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粒子能量、質量、電荷的本質聯繫及其引申意義——萬物之理初探

論粒子能量、質量、電荷的本質聯繫及其引申意義

——萬物之理初探

丁榮培

E mail: 34625119@qq.com

摘要:本文從作者《論電子、質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方法及其延伸意義》(《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16 , 16 (2) :14-16)一文基礎上再出發,對γ射線在重原子核附近可產生正負電子對這一物理現象進行分析,鞏固了電子、質子內在本質就是量子化渦旋閉合電磁場的觀點並推廣到一般粒子。通過優化改進的數理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電子、質子能量、質量、電荷、原始宇宙的本質聯繫,得到粒子能量來源公式、質量來源公式、電荷來源公式、質量半徑關係常數等,同時還得出中子就是電子渦旋磁場本體內疊加質子自旋體形成的複合粒子的新觀點、新論據和實驗驗證方法。根據系列新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描述電子、質子、中子有關物理特徵的系列新參數,從全新的角度統一地解釋物質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

關鍵詞:渦旋磁場 粒子能量來源 粒子質量來源 粒子電荷來源

質子電磁形狀半徑 中子電磁形狀半徑

中圖分類號:O41,O57 文獻標誌碼:A

1.引言

1.1.萬物之理的探索之路

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ied theories,GUTs),簡稱GUT,又稱為萬物之理,探索萬物之理一直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大事業。

由於微觀粒子之間僅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通過進一步研究四種作用力之間聯繫與統一,尋找能統一說明四種相互作用力的理論或模型稱為大統一理論。

這一理論最初源於電磁的研究,麥克斯韋研究證明它們是電磁現象的同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可以用同一組方程式加以描述。到20世紀中葉前,這一描述又改進到包括了量子力學效應,並以量子電動力學(QED)形式出現。

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致力於尋找一種統一的理論來解釋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說是解釋一切物理現象,因為他認為自然科學中「統一」的概念或許是一個最基本的法則。甚至可說在愛因斯坦的哲學中,「統一」的概念根深蒂固,他深信「自然界應當滿足簡單性原則」。這一工作一直到他1955年逝世為止,並幾乎耗盡了他後半生的精力,統一引力和電磁力幾乎成了愛因斯坦中老年時期所要攻克的主要目標,然而遺憾的是愛因斯坦終究沒有完成這一偉大的工程。

自幼就崇敬愛因斯坦的溫伯格十分讚賞統一思想。但是既然引力和電磁力的統一障礙重重,那能不能先統一其他相互作用呢?60年代格拉肖、溫柏格、薩拉姆三位科學家提出弱電統一理論,把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統一起來,這種統一理論可以分別解釋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各種現象。

目前,超弦理論非常引人注目,粒子理論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是關於超對稱統一理論的研究,其目標一是把大統一理論擴大到包括萬有引力在內,從而把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統一到一起來。二是探索夸克和輕子的內部結構,提出「亞夸克」模型,從而把自旋為半整數的費米子和自旋為整數的玻色子統一到一起。

超弦理論是人們拋棄了基本粒子是點粒子的假設而代之以基本粒子是一維弦的假設而建立起來的自洽的理論,自然界中的各種不同粒子都是一維弦的不同振動模式。與以往量子場論和規範理論不同的是,超弦理論要求引力存在,也要求規範原理和超對稱。毫無疑問,將引力和其他由規範場引起的相互作用力自然地統一起來是超弦理論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

1.2.物理大統一思想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契合的

我懷有一種本能的、極度的熱情虔誠地相信他們是對的,宇宙中萬事萬物的演化有統一的起源,如同一隻雞蛋孵出小雞,小雞的眼睛、嘴巴、翅膀和它身上的羽毛都是從同一個來源(一個受精卵細胞逐步分化而來)。

1.3. 麥克斯韋方程組可以描述電子、質子的內在本質及其運動規律

中國物理學家趙忠堯首先發現了能量大於兩倍電子靜質量能(2m0c2=1.02MeV)的γ射線在重原子核附近可產生正負電子對。[1]同理,更高能量的電磁波中的光子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產生正負質子對。

那麼,把光子對比喻為「雞蛋」,那麼正負電子對、質子對就好比光子對「孵化」出來的小雞,光子對和質子對不是絕然不同、沒有關係的事物,既然麥克斯韋方程組這個「基因組」既然可以描述電磁波和光子對,那麼在一定的條件下麥克斯韋方程組同樣應當是可以解釋和描述正負電子、正負質子的,麥克斯韋方程組不應當是和正負電子、正負質子完全無關的一組方程。只是,應當如何描述,我們需要找到一把打開神秘之門的鑰匙。

1.4. 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狹義相對論質能公式結合的意義

《論電子、質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方法及其延伸意義》一文得出從麥克斯韋方程組出發,可以推導出渦旋磁場與之同時存在並與之垂直的電場,從而得出電子、質子內在本質就是量子化的渦旋閉合電磁場的觀點。當初設想電子、質子內部充滿著渦旋閉合電磁場,這樣,由麥克斯韋方程組導出的電磁場能量密度公式以及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電磁學中的電場強度公式三個公式結合就可以統一地計算出電子、質子的半徑。

1.5. 在《論電子、質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方法及其延伸意義》一文基礎上再出發,繼續向前推進

1.6.本文中計算得到系列電子、質子、中子參數,有些是不久的將來可以進行對比驗證的。

1.6.1.目前,物理教科書上估算的電子經典半徑re≈2.8×10-15

m,[2]目前中國物理學界中子和質子都是核子,其半徑相等,認為半徑rp ≈1.2×10-15m。[3]質子質量約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按我們通常理解質子直徑比電子直徑大得多,事實恰恰相反。現有物理框架對此仍然無法作出合理解釋。

1.6.2.目前電子的經典半徑的由來[4]及其存在的問題

1.6.4.

