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一份愛狗者的自白書——《犬之島》
生在東北,由於臨近朝鮮,我從小有個癖好——
愛吃狗肉。
尤其狗肉湯和狗肉火鍋,裡面夾帶著豆腐,味道鮮香不膩,想想就流口水。
可最近幾年,我很少吃狗肉了。
第一,外賣的緣故,導致沒人願意再外出買餐。
而又幾乎所有的外賣APP,都拒絕與賣狗肉的商家合作。
第二,因為最近幾年,愛狗人士引起的諸多事件,我不禁對自己維持了十餘年的癖好產生質疑:
狗肉,到底應不應該吃?
這,堪稱本世紀人類十大議題之一。
正反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之激烈,讓我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直到看過這部「動畫神作」,我似乎豁然開朗。
彷彿領悟到一些不同的思考——
《犬之島》
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韋斯·安德森憑藉《犬之島》,第二次斬獲最佳導演銀熊獎。
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
他說:
之所以會想到拍一部整個島上都是狗的故事
是因為,我在泰晤士河旁看到一個半島半島的路牌上面就寫著「犬之島」它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古時候國王曾在這裡獵狗而現在,它已經是一個工業區
工業區和獵狗,倘若單拎出來,都不是什麼有趣的詞。
但,將二者結合起來,就別有一番「魔幻現實」的奇觀景緻。
以下內容含劇透
二十年後,日本某城市,由於「犬流感」肆虐,市長頒布行政令,將所有犬類流放至一座舊工業廢島。
其中,包括市長養子的愛犬點點。
然而,說是流放,實際在私底下,市長和他的幕僚,計劃將犬類先集中起來再實施統一屠殺。
這讓你想起什麼?
提示:斯皮爾伯格最經典作品。
沒錯——
《犬之島》與《辛德勒的名單》表達的是同一個主題。
「二戰」時期,德軍表面上將猶太人流放至集中營,暗地裡卻進行慘無人道的無差別屠殺。
韋斯·安德森說:
《犬之島》是對二十世紀歐洲歷史的一個隱喻
可能有人要問:把狗比作成人,這合適嗎?
那我想要反問——
一隻成年犬類,可能具有與八歲兒童相等的智商及能力。
它們能聽懂不少簡短的人類語言,只是由於生理構造,無法對話學習。
那麼,下圖中這位八歲的、沒講過一句話的紅衣女孩,是否理所應當被德軍屠殺?
西方古典時期哲學家認為,這個世界存在兩種東西,一種是物質,一種是靈魂,故稱「二元論」。
早年間,人類以為除了自己之外,別的生物皆為如機械般運轉的物質。
但現在看來,包括狗、貓、猿、海豚甚至豬在內的大量生物,都可能都和我們一樣擁有靈魂。
區別可能僅僅在於:語言。
《犬之島》以狗的視角拍攝,其中大部分日語故意不配字幕,讓我們體驗到它們「語言不通」的困境。
市長的養子阿塔里飛進「犬之島」找尋自己的愛犬點點,其它狗想要幫助,卻常常有心無力。
通過手勢和照片,阿塔里終於讓它們讀懂他的意圖,於是他帶著「狗武士」踏上征途。
而在這樣一座滿是犬類的孤島上,人與狗的位置是調換的。
途中,路過滑梯裝置,阿塔里想上去玩。
流浪狗「首領」經驗豐富,看出阿塔里的身高不符合滑梯要求。
它警告阿塔里,這個滑梯有危險,可阿塔里依然還是玩。
因為阿塔里,聽不懂狗的話。
就像現實中,狗也聽不懂我們的話。
聽不懂話,不代表缺乏思想,不意味沒有靈魂。
那麼——
既然犬類可能擁有靈魂,我們是不是無論如何,也不該去吃狗肉?
不一定。
時光倒退,我們來到點點的視角。
被流放後,點點聽到傳言說,在自己周圍隱藏著大量「吃狗肉」的「土著狗」。
就像我們民間流傳的「食人族」。
果然沒多久,點點就被一夥神秘狗群帶走。
後來,點點得知到,「土著狗」們確實吃過狗肉。
吃的,還是它們曾經的領袖。
但,那是迫於無奈,當時領袖已被餓死,而它們也正面臨被餓死的危機。
面對點點,「土著狗」哭著訴說悲痛往事。
它們把點點從籠子里放出來。
可以確定的是——
無論電影還是現實,若非迫於無奈,成年犬是不會吃狗肉的。
但成年犬,普遍會吃人肉。
據統計,就中國而言,每年被狗咬傷人數近千萬,被狗咬死人數多達四位數。
倘若將人類屍體拋置荒野,則很有可能被狗吃掉。
沒錯——
它們不吃同類,是初具文明的象徵;它們啃食異類,是自然法則的定理。
人類也是一樣,只吃異類不吃同類,但在大饑荒的年代,人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也會吃人肉。
你看,它們的確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因為彼此間擁有太多的共性。
關於應當如何正確對待動物,我想起《武林外傳》第六十回——
南宮殘花來到同福客棧,向夥計們灌輸極端的「素食主義」。
她把動物肉比成人肉,把雞蛋比成人類胎盤。
我想請問,你們會吃胎盤嗎?
