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您分享】瑪瓦的「獨特」的教學方法 第三章 (上)

翻譯:方圓 整理:童心

瑪瓦在課桌間來回走動。「如果你們不讀出聲來,我會很傷心,」她說道,「因為讀音代表了文字,而文字就是思路、是想法。你心底的思路和想法也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好吧,你們要讀出聲音,不過不要去猜測。讀音就像一把能夠打開通向文字大門的鑰匙。如果沒有正確的鑰匙,你們就不能打開家裡的房門,是不是?同樣,如果沒有正確的讀音,你們就不能拼對一個單詞。」

童心:何時以及以何種方式去糾正孩子的行為是一門藝術。過度干預可能會適得其反,同樣,不及時的干預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當然,犯錯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只是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另外,瑪瓦認為,大聲去閱讀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方法,也是打開文字大門的鑰匙。瑪瓦一直試圖幫助孩子構建認知世界,盡量用形象的比喻去揭示讀音的重要性,而不是命令式的語氣。

瑪瓦迅速地轉向黑板寫下「The catamaran sailed around the ait」。「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她問道。學生們看上去一臉茫然。「好吧,一起看這裡。我們來讀出catamaran 的每個音節。第一個母音是短音a, 跟cat里的a 發一樣的音。接下來的兩個母音是?,我們用這個符號表示,是一個中母音。它看上去是個倒著寫的e, 但是我不想聽到你們任何一個把它叫成『倒著寫的e』。它是中母音。好的,最後一個音節也是短母音,ran。Catamaran,它就是一種帆船。」

「The catamaran sailed around the ait。母音a和i組成一個長音a([ei])。這其中的規則是:當兩個母音在一起時,只發第一個母音的音。Ait([eit])意思就是河或者湖中心的一座小島。」

「現在你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條帆船繞著一座小島航行。想想看,你們剛才怎麼會不懂這些字呢?你們再也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了。你們將學會所有規則,生字對你們來講也不再是神秘的東西。不管別人多麼地聰明、富有或者漂亮,你們都可以跟他們進行對話。對你們來講,這不再是什麼難事。」

童心:在為孩子們詳細解釋每個字的發音和意思之後,瑪瓦總會使用恰當的方法去正面引導和鼓勵孩子,對孩子們說「你們再也不會遇到不懂這些字的事情了」!讓孩子們明白學習原本沒有這麼困難,是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努力。從不知道到知道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還沒到讀書的年紀,我就開始學習閱讀。我的奶奶常常把她的那本聖經一字一句地大聲讀給我聽。她讀書的時候就學會了按照音節來閱讀和拼寫。通過聆聽和模仿她的誦讀,我學會了字母的讀音以及如何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來閱讀單詞。當我自己能夠閱讀以後,我開始嘗試著看到什麼就讀什麼,比如罐頭和盒子上的標籤、農民們的黃曆、報紙、童話故事書,尤其是奶奶巨大的黑皮聖經書。我最喜歡的是約瑟夫和他兄弟們的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的奶奶搖著頭說,「寶貝兒,我擔心你讀這麼多書,會讀傻掉。」美國南方的老人有一種迷信的說法,學習太認真的孩子,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書獃子」,將來會有問題。

我開始接觸文學要從我奶奶給我講聖經故事算起。她每天都給我講,在南方每個人都很虔誠。在我成長的年代,復興佈道會盛行,去教堂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去,就會被孤立。奶奶是我見過的最虔誠的教徒。每天早晚,奶奶都會跪在高高的四柱床邊祈禱。沒有祈禱或朗讀聖經的時候,她就會在房間裡面一邊走,一邊唱《親愛主, 牽我手》和《耶穌恩友》這兩首歌。她總是會背誦各種諺語,像是時間不等人,遲到的東西就不會是好東西等等。「寶貝兒,」她會對我說,「好的名聲會比你的生命流傳得更久。」還是小孩兒的我那時聽到這些諺語總會不耐煩,現在我卻經常會用到它們,因為有時它們恰恰最能表達我想表達的意思。我收集了很多諺語,把它們教給我的學生,供他們討論和寫作。

