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母音的協同發音》

輔音的協同發音是經常會被分析到的現象,而這篇文章準備說說母音的協同發音(之前在《母音的附加特徵》里提到過,這裡再具體說說)。

一、協同發音的性質。

協同發音(協同調音)和音素複合的性質不同在於,後者是音素與音素的複合(音素就是一個輔音音標或母音音標所代表的最小發音單位),而前者則是在後者的基礎上將複合整體在時間上壓縮到同一個音素單位里。還須留意的是,協同發音里的複合成分在時間上依然是有先後次序的,只是這種先後次序是體現在同一個音素單位的內部而已。

具體說來,我們可以這樣來進行理解:每個音素的發音都是有一個時間上的音程的。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可以設想在同一個音節內部的多個音素之間,總是先發完前一個音素再發後一個音素。但在實際發音情況里,這些前後相繼的音素之間卻可能有時間上的音程重疊部分(就如兩個集合有部分交疊那樣),相當於是前一個音素還未發完就開始發後一個音素。於是,兩個音素之間的「音程重疊部分」的時長越短,就越讓人們感覺到那是兩個音素單位(即音素複合);若其越長,則越讓人感覺整體像是同一個音素單位(即協同發音)。於是,協同發音就是在前一個音素剛開始發就立即兼發後一個音素,使得兩者在音程上重疊的程度足夠達到在聽感上被視為同一個音素單位的效果。

二、母音的協同發音。

1、母音的舌位。

母音是由前後度、高低度、圓唇-非圓唇這三個參數來進行區分的,而這三個參數剛好又同時涉及到「舌的發音點」這個概念。有些分析體系里,是用「舌的最高點」、「距離口腔上壁最近的舌的某點」來定義「舌的發音點」的。這裡我們使用的是另一個定義方案,即「對於口腔里的舌體而言(不包括咽腔里的),舌肌的緊張點或緊張面積」。

我們可以用手臂的肌肉控制來類比一下。我們是可以特意控制手臂上各塊不同位置的肌肉而使其緊張起來的。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同時有多個緊張面積,還可以控制各個緊張面積的大小,緊張面積較小時就類似於一個緊張點。由此而類比到母音發音,「舌的發音點」就是「口腔里舌肌緊張的位置(點或面積)」。

於是,母音的前後度就是「舌肌緊張位置」的前中後三個大概的位置,母音的高低度就是「舌肌緊張位置」在口腔里的相對高度上的高低程度。母音的圓唇-非圓唇則有兩個圓的層面,[±唇圓,±舌體撮圓為圓柱體]。其中對於後一個特徵而言,可被更具體地分析為[舌肌緊張位置附近的舌體撮圓為圓柱體]。

由此有個現象是:母音的長短,即長母音和短母音的對立,似乎是通過「舌肌緊張位置」的緊張面積大小來控制的。面積越大,越容易延長(雖然不一定延長)。面積越小,越容易縮短時長(雖然不一定縮短)。

2、母音的協同發音模型。

母音的協同發音,可被解釋為這樣的模型:

(1)在協同發音的整體里,若兩個母音各屬於前-中-後三個大致位置里的兩個不同位置,則兩者的「舌肌緊張位置」並不衝突。這時,可以同時讓兩個不同的「舌肌緊張位置」都緊張起來並置於各自的高低度上,由此形成協同發音。

(2)若兩者的「舌肌緊張位置」在前-中-後三個位置里的同一個位置,則可以通過在同一個範圍較大的位置里再盡量區分出有略前或略後的細分位置,由此來繞開位置上的衝突。將這兩個細分緊張位置置於各自的母音高低度上,就能進行協同發音。但這種繞開,似乎只能在母音的高低度上跨一個檔位(假如能分為高-次高-次低-低這幾個檔位),比如o、u應該能協同發音而?、u卻未必可以。比如,o、u都是後母音,如果他們要協同發音,則可能發出略前的o和略後的u的協同發音,又或者是略後的o和略前的u的協同發音;同時,他們之間的高度距離可能也會相對減少,即使得o偏高而u偏低。

當然,母音的協同發音的程度不一定很徹底。在不同口音狀態下,就會體現出更像是協同發音、更像是母音複合、更像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而能同時聽到兩者,等等情況。

於是,在這個模型里,韻母可被分析為,介音1+介音2+介音3+韻腹1+韻腹2+韻尾1+韻尾2+韻尾3。其中,相鄰的成分之間,在理論上都可能或形成或不形成協同發音的狀態(無論介音或韻尾是輔音還是母音),由此構造出各種不同的整體聽感狀態。

3、音位學思路和語音學思路的不同。

在音位學思路里,音繫結構的分析單位是「音位」,會在分析音位時會對語音特徵進行主要次要的判斷,並由此忽略對音繫結構影響不大的一些語音特徵。而在語音學思路里,則對所有語音特徵都盡量分析清楚。

那麼,在漢語歷時音韻學裡我們會按哪個思路呢?我更傾向於兩個思路都進行,因為音系演變里的許多語音漸變就是要從語音學思路才能得到原理解釋的。比如「母音的協同發音」,就屬於解釋語音漸變時所須要的語音學思路的模型。於是,我們可能須要繼續對描寫出來的音位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看看是否有漏分析「母音協同發音」成分的情況。

推薦閱讀:

【體育與語言3】外語人名音譯轉寫的規範化討論——總論
構式語法論要
母語是漢語的人同時掌握英法德日四門語言,不會弄混嗎?
嚴復《英文漢詁》譯語及用詞輯錄(上)

TAG: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