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G之復國運動》戰鬥分鏡勸退
機器人打架的故事不需要搞得那麼清楚,所以我也不寫什麼多餘的廢話了。除開形部一平個性強烈的靜態設定,要讓機體真正感染到觀眾還需要光頭親自操刀的動態演出。
理論上我們可以把所有點子都像TR-6那樣塞進一台機體里,但更多時候是以群像劇的形式由多台機體各自進行具象。這就是本文希望瀏覽的正題。
G-Self的火神炮是類似00系機體的光束而非傳統的實彈系,近距離纏鬥時雖不足以破甲但足夠打壞格里莫亞的頭部取景器。
首都軍的量產機Catsith,注意通過背包上輔助機械臂持握盾牌使得左手空餘了出來可以做其他動作,以及飛行背包的兩座主引擎被放在了摺疊式機翼的外側。
宇宙海賊的SFS,由於要隨同遠古巨獸號行動缺乏足夠長的跑道,必須具備垂直起降的能力直接從甲板升空。另外,SFS的基本搭載方式有兩種,亞美利亞此處為求緊湊選擇了搭載機一上一下的設計。
量產機里比較罕見的腿部設置光束劍,這是只有機體本身具備能夠充分施展踢技的飛行能力前提下才有意義的設計。
通訊受限的情況下,可以利用MS類人特徵直接以手勢在目視範圍內進行指揮。
信號彈,雖然顏色可能有不同但一般看到三枚齊出以及發射機後退就是撤退命令了。
以機體手腕高速轉動光束標槍來防禦Catsith從腿部單元投下的爆雷。
此處舉槍不是開火,是無線電通訊效果受限的情況下以槍身觸及對方機體建立接觸迴路從而無礙對話的手段。此外,請注意蒙特羅和G-self為適應大氣層內空戰都在背包上裝有大型機翼。
給MA用的Tail Booster。主要作用類似副油箱,在長距離航行時提供額外的推進劑,燃料耗盡後可現場拋棄。
G-奧秘的對艦步槍在單發出力和射程上都高出水平線一截,但就如同現實中的狙擊步槍一樣需要更精密的維護才能發揮性能。
蒙特羅的光束標槍。除開是類似GN劍的實體刃+光束附著式複合設計外,可以組合成雙頭劍的劍柄內還有能將槍刃當做飛行道具投射出去的推進機構。
用於突破高空迎擊的長竿型編隊,其他友軍機縮在最前方的舉盾機身後,就算肉盾被擊墜了也能爭取到突破火力網進行反擊的空間。
我們通常所說的Beam本質是粒子束而非對應Laser的激光,因此會出現這種由於能量流的彈道相撞相互干涉,進而產生放電導致光束擴散的現象。
光束武器視情況可以現場調整發射模式,這裡因為難以穩定姿態採用了連射以求牽制。
高速旋轉光劍當防禦網的手段對光束也有效果,此外請注意G-self膝關節外側獨立設置的輔助推進器。
短時間將光束劍功率調到最大的話,可以強化劍刃的長度和本身的切割力。
兩種個人用代步載具,除開輪式外也有近處這樣鴕鳥般的兩足步行機。
首都軍的SFS,除開搭載方式是兩台機體並列在飛板上方外也能在尾部搭載Tail Booster延伸航程,缺點是無法垂直起降。
遠古巨獸號緊急噴射側舷推進器以避讓遠程導彈。
實體+光束類近戰兵刃對通常出力的光束劍能打得有來有往,但遇上真正的高出力光束劍時往往占不到便宜——雙方投入拼刀的粒子量不在一個水平。
亞美利亞的這台MA不但有在大氣層內獨立飛行的能力,還能將變形前的足部作為收納友軍機的SFS式便車使用。
由於MA本身的規格和出力,它們在格鬥戰中並沒有那麼好對付。
強化Elf Bullock滯空性能的背部追加推進器,一併裝備的光束步槍因為是通過前臂固定所以右手五聯裝光束炮依然可以開火。
欺詐背包的對光束防禦、干擾和製造光學幻象都是依靠活用I力場實現的。
遠古巨獸號兩側鰭狀機構衍生出的彩色粒子光翼是米諾夫斯基飛行裝置工作的結果,使得戰艦可以在大氣層內頂著重力飛行。
G-奧秘的槍身可以生成用于格斗的光束刃,不過姐姐的操作水平嘛......
