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得養魚的都能光伏發電了
2015年,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補貼約550億元;
2016年,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補貼總額超700億元;
2017年,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補貼總額依然超過了650億元;
翻翻新能源車企的財報,就能發現新能源汽車的凈利率和燃油車相差無幾。
最明顯的例子當屬宇通客車,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補貼最終恩惠的並不是整車企業,那麼就只能是整車的上游——鋰電池了。
但讓我們驚訝的是,整個鋰電池概念板塊(東財口徑)的相關上市公司的年度凈利潤,竟然遠遠不及中央財政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
就算加上未上市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電池也不行。
目前,絕大部分鋰電池公司都已經公布了17年的財報,合計歸母凈利360億元,加上寧德時代、比亞迪電池和未披露年報的,也超不過650億元。
只有加上整車企業,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凈利才能夠得上中央財政補貼額。如果算上地方財政補貼,可以說,補貼直接決定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存亡。
相似的還有光伏行業。
由於光伏電站在建成驗收後,都可以按照當時的補貼標準持續獲得20年的補貼,所以隨著新建光伏電站越來越多,行業補貼金額也越來越大。
但靠譜一些的是,光伏產業鏈公司的盈利總計是超過了補貼總額的。
2016年,全國光伏裝機77.42GW,發電662億度,按照平均0.4元/度的補貼來算,中央光伏補貼金額高達264億;
2017年,全國光伏裝機130GW,發電1182億度,按照平均0.38元/度的補貼來算,中央光伏補貼金額高達450億;
我國光伏補貼是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發放的,但因為光電裝機量暴增,該基金的資金缺口在逐年擴大——
2015年累計缺口400億元,2016年達到600億元,2017年更是超過了1000億元!
肉疼的是,該基金的資金來源於電費。
對,你沒看錯,就是你、我以及企業交的電費。
從2012年1月1日開始,財政部針對使用的每度電都會徵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稅」。1000億的缺口,平攤下來,每個國民要交差不多100塊(取整)。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我(弱弱的問):這鍋我可以不背嗎?
財政部(義正言辭):一個都不能少。除非······
我(急):除非什麼?
財政部(狡黠一笑):光伏發電成本降下來,可以實現平價上網,你們就可以少交點啦。
我(吐血):卒。
如此高額的補貼,當然是不科學,也是不可持續的,所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實現平價上網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搞清楚光伏發電成本,得先了解下光伏產業鏈:
光伏發電系統成本中,電池組件佔比最大,大概一半左右;
其次為施工成本,佔3成左右;
最後是一些輔助設備,如變壓器、電纜、支架等,統稱為BOS。
以分散式光伏電站為例,下圖為2013年,西安某地區300KW屋頂分散式光伏的施工方成本表:
BOS由於市場發展成熟,供求平衡,不存在大幅降價的可能;
施工費用受人工成本上升而上升;
而且,2016年8月1日,國家發布了分散式光伏屋頂加固新標準,強制實施新的屋頂加固措施,導致屋頂分散式光伏電站每W成本上升0.3元左右。
目前,施工方成本中,除電池組件外,屋頂分散式光伏每瓦(W)成本為3-3.3元。
3月26日,三峽新能源2018年第一批光伏組件招采中,普通多晶電池組件報價為2.47元/W。給予15%的毛利率,則該組件的成本為2.1元/W,其中多晶硅對組件成本的影響約佔50%。
所以降低光伏電站的成本,應該從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下手。
就好比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只有鋰電池成本下降,整車的成本才能下去,而鋰電池成本中鋰資源的佔比最高。
好了,前戲完畢,有請主角閃亮登場——
通威股份(SH600438):全國,甚至全球,多晶硅生產成本最低的企業。
1
2016年,通威股份通過兩次增發,先後收購了大股東旗下的三家子公司——
永祥股份(光伏級多晶硅)、合肥通威(電池片及組件)和通威新能源(光伏電站運營)。
至此,通威主營業務覆蓋:水產和光伏兩大產業。
其實,通威完全有能力打通光伏全產業鏈,覆蓋「多晶硅→矽片→電池片→組件→光伏電站」五個環節。
但通威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很有針對性地專註於 「多晶硅、電池片和光伏電站」三個環節(組件的產能很小,公司也不打算在擴產)。
為什麼要這樣?
