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由正倉院的唐大刀說起...

《東大寺獻物帳》中,光明皇太后施予東大寺的各種大刀共計100口。其中刀劍部分內容開頭的那對陰陽寶劍及另外的三口大刀,在天平寶字三年(757年)因故出藏,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東大寺獻物帳》影印件里,「陰寶劍」和「陽寶劍」條目上方有貼寫著「除物」字樣的紙條。

到了天平寶字八年,由於惠美押勝之亂(即藤原仲麻呂,《獻物帳》末尾有他的署名),當時的孝謙上皇下令將正倉院中所藏刀劍取出以實武備,然而到平亂之後,只剩下現存正倉院北倉38號的那口金銀鈿庄唐大刀,以及吳竹鞘杖刀和漆塗鞘杖刀這兩口(現藏於北倉39號)被收回,其他92口大刀全部遺失,包括全部的唐樣大刀和高麗樣大刀,以後再也未能尋回,自此日本再無唐樣大刀傳世,到今天,關於唐樣大刀可供研究的僅剩下《東大寺獻物帳》上的條目文字。

正倉院北倉38號的金銀鈿庄唐大刀

今日的正倉院所藏刀劍中,大刀共計55口,除去上面所說北倉38、39號收藏的三口之外,其餘大刀均為後期(奈良至江戶各朝)陸續入藏。其中有兩口也名為金銀鈿庄唐大刀,存於中倉8號,其刀裝風格比北倉38號的金銀鈿庄唐大刀較為簡化,刀身均為切刃造(北倉38號唐大刀則是鋒兩刃造)。這兩口唐大刀從外裝上來看相似度非常高,但有個簡單的小細節可以將之分辨:

中倉8號金銀鈿庄唐大刀之一,刀鐔側面紋飾呈十字分布,中心為菱形

中倉8號金銀鈿庄唐大刀之二,刀鐔側面紋飾呈8字形

北倉38號的金銀鈿庄唐大刀,刀鐔側面紋飾呈X形

其實兩口的不同之處還有山形金的頂部,不過通常圖片上是看不到的:

兩口唐大刀的山形金部分特寫,頂部紋飾相似卻又明顯不同。

到今天為止,日本國內所存,以「唐大刀」冠名的,有且僅有以上這三口。其中最為知名的北倉38號金銀鈿庄唐大刀,不僅在正倉院相關記錄中傳承有序,而且刀裝與刀身特徵均與《獻物帳》中記載相符,身份明確。另外兩口金銀鈿庄唐大刀雖然不在《東大寺獻物帳》上,但亦在正倉院史料中有載,且刀裝的造型紋飾等風格均與北倉38號唐大刀相呼應。明治時代,由宮內廳負責正倉院事務,奉命將正倉院的大刀、鉾、刀子等取出全部重新研磨並登記。二戰後,人間國寶研磨師小野光敬進駐正倉院,再次重新研磨。其中三口唐大刀的鐵質鐵色和鍛造表現都近似,也與四天王寺所藏丙子椒林劍和七星劍的地刃水準相當,被認為屬於日本古今刀劍中的頂級品質,從這一點來看,也佐證了三口唐大刀的淵源相近。

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日本遣唐使團已經來回了10批,日本與唐朝的官方和民間往來都達到了高峰。聖武天皇去世前一年還接見了率領第十批遣唐使回國的吉備真備,還有搭船同來的鑒真和尚。吉備真備這已經是第二次參加遣唐使,不僅在長安受到唐玄宗的接見,獲贈銀青光祿大夫,而且歸國時還得到唐玄宗的賦詩相送。結合相關史料來看,日本遣唐使在諸「藩屬國」中較受唐王朝重視,帶回唐皇贈與日本朝廷的禮物是應有之意。且遣唐使入唐朝覲就有進貢的任務,唐官方亦有相應回賜,同時遣唐使每次也會將大量物質文化及生活資料帶回日本。這個時期,日本深度傾慕中國文化,貴族以會說漢語寫書法作漢詩為榮,唐朝傳入的書籍、佛經、樂器、服飾等等廣為流傳並大量仿製。因此,日本朝廷對於唐朝傳來器物,與對應的日本國內複製品,應該有清楚的認識和記錄,反映在《東大寺獻物帳里》,「唐大刀」與「唐樣大刀」的條目,單從文字描述各自的特徵幾乎沒有分別,如:

金銀鈿作唐大刀一口 [刃長二尺九寸五分 鋒者兩刃 銀鏤龍星形 鮫皮裹把 金銀作山形葛獸形平文 白皮懸 白皮帶執 黒紫綾帶 白地髙麗錦袋緋綾裏]