童心:諺語總能鼓舞士氣,簡介而語意深遠。對於同樣的諺語,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解讀。瑪瓦把諺語收集起來,傳授給孩子們,使他們受益匪淺。我自己就非常喜歡而立與垂髫所發布的《每周引言》,比如約翰·杜威說的:「教育並非為生活所做的準備,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每周引言--John Dewey (約翰 杜威))又如瑪瓦說的:「孩子們不會失敗;學校和教師才會。那些試圖告訴孩子們他們不行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問題。」這些引言,總能引起我們內心的共鳴和思索。

我跟奶奶和爺爺亨利在一起生活過很長時間。有些晚上,我們三個坐在爐火前面,火焰投射出的陰影在牆上舞動著,松果燃燒的味道淡淡地飄過整個客廳,這時候奶奶就會誦讀《海華沙之歌》和《保羅·里維爾的夜奔》這樣的詩歌。她還在上學的時候就背誦了這些詩歌,對它們早已爛熟於心,她也引以為榮。

我被詩歌和文學深深打動。但當時在阿拉巴馬州,黑人孩子不允許去圖書館。我的書都是自己買的、借的,或者是別人當作禮物送給我的。父母帶我去別人家玩的時候,我會很快消失在他們的視野里,在書櫃和書架上翻找書籍。一本書就是一個寶藏,我會沉浸在我找到的每一本書里,有可能是從學校帶回家的基礎讀本,或是像《真情告白》這樣的雜誌,甚至會是一本詞典。我讀過南茜·朱爾的偵探小說、哥特式的愛情故事、理查德·賴特的《黑孩子》和《土生子》,還有布克·華盛頓的書。布克的偉大,在我心目中,僅次於我的父親。我還喜歡厄斯金·考德威爾的《上帝的一小塊土地》,但是我媽媽不准許我讀此類的書,我就用我在店裡打工賺的錢買了半打《上帝的一小塊土地》,為了保險起見,把它們分開藏在不同的地方。每次我媽媽找到其中的一本,就會把它扔掉,我還可以拿出第二本繼續讀。

由於我媽媽的妹妹—魯比阿姨—的關係,我開始接觸到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魯比阿姨在婚後生養了兩個小孩以後又重返校園。我在她家跟表妹們玩耍的時候,就會看到魯比阿姨學習,閱讀她的書。一天晚上,我無意中聽到魯比阿姨和羅伯特叔叔談論一個叫麥克白小姐的人,接著她打開一本老舊的灰色的書,開始讀道:

「她原本應該已經死去

這一天應該早就來到

明日,明日,復明日

緩緩的節奏里一天天蹉跎」

(原文是:

She should have died hereafter,

There should have been a time for such a word,

Tomorrow,tomorrow,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r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當時我只有9歲,但卻為這些文字而著迷。那之後的幾天,我的腦海中總是不斷閃現出「明日,明日,復明日」。等到再次去魯比阿姨家的時候,我問她能否借那本灰色的書給我。我讀完了這本叫《麥克白》的書,雖然當時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我還是被作品中的互動和人物迷住了。我覺得讀著「不憚辛勞不憚煩」(原文是Double,Double,Toil and Trouble)是如此地有趣。在低年級的時候,我們再沒有機會讀過莎士比亞;直到讀高中的時候,我對莎士比亞的興趣才再次被喚醒。而大部分學生至今都還沒有讀過。

童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閱讀,閱讀,閱讀!孩子們天生喜好閱讀,有的喜歡語言之韻律,有的著迷於故事情節,有的忙於構建他們腦中的神奇世界。確切地說,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閱讀,要麼可能是認字給他/她帶來了困擾,要麼就是他/她的閱讀世界過於狹窄。

在伯利恆學校的時候,有兩個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入學時我有一個糟糕的開始,是拜我的第一個老師所賜。她是個大塊頭,經常穿著印有各色字母的藍色連衣裙。開學第一周我們學習阿拉伯數字,我總是把數字2 寫反。我每次寫錯,她就會用尺子打我的手指。我一直沒有明白她為什麼不停地打我,如果我知道應該怎麼寫,我當然會按照正確的方法寫。她那麼對我,就好像我是故意在犯錯誤似的。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樣的經歷,它一直影響著我教育學生的方法。對於我來講,孩子犯錯意味著他需要幫助,而不應當因為錯誤去懲罰和嘲笑他。我們永遠不能對孩子說「這樣做很愚蠢」,或者「你做不了這個」,又或者「你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成年人應該採用積極的方法教育孩子,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只要大人們不整天嘮叨孩子們學不好,孩子們就總能有機會學好。孩子們需要信任和鼓勵,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犯錯誤沒有關係,因為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我告訴我的學生們:「如果你什麼都知道,那你就不用來上學了。」

