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北面的趕獵習俗

隆回北面的趕獵習俗

文/劉期貴 圖/網路

隆回境內山地多,尤其是北面,崇山峻岭,山峒密布,溪澗縱橫,古樹參天,是各種山禽野獸藏身的好場所,野豬、麂羊、狐狸、野兔、刺蝟、竹鼠、山雞等時有出沒。1954年春夏之交,在麻塘山太坪屋前面的田壠里,人們還打到過一隻從白馬山裡跑出來的華南虎。舊時,社會生活水平低,有許多人靠打獵維持生計。曾經,隆回北面山區,獵人眾多,匡光升、劉米甲、劉長發、劉庚灼等就是比較有名的獵人。如今,隆回縣境內已經沒有以打獵謀生的人,打獵已成為人們勞作之餘的一種消遣活動。

一、打獵方式及主要工具

過去,獵人打獵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用鳥銃。鳥銃是一種鐵管與木頭合裝的土槍,由彎木柄、鐵管、塔磴、鵝弓組裝而成,四尺余長。另外配備葯角兩個,一個裝硝,一個裝砂子、鐵碼子。灌上硝葯,裝上鐵砂或類似子彈彈頭的鐵碼子,只要扣動扳機,哨葯燃燒後產生的衝擊力將鐵砂、碼子噴射出來,野獸被擊中,不死也會重傷。解放前,白馬山、小沙江一帶瑤民使用的九股槍,比鳥銃更厲害,命中率更高。

裝弩箭。弩箭是一種竹製的武器,古時候人們也用於戰爭。弓弦是用富有彈性且極堅牢的野獸腳筋或切成條的獸皮製成,弩頭用老竹削尖,再在火里爆,比鋼鐵還要堅實和鋒利。獵人們在野獸經常出沒的山路上,暗系一根繩索,繩索牽動弓弦,弩便會自動射出,射在野獸身上。

布夾子。夾子是用鐵打造成一個環形,類似於手銬似的可自動關合的東西。在關合開關上,扯出一根繩索,橫系在路上,野獸經過時,只要觸動這根繩索,套子會「啪」的一聲關合,將野獸的腳緊緊箍住。繩子的另一頭系在樹上,中了套的野獸很難掙脫逃命。

布托。即用一塊大石板,石板下支撐一根棍子,在棍子旁邊放一些野獸喜吃的食物。野獸過來吃時,觸動撐棍,石板馬上壓下來,野獸也就為食而亡了。這種托只能捕獵野兔、竹鼠一類的小動物。

挖陷阱。在野獸出沒的地方挖一個大坑,上面布上少許竹片或木棍,棍上鋪滿草和樹葉,野豬、野山羊等經過時,不經意就掉進深深的陷阱,再兇猛、敏捷也爬不出來,只能哀叫著等待獵人的獵刀。

布活套。用竹、木、繩索製成的套子,隱蔽地裝在野獸常走動的地方,野獸只要觸動這活套的機關,就會被牢牢套住,難以脫身。

用鐵叉。鐵叉多用於叉老虎。據老獵人匡光升講述,鐵叉三尖二刃,鋒利無比,後插木柄,共有三尺多長,十幾斤重。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因此,掌叉人多為父子兄弟,才能夠齊心協力。叉虎要用三把叉,正中一把主叉,左右兩把護叉。獵人遇見猛虎,不能慌張,雙手握叉,叉柄著地,單腳下個小跪,低頭避住頭部要害。老虎見叉就撲,第一次撲來,雙爪扒在叉上,虎視眈眈,好像向你示威,這次是老虎的試探性進攻。第二次撲來,氣勢兇猛多了,你必須立即用叉將它拋開。第三次撲來時,來勢愈加兇狠,這時,獵人必須迅速舉叉蹾下,同時,左右二把護叉也齊蹾下,這樣才能將老虎置於死地。

打棚雞。這是打野雞的一種方式。首先要用竹篾扎一個半圓形的棚子,上面用樹枝茅草偽裝,用來藏人。棚子中間要留一個槍眼,以便把火銃伸出。其次,要馴養「蜜子」(母野雞),用於引誘野雞。打棚雞時,先把棚子架在野雞出沒的地方,再把籠中的「蜜子」放到棚子前,獵人蹲在棚子後面,火銃架在棚子的槍眼中。「蜜子」放出籠子後,會發出叫聲,附近的野雞公聽到叫聲,會馬上飛來與「蜜子」「調情」,當其快接近「蜜子」時,獵人就扣動扳機,十拿九穩會打到野雞公。另外,還有放火藥彈和麻醉藥的,但這些方式危險性大,很少有人使用。