金銀鈿作唐様大刀一口 [刃長二尺九寸四分 鋒者兩刃 銀鏤雲龍星形 鮫皮裹把 銀作山形葛形獸草形平文 白皮懸 吉(革莫)帶執 黒紫綾帶 緑地髙麗錦袋緋綾裹]

又如:

金銀莊唐大刀一口 [刃長二尺七寸二分 鋒者兩刃 鮫皮裹把 金銀作山形龍鱗葛形平文 白皮帶執 黒紫綾帶 緑地髙麗錦袋緋綾裏]

金銀荘唐様大刀一口 [刃長二尺三寸 鋒者兩刃 鮫皮裹把 金銀作山形葛形裁文 白皮懸紫皮帯執 黒紫綾帯 白地高麗錦袋淺緑綾纈裏]

可見「唐大刀」與「唐樣大刀」的區別並非在刀身和刀裝風格方面(刃長、刀身鑲嵌、局部金具紋飾、皮具色澤等方面差異不大且並無明顯規律性),那麼可能性最大和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命名反映了出處,也就是產地,前者是唐朝舶來,後者是日本所仿製。同時《獻物帳》中「唐樣大刀」與「高麗樣大刀」並存,也反映出產地區別上的強化。這個結論,也是迄今日本在正倉院刀劍研究中的主流認識。

此外,正倉院刀劍的描述中可看到無論唐大刀、唐樣大刀和高麗樣大刀,都有「鮫皮裹把」,即刀柄包裹鮫皮,這種做法在後來的日本刀中已經成為標配。然而日本沿海並不出產可提供這種「鮫皮」的黃貂魚,它生活在東南亞,越南一帶。日本的相關史料中記載這種鮫皮及包裹刀柄的做法,始由中國隋唐時期的東南地區(吳地)傳入日本,之後的鮫皮一直都是由大陸輸入。在《東大寺獻物帳》刀劍部分後排那些數量較大的「金漆銅作大刀」、「黑作大刀」等等,刀柄多是「牟久木把」、「赤檀/紫檀把」等不施裝飾的木柄,有些纏以絲繩,有些纏以樺樹皮,而正倉院現存的那些「銅漆作大刀」、「金銅裝大刀」等帶刀裝的大刀,刀柄也基本都是這樣的木柄,部分以絲麻繩纏卷。

再看我國多處唐朝墓葬如章懷太子墓、長樂公主墓、太原焦化廠唐墓等壁畫,其中均可看到人像所配腰刀的刀柄呈白色,可能就是包裹了白色鮫皮的表現,且有些刀裝部分也與正倉院所藏唐大刀有相似的特徵。

一些小常識

東京國立博物館中陳列的兩口金銀鈿庄唐大刀都是明治時代的複製品(圖片來自東博網站),原物還在正倉院中沉睡,貌似隔10年會開倉檢視維護一次。

水龍劍,相傳為聖武天皇的佩劍,但也是後期才入藏正倉院。明治5年時天皇下令開倉檢視並維護正倉院刀劍,重新研磨後取走了其中的七口大刀,打算充作天皇與皇太子等的佩劍。翌年由名工迦納夏雄和海野勝珉為水龍劍製作了刀裝,稱梨地水龍瑞雲文蒔繪寶劍,作為明治天皇自己的佩劍,後來由東京國立博物館保存,並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其他六口大刀保存於宮內廳,在戰後歸還給正倉院統一收存。

梨地水龍瑞雲文蒔繪寶劍

著名的「七星劍」和「丙子椒林劍」並非正倉院所藏,它們相傳是聖德太子的佩劍,藏於大坂的四天王寺(這條本來懶得提,沒想到今時今日居然還有小白篤定的認為它們是正倉院的刀劍,無奈ing... )。業內公認的這兩口刀應是來自隋朝,但史料不詳,無法明確其來源究竟是直接由中國大陸傳去(如幾次遣隋使、隋朝裴清使團等官方渠道,或其他民間交流渠道),還是經由朝鮮半島傳去。但後世研磨師重新研磨後,認為其鐵色與鍛造特徵與正倉院所藏唐大刀相似,佐證了其出自中國大陸的結論。這兩口名刀雖然是僅有的公認來自隋朝的刀劍,但其實並不孤立,都還有些可以橫向對比的樣本例子。關於七星劍,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對比一下日本現存另外兩口刀身同樣有著雲紋及七星等圖案鑲嵌的大刀:正倉院北倉39號的吳竹鞘杖刀和法隆寺的七星劍,我懶得找圖了。此外,在東京都世田谷區大藏石井戶南橫穴出土的一口直刀,刀身半鏽蝕,刀莖約剩一半,刃長48.1cm,從長度看大約屬於橫刀一類。它的鐵色、鐵質與鍛造特徵、地刃細節等,都與丙子椒林劍非常相似,考古研究的結果認為它的年代是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即中國隋朝時期。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刃文為亂刃,而同期樣本包括正倉院所藏刀劍幾乎都是直刃,同時鋩子也是亂入帶返,非常有特色。這個特點,也體現並強化了敷土燒刃這一工藝環節的影響。