表揚對於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又常常忘了表揚的重要性。我們忘了孩子是如此地敏感,他們的自我意識是如此地脆弱。跟孩子講「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孩子會痛苦和煩惱。老師和家長不應該懲罰孩子,而是應當鼓勵他們持續地努力:「這樣做很好。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但是還有點小問題。讓我們一起來修正它。」

童心:每當因教育孩子而感到「十分焦慮」時,我就會翻到瑪瓦的這一章,反覆閱讀。我的「焦慮」會在此得到舒緩。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到大人的教育焦慮,我時常會因為「屢教不改」而嚴厲地批評孩子,忘記去不吝地讚揚孩子所取得的進步,忘記孩子的敏感心靈,更時常會遺忘孩子們的自我意識會是如此之脆弱。我們過於沉迷於自己的「大人世界」,孩子們可能是真的不會,如果會的話,為什麼還會出錯呢?瑪瓦說得很好,如果他們什麼都會了,那就不需要我們去引導,也不需要去上學。瑪瓦的魔力根源於她非凡的耐心,對孩子所傾注的情感以及對孩子世界的深刻理解。每個孩子有著自身的成長規律,又何必去過分地要求孩子。放慢腳步,我們也許會收穫更多。

我會表揚每個孩子所做的努力。我會把每個孩子的考卷都貼到牆上或者布告欄里,而不只是那些最優秀的考卷。我從來不給他們的考卷上打不及格,也不會塗滿紅色記號。一旦我這樣做了,孩子們肯定會遠離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設想一下,別的同學都得到高分,只有自己得了低分。孩子們經常會互相問道,「你考得怎麼樣」,可以想像,這個得了低分的孩子會怎麼想。他恨不得把考卷揉成一團扔掉,甚至跑出學校。我在每份考卷上會批註「很好」或者「太棒了」,又或者畫上笑臉,然後我會跟每一個孩子單獨糾正考卷中的錯誤。我們會用另外單獨的一張紙,或者演算本,又或者黑板來糾正錯誤。我從自己四年級的老師麥甘茨太太那裡學到了用黑板學習的價值。

麥甘茨太太是一個耐心的好老師。她讓她的學生在黑板上練習,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犯錯的第一時間去糾正。孩子需要及時的反饋,尤其在學習數學和語言的時候,他們需要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才能繼續學習下一個。我不會花很多天去批改完學生的考卷,許多天以後他們已經在學習新的知識,到那時再糾正以前犯的錯就沒有意義了,不及時糾正錯誤只會讓孩子掉隊。

我發現,讓孩子們端坐在自己的位子聽著一個概念的講解,還不如把他們帶到黑板面前,讓他們自己參與演示和練習。這種教學方式也同時幫助了其他學生,尤其是那些因為害羞而從來不會主動站出來說自己不懂的學生。我的課堂教學內容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學生們常犯的錯誤,而不是來源於教學指南。從一個孩子犯的錯誤可以汲取教訓讓整個班級受益。如果發現了某個孩子在學習時出現問題,很有可能別的孩子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樣的話,通過回顧,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受益。

童心:瑪瓦非常注重保護孩子的隱私,自尊和自信。切莫當眾指責或批評孩子,尊重孩子是贏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前提。瑪瓦感激每個孩子的努力,告訴他們做得很好或很棒,不管成績好壞。瑪瓦總在第一時間去糾正孩子錯誤,強調對概念的理解,盡量讓孩子準確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才講授下一個知識點。因為錯誤的概念會不斷地累積起來,孩子也會因此而慢慢掉隊,我們都知道積習難返的道理。瑪瓦非常重視黑板的作用,讓孩子們自己參與到練習之中,及時發現孩子可能的錯誤,同樣也能讓班級上其他的孩子都受益。去黑板演算再不是一件「丟不起臉」的事情,而是一個共同學習和相互幫助的機會。她的教學內容是從孩子所犯的錯誤中來,而不是從教學指南中來。


推薦閱讀:

學生被班主任公開指認為小偷,這一次令人噁心的卻是那些家長
教招面試非結構化答辯環節的應對技巧
輕鬆管理90後老師,您只需掌握8大技巧
教育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你們所希望的嗎?
教師的日常,你還覺得老師輕鬆嗎

TAG:孩子 | 教育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