我們知道,閉環式全產業鏈經營最大的優勢,就是「中間環節自產自用,以降低最終產品成本」,但也有兩個顯而易見的缺點:
1、沒了外界的競爭刺激,閉環式的全產業鏈經營會在技術更迭上顯得更緩慢。
曾經不可一世的比亞迪電池,面對寧德時代的強勢崛起之後,也不得不打破產業鏈閉環,開始面向外界經營了。
2、因為各環節是自產自銷,所以無法對各環節的經濟效益準確衡量,易造成管理紊亂和員工激勵缺失。
所以,通威股份儘管有能力打通光伏全產業鏈,但並沒有選擇閉門造車,而是巧妙地用矽片和組件兩個環節,分隔開了三家光伏子公司,使得三家子公司沒有關聯交易、完全獨立地市場化經營,效益單獨核算。
這種毫不虛頭巴腦的硬派管理風格,體現的是公司強大的自信——我有能力把產業鏈中每個環節都做好!
結果也正是如此。
2
水產是通威的傳統主營範圍,主要為水產飼料,還有小部分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收入。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企業,這幾年,通威水產業務的營收增長穩定,毛利率也在不斷提升。
光是這樣的業績表現,就已經稱得上優秀了。
但我們還是要將目光放到光伏產業上,不僅噱頭夠,實力也要足。
光伏產業鏈存在一個問題,由於現階段光伏發電依賴於補貼,而光伏電站的建設是存在指標限制的,所以盡量把指標用完就行了,沒必要大肆推廣。
目前通威已併網光伏裝機容量為518MW,獲得指標684MW。全部建成併網後,一年發電大概12億度,售電收入大約10億元,對公司利潤貢獻預計不會超過10%。
所以,我們重點觀察多晶硅和電池片業務。
3
頭號業務:永祥股份,光伏級多晶硅
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的起點,同質化也最為嚴重,難以有附加值,所以低成本是多晶硅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雖然多晶硅現在供需良好,還沒有打價格戰,但長期看,降價是必然的。
營業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其他費用等,截至2017年底——
總成本低於7萬元/噸的企業只有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和特變電工,合計6.8萬噸產能;
總成本7-9萬元/噸的產能,國內有20萬噸,國外25萬噸;
其餘產能的總成本均高於9萬元/噸。
就生產成本而言,通威(永祥股份)是全國,乃至全球,最低的。
2017年下半年,多晶硅主要原材料金屬硅價格上漲了20%+,導致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成本都有所上升。
我們測算一下,2017年下半年,通威股份生產成本為5.9萬元/噸,大全新能源為6.22萬元/噸,特變電工為6.5萬元/噸,而德國Wacker更是超過了9萬元/噸。
上個對比圖,你們感受下。(下圖為每千克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以人民幣計)
巨大的成本優勢,帶來的是極高的毛利率。
2017年,通威股份的多晶硅毛利率為46.8%,而光伏產業平均毛利率只有20%+,也高於大全和特變。
多晶硅生產成本中,電費佔比35-40%,金屬硅佔比30-35%。金屬硅的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不是單一的廠商可以影響的,所以用電成本就很關鍵。
通威多晶硅現有廠區的用電成本為0.425元/度;特變電工的用電成本為0.25元/度;大全新能源用電成本為0.29元/度。
在用電成本上,通威比特變電工高70%,比大全新能源高46%。
那為什麼通威的生產成本反而是最低的呢?