本文中得到系列電子、質子、中子參數,有些是不久的將來可以進行對比驗證的。

物理量

電子

質子

中子

1

粒子靜止質量mo

9.10953*10-31Kg

1.67265*10-27Kg

1.67495*10-27Kg

2

電荷(電量)

-1(qo=1.602*10-19c)

+1(qo=1.602*10-19c)

0

3

粒子本體(對應第一層次自旋)半徑r

1.406*10-15m

7.65*10-19m

1.406*10-15m

4

粒子自旋體(對應第二層次自旋)半徑r(或稱粒子電磁形狀半徑)

1.542*10-12m

(即:電子電磁形狀半徑)

0.84*10-15m

(即:質子電磁形狀半徑)

1.406*10-15m

(即:中子電磁形狀半徑)

(註:例如,本文計算的質子電磁半徑和中子的電磁形狀半徑是不一樣的)

1.7. 從全新的角度統一地解釋物質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

系列計算公式也將因此進行修正,通過優化改進的數理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電子、質子能量、質量、電荷、原始宇宙的本質聯繫,得到粒子能量來源公式、質量來源公式、電荷來源公式、質量半徑關係常數等,同時還得出中子就是電子渦旋磁場本體內疊加質子自旋體形成的複合粒子的新觀點、新論據和實驗驗證方法。根據系列新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描述電子、質子、中子有關物理特徵的系列新參數,從全新的角度統一地解釋物質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

1.8.對四種力大統一的表述

本文認為能量、質量、電荷、原始宇宙以及四種力均起源於渦旋磁場,即從終極層面看渦旋磁場是宇宙的萬物形成發展的本質原因。可以統一用一組方程式來描述四種力。

一是物質的本質就是場。愛因斯坦認為:「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在這種新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實在」。顯然,在這裡愛因斯坦把場看成是基本的物質實體,粒子只是場在局域空間的凝聚。電位移極矩的存在以及電位移極矩所對應的環量(即電子、質子內部的渦旋閉合電磁場)是愛因斯坦上述思想的最好的註解,如果愛因斯坦當初的思想是一種哲學的思考,本文對電位移極矩的存在以及電位移極矩所對應的環量的數學推導則是對上述哲學思想的深化,揭示了愛因斯坦「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在這種新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實在」這一哲學思想的數學原理。

二是原始宇宙(即宇宙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一個超級黑洞、同時也是一個超級粒子,同樣可以用本文推導出的公式計算出描述其能量、質量、半徑及表面(半徑處)磁感應強度和電場強度以及渦旋磁場的旋轉頻率等參數。

2.電子、質子的內在本質就是量子化的渦旋閉合電磁場

2.1.光子不可能有無限可分的結構,這樣,由並非無限可分的γ光子對在經過重原子核附近時產生出的正、負電子同樣不可能具有無限可分的結構。否則這一過程就如「幽靈的作用」一樣神秘。物質每分到一個層次,則該層次粒子間必然存在未知的相互作用,隨著粒子分層的深入,未知的力(相互作用)及未知的粒子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將永遠不能搞清楚物質相互作用的規律,即會陷入「不可知論」的漩渦。

2.2. 《論微觀局域時空彎曲狀態下閉合弦量子振動形成基本粒子的動力學機制》[5]一文論證電子、質子內在本質就是攜帶能量的渦旋閉合電磁場。其中主要觀點歸納如下:

2.2.1.從電子對的產生與湮滅的過程看,電子內部的本質就是攜帶能量的渦旋閉合電磁場。

2.2.2.電子、質子就是以一定頻率在高速旋轉運動渦旋磁場形成的閉合弦並感生激發與之垂直的渦旋磁場。能量子運動具有「趨膚效應」,就象一個皮球,相對來講裡面是真正的「真空」。閉合弦振動的彎曲與閉合是由於高能量密度下空間自然彎曲的必然結果。

2.2.3.γ光子對從磁場角度看是兩個旋向相反、以光速運動的渦旋磁場。當光子對經過鉛原子核附近時,在鉛原子核(質子組成的帶正電的核子團)的電場作用下,產生相斥、相吸這兩個相反的作用效果,因而相互分離、發生實物化的突變生成為正、負電子對飛離出去。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渦旋磁場方向的不同,形成的實物粒子有了正、負電荷之分。

2.2.4.電子、質子的本質就是場,而是且渦旋閉合磁場並感生與之垂直的電場,磁場與電場構成坡印廷矢量。

既然如此,那麼可以得出結論:電子、質子內部運動規律、物理參數可以用麥克斯韋方程組、質能公式及其延伸出來的計算公式進行描述。

3.麥克斯韋方程組與斯托克斯公式結合的啟示:電子、質子外部的電位移通量必然對應電子、質子內稟渦旋磁場的存在

3.1.7. 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主要意義:

3.2.

高斯公式與斯托克斯公式

3. 3. 從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出發對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進一步理解

3.4. 愛因斯坦認為「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在這種新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實在」【10】

4.場論、粒子物理的交叉研究與探討:

電子、質子內在本質統一描述模型及其本體半徑理論值的計算

4.1.電子、質子內在本質是量子化的渦旋磁場及其伴隨產生徑向電場

《電磁學》已經推算出電場能量密度的表達式、磁場能量密度的表達式以及電磁場能量密度的表達式 [11]如下:

(10)

公式中:w為電磁場的能量密度, 為電場的能量密度, 為磁場的能量密度。 為介電常數,電子內部取值等於真空介電常數?8.854 10-12?F.m, 為磁導率,電子內部取值等於真空磁導率 H.m,E為電場強度,D為電位移矢量,H為磁場強度,B為磁場感應強度,在線性介質中,D= ,B=

EH的比例關係代入上式,可得

[12] (11)

那麼,可以看出能量子運動具有「趨膚效應」,就象一個皮球,相對來講裡面是真正的「真空」,電子、質子的能量本質是渦旋磁場感生的電場蘊含的電場能,具體表現為電子、質子這一電磁場能量子半徑周圍的電場能。以積分形式表達式為:

(12)

其中,用W表示電子、質子的質量能(一般習慣用E表示能量,因另一些場合習慣用E表示電場強度,為免混淆,本文用W表示能量,E表示電場強度), 為穩定粒子(如電子、質子)球體球表面面積[13], 為圓周率,r為粒子球體的半徑。

又,電場強度表達式為:

[14] (13)

其中, 表示電荷所對應的電量為 此處 不是光速,為電量單位庫侖)。

4.2.電子、質子本體半徑計算公式

根據狹義相對論質能公式,電子的質能還可以表達為:

[15] (14)

其中, 在此處代表光速。

將式(13)代入(12)得:

(15)

將式(15)與(14)式聯立,得

(16)

由此,得出電子、質子本體半徑計算公式為:

(公式:DRP-1)

4.3.電子、質子本體半徑計算公式的意義

4.3.1.電荷電量 、真空介電常數 、光速 均為常數,只要知道粒子質量 就能算出粒子半徑。

4.3.2.粒子質量與粒子半徑成反比關係,粒子質量 越大,粒子半徑r越小。

4.3.3.電子、質子本體半徑是對應於電子、質子第一層次自旋(渦旋磁場的自旋)形成的物理半徑。

4.3.4.相應地,還有對應於電子、質子第二層次自旋(即電子、質子本體與德布羅意波相聯繫並形成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的自旋)形成的物理半徑,現有高能物理實驗中與質子、中子電磁形狀因子概念相聯繫,我們可以稱之為電子、質子、中子的電磁形狀半徑.

5. 關於電子、質子的能量、質量、電荷的本質與聯繫

從電子與質子的本質就是質能量子化的渦旋閉合電磁場和電磁場能量能量密度公式、相對論質能公式出發,推導出關於電子、質子能量、質量、電荷來源性質的三個相互關聯的公式以及一個新的宇宙常數 ,進一步推導可以得出結論:電子、質子的能量、質量、電荷均起源於電子、質子內在渦旋磁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屬性或者說是同一事物不同的表現形式。由於篇幅所限,推導過程從簡,暫列出四個重要公式如下:

5.1.電子、質子能量來源公式

DRP-2

該公式推導過程詳見上節。

公式意義:

5.1.1.公式左邊是對應粒子質量的質量能。

5.1.2.公式右邊反映的是對應粒子的質量能來源於粒子體內的渦旋磁場,粒子質量能與粒子體內電場強度E的平方成正比。

5.2. 電子、質子質量來源公式

查電磁學理論公式

【16】 (17)

可得,

(18)

即:公式意味著以光速運動的渦旋磁場B必然產生電場E,電磁強度E等於磁感應強度B乘以光速C。這個公式僅適用於同一事物內相互感生的電場與磁場間,不適用於不同事物沒有直接關聯的電場與磁場間。

將公式(DRP-2)兩邊同時除以光速的平方,可得:

(19)

將式 (18)代入,可得:

(20)

即;

(DRP-3)

公式意義:

5.2.1.公式左邊對應粒子質量。

5.2.2.公式右邊反映的是對應粒子的質量來源於粒子體內的渦旋磁場,粒子質量與粒子體內磁感應強度B的平方成正比。

5.3. 電子、質子電荷來源公式

(DRP-4)

這是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的第一個方程即反映電場高斯定理的公式左、右兩邊互換得來,此式與電場強度公式 是等價的,只是表述方式、角度不同而已。

公式意義:

5.3.1.公式左邊是對應粒子電量,與 (DRP-2)式、(DRP-3)式在數學形式上有很好的對稱性。

5.3.2.公式右邊反映的是對應粒子的電量來源於粒子體內的渦旋磁場,粒子電量與粒子電場強度E成正比,數值上等於以 作為被積函數,以粒子球體表面積S作為積分區域的二重積分運算。

5.4.電子、質子電場能量公式的說明

(DRP-5)

其中 為電子、質子本體半徑,公式計算電子、質子自身產生的電場中所儲備的能量。

可得:

(21)

公式意義:

5.4.1.公式左邊對應電子、質子體外靜電場的電場能(電場能同時也對應質量)。同時,粒子引力場也有對應的能量和質量,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很可能大部分來源於引力場對應的能量和質量,另外一部分則來源於未知黑洞。

5.4.2.電子、質子體外靜電場的電場能(電場能同時也對應質量)是電子、質子質量能的來源。

5.4.3.電子、質子的能量是體外靜電場的電場能(電場能同時也對應質量)所提供,並對應粒子的質量。

5.4.4.電子、質子作為個體而言,其本身的含義不只是其靜止質量本身,換句話來說,電子、質子的靜止質量構成電子、質量的「本體」,電子、質子外部電場構成電子、質子的「靈魂」。電子、質子作為個體的「身體」而言,是其「本體」和「靈魂」的總和。

5.4.5.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即萬事萬物(如粒子)既在其他事物(如粒子)的場中(「靈魂」)運動,同時,其他事物又在自己的(如粒子)場中(「靈魂」)運動。

5.4.6.力不是由玻色子傳遞的,力是場與場的相互作用,玻色子只是相應場的擾動產生的一種現象。例如,引力是引力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引力子是引力場擾動的結果,引力子並不傳遞引力。電磁力是電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光子是電磁場擾動的結果,光子並不傳遞電磁力。

5.4.7. 萬事萬物(如粒子)既在其他事物(如粒子)的場中(「靈魂」)運動,同時,其他事物又在自己的(如粒子)場中(「靈魂」)運動,所以,萬事萬物(如粒子)通過場的作用既受其他事物影響又被其他事物感知,另一方面,萬事萬物(如粒子)通過場的作用影響和感知其他事物(如粒子狀態的改變)。場與場的相互作用不同玻色子的作用,它使萬事萬物(如粒子間)發生作用更直接,場使得事物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妙性質。量子通訊中糾纏態量子的相互作用就是最好的注釋。

5.4.8.分數電荷並不存在,能量、質量、電荷有緊密的內在聯繫,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屬性。相應地,中子等不帶電荷的粒子都是複合粒子。

5.5. 電荷量子化與粒子穩定條件常數 (或稱「上帝」常數)

(DRP-6)

公式(DRP-1)現在可以用粒子半徑 等價描述。

我們用一個新的符號 代表 ( 隱含「上帝」之義),這是一個反映宇宙根本規律的常數。

我們將 代入得到 = (千克.米),其意義為:

5.5.1. 等於一個常數 ,這是電荷量子化條件。

5.5.2.滿足電荷量子化條件的粒子才是穩定的粒子,也可以稱為粒子穩定條件。

5.5.3.普遍反映從電子、質子到黑洞、宇宙的質量與半徑反比關係,穩定粒子(或稱穩定質量單元)質量m與粒子半徑 成反比關係,即粒子質量越大、粒子半徑越小。

6.電子、質子、中子本體半徑的改進計算結果

根據以上公式,產生的電子、質子本體半徑計算值自然要接受實驗的檢驗,無論如何,畢竟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用自己總結出的純理論模型、推導出相應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如果結論正確,將對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黑洞物理、宇宙物理等帶來影響。比如,對質子、中子、夸克、膠子以及核力本質、核能來源、黑洞本質、宇宙大爆炸等將會有新的理解。

6.1.電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結果

6.1.1.查常用物理常數,電子質量 為:9.1096×10-31㎏,代入(DRP-1)式,得:

電子本體半徑為:re=1.406×10-15m(1.406費米)

新的計算結果是原有數據(經典電子本體半徑2.8×10-15m)的約二分之一,即原先估計的電子本體半徑是新計算結果的2倍。

6.2.質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結果

將質子質量代入公式(DRP-1),得:

質子本體半徑為:rp=7.65×10-19(0.765阿米)

6.2.1.質子本體半徑新的計算結果遠遠超過原先的估計,原來的估計質子本體半徑是新計算結果的一千多倍。

6.2.2.質子質量是電子質量的1800多倍,原來,人們以為質子體積比電子體積要大得多,現在計算結果卻恰恰相反,電子的體積比質子體積大得多。

6.2.3.太陽直徑約是地球直徑的100倍,而電子本體半徑卻是質子本體半徑的1800多倍。

6.2.6.如果把電子的大小比喻成首都北京的鳥巢體育館,則質子的大小不到一個籃球那麼大,大概和一個排球大小差不多。

6.3.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旋轉方向不同,則電荷變號。一般規定順時針方向帶負電,逆時針方向帶正電。電子、質子球體表面電場強度強度之高遠超想像。

6.4.中子是由一個電子與一個質子組成的複合粒子

中子的「外殼」就是電子本體(量子化的渦旋磁場體),中子裡面是一個質子本體(本體半徑7.65×10-19m)在以四分之一光速、以0.84×10-15m為半徑(一個周長剛好等於該運動質子德布羅意波長)作圓周運動。故中子本體半徑等於電子本體半徑。

7.對粒子物理學、場論與宇宙物理學的交叉影響

一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支配著無限小規律似乎難以理解。然而,電荷量子化與粒子穩定條件常數 告訴我們情況不是這樣,公式似乎告訴人們,黑洞也好、宇宙也罷,都將遵守這一公式和從這一公式中得到新的認識,這一認識將掀起一場黑洞物理學和宇宙物理學的變革。

7.1.從上述分析得出結論:宇宙本質上就是超級黑洞,黑洞就是超級粒子。黑洞和宇宙都遵守能量守恆、動量守恆定律和電荷量子化與粒子穩定條件常數(公式 )。黑洞和宇宙的質量能本質上同樣來源於強大的的渦旋磁場。

7.2.以1億倍於太陽質量的黑洞為例,太陽質量為1.99×1030㎏,則此黑洞質量為1.99×1038㎏,其半徑由公式 (米)。

7.3.暫時估計我們生活其中的宇宙總質量M= 3.415788×1053kg。

根據以上分析,則宇宙誕生時可以理解為一個超級大黑洞,這個質量非常之大、半徑非常之小的超級大黑洞(或者說是超級粒子)的粒子半徑 (米)。

7.4.宇宙誕生的可能方式之一是2個渦旋磁場方向相反、質量相同的超級黑洞相遇發生爆炸。比如:其中1個是帶1正電荷的超級黑洞和另1個是帶1負電荷的超級黑洞,因引力作用相遇,就如正負電子相遇一樣,兩個黑洞的內的渦旋磁場能量頓時釋放出來,這就是宇宙大爆炸。

7.7.宇宙誕生的方式還有可能是2個渦旋磁場方向相反、質量不同的超級黑洞相遇發生爆炸。比如:其中1個是帶1正電荷的超級黑洞和另1個是帶1負電荷的超級黑洞,因引力作用相遇,同樣會發生宇宙大爆炸。只是相遇到爆炸的時間間隔比上面所說的2個質量相同的超級黑洞相遇發生宇宙爆炸的時間間隔要長一點點。

7.6.兩個渦旋磁場方向相反的超級黑洞相遇發生爆炸本質上可以理解為白洞(黑洞吸納物質和能量,白洞拋出物質和能量)。

8.關於電子、質子性質的部分新公式及其物理含義

從電子與質子的本質就是質能量子化的渦旋閉合電磁場和電磁能量能量密度公式、電荷量子化與粒子穩定條件常數 出發,推導出系列關於電子、質子性質的新公式,由於篇幅所限,推導過程從略,列出公式如下:

8.1.能量電荷比公式

(DRP-5)

E和q是同一個事物的體現出來的兩個方面性質,粒子電荷q來源於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強度為B的閉合渦旋磁場光光速運動產生的電場,圍繞任一包圍電子或質子的閉合曲面的電力線條數總是相等的,這就是電荷的本質。

8.2. 電子、質子質量與半徑關係公式

(DRP-6)

上式中除粒子半徑r外,均為常數,粒子半徑r越小,粒子質量 。這條規律既適用於電子、質子,也適用於描述黑洞和宇宙,成為與質能公式一樣可作為計算粒子、黑洞、宇宙(超級黑洞)質量的一個公式。

8.3. 穩定粒子能量電場比公式(能量電荷比公式的等價表述)

(DRP-7)

其他等價表述為:

或:

8.4. 粒子第一層次渦旋閉合磁場運動周期與自旋角頻率(角速度)公式

粒子第一層次渦旋閉合電磁場組成的能量子以光速運動,內部運動角頻率(渦旋閉合電磁場自旋角速度)ω為:

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運動周期(以光速圓周運動一周時間):

(DRP-8)

(等價地: )

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角速度(以光速每秒所做圓周運動次數) (DRP-9)

8.5.γ射線光子轉化為電子對時的空間收縮效應

為普朗克常數, 為γ射線中所對應光子對在重原子核附近轉化為電子對時的頻率,

(22)

將 代入, 為電子內渦旋磁場頻率,

即: (23)

