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是國內孕產婦死亡及子宮切除及嚴重器官損害的主要原因。從提供的材料中我們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產後出血的嚴峻。

身為一個醫療行業的工作人員,對於產後出血不僅僅只是知道了解而已,還應能與時俱進,與國際接軌有相對應的應急處理,以及對應急處理的藥物的了解。這不醫院的醫師就給大家帶來有關產後出血的相關內容的一堂講座。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2014年版的《產後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主要更新包括

1、對產後出血相關的定義做了更新,

2、增加了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概念,

3、再次強調了第三產程處理及宮縮劑的應用,

4、並修訂了產後出血流程及增加了產科大量輸血治療方案。

產後出血定義:產後出血的定義現與國外一致,即胎兒娩出後24 h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宮產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嚴重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 h內出血量≥ 1 000 ml;難治性產後出血是指經宮縮劑、持續性子宮按摩或按壓等保守措施無法止血,需要外科手術、介入治療甚至切除子宮的嚴重產後出血。

兇險型前置胎盤(PPP)的概念是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著於既往子宮下段剖宮產瘢痕處的前置胎盤,伴或不伴胎盤植入。PPP是術中發生嚴重產後出血及子宮切除的重要原因,需要高度重視。對於兇險性前置胎盤,從手術處理提出了三個方案:

1)保守治療措施,包括局部縫扎、血管結紮、壓迫縫合、子宮動脈栓塞等;

2)子宮切除術:如果上述保守手術治療無效,或胎盤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入膀胱,術前評估保留子宮可能性小,就應當機立斷,儘早行子宮切除術;

3)對於有條件的醫院,術前也可採用預防性髂內動脈球囊阻斷術,以減少術中出血。

關於積極處理第三產程治療產後出血的宮縮劑及止血藥物的建議方案。

1.縮宮素類藥物:縮宮素仍為一線用藥,用法不變,卡貝縮宮素的使用為新增內容,亦可用於治療產後出血;

2.前列腺素類藥物:卡前列氨丁三醇及米索前列醇用法及用量不變,建議在縮宮素效果不佳時儘早使用,高危孕婦可預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

3.麥角類藥物:新增麥角新鹼等藥物,我國目前無此類藥物;

4.止血藥物:新增止血藥氨甲環酸的使用,使用劑量為1.0g。選擇性使用(I級證據)。

治療大出血醫護人員的常見問題:

1.沒有認識到產婦出血的程度。

2.沒有準確評估出血的程度。

3.沒有迅速開展治療。

4.麻醉醫師沒能早期參與治療出血患者。

5.產科治療團隊之間欠缺及時有效的溝通。

合理的流程、團隊配合:

1.產科需要團隊精神。

2.團隊的建設:醫院、醫務部協調。

3.團隊的組成:產科手術醫師、麻醉醫師、手術護士、血庫、新生兒科、介入放射科、婦科醫師、普外、泌外科醫師、血液科醫師等多學科的參與。

4.團隊分工明確,避免搶救混亂(必須有主心骨)。

5.團隊需要培訓。


推薦閱讀:

2018年度盤點——十大醫學突破
灌腸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
利尿葯有哪些?
人體又有新器官被發現!「間質交換網路」,算是新器官么?
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患上飛蚊症?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