由於被強行禁止食葷,生理需要被極端壓制,夥計們開始變得癲狂。
癲狂的撕扯中,佟湘玉被撞到昏迷不醒,因而釀成長達六集的惡果。
南宮殘花離開客棧後,著名哲學家白展堂對她說:
南宮,你這幾天講的都很有道理
但是我覺得,凡事都要有一個度崇尚自然,天人合一這都沒有錯但是你忘了一點人類本身就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如果光吃素,這個食物鏈不就斷了嗎?那對自然有什麼益處嗎?我們馴服了野牛野馬飼養家禽家畜這樣既保證了食物鏈的完整又沒有破壞自然環境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沒有錯當然,濫捕濫殺另當別論
聽完老白一席話, 南宮殘花毅然前往可可西里,從此成為一個真正的動物保護者。
而不是充當強行壓制人類生理需要的惡魔。
我並非給自己找什麼借口,也不想鼓吹屠狗論。
但,即使世上沒人類,狗狗也依然會被吃,甚至可能被大型動物活吞,處境其實並不會比現在更好。
《犬之島》為何要將背景設在日本?
因為韋斯·安德森,極其熱愛日本電影、日本文化。
片中,跟隨阿塔里的有七條狗,正對應黑澤明電影《七武士》。
除此之外,還有相撲、動漫、櫻花、壽司、太鼓、俳句、浮世繪……等等大量日本文化元素的堆砌。
而我們知道,日本文化有兩面,一面是菊,一面是刀。
一面似菊般溫柔,敬畏自然;一面如刀般殘酷,瘋狂殺戮。
《犬之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捏壽司。
桌板上,料理師將食材逐次放好,用嚴謹的匠人精神完成每一道工藝。
其優雅與細膩,讓我想起「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說過的話:
你知道一條魚
在風浪里需要成長多久最後才能成為這樣的一條魚嗎?你知道一個老漁民要練多少年的手藝才能好好地把這條魚捕上來嗎?你知道有多少人拼了命以最快的速度互相配合才能把魚送到這,讓我們做成料理嗎?如果我們不能認真做料理,怎麼對得起那些努力的生靈?!
是不是特別感動?
然而,壽司捏好後,料理師抹上一道芥末。
芥末中,含有劇毒。
創作者僅用一套鏡頭,就完美闡釋日本民族「菊與刀」的文化特徵。
菊,至美;刀,至惡。
《犬之島》先以市長的獨裁統治,描繪出日本民族惡的一面,又用阿塔里的崇高行為,傳遞了日本民族美的一面。
阿塔里只有十二歲,可他卻偷了一架飛機,如「神風敢死隊」般沖向荒島。
這是勇敢。
阿塔里沖向荒島,是為了找尋點點。
點點,是狗,更是與他簽訂誓約、同甘共苦的夥伴。
為了救夥伴,他全然不顧性命威脅,擺出一副拚命三郎的姿態,忽而讓我想起「草帽海賊團」。
這是友情、團結與忠誠。
後來,阿塔里得知到——
點點肩負重任,當上了「土著狗」首領,並已經有了自己的妻子兒女。
他誠然心痛,卻也毅然和點點解除關係,讓點點過上想要的生活。
這是愛與尊重。
尊重,不僅僅是推己及人,也不僅僅是推己及犬。
尊重,更是敬畏自然,誠摯對待世間一切。
影片結尾,阿塔裡帶著「狗武士」回到城市,並向公眾播放一組影像——
畫面中,狗狗被清殺,而後漸漸變為骷髏,最終由「人工智慧犬」完全替代。
阿塔里說:
究竟怎麼了?
我們的摯友如櫻花般凋零
此處極為震撼,思想極為深刻,可惜找不到圖。
我明白,就其它動物而言,尤其海豚和鯨魚,我們對日本抱有極大的成見。
但,「海豚灣」的殘忍,其實是日本「刀」的一面。
除此之外,對待自然萬物,日本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菊」的一面。
打個比方——
我們看日劇和動漫時,常能發現日本人吃飯前,會雙手合十面露微笑著說:
「我要開動了!」
他們如此做,是懷著一種感激的心情。
感激從事做飯的人。
感激從事飼養和種植的人。
感激鳥蟲和獸,感激花草生靈。
感激孕育這一切的大自然,感激食物的生命,延續了自己的生命。
作為極度熱愛貓狗,甚至會將貓狗供奉台上的發達國家,日本並沒有像歐洲和台灣那樣立法禁止吃貓狗肉。
不過,當今日本有嚴格法律規定——
如果飼養者有不及時給動物餵食,或有虐待動物及遺棄動物等行為,最高將處以三十萬日元罰款。
如果不出於食用目的,而故意施暴殺傷動物,則最高會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
說白了,你有權成為地球食物鏈的一員,但不能缺失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愛心。
永遠懷著崇敬之心,認真對待每一件細微末節的事,是日本文化中最為精髓的地方。
《犬之島》雖沒用故事拍出這些,卻憑創作者的實際行動,向日本的「菊」面予以真正的致敬。
片中,料理師捏壽司的動作誠然嚴謹。
然而這一切,是因為現實中,動畫師用更為嚴謹、耐心的擺弄,才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
動一格……拍攝……停……再動一格……
每一幀細微動作,都耗費動畫師巨大的心血和人力。
為了呈現極致真實且自然的生命感,每個角色都有大量的臉部替代系統。
純手工捏制。
純手工雕刻。
過程中,多次使用到「匠人」這個詞。
總的來說——
《犬之島》並不僅僅是一部挪用日本文化,金玉其外的作品。
它從裡到外,從製作到成品,都散發並傳遞著日本「菊」的精神內核。
匠心,優雅,極致,自然。
至美。
韋斯·安德森說,拍《犬之島》的原因之一,是受到了宮崎駿的影響。
我依稀記得,《千與千尋》也曾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過榮耀至高的金熊獎。
這一次,韋斯·安德森離「動畫之神」又近了一步。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日本官方評出最經典的20部日系動漫,看過10部的都暴露年齡了
※拍床戲是怎樣一番體驗?
※迪迦奧特曼中大古共有幾個孩子?
※瑪莎·奧特曼的角色出處?
※《小馬寶莉》它們都有關鍵物品,分別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