為電子內渦旋磁場頻率,

得: ,其中 等於精細結構常數 的倒數 ,為方便表達,設 ,得: (24)

即:電子、質子內渦旋磁場頻率是γ射線中光子對在重原子核附近轉化為電子對時所對應γ射線的頻率的137倍,剛好等於精細結構常數的倒數,這決不是一種巧合。這反映了γ射線光子在重原子核附近轉化為電子對時從光子對光速運動狀態到電子對相對靜止狀態時發生了空間的收縮效應。轉化前後半徑可作對比,光子對的半徑是電子對半徑的137倍。

由此可見,γ射線中光子對在重原子核附近轉化為電子對的本質是一對以光速旋轉、旋向相反、如齒輪嚙合前進(速度即為光速)的光子對(本質即為渦旋電磁場能量子,渦旋磁場是本質,渦旋磁場伴隨產生與之相垂直的電場(表現為電荷))在向無限遠處運動過程中,遇到重原子核,被重原子核的電場所「制動」,運動的光子對變成相對靜止的在有限空間「凝聚」的實物粒子,即正負電子。

換句話說,正負電子、正負質子就是運動著的渦旋電磁場能量子在局域空間的凝聚,「凝聚」過程中,光子對收縮到原來的137分之一,從這層意義上說,物質的本質就是場。

中子是電子、質子的複合粒子,外殼為電子(渦旋電磁場能量子,半徑為1.40610-15m),中間是一個質子(本體半徑為7.65*10-19m)在以四分之一光速、圍繞一個半徑為0.84*10-15m的圓作與德布羅意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

電子、質子的旋轉分三個層次,電子、質子第一層次自旋(即內稟渦旋磁場)速度為光速,電子、質子第二層自旋(即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自旋)速度為光速的四分之一,電子第三層次旋轉,即圍繞原子核的軌道旋轉,第一軌道速度是光速乘以精結構常數(即光速的137分之一)。

8.6. 精細結構常數與康普頓效應、德布羅意波的關係

8.6.1. 電子的康普頓波長

(25)

8.6.2.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

(26)

兩者在公式形式上是一致的,當電子的運動速度等於光速(當然,電子只能以接近但低於光速運動) 時,兩式一致。

8.6.3. γ射線中光子對在重原子核附近轉化為電子對時的頻率所對應的波長

(27)

得, ,

(28)

8.6.4. 康普頓波長與精細結構常數及電子本體半徑的關係

(29)

8.6.5. 康普頓波長與精細結構常數的關係

8.6.5.1.精細結構常數:

精細結構常數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無量綱數,常用希臘字母α表示,精細結構常數更接近於1/137。

8.6.5.2. 量子理論以後的發展表明,精細結構常數其實具有更為深刻的物理意義。

8.6.5.3.這樣一來,精細結構常數就具有了全新的含義:它是電磁相互作用中電荷之間耦合強度的一種度量,或者說,它就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

8.6.5.4. 康普頓波長與精細結構常數的關係式

(30)

由此,可得:

(31)

公式的意義:康普頓波長與2倍電子周長之比等於光速與基態軌道上電子的速度之比,從另一角度可以理解為反映出的由直線前進的光子收縮為電子時的空間收縮之比。

(32)

可得, 即:公式(16)

公式(30)、(31)、(32)與前面推導出的公式(16)以及與之相關的系列公式在邏輯上是相互包容、環環相扣的。

8.6.6.原子內的電子有三個層次的運動。一是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運動,與之相對應有電子軌道角動量和軌道磁矩。二是電子有與自身德布羅意布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與之相對應有電子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第二層次自旋運動)。三是電子內渦旋磁場運動,與之相對應有終極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第一層次自旋運動)。

8.6.7. 粒子有與自身德布羅意布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說明,如果把電子、質子比作渦旋磁場量子的「今生」,而把光子比作渦旋磁場量子的「前世」,「今生」的自由電子和自由質子除了有內部渦旋磁場運動外,同時會自覺地圍繞「前世」光子的「影子」作相對應的「圓周」運動,與這個運動相對應形成了電子、質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因此,電子、質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決不能理解為電子、質子是圍繞自身軸線運動形成的。

8.6.8.目前的量子力學只理解到電子兩個層次的運動,即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運動和「自旋運動」,而且,對「自旋運動」的實質存在理解偏差。電子、質子的「自旋運動」既有第一層次的自旋運動(內部渦旋磁場運動),也有第二層次的自旋運動。例如,質子本體半徑是7.65*10-19米,但是因為質子第二層次自旋運動的存在,自由質子的康普頓波長為 ,也就是說自由質子會在約 空間尺度範圍做「圓周運動」並形成第二層次的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即目前所理解的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第二層次的自旋的存在也是量子力學中「測不準」關係存在的深層次原因。

8.7.粒子第一層次自旋角動量

與粒子外部運動如電子繞原子核公轉的軌道角動量、自旋角動量(第二層次自旋)相區別

(DRP-10)

無論電子還是質子,其自旋角動量都是這一常數值 ,這可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的為什麼不管電子還是質子其電荷電量的絕對值都會等於1.602*10-19c這一常數,這兩者都之間是緊密相關的。

8.8.粒子第一層次自旋磁矩

與粒子外部運動如電子繞原子核公轉的軌道磁矩、自旋磁矩(第二層次自旋)相區別

(DRP-11)

M為粒子第一層次磁矩,I為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B運動形成的視同電流I,S為粒子球體過中心橫截面積。 為渦旋磁場B運動一周通過的視同電荷, 為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B運動一周所需時間t。

8.9. 粒子第一層次(或內稟)自旋磁矩與粒子第一層次(或內稟)自旋角動量之比(迴旋磁比率)

(DRP-12)

本文從與傳統量子力學不同的另一個角度得出的迴旋磁比率公式,完整地解釋粒子第一層次(或內稟)自旋磁矩與粒子第一層次(或內稟)自旋角動量真實含義、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和動力學機制問題。

8.10.文章篇幅所限,不能對其它公式在本文中詳細說明。

9.描述電子、質子的有關物理參數估算表

(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從略)