聖德太子像

正倉院北倉38號的金銀鈿庄唐大刀,因其刀裝華麗,被認為是具有禮儀性質的高端佩劍。對照《隋書》、《新·舊唐書》中,對於皇帝、皇太子及大臣的禮儀佩劍,都有著筆,如皇帝的「鹿盧玉具劍,火珠鏢首」、皇太子的「玉具劍,故事以火珠鏢首,改以白珠」、「玉具劍,烏皮舄,舄加金飾」、「玉具劍, 金寶飾也,玉鏢首」。

【隋書·禮儀七】 劍,案漢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刀。蔡謨議云:「大臣優禮,皆劍履上殿。非侍臣,解之。」蓋防刃也。近代以木,未詳所起。東齊著令,謂為象劍,言象於劍。周武帝時,百官燕會,並帶刀升座。至開皇初,因襲舊式,朝服登殿,亦不解焉。十二年,因蔡征上事,始制凡朝會應登殿坐者,劍履俱脫。其不坐者,敕召奏事及須升殿,亦就席解劍乃登。納言、黃門、內史令、侍郎、舍人,既夾侍之官,則不脫。其劍皆真刃,非假。既合舊典,弘制依定。又准晉咸康元年定令故事,自天子已下,皆衣冠帶劍。今天子則玉具火珠鏢首,余皆玉鏢首。唯侍臣帶劍上殿,自王公已下,非殊禮引升殿,皆就席解而後升。六品以下,無佩綬者,皆不帶。

金銀鈿庄唐大刀這種威嚴而華麗的儀式風格,在平安時代發展出高等公卿在特殊禮儀場合如大朝會、大祭祀時所佩戴的飾劍,金具部分相比唐大刀顯得特別碩大而繁複,但從鏤雕、嵌寶等工藝來看不如唐大刀雅緻,紋飾圖案也從金銀鈿庄唐大刀那種中國風格顯著的「葛形」等唐草紋,轉變為菊花等圖案,同時鞘身細長更凸顯金具過於碩大不協調。這種飾劍,已經稱為純粹的裝飾性禮器,不再有刀劍的功用,鞘里通常是一根木片或鐵條,所以其實它是屬於刀裝具的一種。現代龍泉所仿製的「唐刀」,最初選用的原型就是日本江戶晚期所製作的飾劍。

平安時代 梨子地螺鈿金裝飾劍

江戶時代後期 木地鳳凰唐草螺鈿錦三飾劍

幕末 飾劍

此外,網上某些文章中提到的正倉院所藏「武王大刀」和「破陣樂大刀」,都是為東大寺的大佛開眼法會而制,用於演奏唐樂時起舞所持,刀身是未淬火的鐵條。其實它們算是「樂器」而不是武器。武王大刀一口,破陣樂大刀兩口,目前都藏於正倉院南倉119號。之前知乎某《最全唐刀實錄》里把它們和另外一口演樂大刀也拉進去充數,看的我直樂:演唐樂的就算唐刀了?

隨便貼一張 破陣樂大刀 充個數吧...

破陣樂的刀身刻銘

關於正倉院的刀子那些就不多說了,這東西屬於蹀躞七事中的一件,本身並非武器,即使正倉院中有個別刃長超過10cm的刀子,它就是拿來割肉吃的。。。 尤其是,下面這對國內聞名,甚至被臆造成「銀飾嵌寶石唐短刀」的「犀角把白銀葛形鞘珠玉庄刀子」,還經常被望文生義的發揮成「聖德太子妃從唐朝購得」,聖德太子的妃是啥時代的人,能稍微有點歷史常識么?!

最後,提一下本文開頭說到《東大寺獻物帳》中最早從正倉院出藏的「除物」,那對陰陽寶劍,已經被找到咯~ 東大寺金堂翻修時,在大佛腳下的須彌壇周圍挖出了一堆已經朽爛不堪的金銀寶器,稱為「金堂鎮壇具」,其中就有六口刀劍殘骸。日本學者經過一番考察研究之後,終於在X光下發現了其中兩口刀的秘密:


推薦閱讀:

我最近打算入手一把刀,到底是唐刀好還是日本刀好,去告知?
如何練習唐刀的基本功?
唐刀失傳了嗎?
近幾年吹噓的"唐刀"是虛構的嗎?
為什麼唐代直刀會失傳?

TAG:唐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