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具劃時代意義的畫作?演算法給你答案

一幅畫所體現出的創造性可以用人工智慧(AI)來進行量化嗎?

編者按:

藝術史家向來是藝術作品價值評估的標杆。而在機器嘗試複製人類能力的今天,機器學習也嘗試介入這一領域,Elgammal所領導的團隊就此創建了一個評估畫作革新性的演算法模型,它給出了和藝術史家稍有出入的答案。這樣的嘗試也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藝術史的可能性。

從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到蒙克的《吶喊》,究竟是什麼讓這些畫作牢牢吸引住看客的眼球,又是什麼讓它們成為藝術史上的不朽之作?在很多時候,這是因為畫家採用了前所未有的作畫技巧、形式或是風格。他們展示出了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才華,並引得無數後生的模仿。

在人類歷史上,專家們經常以這些藝術上的創新來強調一幅畫作的相對價值。但是,一幅畫所體現出的創造性可以用人工智慧(AI)來進行量化嗎?

在羅格斯藝術與人工智慧實驗室(Rutgers』 Ar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我和我的同事提出了一個新奇的想法。我們做到了結合整個藝術史的發展背景,通過一個演算法來評估任意一幅畫作的「創造性」。

本文作者,來自羅格斯大學的Ahmed Elgammal

在處理分析了大量的畫作數據後,我們發現這個演算法已經可以成功甄選出那些藝術界公認的傑作。這個結果說明對「創造性」具有評判能力的不再只有人類了。電腦也可以做到,甚至可能更客觀。

2.如何定義「創造性」?

顯而易見,這個演算法的核心就在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創造性」能被怎樣定義和評估?

如何定義創意這個問題由來已久,而且人們仍然對此爭論不休。我們常常用「很有創造性」形容一個人(比如一位詩人或是一個CEO),一個產品(比如一座雕塑或是一本小說)或一個想法。在我們的演算法中,關注的重點是產品的創造性。我們也由此採用了對「創造性」最普遍的一個定義,即強調產品的原創性和它所能帶來的長期影響。

這套評判標準與各時期對藝術天才的定義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康德認為一個藝術天才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原創性和典範性。

《判斷力批判》 康德 著

當代的瑪格麗特·博登(Margaret A. Boden)提出的歷史性創造力(Historical Creativity,即H-Creativity)和個人/心理性創造力(Personal/Psychological Creativity,即P-Creativity)也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模型。前者評判一件作品相對於人類歷史發展所體現出的新意和實用價值,而後者則側重於作者在個人層面上所展現出的創造力。

3.建造演算法模型

我們利用計算機視覺(指用攝影機和計算機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等機器視覺,並進一步做圖像處理,用計算機處理成為更適合人眼觀察或傳送給儀器檢測的圖像),構建了一個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畫作網路。藉助過這個網路,我便可以推測出一件作品的原創性和其影響力的持續性。

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建模,我們發現量化「創造性」其實可以被簡化為網路中心性問題(network centrality problem)的一種,即一種廣泛應用於社交關係分析,瘟疫傳播分析和網頁搜索的演算法。比如說,當你用Google搜索網頁時,Google會用這樣的演算法預先瀏覽大量網頁,並揀選出最符合你搜索指令的網頁。

任何演算法的輸入結果都由它的輸入內容和參數設定所決定。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輸入的內容就是演算法所看到畫作的內容:顏色、質地、視角的應用和題材。我們的參數則來自定義創造性的兩大元素:原創性和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演算法在分析時,並無任何關於藝術或是藝術史的知識背景。除了輔以作品的創作時期外,它僅僅是通過視覺分析來對這些作品進行評判。

4.識別革新

在對這1700幅畫作進行評分的時候,我們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說,這個演算法給愛德華·蒙克的《吶喊》(1893)打了一個比它同時代的作品高出很多的評分。當然這有情可原:這幅畫被評最傑出的表現派畫作之一,而且也是20世紀被複刻最多的作品之一。

愛德華·蒙克 代表作《吶喊》

在這個演算法評估的1904至1911年間畫作中,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1907)得分最高。這個發現與藝術史學者的看法一致。他們指出這幅畫採用的平面視圖(flat picture plane)和原始主義(Primitivism)使其成為一幅極具創造性的藝術品,屬於畢加索立體主義風格的先導。

《亞維農少女》(Ladies of Avignon),畢加索1907年繪製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俄國畫家,1879年2月23日-1935年5月15日)在1915年創作的第一批絕對主義(Suprematism)作品,也被這個演算法認定為極具創造性。在那個立體主義盛行的時期,它獨特的風格可謂是一個異類。在1916至1945年這段時期,皮特·蒙德里安和喬治亞·歐姬芙貢獻了大多數高分作品。

當然,這個演算法並不總是和主流藝術史學家的觀點相同。例如,多米尼哥·基蘭達《最後的晚餐》(1476年)的得分要比 列奧納多·達芬奇與之同名的的畫作高得多,後者的創作時間比前者晚了20年左右。同時,相對於達芬奇其它的宗教主題作品,演算法更偏愛達芬奇的《施洗者聖約翰》(1515)。有趣的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並沒有拿到高分。

《最後的晚餐》,基蘭達約 (Domenico Ghirlandaio,1449-1494,義大利洛倫薩畫派畫家) 繪製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繪製

下圖展示了該演算法認的最具創意的一些作品。

圖片來源:原作者

5.接受時間的檢驗

鑒於以上這些與藝術史學主流觀點的分歧(尤其是對於達芬奇的作品的評估),我們怎麼知道這個演算法是真的管用呢?作為測試,我們進行了「時間機器實驗「」——我們把某一幅畫作的時間改成其創造之前或之後的某一時間,再重新計算它的創造性分數。

我們發現如果把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立體主義的創作時間改為公元1600年前後,它們的分數會得到顯著的提升。相比較而言,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即使是放在1600年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畢竟新古典主義常常被認定為是文藝復興的再現。同時,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風格的作品如果被放在公元1900年的時間點上,它們在創造力上的得分也會相應的降低。

說到底,我們做這項研究的目的並不是希望它能夠代替藝術史學家們,也不認為電腦在鑒定作品價值這方面比人眼更好。

更確切地說,人工智慧(AI)才是我們做這項研究的動力。研究AI的終極目標是賦予機器近似於人類的感知能力、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們相信,評判創造性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而且這三項能力缺一不可。

在這一層面,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突破:它證明了機器可以像人類一樣感知,並從視覺上分析和思考藝術作品

討論把作品放在歷史的坐標去分析各風格的系譜,這是一個相對容易的工作,譬如文末提及的現代主義中各流派,它們相對傳統繪畫的革新是是明晰的,也是公認的。然而,鑒於當代作品形式更多元,題材更廣泛,風格也更包容,加之沒有此後的作品進行對比參照,機器學習如何基於過去的數據集給出自己的判斷?這是對AI的感知、認知和思考能力更進一步的考驗。

作者:Ahmed Elgammal

羅格斯大學計算機視覺教授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來源:the conversation

譯者:崔牧雲

編輯:王一丹

校對:子 川

排版:來紅兵

各位讀者大家好,視角雜誌會定期在讀者群內分享推文的相關信息,希望進群參與互動的朋友可以聯繫角角(微信Aimee0526),感謝關注視角雜誌。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狀態機
SKlearn機器學習入門(5決策樹(分類))
Character人物之線條表現
一種分散式環境下的協作機器學習模式
這麼多人,AI怎麼知道你說的是哪個? | 李飛飛團隊CVPR論文+代碼

TAG:人工智慧演算法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