物理量

電子

質子

中子

1

粒子靜止質量mo

9.10953*10-31Kg

1.67265*10-27Kg

1.67495*10-27Kg

2

電荷(電量)

-1(qo=1.602*10-19c)

+1(qo=1.602*10-19c)

3

粒子本體(對應第一層次自旋)半徑r

1.406*10-15m

7.65*10-19m

1.406*10-15m

4

粒子自旋體(對應第二層次自旋)半徑r(或稱粒子電磁形狀半徑)

1.542*10-12m

0.84*10-15m

(即:質子電磁形狀半徑)

1.406*10-15m

5

渦旋磁場Bs旋轉方向(定義)

順時針方向

逆時針方向

6

粒子表面(半徑)處電場強度E

7.3*1020V.m-1

2.459*1027V.m-1

7

粒子表面(半徑)處磁感應強度B

2.433*1012V.s.M-2

8.197*1018V.s.M-2

8

電荷量子化與粒子穩定常數G=m*r(或稱「上帝」常數)

(千克.米)

(千克.米)

9

粒子質量密度

7.824*1013Kg.m-3

8.919*1026Kg.m-3

10

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自旋角速度=

2.134*1023rad/s

3.921*1026rad/s

11

粒子第一層次自旋轉動慣量

1.801*10-60Kg.m2

9.789*10-64Kg.m2

12

粒子終極自旋角動量(第一層次自旋)

3.843*10-37Kg.m2.s-1

3.843*10-37Kg.m2.s-1

13

粒子終極自旋磁矩(第一層次自旋)

3.379*10-26J.T-1

3.378*10-29J.T-1

14

粒子內稟自旋角動量(第二層次自旋)

1.054*10-34Kg.m2.s-1

1.054*10-34Kg.m2.s-1

15

粒子內稟自旋磁矩:(第二層次自旋)

9.264*10-24J.T-1

5.046*10-27J.T-1

註:1.以上結果系由普通計算器計算, 更精確結果應由專業計算機計算參數值。

2.電子自旋角動量等於質子自旋角動量,這與電子、質子電量相等是有深刻聯繫的。

10.引申意義:有效解釋此前難以理解的一些物理現象

10.1.總結出關於電子、質子質量、能量、電荷的三個相互關聯的表達式,並且具有極為優美的數學形式,反映深刻的內在對稱性、完美性、關聯性。

10.2. 能夠統一解釋電子、質子、中子等粒子質量、能量、電荷的共同起源、內在的本質聯繫。

10.3. 能夠解釋電子、質子內部第一層次自旋磁矩的起源,表達式為: ,並與其電子、質子本體半徑成正比。

10.4. 能夠解釋電子自旋磁矩為什麼遠遠大於質子自旋磁矩。

10.5.能夠有效解釋為什麼中子具有負的磁矩(是電子自旋磁矩與質子自旋磁矩的疊加)。

10.6.能夠有效解釋為什麼高能物理實驗中,會發現「質子」內部存在硬的「質點」(入射粒子碰到了質子本體)以及能夠解釋「漸近自由」現象(電子、質子本體以及質子自旋體(質子自旋體對應質子電磁形狀半徑)類似「皮球」,「皮球」表面是渦旋磁場,並從表面處產生與表面垂直的電場,「皮球」裡面是「空的」)。

10.7.能夠對宏觀世界(宇宙、黑洞)和微觀世界(電子、質子)進行統一描述。

10.8.能夠解釋為什麼宇宙大爆炸時的初始宇宙空間尺寸趨近於無窮小(但不是半徑為0的奇點)。

10.9.本論文總結出電子、質子的質量與半徑之積為一常數( ),其意義是:在微觀世界,粒子的質量越大,其體積越小。研究表明銀河中心存在超級黑洞,經對銀河系動態模擬計算顯示,當星系收縮時,大量星系物質將向中心無限小空間收縮,與公式表達的意義高度契合。

10.10. 在燃料電池中,通過一種質子交換膜(PEMProtonExchangeMembrane)和催化層(CLCatalystLayer)而產生電流,工作時,利用一種叫質子交換膜的技術,使氫氣在覆蓋有催化劑的質子交換膜作用下,在陽極將氫氣催化分解成為質子,這些質子通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在氫氣的分解過程中釋放出電子,電子通過負載被引出到陰極,這樣就產生了電能。

質子能通過質子交換膜,而電子不能通過質子交換膜,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電子體積比質子大。

11.由此暫列 20個推論以供學界探討與爭鳴

(供探討驗證的20個科學問題)

11.1.電子、質子內部本質上就是量子化的渦旋閉合電磁場。

11.2. 電子、質子能量來源於渦旋磁場產生的徑向電場,並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成正比。電子、質子的慣性質量來源於渦旋磁場,並與磁感應強度B的平方成正比。具體回答了超弦理論中關於粒子第一層次弦振動形式、振動原理、振動參數等問題。

11.3.電子、質子的質量與本體半徑之積為一常數( ),其意義:一是在微觀世界,粒子的質量越大,其體積越小。二是對應電荷常數。三是對應終極自旋角動量為一常數。四是對應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自旋角動量也為一個常數。

11.4.電子本體半徑新計算結果為:re=1.406×10-15m(1.406費米或稱飛米),新的計算結果是原有數據(經典電子本體半徑2.8×10-15m)的約二分之一,即原先估計的電子本體半徑是新計算結果的2倍。

11.5. 質子本體半徑的新計算結果為:rp=7.65×10-19(0.765阿米),令人驚奇的是,計算表明:質子本體半徑遠小於電子本體半徑。如果把電子本體的大小比喻成首都北京的鳥巢體育館,則質子本體的大小不到一個籃球那麼大,大概和一個足球大小差不多。

11.6.物質的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可以從全新角度統一解釋( = )。

11.7.黑洞本質上可能就是超級粒子(以1億倍於太陽質量的黑洞為例,太陽質量為1.99×1030㎏,則此黑洞質量為1.99×1038㎏,其半徑由公式 )。

11.8.初始宇宙本質上就是超級黑洞、超級黑洞本質上極有可能就是超級粒子( )。

11.9.如果黑洞或初始宇宙的質量是有限的,那麼它就不是奇點,換言之,黑洞或初始宇宙都可以用質量、內部渦旋磁場強度、粒子半徑、自轉角頻率等參數進行描述。

11.10.電子、質子能量來源於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產生的徑向電場,並與粒子「皮球」表面處電場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表達式為: 。