二、趕獵過程及分配方式

打獵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單獨行動。單獨行動無力獲取大的野獸,只能獵取野雞、斑鳩、麻雀、野兔之類的小型飛禽走獸。另一種則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趕獵,可以圍獵大型的野獸。趕獵一般有固定成員,少則三五人,多則八九人不等,為首的人叫頭人。上山之前,頭人要選擇吉良黃道日,一般以紅砂日、月破日、血支日、休死日為宜。會奇門遁甲的獵人,最講究走生門、休門,而最忌走死門和驚門,以免於己不利。出發時,還要焚香禱燭,虔誠恭請梅山公公下降,用卦定金木水火土,意為指明獵物在何方向,何時獲取。

打獵時,還有很多規矩。如:出發前和進山後,不準講不吉利的話;不準亂吹口哨和喊「哦嗬」;狗不叫,銃不準上膛。開銃也有規定,對面有人,不準開銃;目標不清,不準開銃;目標太遠,不準開銃。每次進山時,還要給山門土地和梅山公掛五個大錢,吹三聲口哨,意為祈求土地梅山公庇佑,指引方向,儘快尋到獵物。

行至山上,為首的獵人要先察看地貌山勢,再根據山勢走向安排人員。一般是年輕力壯的放狗,把獵狗趕至野獸出沒地帶,讓獵狗循跡搜索。經驗足、槍法好的把守各處堂口(野獸必經之路),頭人親自把守最重要的堂口。經常趕獵的人大多有性能好的獵狗,它一嗅到野獸蹤跡,就能循著野獸的腥騷氣緊緊地追蹤,一旦發現目標,獵狗就會大聲吠叫起來,並且越叫越急促。獵人依循吠叫聲,跟隨獵狗腳步急追。各堂口獵人,遙相呼應,追殺聲此起彼落,響徹山谷,好一個熱鬧的圍獵場面。此時,堅守各個堂口的獵人嚴陣以待,目不轉晴地盯住前方。若是哪個堂口的銃一響,大家就會像箭一樣地衝過去,那高興勁兒無法用文字形容。

打到獵物後,在獵物抬上肩前,要清點參與打獵的人數,有未在場的,要立即派人去尋找。參與打獵的人,無論男女長幼,每人分一股,每條獵狗亦分一股,為首的可多分一股。如果獵物是銃手一銃命中致死的,那麼獸頭、四足歸頭銃手所得,若打了幾銃,則打頭銃的得獸頭、四足的一半,打後面幾銃的合起來分另一半。其它的獸肉平分成相應的股數,按順序排列好,然後抓鬮。打得大的野獸,如果外人碰上,也可吃點「紅」,分一小股,就是所謂的「見者有份」。

三、「活梅山」的故事

在梅山地區的豬人中,趕獵的最崇拜三硐梅山,因游山趕獵隸屬上硐梅山管轄範圍,如連續幾次打到大野獸,非得請師公來慶祝一番不可,每次獲取獵物後,都要煮熟一點,備上酒禮祭祀。有帶仙緣神氣的,且命中帶魁罡鬼印的獵人,當他偶遇某種離奇事物時,心靈頓覺有一種神秘的感應,之後就落洞成了梅山,鄉間又叫「活梅山」,這些活梅山都具有特異功能,傳說魏添梅公、劉正迪二位梅山公,能說出方圓十幾里的飛禽走畜,在三天之內蹤跡,就好比養在自家欄內一樣,了如指掌,只要坐下守候,百發百中。

七江鄉楊家村曾經也有一個落洞的活梅山,外號喊九爺,年輕時是個獵手,享壽90多歲,非常神奇,梅山公公經常託夢給他,他就會告訴打獵的,你們今天到哪座山哪個方向去,十拿九穩,結果都如他所言。我記得80年代初期的一個冬夜,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筆者劉期貴和幾個打獵的去看望九爺,他吃力地對我們說:「你們明天到東山仞梅公山去,一定能打頭大野豬,晌午會遇到三隻腳的麂,就千萬不要追打,趕快回來,那時候,梅山公公請我去喝酒了,你們就回來送行吧。」第二天,我們約了幾個人去東山仞打獵,沒費多大力氣,就打了頭二百多斤重的野豬。正響午,果然有隻三隻腳麂子從我們身邊疾馳而過,遵照九爺的吩咐,我們沒去追趕,當我們歡天喜地抬著野豬走到村口時,九爺家裡傳來幾排響銃聲和鞭炮聲,接著哭聲一片,我們知道九爺已駕鶴西去了,正好回來送行。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神奇一幕,至今記憶猶新。

由於文革時期的大量砍伐樹木,燒山開荒,使這些野生動物無處藏身,再加之那時獵戶們的大量殺戮,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瀕臨絕種。因此,游山趕獵的行業難以為繼,獵戶們不得不從事其它行業謀生。

大自然里平和的人獸共處,讓獵戶們比拿起獵槍更加高興!


推薦閱讀:

TAG:打獵 | 傳統習俗 | 獵物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