿足於現成的一切,總是想自己去做出那一切,總是想去了解其中的構造原理等。而這正是孩子求知、好學的表現,更是孩子愛於動手製作的表現,孩子並不滿足於結果帶來的一切,而是享受於求知與做的過程帶來的樂趣和成長等。
因此,學習知識應該是自由的,充滿快樂的,充滿興趣的過程,而不是充滿枯燥乏味、艱辛、艱難的過程。孩子應該學什麼知識,應該由孩子自己來決定,而不是由政權、教育局和教育者來規定、規劃。孩子學習知識的方法、過程、時間等應該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是由學校里的老師和父母來決定。教育應該從孩子的需求角度來考慮,而不是從人們的角度去考慮。人們總是對孩子一味的規定、要求孩子該怎麼做,認為孩子應該怎麼做,應該學什麼,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人們自己的目的,人們也就把孩子當成了一個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當然,人們之所以認為學習就應該是枯燥乏味、艱難、艱辛的過程,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人們認為唯有吃苦才能有所成就,唯有吃苦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這也是人們為什麼一直沉浸於自己不願意乾的工作和職業的原因。如果人們還有沉睡的靈魂,那就說明人們這樣的心理是病態的,而人們將這種病態的心理也強加於孩子。但正因為人們是由純粹的物質構成的,人們起源於物質,所以人們也就將自己的一切進行複製並灌輸於孩子的頭腦中。而這樣機械性的,像機器人一樣的做法,恰巧也證明了人們的確是由純粹的物質構成的。也因此,在人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中,對學習沒有真正的興趣,沒有真正的創新創造能力,更沒有幻想的能力,人們的教育實際上也就成為了生產有目的的機器人。同時,也正因為人們是機械性的,認為這一切都是可以用物質的一切進行解析的,包括自己和孩子在內的所有人都是可以被自己的科學知識所解析的;所以人們對孩子和社會裡的大眾進行了分析和統計,用百分比數據的形式將這一切所呈現出來,從而制定出了這樣的教育的一切。而這樣的教育的目的在於既能滿足人們自己,而又能滿足國家本身的一切,孩子在他們之間自然也就成為了工具。人們也因此制定出了這樣的統一性的教育,統一時間、內容、方法、模式、過程等等一切。
所以,對於教育中,學習教育這方面,我認為教育者對於孩子應該為其提供一切,然後讓孩子在教育者提供的一切之中和大自然之中自由地成長、學習、探索、創造等。畢竟,孩子一開始就已經有一顆種子,而人們所要做的就是為這顆種子提供一切,讓其自由成長,而不應該以拔苗助長的方式讓其「成人」。這顆種子本就已經具備個人的人格、性格、創新、創造、幻想、求知、學習、願望、思想、意願等的雛形,這顆種子就像任何植物的種子一樣,能夠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孩子在這樣的一切之中,盡情地遊戲、發現、實驗、探索、學習、創造等,他們能一起合作,還能互相交流、議論等。孩子們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有許多的事要做,他們一直保持著求知的心態,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會充滿興趣,想學到很多的一切,有很多自己想創造的一切,總是在不停地探索著、查閱著、思考著、創造著等等。在這樣的一切之中,孩子們能學到很多的一切,不論是知識,還是技能,甚至還能獲得哲學上的一切等。因為知識不僅僅存在於書籍中,還存在於發現和實踐中,甚至還存在於自己的思考和領悟以及與他人的議論中。而教育者應該在其中起到幫助的作用,只能參與到其中,幫助孩子發現知識,為孩子解答等,而不是進行引導和強迫等。在這樣的過程中,真正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唯有真正的情感才能讓人與人之間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也只有真正的情感才能讓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也只有真正的情感才能讓人與人之間存在真正真誠的關心和幫助。而只有這些真正真誠的信任、理解、關心、幫助等一切才能讓人與人之間有真正的互相學習,也只有這一切才能讓教育者真正幫助孩子成長起來,才能讓教育者真正幫助到孩子。因為唯有真正真誠的理解,你才能知道對方想要什麼,想知道什麼,才能只對對方需要的一切。知識並不是灌輸進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求知,想知道、理解自己想知道、理解的一切,想盡量解決自己的無知,從而努力去獲得知識。只有這樣的真正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一個人才能真正獲得知識;而不是灌輸和死記硬背,然後把這些灌輸和死記硬背的一切運用於職業上,這是錯誤的。也只有一直保持求知的心態,一個人才能真正有一顆自學之心。而記住知識以及練習知識的活用程度,並不是做題和考試,更不是死記硬背和抄寫等;而是自己在實踐、創造、創作和思考、議論等之中的運用,才能真正達到記住知識和活用的目的。在這樣自由的一切之中,孩子們能用自己學到的一切和領悟到的一切創造出他們自己的一切,甚至能逐漸建立起來他們自己的生活區域。
推薦閱讀:
※潭州學院的課程到底怎麼樣?
※大教育圓:教育從心理學開始n——知乎專欄 「教育從心理學開始」 簡介
※怎樣成為雅思教師?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刊文:《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主張違背未成年人成長規律》?
※怎麼提高長跑成績?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