11.11. 電子、質子質量來源於與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並與粒子「皮球」表面內部磁感應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表達式為: 。

11.12. 電子、質子電荷來源於粒子第一層次渦旋磁場所產生的垂直電場,並與電場強度成正比,表達式為: 。其意義是:穿過電子或質子任一閉合面射入或射出的電場線條數都是相等的。

11.13.粒子質量、能量、電荷是同一事物不同屬性,但是這些不同屬性有共同的起源,即起源於其內部渦旋磁場。

11.14. 根據上述計算公式,可以推導出系列關於電子、質子性質的新公式,得出描述電子、質子有關物理性質的渦旋磁場強度E、磁感應強度B、半徑r、質量密度、內部渦旋磁場角速度 、內部渦旋閉合磁場旋轉周期t、自旋角動量L、自旋磁矩M、能量電荷比、能量電場比、自旋動能、粒子本體質量等共計20多個參數。

11.15.

根據電子、質子本體半徑新的計算結果,我們可以推斷,中子是一個複合粒子,具體來說是質子「鑽進」電子本體(類似一個「皮球」,裡面是

「空的」)內形成的複合粒子,這會完全改變人們對於中子的認識。人們曾經認為電子存在於質子體內,現在,根據電子、質子本體半徑的最新計算結果表明,最有可能的是,質子存在於電子體內,中子就是在電子(本質上就是順時針旋轉的渦旋磁場)體內存在一個質子(本質上就是逆時針旋轉的渦旋磁場,當然這個質子本體不是靜不動,而是以0.84*10-15m為半徑(即:質子電磁形狀半徑)、以四分之一光速度在作與德布羅意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但是這種自旋運動是一種波運動,與地球圍繞太陽運動不同,不需要太陽引力這樣的質心),即中子的本質是電子的渦旋磁場內疊加質子自旋體。

11.16.

夸克存在的理論基礎發生動搖。高能物理實驗表明,核子內存在硬的小質點,這被認為是質子由夸克構成的重要理論基石,而從上述討論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小質子即很可能是質子本體(質子本體(本體半徑rp=7.65×10-19)以0.84*10-15m為半徑(即:質子電磁形狀半徑)、以四分之一光速度在作與德布羅意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形成質子自旋體)。

11.17.目前,實驗物理學家間接測量到的所謂「質子」半徑實際上是質子自旋體半徑(即質子電磁形狀半徑為0.84*10-15m)。

正因為原子核內的中子是質子存在於電子之中形成的複合粒子,所以,原來認為的中子半徑實際上就是等於電子本體半徑(即中子電磁形狀半徑為1.406*10-15m)。

電子就象一個「袋子」,裡面裝著質子自旋體。以前,人們認為撞擊到的「核子」可能是中子的「外膜」(即由電子的渦旋磁場構成的「屏障」), 和質子自旋體(類似「皮球「),人們發現「核子」內部存在「質點」,陰差陽錯地誤以為是「夸克」,而實際上卻正是質子本體本身(電子內部存在質子自旋體,構成複合粒子-中子)。

11.18.膠子可能並不存在。理由是:(1)如果膠子傳遞核力,則要麼表現為引力,要麼表現為斥力,目前,人們認為膠子既傳遞引力又傳遞斥力,這是不可思議的,是用一種更大的不可知來代替現有的不可知。(2)我們可以把膠子比喻成籃球,在打籃球時,接球感受到的應該是斥力,傳球出去時感受的應該還是斥力,這才符合動量守恆定律。目前,對膠子傳遞力的方式的解釋實質上違背了動量守恆定律。(3)如果核力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力綜合作用,隨距離此消彼長,則是可以理解的。(4)中子是質子存在電子之內的複合粒子,電子「外殼」就象一個口袋,如果「電子口袋」裡面已有1個質子自旋體,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中,當高能電子將要進入中子的「口袋「時,首先感受到中子外殼是帶負電的,繼續進入碰到質子自旋體,感覺裡面是帶正電的,將要穿透中子「口袋」時,感覺這個「外殼」是還負電的。(5)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中,如果高能電子撞擊到的不是中子而是質子自旋體,則在質子自旋體表面(類似「皮球」)感受到的是正電外殼,突破「皮球」外殼後,進入到裡面,因為「皮球」裡面是「空的」,所以得核子內部「漸近自由」的結論。(6)現有量子色動力學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為什麼夸克質量之和遠小於質子質量之和,模型本身不能賦予粒子質量。(7)如果夸克不存在,膠子自然就不存在。(8)力是場與場的作用,力來靠粒子來傳遞作用力,所以引力子只是引力場振動產生的一種現象,引力子不傳遞引力,穩定的引力場不會產生引力子,但卻有引力作用,同理,核力、電磁力也不是由相應的粒子來傳遞,而是相應場與場的作用。

11.19.

核裂變的能量很可能是由質子之間的靜電勢能提供或磁矩勢能提供。如果原子核內質子與質子之間距離為10-15m數量級,則兩個質子之間的靜電勢能,估值約0.72MeV,在原子核中,每個核子的平均結合能約為8.6MeV,所以,以前人們會認為核能不可能來自靜電勢能,而是由神秘的核力提供。原子核內質子間距離的重大變化將可能顛覆這一認識。設質子與質子距離在10-17m(當然實際距離可能遠大於這一數量級),則兩個質子之間的靜電勢能估算值約144.1MeV(實際遠小於這一數值,只是從原理上進行說明),是原先估算值0.72MeV的約200倍,如此,核裂變的能量的就很可能是由質子之間的靜電勢能或磁矩勢能提供。

11.20.