右側的細長直線代表軌道電梯,其內有首都塔的MS警備隊。而在攻打首都塔的火蜥蜴號及亞美利亞正規軍後方,又有貢德梵出借的嘉蘭典號萬能戰艦和假面部隊的MS,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一般在大氣層內有飛行能力的機體,進入宇宙戰後受益於推進器出力的迴避性能也相對出色。
大型機因為身板更壯實,實際上投影面積也更大,也就更容易被流彈擊中。
宇宙駕駛服的面罩玻璃為了防止宇宙射線,會做類似墨鏡的深色處理。但是,這樣會使得駕駛員在本就昏暗的宇宙環境中更難看到目標,因此很多老手不到危險時刻都是把面罩收起來直接靠肉眼觀察屏幕。
馬克刀的四肢都有武器,配合活動度高的球形關節可以做出各種體操般的動作獲取射角。
但是機體結構越複雜,強度相對就越弱。尤其是馬克刀這樣的輕型可變形機體,直接被對方靠蠻力掰斷了一條腿。
我也知道馬克刀這兩枚大型導彈的位置不是很雅觀,但重點在於它們自帶了能在米氏粒子環境下保持精確制導的光子眼,可以說配備豪華了。
G-self的全周天駕駛艙屏幕,那兩個光環代表光束加農炮狙擊的預定著彈點。從整體印象來說,給人以00後久違了的乾淨感。
MS不單可以像艦載機一樣派出去,也可以在母艦旁乃至本體上當做移動炮台迎擊對方彈幕。
馬克刀突防亞美利亞艦隊,缺乏MS的情況下單靠艦艇炮火很難擋住真正的高性能特機。
馬克刀得意技,邊旋轉邊齊射四肢的武器製造全方位的彈幕。
馬克刀略顯滑稽的大眼實際上是能適應各種距離的高精度變焦攝像機。
赫卡忒採用了比較保險的一種劍切,同時揮舞加特林上的下掛光束鋸和以火神炮製造彈幕。
此即所謂「迎擊是馬克刀的拿手好戲」的直觀體現了。
軌道電梯比起常規的宇宙飛船,在調動MS之類重裝備上有速度和經濟性的優勢。
一邊以加特林掃射以便用全身姿態調整噴口移動射角,儘可能擴大子彈散布以求擦中敵機。
先將右手的光束步槍甩到左手開火,順勢用空出的右手拔出光束斧近戰。非常流暢的一打二。
配備火箭炮的重型機做中衛,母艦在最後方鎮守,而由乘坐支援機的輕型機打先鋒。
左右眼的不同形狀代表相應感測器的不同偏重,從正片來看左眼偏向近距離捕捉而右眼偏向長距離觀測。
雖然上色很清爽,但G-self的駕駛艙顯示器做成這樣布局可能只是為了好看。
月球艦隊支援機發射的對艦級球狀光束和G-奧秘的對艦步槍發射的光束相撞後也會發生相互干涉,間接使得前者的攻擊在半途就無力化了。
從突擊背包依靠側面莢艙的光子眼瞄準後齊射光束和導彈以求命中多台應接不暇的敵機。
突擊背包中彈後故意讓其朝敵機側面漂流,以背包作為掩體遮蔽自己行動後再滑出進行射擊。
以盾牌自帶的I力場抵擋光束,鏡面般的作畫和音效非常華麗。
月球方量產機莫蘭採用的是非常罕見的單刃光束劍,反手展開摺疊機構的這種握法如果不做出應對會讓己方機體手腕先被砍中。
一般支援機為求成本控制不會配備I力場等護盾,被光劍刺穿內部機構後甚至一下就會殉爆。
純粹以機體AMABC操作手動調整突擊背包射角,屬於隨機應變的發揮。
小行星改造而來的大型設施是堪稱基地的落腳點,對艦隊補給和整修必不可少。
非常罕見的盾牌內置火神炮,可能就是預想到會碰上這種被電磁網拘束的場合才裝備的。
要解決電磁網或者其他束縛不應執著於掙脫,而應先擊墜持握束縛的敵機給自己活動空間。
在宇宙空間中往自己印象里的「上方」下意識躲避本身是沒問題的,但考慮到對方也會預料到這種反應有時候也需要主動朝「下方」迴避。
甩掉了被電漿爪擊中的下半截盾牌,可能是為了避免其電流干擾機體的電子設備。
動作夠快的多手臂機體在貼身格鬥中往往可以發起讓普通機師眼花繚亂的猛攻。
有時候不要一看對面是大型機就認為其不擅近戰,對方可能直接來個火箭飛腳。
注意左側比夫攏將四手合一來強化突擊力,以及右側馬克刀從手指光束炮生成的五聯光束刃。
蓋特拉修的光束斗篷,本圖既體現了其強大也展現了其弱點——後面再揭露答案。
先用光束斗篷衝擊換掉對方的舉盾防禦,順勢進行踢腿的話就能有效破壞其穩定姿態。
注意馬克刀發射導彈時背後的噴射器火光,這是在宇宙戰中以較難察覺的實彈進行的偷襲。
無重力空間不存在嚴格意義的上下左右,只要能安定射角完全可以倒立開火。兩發齊射是為了增加高機動混戰時打中小目標的概率。
雙劍不一定能在力氣上比過單劍,但更方便在反覆拼刀時做小動作。
蓋特拉修的絞殺戰術,以光束斗篷將對面圍起來後齊射長槍短炮。
但是光頭硬點G-self本體的光子裝甲足以徒手捏光劍,所以還是沒吃癟。
弦月船本身不是戰艦,我截這張只是因為它很漂亮。
吉特團沒有SFS,取而代之以小型飛船拖曳MS進行長距離代步來節省推進劑。
G-洛特同時裝備了有線式和無線式兩種浮游炮,這裡先用了後者。
一般Funnel類無線攻擊終端除了齊射光束外,還會有某幾個負責誘敵某幾個負責開火的分工。
相對的,有線式浮游炮可以做到較大體格,除保證出力外也能兼做格鬥用武器。
理論上這台MA中央的大型貨艙根據目測甚至可以塞下友軍機,這裡運輸專用裝備主要是出於保險。
G-時神這個通過面部屏幕投影出高達臉的設計是光頭親自拿筆給形部改的。
Big Arm組件分為肩部的兩座大型機械臂和背部包含六座小型機械臂的推進組件,有一點CE系大翅膀機體的味道。
所以,還有人說近戰沒用全靠遠程射擊就能解決戰鬥的?
