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的低文學價值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很多「抗日神劇」的低文學價值,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很多人都覺得,抗日神劇沒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但是問到到底哪裡沒有文學價值時,相當一部分人又答不上來。就像是人人都能背誦「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是卻不知道這兩句是出自《靜夜思》。

如果你的記憶功能仍然強大,那麼,我敢說,你看過一遍抗日神劇就絕對不會想看第二遍。抗日神劇,看的就是一個舒爽:看中國人打鬼子打的屁滾尿流。不想看第二遍,正是反映了很多抗日神劇沒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的一個體現。

我曾經也不知道抗日神劇為何文學價值很低,但是我最近想通了。抗日神劇,就像三國演義一樣,把人物臉譜化了——當然臉譜化的程度比三國演義更高。

臉譜化,又稱標籤化。給人物貼上是非善惡的標籤。日本人,就是惡;八路,就是善;而漢奸,甚至比日本人更惡。這就是從小抗日神劇灌輸給我們的。用這樣的二元的、簡單的眼光看世界,很難說不會對這個世界造成扭曲。

相比起來,那些描繪人性、性格的作品則似乎更具有文學色彩,似乎也更受到讀書相對較多的人的青睞。

原因在於:這些作品將人的複雜之面表達了出來,而不是把人性過度抽象成一個個的「善惡標籤」。有些人,就是愛看複雜的東西,而後長嘆一聲,內心感慨萬千。

也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愛看反轉的劇情:這會增加人物、劇情的複雜性。

當然,如果把人物標籤化,根本不可能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性格,根本不可能讓一個人物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你在生活中看到過誰天天就幹壞事,不幹好事?很少吧。標籤化的人物,永遠是與現實脫節的。

總而言之,很多「抗日神劇」的文學價值低。原因就是:人物標籤化,從而使人無不具有複雜性,讓人物乾脆與現實脫離。

至於為什麼他們要標籤化人物嘛……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到一個窮凶極惡的鬼子被打倒內心的快感更大一些。

推薦閱讀:

20個免費名額,雲萊塢x星引力編劇計劃正在報名中
編劇入門知識點——專業術語篇(中英對照)
讀大澤在昌的《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
在不重視!十年後,將沒有電影編劇這個職業!
角色塑造的十個小技巧

TAG:文學 | 編劇 | 影視 |