質子本體半徑的改變還會影響到中子星的體積等,因為按照原來估計的質子本體半徑估算的質子質量密度為 數量級(相當於質子自旋體質量密度而非質子本體質量密度),根據新的質子本體半徑估算的質子本體質量密度是 數量級,相差非常之大。

12.引力、電場力、強力、弱力的表達

(由於篇幅原因,推導過程不展開)

12.1.引力表達式

12.2.電場力表達式

13.3.強力(核力:極其微觀尺度範圍內電場力與磁(矩)力的合力)表達式

質子(本體半徑7.65

×10-19m)以四分之一光速、半徑為0.84×10-15m(目前,如果我們用電子散射法測到的所謂質子「半徑」就應該是這樣一個近似值,或者稱作質子電磁形狀半徑)作與德布羅意波(物質波)相聯繫的自旋運動(第二層次旋轉運動),形成自旋角動量和自旋磁矩。以下公式的特點是R有個臨界值,大於這個臨界值處質子間電場力處於主導地位,質子間表現為排斥力,小於這個臨界值時質子間磁矩力處於主導地位,質子間表現為吸引力(即現在認為的核力。同理可解釋中子與質子間、中子與中子間吸引力(核力)。磁矩力的特點是方向性很強、表現為作用距離短,即

12.4.關於弱力

弱力在本質上不是力,而是因為在微觀局域時空彎曲狀態下能量密度變化帶來時空彎曲的變化破壞了原來的平衡,使得粒子(內在本質是渦旋電磁場振動)的弦振動的運動半徑與由能量密度決定的局域時空彎曲半徑不一致導致穩定粒子的閉弦運動變成開弦運動,弦振動半徑與局域時空彎曲半徑的不一致程度決定了粒子衰變的快慢程度。

13.關於開展質子顯微鏡和新型介入式可控核裂變

研究的建議

13.1.正因為計算表明質子本體半徑遠遠小於電子本體半徑,那麼,意味著可能研發出比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大得多的質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如果達到200萬倍的話,質子顯微鏡放大倍數可能會達億倍以上。電子顯微鏡【18】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櫃三部分組成。鏡筒主要有電子源、電子透鏡、樣品架、熒光屏和探測器等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裝配成一個柱體。估計質子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原理大致相似,最大的不同是鏡筒裝置中的質子源比電子顯微鏡複雜得多。如果能成功研發出質子顯微鏡,除了對物理研究和醫學研究等帶來極大好處外,同時,也將是本文所提出理論基礎的最好證明。

估計,中科院物理所和一些相關單位具備質子顯微鏡可行性研究及後續研發能力,可行與否,可能在比較快的時間就能得出結論。

13.2.核能在本質上可能來源於靜電勢能或磁矩勢能,目前核裂變發電是對鈾的自發核裂變進行人為控制,使其有序釋放能量。將來可能可以用人為而不是自發裂變的方法,例如控制質子、中子轟擊鈾的同位素或某些質量數接近鈾的重金屬原子核的方法或者採用多束高能激光照射(類似目前核聚變研究的一種方法)鈾的同位素或某些質量數接近鈾的重金屬原子核的方法,可能實現一種新型介入式可控核裂變,這樣,能夠使核輻射的危險程度大大降低和實現核裂變材料來源的多樣化、廣泛化。如果成功,這將是一種新的實現核裂變方式,從而達到對外輸出能量(凈輸出能量大於凈輸入能量)和發電供電的目的。

估計,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等離子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相關單位具備單獨或合作開展新型介入式可控核裂變可行性研究及後續研發能力,但是,可行與否,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有結果。

13.3.以上初步引申出的20個推論(或科學問題)以及關於開展質子顯微鏡研究和新型介入式可控核裂變研究的建議盼能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科技部、物理學界尤其是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物理所、近代物理所、高能物理所、等離子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物理院系教授、專家的興趣,也希望對理論物理感興趣的諸位專家、學者、學生廣泛參與討論。同時,希望實驗物理學家設計相關實驗,在此基礎幫助修正和完善,直至證真或證偽。人類的認識世界總是螺旋式前進的,本人覺得在證真或證偽過程中都可能推動科學的巨大進步。

13.4.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之前,系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一名小職員(三級技術員),最初也並非名牌大學教授或知名科研院所資深研究員。古人云,世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本人衷心希望世上「千里馬常有,伯樂亦常有」。

參考文獻

[1]吳知非,《原子核物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月第3版,p52頁

[2] 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139頁

[3]吳知非,《原子核物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第3版,p5頁

[4]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131-p139頁

[5]丁榮培,《發現》雜誌《論微觀局域時空彎曲狀態下閉合弦量子振動形成基本粒子的動力學機制》,北京,《發現》雜誌社,2000年,p49-51頁

[6]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493-p495頁

[7]同濟大學教研室,《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三版,p214-p224頁

[8]同濟大學教研室,《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三版,p224-p235頁

[9]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514頁

[10] 許良英、李寶恆、趙中立譯,《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2009,p579頁

[11]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509-p512頁

[12]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513頁

[13]同濟大學教研室,《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三版,p134-138頁

[14]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14頁

[15]馬文蔚、柯景鳳,《物理學》,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10月第2版,p229-p231頁

[16]張玉民、戚伯雲,《電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p511頁

[17]吳知非,《原子核物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第3版,p5頁

[18]倪光炯、王炎森、錢景華、方小敏,《改變世界的物理學》,復旦大學大學出版社,1998,p198頁

On the essential relation of particle energy, mass

and charge and its extended meaning

--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and the essence of

matter

Ding Rongpei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Baisha Road No. 255

(410002)

Email: 34625119@qq.com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new calculation method of electron and proton

radius and its extension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2016, 16 (2): 14-16), For gamma ray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ns can be produced near the nucleus of heavy atoms, and the

physical phenomena are analyzed, Consolidating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electrons and protons is the viewpoint of quantized vortices clo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generalized to general particles. By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model, the electronic and proton energy,

mass, charge and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of the primitive universe are

deeply analyzed, The energy source formula, the

mass source formula, the charge source formula and the mass radius relation

constant a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cluded

that neutron is a new viewpoint, a new argument and an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composite particles formed by proton spin bodies in the

electron vortex magnetic field. A series of new parameters

describing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s, protons and neutron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new formulas, From a new angle, to

explain the micro world and the macrocosm of matter.

Keywords: Vortex magneticfield Particle energy source Particle mass source

Particle

charge source Proton electromagnetic

shape radius

Neutron

electromagnetic shape radius

No. O41, O57 document code: A


推薦閱讀:

TAG:粒子物理學 | 場論 | 宇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