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微生物群落

人體是由複雜的微生物群落組成的。這種複雜性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微生物在體內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

人體內大約生存著400多種,數目高達上百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分為三大類: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2、這些數目眾多的微生物群落定植在人體的不同部位。

3、不同人群的同一部位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差異很大。

4、同一個人的不同部位微生物群組成也顯著不同。

微生物群落分布的複雜性決定了身體情況的複雜性。目前該領域已經成為國際熱門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群落遍布全身,其中最主要的聚集地在口腔,皮膚和腸道上。

口腔可以為微生物群落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在這裡生存著近百種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口腔唾液給微生物帶來了豐富的營養和充足水分,高低不平的口腔表面又為各類微生物提供了棲身之所。

人的皮膚上也生活著許多細菌、真菌、膚表微生物。人體汗液中的無機離子和有機物可以給這些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口腔內溫暖潮濕的環境相比,寄生在皮膚上的微生物群落可能會受到水分不足的威脅,不時要忍受乾渴的折磨。根據皮膚中水分的充足程度,每平方厘米皮膚上的微生物數量從1萬到100萬不等。這樣的「規模」等同於告訴我們,我們的臉是由密密麻麻的微生物構成的。膚表微生物容易被水洗脫,淋浴可除掉絕大部分膚表微生物,但8小時內皮膚上又可迅速重建起一個蓬勃的微生物世界。

腸道中的微生物數量最多、種群最豐富,大約80%的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這裡。它們的數量超過100萬億個,這個數字大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總重量超過一公斤,種類有四五百種,絕大部分是不需要氧氣的厭氧細菌。腸道微生物群落的複雜性決定了它是目前微生物領域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

此外,鼻腔、咽腔以及女性泌尿生殖道也是一些微生物定居的場所。

規模巨大的微生物群落以「群居」的方式在體內定植,勢必會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這就是益生元。益生元是非消化或者低消化的食物成分,通過選擇性的刺激結腸中一個或者數量有限的益生菌的生長或活動,使宿主機體收益。在體內益生元充足的情況下,身體內的大多數的微生物能夠合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腸道微生物,能夠分解出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提高免疫力,並通過降解食物中的亞硝胺等致癌物,防治腫瘤的形成。微生物依靠在體內定植髮揮作用,以腸道內的雙岐桿菌為例予以說明——

由於腸道內的空間和食物有限,外來病原要想在腸道內「興風作浪」必須在此找到合適的「根據地」,勢必會與原生微生物爭搶益生元,一場腸道內的微生物大戰一觸即發。與外來病原微生物相比原生微生物具有天然的定植優越性,更有利於捕捉體內的益生元。外來病原微生物會因缺少食物,又無法定植,排除體外。原生微生物群佔據優勢,腸道就會恢復健康、平穩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龐大的生物群體,在剛出生的嬰兒身上是完全沒有的。但降生數小時後,通過呼吸、母乳餵養等活動,這些微生物就會迅速的遍布嬰兒的全身,並在相應的位置定植生存。

微生物的種類繁多,生長習性千差萬別,但同樣順應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比如,皮膚會分泌油脂殺死一部分種類的微生物,口腔唾液和黏膜除了分泌一些營養物質外也會分泌大量的抗菌物質,殺死一部分微生物,通過這些「考驗」的微生物就會在體內安全的寄生。

儘管活著達到人體指定部位的微生物要經歷重重困難,很多「同胞」都會犧牲在半路上,但是科學家依然斷言,這些「後來居上」的微生物群會通過某種特殊的「語言」與身體展開對話,以便找到合適自己生存的地點「定居,繁殖」,完成自己守護健康的使命。身體為他們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微生物為定植部位保駕護航。正是因為二者互利共生的關係,身體的免疫系統才沒有對它們「動粗」。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哺乳動物腸道內的環境正在朝著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的方向進化,更加證實了這一言論。


推薦閱讀:

食物過敏、濕疹…說說寶寶過敏與益生菌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孩子!---世界自閉症日
三歲孩子的腸道決定孩子一生健康
寶寶益生菌挑花了眼?告訴你5個小訣竅吧
沒有嚴格低溫運輸保存,菌失去活性的活性益生菌飲品能不能喝?

TAG:益生菌 | 微生物 | 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