這個動作分為三部分。其一,用左手光束劍接上方大型機械臂的光束劍。其二,用左臂盾牌接小型機械臂的光束劍。其三,趁機用右手光束步槍從內線點掉Big Arm的關節。
再說一次,對艦級大型光束劍在近身戰鬥中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其足以破有I力場的盾牌。
G-時神本體性能並不亞於G-Self,保持小型機械臂上光束劍展開的同時,還能從大型機械臂和右手步槍齊射Beam。
而小型機械臂本身也足以通過揮動光束刃來劍切G-self的光槍點射。
屢試不爽的內側擊破。因為背包是如同螃蟹甲殼般從外側包裹機體,所以會在張開的位置留出死穴。
注意大型機械臂其實有三個炮口,這裡生成光束劍的是後兩個。而背部組件的推進器也開到了全功率。
大型機械臂的外側做了強化處理,可以形成抵擋光束直擊的能量護盾。
小型機械臂的前半截更是能如同無線式浮游炮般直接飛出進行射擊。
一發多射流的光束擴散炮,從水中上浮後不露全身直接偷襲。
光束劍斬導彈,也是達人向高風險高回報防禦技能。
光束鞭,帶電擊效果是因為它也通過實體鞭生成。
光子魚雷極為兇殘的對消滅效果,一次使用就打癱了首都軍十數台機體。
依靠光束相互干涉的機理實現主動防禦的「棺柩」單元,注意相交射線上的放電現象。
與此類似,蓋特拉修也通過廣泛展開光束斗篷為後方友軍機抵擋對方光束和實彈。
注意中間那兩枚不易察覺的導彈,趁著展開的光束斗篷對本體護衛不當直接飛過去打壞了半邊本體的生成裝置。這就是所謂瞄準光束源頭的破解方法。
中間那些雞飛狗跳的爆炸很多並非機體殉爆所致,而是光束和導彈相互撞上或者擊中太空垃圾形成的。
光束斗篷的攻擊,像光束鞭般直接將抓住的機體絞碎。
G-self不講道理的又一個武裝就是這全方位激光,直接打爆了蓋特拉修產生的光束斗篷。
世界樹這個非常炫目的攻擊實際上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枝葉樣的柔軟光束,其二是後方萬花筒般的光束護盾。
G-奧秘藉由在持續照射時迅速轉動射線方向實現扇形掃射的Full Dress組件,的確有不錯的爆發火力。
完美背包生成的這些能量晶片能夠直接如同固體般彈開柔軟光束,非常玄學。
追加光束步槍的G-阿斯提瑪正在領隊射擊,其小型導彈也有光子眼。
戰艦的艦橋就算沒有收納機構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這裡連中五六發光束步槍直擊也仍然是外部裝甲損傷的階段,雖然隨後還是被連打擊毀了。
「有浮游炮了不起啊?」「沒錯。」
Trinity的大型有線式浮游炮,選擇敵機的頭頂位置從上往下投射彈幕可說是相當刁鑽了。
安全突入大氣層第一需要耐熱,第二需要減速。一台機體做不到,就兩台一起來。
破有線式浮游炮的關鍵也就在於解決其必需的纜線上。
這種以大型光束劍豎劈艦橋是可以一擊必殺的。
直接以四座輔助機械臂上的光束劍將乘坐支援機的敵機斬斷,注意機械臂本身長度雖短但更好活動,光束刃本身的長度也足夠解決大型機。
G-路西法這個特技就是月光蝶。
卡巴卡利的肩部單元也內置了米氏粒子飛行器,只不過噴發的粒子光芒顏色有別。
大型光束劍的缺點除開耗能高到甚至需要外接能量纜線外,一旦被對方無力化劍刃就是個沒用的手柄了。
一般面對敵機纏鬥能破盾是先破盾,否則不管怎麼打都可以舉盾來抵擋。
被斬斷的右臂因為還在遵守原本發布的開火命令,所以離體後仍有能力打出這幾發真正擊傷G-self的光束槍。
以上,這充滿了爆炸和便當的半年番真是太元氣了,我決定趕在被轟下車前先起身到站。
推薦閱讀:
※2016年-2017年初購入的同人志、畫集
※如何看待《魁拔妖俠傳》在AB站受冷遇的現象?
※如何評價 2016 年 7 月新番《Love Live! Sunshine!!》第一話?
※中國ACG圈子裡都有哪些驚人內幕?
TAG:ガンダムGundam高達 | 動漫評析 | A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