奧秘就在通威獨創的「多晶硅循環經濟產業鏈」。
從多晶硅生產出發,充分利用廢料,發展出PVC、燒鹼和水泥三個附屬產業,同時附屬產業的部分產品又能反哺多晶硅的生產,達到能源和材料的充分利用。
不僅降低了成本,環評也毫無壓力。
再經過四氯化硅冷氫化等綜合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通威的多晶硅生產用電量大幅下降,2017年為61.5度/kg。
同期,大全新能源為75度/kg,特變電工為90度/kg。
更厲害的是,「多晶硅循環經濟產業鏈」不僅使得多晶硅毛利率極高,附屬的化工產品也有很好的毛利率表現。
2017年,公司多晶硅和化工合計營收32.28億元,毛利率為41.15%,其中,多晶硅營收20.7億元,毛利率46.8%;化工產品營收11.58億元,毛利率31%。
不服不行。
有了成本優勢該幹嘛?當然是擴產啦。
通過低成本的擴產,就算產能過剩、降價,也能通過淘汰高成本產能,提高市佔率來獲得更多的利潤。
截至2017年底,公司老廠區擁有多晶硅產能2萬噸/年;到2018年10月,樂山和包頭一期,合計5萬噸產能,將投產;到2019年12月,樂山和包頭二期,合計5萬噸產能,也將投產。
到2020年,通威將擁有12萬噸名義產能,實際最大產能可以達到14萬噸/年。
更可怕的是,兩個新廠區的多晶硅生產成本有望降低至4萬元/噸,綜合成本有望降低至5萬元/噸。
那麼現在,最大的擔憂就是價格戰了。
光伏產業的價格戰,最先是從組件環節開始的。
在我國光伏發展的前十年,由於缺乏上游技術,企業基本都是從事最簡單的組件生產,快速擴張的產能使得光伏組件迅速進入價格戰,從而導致歐美對我國組件出口實施了「雙反」。
然後,隨著技術和產能向上游蔓延,價格戰火也燒到了電池片和矽片環節。
雖然到現在,多晶硅環節還沒開始打價格戰,但無論從供需,還是平價上網來看,降價是必然的。
從需求端來看,2017年我國光伏裝機量為52.58GW,較2016年的34.2GW增長了53.74%,總裝機量達到了130GW。
根據國家《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 2020 年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250GW。
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資金缺口持續擴大,以及光伏裝機指標有限的情況下,到2020年底光伏裝機容量超過250GW的可能性較小。
也就是說,2017年應該是國內光伏裝機的一個高峰。
從供給端來看,國內多晶硅產能2017年底為33.14萬噸,到2019年中將達到44萬噸。
2019年,多晶硅產能很可能出現過剩,其價格很可能降低到10-11萬元/噸,以淘汰超過10萬噸綜合成本在9萬元/噸以上的產能。
而屆時,按君臨的估算,通威依然能獲得50%以上的毛利率。
4
二號業務:合肥通威,電池片及少量組件
電池片的競爭就兩點,一是性能(轉換效率),二是成本(價格)。
在性能上,對比工信部《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18 年本)》發布的規範標準,公司主要指標均有較大優勢,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憑藉優秀的產品質量,通威連續三年獲得協鑫、晶科、阿特斯、天合以及隆基,這全球前五大組件廠商的最佳電池片供應商稱號。
贏得業務的殺手鐧也很簡單,成本競爭力。
電池片的成本包括矽片成本和非硅成本。矽片基本都是外部採購,大家成本都差不多,通威電池片的矽片成本大約為0.8~0.85元/W。
但在非硅成本上,通威有不錯的領先。截至2017年底,公司電池片的非硅成本為0.27元/W,行業平均為0.4元/W。
電池片總成本,通威行業最低。
更低的成本,對應的是更高的毛利率。2017年,通威電池片營收約54億元,組件營收約10億元,兩者綜合毛利率為18.89%。
是不是覺得18.89%的毛利率很低?
其實這已是電池片環節最高的盈利水準了。全球電池片產能最靠前的晶澳、韓華和晶科的毛利率也分別只有12.28%、12.25%和11.3%。
通威的電池片毛利率低於隆基股份,但這只是表象。
多晶硅用來生產矽片,矽片用來生產電池片。
通威是直接從外採購矽片來生產電池片,只賺了一個環節的利潤;而隆基是先採購多晶硅,再加工成矽片,最後生產電池片,賺了兩個環節的利潤,所以顯得毛利率更高。
邏輯總是驚人的相似。
性能好,成本低,接下來要幹嘛?當然是擴產啦。
讓人不得不服的是,公司的建廠速度也是無人能及。
成都雙流二期,全球首條採用工業4.0體系的2GW無人電池生產線,7個月建成,2017年9月投產;良品率98-99%,行業平均只有95%。
隨著成都和合肥新的電池片產能投產,公司2018年底電池片產能可以達到12GW,2019年底可以達到20GW,2022年規劃為30GW。
最低的成本,最強的產能擴張計劃,一切只為了指向那萬億級市場的霸主寶座。
推薦閱讀:
※海浪為什麼能發電?
※光伏發電效率計算?
※為什麼夜間電費只收半價?原來是在做電力貢獻!
※家庭光伏發電有哪些優點缺點?
※家庭光伏發電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